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材料,让幼儿的内心世界看得见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区域,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各方面的经验,实现自身的发展。为了能够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与材料的互动,我连续多次观察幼儿的区域活动,其中一次对中班建构区的观察让我印象深刻。
  这次观察的对象是中班幼儿。区域活动开始后,进入建构区的3个小朋友中,有2个选择了建构区木桌上的插塑玩具、雪花片和小车模型,之后便坐到座位上开始玩了起来。唯独小超一个人选择了积木。起初我还在顾虑,小超单独选了积木,是不是应该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搭建会更好呢?然而通过后续不断地观察,我消除了之前的顾虑,发现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
  小超观察记1
  小超环顾四周,看了看建构区周围的材料,取出一包彩色的塑料积木开始搭建起来,把各种形状的积木进行拼接、垒高……小超将一块薄薄的纸板立在另一张纸板上,由于纸板支撑面积太小,加之上面的纸板不稳定而马上就掉了下来。小超再次尝试将手中的白色纸板立在下面的纸板上,结果仍旧是失败。此时,小超的反应是拿过来一块积木,左手把纸板立在下面那块纸板上后,右手再用积木顶住纸板,果然,上面的纸板不再掉下来。这样拼接起来放在彩色塑料积木的外围,就像是高高的围墙。看到刚才发生的这一幕后,我对小超的搭建产生了继续观察的想法和兴趣。
  小超观察记2
  在彩色积木使用完后,更多的木制积木、木板、白色塑料片等辅助材料开始出现在小超的作品中。一块块木板从搭建的彩色积木建筑中延伸出来。小超站起身来整体观察了一下自己搭建的作品,又从材料箱里拿出了一些茶叶桶之类的铁桶、纸盒、酸奶瓶放在了木板两侧。白色的长方形塑料片连接着木板继续往周围延伸。其他活动区的小朋友都在专注地画着、捏着、装扮着、笑着、说着、玩着,小超也在投入地搭建着自己的作品,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小超观察记3
  没有人打扰他,教师也只是偶尔走过来站在旁边静静地观察着。时间在分分秒秒的过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小超搭建的作品也在不断变得庞大、复杂。
  站起身来整体审视自己搭建的作品,再去材料箱子里找材料,这样的动作在小超搭建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次。随着儿歌奏起,老师说“宝贝们,我们要开始收拾材料准备吃午饭了”后,小超再次站起身审视着自己的作品。出于好奇,我走到小超的身旁,问道:“这白色的塑料板是什么呢?”小超回答说:“是马路。”“那马路旁边立起来的两根木棍是什么呢?电线杆?红绿灯?”带着疑问,我继续问小超,小超说:“伸出头的是路灯,另一根是红绿灯。”听到这个回答,我内心充满惊讶与赞叹。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意大利瑞吉欧学前教育及新西兰“学习故事”的理念中认为儿童是积极的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要相信儿童。看来我之前担心小超单独完成是多虑的。
  我指着建构作品左上角的茶叶桶问:“这个是什么呢?”“是房子。”“那彩色积木是什么呢?”“是城堡。”“城堡边上的必胜客盒子是什么呢?”“是路边的披萨店。”对于小超的这一巨作,我有太多的惊讶与好奇,“马路”上间隔地放着的瓶盖是什么呢?“马路”上的拱形积木是桥吗?城堡中的饮料瓶又代表着什么?其中酸奶瓶又是什么呢?黄色的小哆啦A梦在“马路”上做什么呢……我没有再继续问下去,因为我相信这一作品中还隐藏着太多让我们为之惊叹的想象、创造与设计。
  在场的教师都对小超的想象力、专注力及设计能力感到震惊,通过小超对材料的操作与互动,我们看到了小超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是材料,为我们通往幼儿的內心世界搭建了一座桥梁,它不仅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了生动的情境,同时也为幼儿的操作和探索,实现区域活动价值提供了重要途径。
  这一观察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材料对于区域活动、对于幼儿的游戏与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多种类型材料的提供,不仅能够增加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机会,还能够帮助幼儿更完整、更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使他们活动作品更加丰富、精细。在所观察的建构区中,除了有主体材料,即不同材质的积木、插塑玩具等,还有丰富的辅助材料,如酸奶瓶、茶叶桶、披萨盒、饮料瓶等。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及废旧物品是幼儿区域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材料的结构上来讲,它们都属于低结构材料,在不同的情境中会被幼儿赋予不同的角色,其操作的灵活性、创造性也较强。如披萨盒子,在生活区它代表着披萨这一食物,在建构区却被幼儿视为披萨店。
