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同时宣布,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风电装机国。
另有报道称,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中国风电企业正积极“走出去”,扩大市场版图。从风机制造到风电场建设,再到电力销售,中国风电行业大型、中型,乃至小型企业,都开始布局海外市场,试图扩大自己的战略优势。
与此同时,关于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差的说法不绝于耳。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风电装机集聚发展,产生了中国风电行业的“规模效应”。“十二五”伊始,风电企业在追求装机数量增长之外,更应该注重风电发展的质量。
装机容量、风电发展:中国是NO.1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全年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电力需求增加的大背景下,风电的迅猛发展,在中国应对能源结构多样化、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挑战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说。
目前,中国4182.7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3129万吨,减少超过9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还减少了近3.3万吨悬浮颗粒物,6.4万吨二氧化硫以及6万吨氮氧化物。
业内人士表示,2010年,中国风电行业延续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总装机比上年增长约62%。而美国国内气候立法却始终未能成型,使得其可再生能源行业投资信心受到影响,2010年新增容量仅为50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帮助中国风电发展步入快速轨道。他表示,在“十二五”规划中,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将占据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据了解,目前,风电行业已成为新能源的投资热点,中国有24个省市建设了风电场,河北、内蒙古、甘肃等地规模浩大的国家级风电基地进入快速成长期。东海大桥海上风力发电场也于2010年在上海正式投入运行,成为除欧洲之外最大海上风电场。
在风机生产方面,2010年g4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风电装备制造业10强,并开始出口海外。
据一份《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预测:202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可以达到2.3千瓦,相当于13个三峡电站;总发电量可达到4649亿千瓦时,相当于取代200个火电厂。
但报告也指出,风电上网难已经成为未来风电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需尽快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明确电网企业消纳风电的责任和赏罚机制、合理规划发展、梳理并网成本分配、调动价格杠杆等,同时,尽快克服风电输出预测、并网、调度、储能及电网建设等技术方面的障碍。
价格、技术、质量:企业出海一个不能少
随着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壮大,“走出去”正在成为风电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
记者在证监会网站发现,2010年12月21日,东方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签署了三项重大订单合同,合计总金额204亿元人民币。其中,与印度KSK Energy Ventures Limited公司签订的合同,涉及了166N1.5MW直驱式风电设备供货。
同一天,金风科技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Tian Run ShadyOaks,LLC在美国市场成功中标电价并签订长期电价购买协议。此次招标方为美国伊利诺伊州电力公司Commonwelth EdisonCompany按照长期电价购买协议,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ShadyOaks风电场将自2012年起供应为期20年的电力。
对此,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对记者表示,此次金风中标美国电价,是采取BOT形式,即在一段时期内通过风电场开发的模式带动风机销售,树立金风形象,并取得金风科技风机在美运行的数据表现,以满足美国市场要求。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其进入海外的方式还将是以直接销售风机为主,但又不是简单的出口风机。
另据了解,前不久美国相关方面向WTO提交了针对中国风电整机违规补贴的调查。对此,武钢表示,金风科技在美国注册了公司,雇佣的都是美国当地员工,就是希望成为一个融入当地的企业。此外,金风的国际化战略比较均衡,在亚洲、非洲、澳洲、欧洲都有布局,美国仅是其中一个项目。
丹麦,一个占全球风电市场70%的国家,也对中国风电企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近日,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在参观重庆海装风电的生产线后,便向当地企业发出邀请,“你们到丹麦落户吧,共同做大欧洲市场。重庆应在风电产业与丹麦应有更多的合作,希望更多的丹麦公司能分享重庆经济发展的成果。”
对此,中船重工总经理助理欧阳海黎评论说:“不只是丹麦,整个欧洲都热衷于开发清洁能源,而风能是其中最好的选择。”
据了解,中国风电产品的性价比高,这是以往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制胜的一大优势。同样的风机,国外企业的报价比国内企业普遍高20%至30%。但这种价格优势近来也出现弱化的现象,例如,国内市场上1.5兆瓦的主流风机,报价在700万元左右,而GE、Vestas等国外企业的报价已降至780Ty元左右。
在国内风电设备厂商扩张奇迹的背后,引发不少质量隐忧。例如,中国首座也是亚洲首座海上风力发电场——东海大桥风电场首批3台机组至今仍只有一台机组能正常工作。
