燎疳习俗中疳娃娃的寓意浅述——以镇原县为例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ju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燎疳是陇东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之一,镇原县作为燎疳习俗的长期流传地,在活动内容上有其独特之处,疳娃娃就是其中之一。它反映了在古代社会里,人们对于健康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到了现代社会,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对疳娃娃的研究,不仅能够正确梳理这种习俗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更有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文化气息,传承文化的血脉。
  【关键词】:燎疳;疳娃娃;寓意淺述
  在西北地区,每逢正月二十三,沿陇山周围的平凉﹑庆阳﹑天水﹑固原以至宝鸡﹑陇南﹑定西等地偏远落后的农村都有“燎疳”的习俗,尤其以陇山东麓的华亭最为盛行。村民们白天要给小孩做“疳娃娃”,挑上游街,比一比谁家做得好;晚上要用废旧的竹扫把﹑蒿草生起篝火,燎烧小孩挑了一天的“疳娃娃”。因此,这一民俗活动又称为“燎疳”。人们借助熊熊燃烧﹑“噼啪”作响的堆堆篝火,跳来跳去,燎去一年的晦气,还要扬起篝火的灰烬,看象什么庄稼开的花,预示今年什么庄稼丰收,场面气氛热烈欢快,堪为为春节民俗活动之最。据悉,“燎疳”这一特殊民俗现象是“老秦人”遗留下来的古老风俗,再现了先民们对疾疴灾难的畏惧,和对火与“神”的崇拜,被誉为见证两千多年民俗变迁的活化石。燎疳,在古代称为“燎祭”,宋代称为“烧大盆”、“燎疳”。现在很多地方仍存在这民俗,如在陕西富平县除夕的“燎桑”、甘肃河西地区除夕的“燎天蓬”、闽南除夕的“跳火墩”、广东普宁市元宵的“跳火墩”、山西朔州除夕的“垒旺火”,这些习俗活动无不起源于古老的民间火崇拜,皆认为火具有避邪禳灾、祈福纳吉的功能。
  疳娃娃,陇东地区正月二十三日燎疳节中用黄纸剪的形状类似娃娃的一种剪纸艺术品。
  燎疳,也称为“燎干”,“燎疳节”,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镇原县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举行。燎疳节这天,家里未成年孩子在白天到山上或是坪上捡拾蒿草,妇女们则负责剪一种名为“疳娃娃”的纸人。小孩子将蒿草等带回家里后,堆在自家大门外面,等待晚上烧。妇女们把高粱竿从中间划开,将剪好的疳娃娃夹在上面,然后插在每一口窑洞外的墙面上。
  每逢正月二十三,沿陇山周围的平凉﹑庆阳﹑天水﹑固原以至宝鸡﹑陇南﹑定西等地偏远落后的农村都有“燎疳”的习俗,尤其以陇山东麓的华亭最为盛行。村民们白天要给小孩做“疳娃娃”,挑上游街,比一比谁家做得好;晚上要用废旧的竹扫把﹑蒿草生起篝火,燎烧小孩挑了一天的“疳娃娃”。人们借助熊熊燃烧﹑“噼啪”作响的堆堆篝火,跳来跳去,燎去一年的晦气,还要扬起篝火的灰烬,看象什么庄稼开的花,预示今年什么庄稼丰收,场面气氛热烈欢快,为春节之最。
  夜幕降临,先由家里的男人敬神(主要敬灶神和天神),然后开始燎疳。燎疳的过程是热烈欢快的,大人们将堆在门口的蒿草点燃后,事先将含在口里的食用油喷在火堆上,蹿高的火苗将现场热度进一步提高。接着将已经烫了孔的疳娃娃和高粱竿一块扔进火堆,将它们烧掉。当火苗渐渐变小的时候,大人们就会吆喝孩子们“快跳、快跳”,让他们从火堆上跨过去,其他家庭成员也依次跨过火堆,表示这一年无病无灾,燎去病痛。当火苗完全熄灭,人们就会用扫帚将散开的燃烧物扫在一起,用扫帚使劲拍打,打出什么作物的火花,就预示着今年这种作物会丰收,到此,燎疳结束。在陇东地区,尤其是镇原县,正月二十三燎疳节的结束,预示着农历年已经过完。
  疳娃娃是燎疳節中一个尤为重要的部分,或许是基于周人先祖在这些地区撒播的深厚根基,才如此盛行。如果脱离燎疳习俗,它只是民间剪纸艺术的一种类型。疳娃娃在燎疳节中的使用也有一个独立完整的过程。
  劳动妇女用剪刀将黄纸对折后剪成人形状。这些妇女一般都是农村长期生活的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但是他们剪疳娃娃的时候,却不用过多思考,据他们讲述,这些剪纸疳娃娃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的,所以顺着记忆中所储存的疳娃娃形象意识画面就会剪出。在实地考察中,她们一边剪制,一边与旁边的人闲谈开玩笑,手底下的活儿就出来了。疳娃娃的剪制有以下几点要素。第一是材料,材料全部是用黄纸,没有别的颜色,疳娃娃也是一种民间剪纸艺术,但是常见的陇东窗花等剪纸都是用红纸剪制,或者是像丧葬等不吉利的场面剪制都用白纸;第二是工具,用剪刀将黄纸剪成相连的牵手人形。第三则是剪纸人,一般均为普通农村妇女。剪刀、黄纸、剪纸人,这三个条件相互结合,便产生了剪纸艺术中的疳娃娃,而这种疳娃娃,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疳娃娃。
