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来风”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暑期,首届“中语杯”中学语文教师课堂作文教学大赛,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举行。本届“中语杯”中学语文教师课堂作文教学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语文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观摩了本次大赛。这是全国中语会成立近三十年来,首次举办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最高赛事,共29个省(市、区)派出的29名“选手”(29节课)参加了“比赛”,其中,初中18节,高中11节。
  应该说,这是一次规格高、范围广、影响大的课堂作文教学赛事。从举办的初衷来说,这次大赛,应该是全国区域性课堂作文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阅,是全国区域性课堂作文教学实绩的一次展示,它尤其应该是“新课程”背景下,区域性作文教学及其研究现状的一次呈现。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观照,许多年,我们在课堂阅读教学的研究方面,着力较大,而对课堂作文教学,则几乎处于一种不闻不问的状态,因此,单列一次课堂作文教学大赛,意义实在是不容低估。
  作为高中评委组的组长,我全过程地听完了高中组的11节课,总的感觉,是我在最后评课时用的一句话,“八面来风”。
  风从八面来,当是好事,在幅员广阔的全国背景下,本应该吹着各方面的风,它应该反映为各地课堂作文教学的背景、底蕴、识见、风格、水准等。而从另一方面讲,风从八面来,共同向着一个着力点“劲吹”,其“中心”,也就真正是不辨东西南北风了。我的确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教学:无序
  
  面对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课堂作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章法”?恐怕是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必须明确,我们谈论的是“课堂作文教学”。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是教师、学生、教材、课堂等共同作用下的活动,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相辅相成的动态生成。针对高一学生的认知、高一学生的生活、高一学生的状况,高一年级的“课堂作文教学”应该反映为怎样的“章法”?这当中,课标与教材“范定”的“章法”是什么?教师与教学“实施”的“章法”是什么?从本次大赛的11节课中,见不出端倪。
  能不能这样认为,各地“报上来”的教学内容,至少是执教老师本人相当熟习的。而可以确定的是,高中大赛的11节课,绝无课标教材所“范定”的教学内容。那么,它就是作为教师自身的“研究成果”了,而这又当如何反映为高一年级教学的必须(适应高一年级的教学层次)?它应该是高一、高二,抑或是高三的内容,或者这之中有没有一个规定甚至是约定俗成?我还想要说的是,我们如何把“作文教学”这个似乎模糊、宽泛、弹性的课程,适当地、适度地“规范”起来!
  下面是11节课的课题:
  ——例证法的运用
  ——整体设喻
  ——以文学的名义说——写作语言训练
  ——尺水兴波,风生浪涌——巧用突转兴波澜
  ——从“功亏一篑”说起——谈谈议论文的论点
  ——知人知面也知心——学习观察与感受
  ——淘课文之米为巧妇之炊——作文材料的处理与积累
  ——写出你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用修辞扮靓语言
  ——写作中的文化思考
  ——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
  举凡“作文”的语言、思维、结构、技巧、方法等,均入彀中。课题的“乱花迷眼”,说明作文教学自身的“诗意”,这种“诗意”,给了老师们“自话自说”的极大的空间(确实就有口若悬河,一讲到底,“述而不作”的)。因此,11节课,就以互不搭界、互无关涉的面目,呈现在同一个年级学生的面前。“课堂作文教学”,是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是想讲什么就是什么,想说什么就是什么的课程?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的课程?
  