业内人士表示,在价格优势有所削弱、技术和质量亟待提高的背景下,东南亚、南非、东欧等新兴风电市场,应是中国产品的理想投资之地。据了解,已有中小型的中国风机制造商开始深耕越南市场,2009年底,长征电气旗下的银河风电就获得了越南Mau Son风场的80台2.5兆瓦风机的订单,总金额高达18亿元。
产能过剩、效率低:行业整合进行时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超过了美国,但是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时,仍低于美国。此外,一般国外先进水平的并网容量不会超过10%,而中国一般高达30%以上,影响了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的提高。
随着行业总体利润水平的下降,如何降低和控制成本已成风电企业当务之急,这也加快了风电行业内的整合速度,国内第二大风电企业金风科技已经做出了行动。
2010年底,金风科技与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英飞凌签署了一份有关于风机变流器所需的核心模块技术引进协议。随后,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金风投资以协议方式,以不超过2亿元收购协鑫江苏100%的股权和协鑫锡林100%的股权。这意味着,金风科技与产业链上下游生产企业有效的进行了整合,由此降低了生产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风电市场已具备了整合条件:首先,该行业增速趋缓,经过近5年每年100%的高速扩张,风电市场已迎来一个明显的转折点。据中金公司最新预计,2011年至2012年增速将放缓至30%。
其次,产品价格位已于底部区域徘徊。数据显示,2009年,1.5MW风机的价格为5300元/千瓦,2010年降到4300元/千瓦。实际下降空间已经不大,基本可以看作行业价格的一个底部区域。
第三,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内排前三位的风机厂商,华锐占27%,金风科技占21%,东方电气占16%,仅这三家就占据市场份额64%。如此高的行业集中度,在其他行业非常少见。
从2010年起,炙手可热的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冷”了下来。
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抑制风电产业产能过剩”的通知。全国超过80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产能超过装机总规模,风电设备制造存在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问题。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预测,未来二年,中国的风电行业将进行一次洗牌,大型风电企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整个风电产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高,一些中小风电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轮的全球绿色竞跑中,中国赢得了先机,这证明了全国有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的潜力。”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说。“不过,中国要从风电装机大国发展为风电利用大国,在全球清洁能源革命中拔得头筹,中国仍需继续给力。”杨爱伦补充说。
另有报道称,金风科技、东方电气中国风电企业正积极“走出去”,扩大市场版图。从风机制造到风电场建设,再到电力销售,中国风电行业大型、中型,乃至小型企业,都开始布局海外市场,试图扩大自己的战略优势。
与此同时,关于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差的说法不绝于耳。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风电装机集聚发展,产生了中国风电行业的“规模效应”。“十二五”伊始,风电企业在追求装机数量增长之外,更应该注重风电发展的质量。
装机容量、风电发展:中国是NO.1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全年风力发电新增装机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电力需求增加的大背景下,风电的迅猛发展,在中国应对能源结构多样化、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挑战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俊峰说。
目前,中国4182.7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每年可替代燃煤消耗3129万吨,减少超过90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还减少了近3.3万吨悬浮颗粒物,6.4万吨二氧化硫以及6万吨氮氧化物。
业内人士表示,2010年,中国风电行业延续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总装机比上年增长约62%。而美国国内气候立法却始终未能成型,使得其可再生能源行业投资信心受到影响,2010年新增容量仅为50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表示,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支持政策,帮助中国风电发展步入快速轨道。他表示,在“十二五”规划中,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将占据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据了解,目前,风电行业已成为新能源的投资热点,中国有24个省市建设了风电场,河北、内蒙古、甘肃等地规模浩大的国家级风电基地进入快速成长期。东海大桥海上风力发电场也于2010年在上海正式投入运行,成为除欧洲之外最大海上风电场。
在风机生产方面,2010年g4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风电装备制造业10强,并开始出口海外。
据一份《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预测:202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可以达到2.3千瓦,相当于13个三峡电站;总发电量可达到4649亿千瓦时,相当于取代200个火电厂。