  笔者观看了一位74岁老人(女)的剪制过程,并未作出任何要求。她共剪纸了三组(叠),(我们将其随机标号)第一组4张,3排4列,单张12个娃娃;第二组5张,3排4列,单张12个娃娃;第三组7张,3排4列,单张12个娃娃。这三组黄纸形状大致接近2*2.5的长方形。排除偶然性,可大概判断一般剪制单张疳娃娃个数接近3*4,西北师大王贵生老师通过多年调查,认为疳娃娃是“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牵手娃娃形象,在数量性质上既对应燎疳成员”,应是指疳娃娃剪纸的单张数量对应人口数,即家中几口人就用几张黄纸剪,而非每张黄纸所剪疳娃娃的数目对应家庭成员。但据笔者调查,也有一种说法是家庭中有几孔窑洞就剪几张。疳娃娃的剪制时间一般是燎疳当天。
  剪好的疳娃娃会用高粱竿夹住插在窑洞门前的墙面上。用高粱竿其实是用高粱竿最尖端的部分,是考虑这部分没有环结,而且笔直轻巧,从中间用一般的刀刃可以划开两半,不要划开得太彻底,否则就夹不住疳娃娃,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在墙上,这应该是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结果。
  疳娃娃与常见剪纸不同的地方是“烫洞”赋予它的。剪好的疳娃娃用香烛在上面均匀的烫出洞,洞的大小与香烛无二。烫眼儿不是随便烫,根据人的身体来对应疳娃娃,身体哪个部位疼痛,就用点燃的香烛在那里烫个孔。有人也说,在剪好的人形上面,烫出娃娃的眼耳口鼻,以及娃娃的纽扣就行,这种做法现在也是当地人惯用的方法。两种说法,前者针对身体病痛,而后者更能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娃娃面貌。一般烫孔都交给家里的小孩去做。烫完所有剪纸娃娃的孔,这个剪纸艺术品才真正成为燎疳娃娃,具有寄寓期望、祈福消灾、消除病痛的特殊寓意。   就“疳”字本身来说,有两种指向。“疳者甘也”,指多食肥甘食物导致疾病,言其病因;“疳者干也”,指病人全身消瘦,肌肤干瘪,气血津液不足,言其病症,所以燎疳也说“燎干”。隋代《诸病源候论》、宋代《小儿药证直诀》等许多古代医药学著作中均有“疳”病的相关论述。
  在燎疳的时候,小孩是大家重点提醒的对象,尤其在跨火的时候,大人们总是先提醒小孩跨,婴儿则由父母抱着跨,以燎去身上的病痛。中醫里“疳”指小孩儿的肠胃病,所针对的对象也是小孩。古时一般民众生活条件差,小孩儿体质相对更弱,尤其是在饮食方面,不能像现代人这样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更容易产生与肠胃有关的疾病。可见,古代的疳病和现在燎疳所祛除的污物,应该是人体的某种病痛,只不过,在久远的传承中,民间逐渐将这种疾病泛化为一般的疾病指示,不再特指一种。元代王仲文《救孝子》的楔子中说到:“他要养娃娃,你就一刀杀了他。”这里的娃娃指婴儿,在《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中又有:“又包了些黑枣、青饼之类,叫他带回去与娃娃吃。”这的娃娃则指小孩儿。所以疳娃娃的“娃娃”,当无异议,说明这个事象一定承载着关于小孩的一些信息。从所剪的疳娃娃图像来看,也可以清晰的看出剪纸形态所具有的娃娃形象。
  燎疳与巫术有关。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思想愚昧无知,受原始神秘主义影响,有灵论盛行。人们相信,自然界存在着神秘力量,能左右人的一切。巫术却使人们相信,可以将部分神秘作用进行转移。弗雷泽在《金枝》中认为,一些事物通过某种神秘的接触和模拟,可以跨越时空,产生相互作用,他将其概括为“交感巫术”,这种神秘的作用根据弗雷泽观点可理解为是一种转移。从燎疳来看,疳娃娃则是模拟现实中的小孩儿,而小孩通过用香烛烫孔则可看作是二者发生接触,并将小孩儿身体病痛转移到模拟物疳娃娃上面。而将其烧掉则预示着疾病被根除。
  疳娃娃虽然是燎疳习俗中的一项,但是二者并不是同时出现。《诗经·小雅·庭燎》是先秦时期的诗歌,其中有一句:“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有人认为“庭燎”是后来燎疳的早期表现形式,无论是否属实,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在周代人们便形成了在夜晚点柴火堆的习惯。而疳娃娃的产生,需要剪制工具、黄纸的同时具备,显然晚于此时代。
  疳娃娃另一个引人注意的地方是所用材料的颜色,用黄色(或土黄色)纸剪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出现最多的剪制颜色有三种:红色、白色,还有土黄色。我们所知的红白之事,红色剪纸对应红事,即喜事,而白色剪纸对应白事,即丧事等不吉利事。黄色在中国是一种尊贵之色,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古代帝王的龙袍一般都是黄色,在某种程度上,黄色是一种崇拜色,代表着地位、高贵和权力。当皇权神化的时候,皇帝贵为天子,黄色便有了神谕的性质。古时人们对“疳”疾缺乏系统科学的认识,因此将其神化成一种形而上的超自然物,并心存敬畏,人只有对凌驾于自我意识和能力之上的力量保持恐惧和敬畏。“巫在原始宗教中是通神之使,同时又兼备人间巫王与天界神帝的双重身份”,而黄色正体现了这一点,白色和红色作为丧葬和吉庆的两种代表,显然都不能表达这种敬畏。白色人们只有恐惧和害怕。而“疳”作为一种疾病之神灵,人们当然期望它能远离自身,借黄色来转移神灵之性。黄纸疳娃娃代表被疳神所附小孩儿,通过用香烛烫孔,既不失敬畏又寓意烫去身体病痛,合乎中国人传统的心理,讨好以打发。火在古代早期作为人的崇拜物,被赋予以神性,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可驱散和消除一切可怕的事物,包括“疳”。