  内容:低幼
  
  我想,可能正是因为“课堂作文教学”的无序,才导致了高中作文教学的低幼。照理说,小学学什么、初中学什么、高中又该学什么,应该比较明晰。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
  “例证法的运用”,这本是在小学、初中已经学过的内容,用例子来证明观点嘛,连小朋友都知道“我喜欢妈妈,因为……”的道理,这不就是例证?当然,学段之间有一个螺旋式上升的问题。但放在高中课堂上的“例证法的运用”,实在看不出与小学、初中有多大的分别。如,把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事迹”,栽在高尔基的头上,让学生辨析并明确,“例证法”的“例”必须真实。尚不说这个问题太“小儿科”,单是例子本身反映的,哪里是真假,根本就是低级错误!接着一整堂课,证明“苦尽甘来”,要学生明确,王献之以写完十八缸水的“苦”,换来成为大书法家的“甜”,宋濂以借书读书的“苦”,换来成就大文学家的“甜”,爱迪生以无数失败的“苦”,换来发明电灯的“甜”,强调怎样“选”例、“用”例、“析”例等。一个十分简单的“例证法的运用”,演绎铺排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子,却还是未能说清“苦尽甘来”。我还以为,“苦尽甘来”,尤其反映为文化上的空疏浅陋和思想上的老气横秋!这一被演绎得无以复加的“至理”,本质上却是陈旧性的功利性的说教:其最高“教义”,一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为“吃得现世苦,修得来世甜”,都不是生活、人生要义。我们说“知识改变人生”、“幸运垂青有准备者”,其现实的意义、价值,远胜于“苦尽甘来”。
  “用修辞扮靓语言”,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语言的好坏、高下、文野等,“靓”,不是唯一标准。退一步说,“用修辞扮靓语言”,似乎也可以这样说,但根本点是“修辞立其诚”,没有这一前提和基础,“扮靓”岂不是舍本逐末?
  看看扮靓的方法:
  一般方法:合理运用形象文字,灵活使用多变句式。
  扮靓方法:比喻、排比、比拟、修辞的综合运用。
  我不好“定性”它是不是一堂作文课,我感觉它倒更“像”一堂“修辞知识课”。老师“系统”介绍的是小学、初中的相关修辞知识,如,形象文字:山—青山—巍巍青山;句式: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陈述句与疑问句、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等;比喻:明喻、借喻、暗喻等。
  也不是没有“写”的训练:“仿照例句的格式和修辞特点续写两个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如,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选本体喻体,仿写两句话: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花儿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一个学生说不好书籍,只好说体育。他写道(说道):体育中没有足球,就好像调料中没有酱油。煞费苦心挤出来一个“比喻”,也不知道是否在给语言“扮靓”。
  这种“练写”,能说是作文?何况,这样的所谓“扮靓”,助长的正是败坏的文风,全然不顾内容的充实,只一味追逐形式的花巧。当前,纵论古今空洞无物,名言警句铺排推出的学生(作文),不在少数(他们以语言的“投机”,常用在篇首推出大排比的形式,“扮靓”文字,希冀以此博得批卷者青睐)。此种文风,理当刹住。
  
  形式:包揽
  
  以一堂课的教学,包揽作文的一切,“毕其功于一役”。不是开出一个作文的小口,而是撕裂开一条大峡谷,把学生置于大而化之的茫茫然中。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教学的“无序”。
  如:“写出你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对生活的感受与思考”,好生了得,它是整个作文教学的大命题。课程标准就“表达与交流”目标指出,要“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样的一种感受和思考,是贯穿整个高中作文教学始终的要求,并且一直追求至永远。
  我开列这堂作文课的“清单”:
  目的要求:
  1.了解表达感受与思考的常用方法。
  2.能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知识导引:
  1.写什么:最好是写亲身经历或用心观察过的人、事、景、物。
  2.怎样写:先细腻描写自己观察、接触到的人、事、景、物,同时写出自己情感的波动;然后再写出自己对人、事、景、物的体会。
  “思考”的常用方法:
  1.由表及里。
  2.由此及彼。
  3.由个别到一般。
  习作与评析:
  请回忆搜索你脑海中储存的有意义的人、事、景、物,用300~500字的篇幅,写出你对这些人、事、景、物的感受或思考。
  这是可以看做一个高中作文教学的“总目”的。在高三年级,针对高考进行总结归纳,似乎尚可,但放在高一年级的一堂课上演绎,殊为不当。
  又如,“写作中的文化思考”,应该是一个颇具冲击力的课题。对写作进行文化思考,有深度、有张力、有底蕴,当是独具慧眼。那么,追问一下,什么样的思考才是文化思考呢?请看,“优秀作文的标准:有文化、有思想、有文采”。这么一个不在同一层面的“三有”标准,如何把握?“文化,广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狭义:精神文化”,“广义的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这就更不是进行文化思考,而是宣示文化“教义”了。以“文化”包揽一切,摆弄一个宏大叙事,端大架子,凭时髦话语唬人,从根本上远离文化的要旨。
  作文题:文化是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请你就自己身边感兴趣的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并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就身边感兴趣的文化现象进行思考”,还是要追问:哪些现象是“文化”的、哪些现象是“不文化”的?这是其一;其二,到底是对“文化现象”进行“思考”,还是对“现象”进行“文化思考”?
  