但报告也指出,风电上网难已经成为未来风电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而要解决这一问题,中国需尽快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明确电网企业消纳风电的责任和赏罚机制、合理规划发展、梳理并网成本分配、调动价格杠杆等,同时,尽快克服风电输出预测、并网、调度、储能及电网建设等技术方面的障碍。
价格、技术、质量:企业出海一个不能少
随着中国风电行业的发展壮大,“走出去”正在成为风电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
记者在证监会网站发现,2010年12月21日,东方电气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签署了三项重大订单合同,合计总金额204亿元人民币。其中,与印度KSK Energy Ventures Limited公司签订的合同,涉及了166N1.5MW直驱式风电设备供货。
同一天,金风科技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在美国的全资子公司Tian Run ShadyOaks,LLC在美国市场成功中标电价并签订长期电价购买协议。此次招标方为美国伊利诺伊州电力公司Commonwelth EdisonCompany按照长期电价购买协议,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ShadyOaks风电场将自2012年起供应为期20年的电力。
对此,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对记者表示,此次金风中标美国电价,是采取BOT形式,即在一段时期内通过风电场开发的模式带动风机销售,树立金风形象,并取得金风科技风机在美运行的数据表现,以满足美国市场要求。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其进入海外的方式还将是以直接销售风机为主,但又不是简单的出口风机。
另据了解,前不久美国相关方面向WTO提交了针对中国风电整机违规补贴的调查。对此,武钢表示,金风科技在美国注册了公司,雇佣的都是美国当地员工,就是希望成为一个融入当地的企业。此外,金风的国际化战略比较均衡,在亚洲、非洲、澳洲、欧洲都有布局,美国仅是其中一个项目。
丹麦,一个占全球风电市场70%的国家,也对中国风电企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近日,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在参观重庆海装风电的生产线后,便向当地企业发出邀请,“你们到丹麦落户吧,共同做大欧洲市场。重庆应在风电产业与丹麦应有更多的合作,希望更多的丹麦公司能分享重庆经济发展的成果。”
对此,中船重工总经理助理欧阳海黎评论说:“不只是丹麦,整个欧洲都热衷于开发清洁能源,而风能是其中最好的选择。”
据了解,中国风电产品的性价比高,这是以往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企业制胜的一大优势。同样的风机,国外企业的报价比国内企业普遍高20%至30%。但这种价格优势近来也出现弱化的现象,例如,国内市场上1.5兆瓦的主流风机,报价在700万元左右,而GE、Vestas等国外企业的报价已降至780Ty元左右。
在国内风电设备厂商扩张奇迹的背后,引发不少质量隐忧。例如,中国首座也是亚洲首座海上风力发电场——东海大桥风电场首批3台机组至今仍只有一台机组能正常工作。
业内人士表示,在价格优势有所削弱、技术和质量亟待提高的背景下,东南亚、南非、东欧等新兴风电市场,应是中国产品的理想投资之地。据了解,已有中小型的中国风机制造商开始深耕越南市场,2009年底,长征电气旗下的银河风电就获得了越南Mau Son风场的80台2.5兆瓦风机的订单,总金额高达18亿元。
产能过剩、效率低:行业整合进行时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超过了美国,但是发电量只有500亿千瓦时,仍低于美国。此外,一般国外先进水平的并网容量不会超过10%,而中国一般高达30%以上,影响了风电效率和效益水平的提高。
随着行业总体利润水平的下降,如何降低和控制成本已成风电企业当务之急,这也加快了风电行业内的整合速度,国内第二大风电企业金风科技已经做出了行动。
2010年底,金风科技与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英飞凌签署了一份有关于风机变流器所需的核心模块技术引进协议。随后,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金风投资以协议方式,以不超过2亿元收购协鑫江苏100%的股权和协鑫锡林100%的股权。这意味着,金风科技与产业链上下游生产企业有效的进行了整合,由此降低了生产成本。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风电市场已具备了整合条件:首先,该行业增速趋缓,经过近5年每年100%的高速扩张,风电市场已迎来一个明显的转折点。据中金公司最新预计,2011年至2012年增速将放缓至30%。
其次,产品价格位已于底部区域徘徊。数据显示,2009年,1.5MW风机的价格为5300元/千瓦,2010年降到4300元/千瓦。实际下降空间已经不大,基本可以看作行业价格的一个底部区域。
第三,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内排前三位的风机厂商,华锐占27%,金风科技占21%,东方电气占16%,仅这三家就占据市场份额64%。如此高的行业集中度,在其他行业非常少见。
从2010年起,炙手可热的中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也“冷”了下来。
2010年,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抑制风电产业产能过剩”的通知。全国超过80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产能超过装机总规模,风电设备制造存在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问题。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鲍云樵预测,未来二年,中国的风电行业将进行一次洗牌,大型风电企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整个风电产业的集中度将逐步提高,一些中小风电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一轮的全球绿色竞跑中,中国赢得了先机,这证明了全国有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超级大国的潜力。”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说。“不过,中国要从风电装机大国发展为风电利用大国,在全球清洁能源革命中拔得头筹,中国仍需继续给力。”杨爱伦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