  在調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如今健在的老人对于燎疳仅限于最基本的祛病除疾,而对于疳娃娃,也只是知道它是用来针对身体疼痛部位进行祛除的一种寄托物。可见该习俗在长久历史的传承中已经遗失了许多实质性内容,而在九零后的群体中,许多已经不知道疳娃娃为何物,只是零星知道燎疳这个词。在镇原县,疳娃娃仅限于一部分乡镇,而且许多仪式过程也已透露出被简化和现代化的趋势。比如,燎疳所用的柴火,据老人讲,是绝对不能从自家的柴火堆里取用现有的,必须去家门外或者山上收拾回来,但是现在就有人直接取用自家现有的柴火。由于城市化建设,农村人口流失加剧,中青年人口进入城市,人们记忆中传统习俗被钢筋水泥逐渐替换,家里只有一两个老人和孩子,所以有些家庭正月二十三就不燎疳。另外,笔者也曾见过这种燎疳:在乡里的中学,正月二十三的时候,有人在学校倒几堆麦草,直接就点燃燎疳,省去了疳娃娃等过程。
  疳娃娃作为一种祛病消灾的物质载体,经历了原始的巫术敬畏,到后来的一种固定节日习俗,再到今天去迷信化的生活习惯,逐渐摆脱着原始的虚妄色彩,褪去了神秘的宗教和巫术外衣,成为人们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剪纸。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农村人口的减少,还有剪纸人的不断减少,疳娃娃连同燎疳习俗也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和记忆。
  疳娃娃作为一种祈福的民俗事象,其本身已经不能承载下它所表达的价值和意义。疳娃娃不仅是一种剪纸艺术和民俗财富,一种节日习俗,它更蕴含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最古老的文化密码和内心的信仰价值,它潜在的一种力量,是剔除宗教迷信色彩之后的文化力量,是当地人们不断生存下去的一种源动力,带给人理性和正确的敬畏之感,学会与这片古老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生物和睦相处。如何更好地将这种传统习俗充分融入现代生活,是一个需要长久思考的问题。(指导老师:元旦)
  参考文献:
  [1]王亮.庆阳剪纸——干娃娃的艺术特色[J].西北师范大学
  [2]陶立璠著.民俗学.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3]彭金山著.陇东风俗.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
  [4]赵宝玺主编.镇原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
  [5]刘文戈主编.庆城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6]王贵生著. 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张淑萍著.陇中民俗剪纸的文化符号学解读.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8]陈竟著.中国民俗剪纸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王贵生.西北燎疳习俗的文化探源与人类学阐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
  [10](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中华书局.201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文化市场的开放,各种洋节传入中国并掀起了洋节热风潮,但外来文化在繁荣我国文化市场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洋节尤其在青年一代中受欢迎,这直接影响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挑战。故此,本文联系共产党执政,针对洋节热现象的发生探讨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洋节热;原因;挑战;冷思考 
期刊
There are two reasons I chose to read this book. For one thing, my friend gave high praise of it. For another thing, I like fairy tales very much. They have rich imagination, lovely animals having per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在中国画学习过程中,老师“教”与学生“画”的亲身感受,来阐述在绘画过程中,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从“用笔,用墨,构图,绘画内涵”四个角度来分析“教”与“画”,同时强调在绘画过程中老师的指导至关重要。中国画绘画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讲究笔墨自如,注重意境美和绘画者内心的感受。中国画的学习要想达到“人画合一”的境界,需要老师的指导和自身漫长的实践经验积累,勇于创