  表达:怪诞
  
  还是接着说“文化”的问题。课堂上,有一段对长城的“文化思考”。主要是老师说他自己对长城的文化认识:
  长城根本不具备防御功能;长城“劳民伤财”、有孟姜女哭长城为证;长城是皇室的藩篱(欧洲的别墅没有围墙)……
  能这样来演绎长城?长城的建造,首要(首先)的功能,就在于防御(冷兵器时代)。说长城不具备防御功能,无论你是历史的眼光,或政治的眼光,还是文化的眼光,统统说不通!
  担心学生对身边的“文化现象”熟视无睹,就在屏幕上映出了搜集来的一些“现象”:
  青岛新闻网,不给孕妇让座,被曝光的当事者的照片(评说:道德和法律是两码事,让是美德,不让是权利;这里还侵犯了当事者的“肖像权”;而且,给不让座者以太大的“道德压力”;又说到,那些退休的老头、老太没事干,跟上班族挤车,不让座,道德指责就来了……)。
  标语中,“语言暴力”的系列画面(评说:文明标语不灵,语言暴力大行其道),师生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师: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生:鲁迅先生说过的国民的劣根性,是奴性心理的反映(只怕硬的)。
  师:还是人口素质的问题。比如,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打官司成本高,找黑社会来的快。
  似乎“文化思考”就是这等的离经叛道!当下的确有这种怪异现象,好像只要我说的比你出格,就是“个性”、就是“创新”!
  典型的例子还有“以文学的名义说”(说的是语言表达的个性和创意),口气毋庸置疑(犹如过去“以人民的名义”、“以组织的名义”、“以革命的名义”等)。说什么呢?说“陌生化”。
  请看“陌生化”:
  使我们习见习闻的对象变得陌生,提供并满足人们的新奇感和惊异感。
  颠覆和突围。
  这是用“陌生化”来“扮靓”语言,实在是,如何让学生作文的语言也变得诘屈聱牙起来。比如:
  历史,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张爱玲)
  话语是一个美丽的陷阱。(池莉)
  他是我二十岁时掉的那颗门牙
  再也
  长不回来了(童大龙)
  著名作家的这些话足可仿效?
  这首先恐怕就是混淆了作家创作与学生作文的分野。业内一个知名学者说,大学中文系,只是训练“写家”,而不培养“作家”。遵此,则中学作文当更不例外。
  整堂课,就是带着学生从正常的话语里“颠覆和突围”。
  请看学生是怎样“陌生化”“都市”以及“童谣”的:
  都市是生命的吸血鬼
  都市是一块破布
  童谣是记忆的被迫
  都市是顽皮的幼童
  生活像太阳的黑子
  童谣是一曲漂流的小船
  都市是一个庞大的机器
  都市是一块大蛋糕
  童谣是下课的哨声
  童谣是摆在书架上的长梯
  童谣是儿时的火把
  都市是脖子上的铃铛
  ……
  “颠覆”倒真是在“颠覆”,但不知何处“突围”,而“颠覆”后落入更深的渊潭也未可知了。
  且不说这种“陌生化”是否还真说的“有点意思”(老师评语),端是这种语言训练的方向,足可质疑!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课标语),是中学生作文的基本的,也是根本的要求,另类、诡异、唐突,学生当远离!
  一个学生这样写她这堂课的“心境”:
  在望也望不穿的山山水水中
  每个人都是一个浪客
  迷失在云水潇湘的锦绣披离中
  那些久远的淡烟疏日
  的印象,远远地回想起来
  也是天长地久的悲哀
  我们很难猜想她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她是在“望不穿”、在“迷失”、在“回想”、在“悲哀”?不得而知,但是她可能是迷茫了。实际上,这种“陌生化”,也是用语的浮躁,只注重外在的所谓形态,而不注重语言的内在。这不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更何况,“陌生化”也不是这种“断章”式的只言片语。
  我们当然知道,作为著名的文学理论、俄国形式主义核心概念的“陌生化”,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他们以为,文学语言不仅制造陌生感,而且它本身也是陌生的。这个理论强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作家正是在文学创作中运用这一理论,用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造成“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这在作家来说,是可以的;而在学习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表情达意的高中学生来说,似乎是不可以的(道理很简单,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舍此,别无其他)。而“陌生化”,也只是文学理论的一种而已,不好拿来硬套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上。
  还有一些可以拿出来讨论的,如,“知人知面也知心”,“知人知面”,谓已经熟悉、读懂、了解、深味其人,(若“不知心”,是尚且不知其内心,言“知心”之难),而“也知心”,则是里外都通透。此种情状,就不是课题所标榜的“观察”了。列举的经典有鲁迅《祝福》中祥林嫂的例子、曹雪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例子、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例子,恰恰说明作家本人对其所描写对象早已谂熟,断非一时之“观察”。
  此外,前已述及,更有口若悬河,一讲到底,“述而不作”的。
  ……
  作文,应该设定些问题,来做专项的研究了。如,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文评估;作文的拟题、作文的语言、作文的运思;作文与读书、作文与生活、作文与做人;感性和理性、守正和创新、共性和个性;文体与文风、材料与话题、训练与考试;还有通常的记叙、议论、抒情……
  以上似乎只有些批评,其实目的还是在于交流、探讨和促进发展。当然,也有很好的课例,如,“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从功亏一篑说起”等,都鲜活、灵动、生气勃勃,令听课的老师们感奋不已。
  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先生在开幕式上讲话,就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张扬语文的工具性,切实完成好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二是要尊重历史教学经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三是要提升执教者的综合素养。言辞恳切,录于此,供参考。