期刊
【摘要】:“三少民族”谚语在形成过程中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题材广泛,涉及种类繁多,从多个方面反映了“三少民族”人民的生活、文化。本文结合“三少民族”谚语,分析其主要使用的四类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窥探其艺术魅力。  【关键词】:三少民族;谚语;比喻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简称为“三少民族”。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造就了“三少民族”丰富灿烂的地域文化,也产生了大量
期刊
【摘要】:别林斯基曾说:“文体——这是才能本身,思想本身。文体是思想的浮雕性、可感性,在文体里表现着整个的人。”[1]就新世纪内蒙古散文而言,其题材面相当广,从类型来看,包括游记类、现实人生类、哲理类、咏物小品类、历史文化类等等。但读者却可以从中感受到情感上的陶冶与净化,永远充满着新鲜感。这显然是跟作家们非凡的文字组织能力和多样的结构故事的本领分不开的。文体结构表现着作家的思维方式、认知形式,记录
期刊
【摘要】:从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领域来说,北朝墓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地位与意义。对现存数量庞大的北朝墓志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是摆在我们文献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力求从文献学入手,对北朝墓志试图进行断代式深入的文献考察与研究。  【关键词】:北朝墓志;墓志文献;文献学  一、清代以前北朝墓志的出土与著录  清代以前北朝墓志的著录文集有,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郑
期刊
【摘要】:“禁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与社会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是社会文化和民风民俗在语言表达中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间接的语言行为。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禁忌语”,既可以深入地探究语言的多维交际功能,又可以从中找寻到其民族文化与心理的影子。本文从禁忌语的复杂性、民族性,时代性、继承性等特征入手,探讨“禁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体现的社会风俗。  【关键词】:禁忌语;特征;文化心理  一、引言  
期刊
【摘要】:李福清是俄罗斯著名的汉学家,他对中国民间文学,古典文学,神话学都有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就他对中国神话的研究成果作为论述主要对象,在尽可能占有文本的基础上,对于李福清教授中国神话四个体系的观点进行梳理,全面深入的分析李福清的神话观点。  【关键词】:神话;后世民间神话;远古神话  李福清是一位对中国民间文学,古典文学和中国神话研究都有建树的汉学家,在他的《中国各民族神
期刊
【摘要】:在黎族神话中,描述繁衍人类和解决人类生存问题的神话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其中神的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以伟代和大力神为例,对黎族神话中造物者的形象进行初步分析进而阐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黎族神话;造物者;形象分析;文化内涵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Li’s mythologies, the description of human being an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文人园林的生活中所包含的美学思想渊源,与生活美学的形成。主要论述了文人园林的隐居之美,性情之美,山居生活从容淡定,宁静和美,人入高山,远离尘嚣的境界。园林承载了文人的精神追求与艺术理想,以园林淡然,宁静的生活方式与空间精神影响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善,与自我精神价值的追求。  【关键词】:文人园林;生活美学;隐居;静与雅  1、文人园林中的隐居思想  文人园林是中国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