  [作者通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学生主要学写记叙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在写作文时最难的就是空间叙事。怎样解决这一难题?我认为跟《劳燕》学作文,构建内部空间形式,写好空间叙事。   张翎201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劳燕》具有鲜明的空间叙事特色。张翎在《劳燕》运用拼贴与嵌套的叙事手法完成了《劳燕》空间形式的内部构建。法国学者伊夫·塔迪埃认为:“小说既是空间结构也是时间结构。”但一直以来,西方古典哲学、诗学与
【写在前面】    这是一堂非常难忘的课,这是一堂不像公开课的公开课,一次非常特殊的公开课体验。  从传统的标准来看,这堂课也许不算成功。因为从始至终课堂上都没有出现争先恐后的发言场面,学生的发言内容更谈不上精彩。但是,我自己却为这堂课评了最高分。  后来我了解到,来上课的这二十来个孩子是由北京东城区一所薄弱学校的两个班的部分学生拼合而成的。孩子们一开始非常散漫,给教师教学们造成了巨大阻力。然而恰
文学经典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新课程第一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在必修阶段安排1学分,18课时。学生应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学术著作的阅读,重在引导学生建构整本书的阅读经验与方法[1]。现行高中人教版必修教材中有十篇中外名著附有名著导读,很适合作整本书阅读。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遭遇学生不爱读名著的尴尬,这就需要老师们进行精心的引导,让学生真正爱上整本书阅读。下面我们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宏观视角下的教材分析与微观视角下的课文解读,往往都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领略文中的虚、实、小、大等。这是课文解读的传统,同时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又有着一些新的内涵,如果教师能够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虚处见实、微处见大,那不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史哲研究的辩证思想,也能够切实有效的培育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静女》一文,相对于其它的课文尤其是一些经典课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中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强调了其所具有的特殊的育人价值,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与“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语文课堂理应是构建学生完满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
师生活是一本书,需要我们精心地翻阅;生活是一幅画,需要我们仔细地欣赏;生活是一条小溪,流淌着酸甜苦辣;生活是一段乐章,洋溢着喜怒哀乐。生活,需要我们去感受。用心感受,你会发现,一片落叶、一束鲜花、一个微笑,都能引发我们无限的感慨,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会在我们笔下栩栩如生,充满朝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用心感受生活。请听一组歌曲,伴随音乐回顾16年成长的足迹——  (播放FLASH罗大佑的《童年》。)
KWL策略是一种高度关注读者阅读认知的思维框架,群文阅读中,篇目较多,但往往同中有异、异中存同,将KWL策略中的KWWLC表运用于群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质疑、预测、澄清、总结等理解技巧,从而能更好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KWL策略的内涵   (一)基本概念   KWL策略是美國学者奥格尔(D·M·Ogle)所提供的一个思维框架,可以帮助读者界定在阅读之前已
(一)“自觉反抗”之类论调有多少?    小说《祝福》是鲁迅传世名作,祥林嫂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鲜明生动、永存不朽的艺术形象。祥林嫂是怎样一个典型呢?不少《祝福》研究者认为,祥林嫂是自觉清醒的反抗者,她是劳动妇女“抗击和搏斗”“封建制度”的典型。例如林非在《鲁迅小说论稿中》写道:“祥林嫂以自己全部的精神力量,默默地抗击着封建制度对她的摧残。就在这种抗击和搏斗中,显出了她高尚和美丽的内心世界。”
庄子首先谈的是教师修养。他说,机巧之心藏在胸中,心灵就不纯洁,就不能得道。①而语文课堂上,种种机巧如同打开的锦盒,让人眼花缭乱,可就是没有自然与真诚,也没有“语文”。朴素,天下没有谁能和它相媲美。②花里胡哨的教法,哗众取宠的课堂,焉能得道乎?庄子又说,浅而不深的水,载不住大船;一杯水洒在地上,只能漂起草叶。③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深深的学养之水,是无法承载教书育人的大船的。所以,钱理群教授给南师大附中的
《老王》是统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为杨绛所写,题材为散文。整篇文章围绕作者一家与老王的交往,回忆了老王窘迫孤苦的生活状况及善良仁义、朴实纯真的性格,凸显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如金子般珍贵的友谊,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以及对悲苦者的关怀、命运的感叹。基于此,以《老王》为例,对其中的人物及事迹进行进一步解读,对于立体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立体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