  除了材料,教师也是区域活动的重要要素之一。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需要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适宜且丰富多样的材料,同时还需要对幼儿的活动过程进行观察和指导。在所观察的建构区活动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尊重幼儿的选择,允许个别幼儿独自活动,另一方面要做到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适时地指导,注重对幼儿活动过程的观察,而不是将教师自身的想法强硬地灌输到幼儿的活动中。在区域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对幼儿的建构作品要进行肯定并为幼儿与其作品拍照保存。在幼儿收拾材料有扔、抛现象时,教师应进行提醒并以身作则参与到收拾材料的过程中。
  材料引发幼儿主动建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同时,它也使得幼儿内心的世界看得见。
其他文献
生很多的宝宝  某天,妈妈和小宝闲聊。  小宝:“妈妈,我将来要生很多很多的宝宝!”  妈妈:“为什么呀?”  小宝:“没人和我玩的时候,我就可以让他们陪我玩,这样就一直都有人陪我玩了!”  一定吃了很多吧  某日,小宝吃西瓜吃得肚子圆鼓鼓的。  小宝:“妈妈,你看我的肚子变大啦!”  这时小宝看到旁边身怀六甲的阿姨也在吃西瓜。小寶:“阿姨,你该吃了多少西瓜啊?”  想你有这么多  某段时间,妈妈
期刊
女儿今年4岁,在长治市滨河幼儿园上中班,女儿喜欢读诗,不知不觉中也学会吟诵百余首古诗,潜移默化当中生出一点点诗心。这是第一次和孩子尝试写诗。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我们母女之间的问答。我问她,爱是什么,什么时候能感觉到爱?小丫头想了想,说:“妈妈抱着我的时候,过马路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我又问爸爸呢,她说最喜欢和爸爸玩骑大马的游戏,趴着爸爸的大肚皮上挠痒痒,爸爸每天早上上班之前都
期刊
离园时,孩子们不知从哪里翻出一张婴儿的照片,他们彼此传来传去,并因此而引发了很长时间的对话。  郭淏儿:“看,这是谁的照片?”  李佳:“不知道是谁小时候的,太小了,看不出来。”(她能够依据外貌辨别出年龄的大小。)  郭淏儿:“杨阳,是不是你,我看长得有点像你。”(她知道对比照片寻找长相相似的伙伴。)  杨阳:“那哪是我啊,我的头发哪有那么短,那是个男孩!”(她懂得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男孩、女孩
期刊
《迟到大王》是英国童画大师约翰·柏林罕所创作的绘本,主要内容是写小男孩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几次迟到以及老师对他的处理,最后老师被大猩猩抱上屋顶,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用老师的话回应老师说:“这附近哪里有什么毛茸茸的大猩猩!”最后以一句“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走路去上学”作结。  第一次翻看这本书时,是被它的构思所吸引,看到老师最后在屋顶大喊大叫的样子,很是好笑———这也许是这个故事引得众人喜爱的主要原因吧!
期刊
近年来“跳蚤市场”进入幼儿园,成为幼儿园的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幼儿将自己不再需要的玩具、图书等旧物拿出来,通过卖出和买进完成交易,然后再将活动所得用于捐赠等公益活动。在这过程中,有人际交往,有分享,有互动,有理财,还有爱心,很受大家欢迎。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跳蚤市场”中出现的材料投放问题与区域活动有所不同,区域活动中容易形成教师“高控”,而在“跳蚤市场”活动则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放任
期刊
学前儿童正处于身心加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家长关心的往往是儿童的身体健康,除非儿童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否则大多数家长不太容易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但等到儿童产生心理问题时,往往很难再矫正过来,因此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应以预防为主。  儿童心理问题的界定  学前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指处于6、7岁以前的儿童行为在持续时间上和严重程度上偏离了大多数儿童的正常行为标准。关于儿童期心理问题应该认识到以下两点:第
期刊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深入,“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已经渗透到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绘本,这一深受教师和幼儿喜爱的读物,也在游戏精神的引领下,凸显出了无穷的魅力。优秀绘本的创作者,很大程度上都熟知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和心理特质,都会巧妙地运用“游戏”的语言或情节来展现主题和故事。因此,在绘本教学中结合多元化的游戏开展活动,寓游戏于绘本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期刊
幼儿园建构游戏因其操作性强、可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而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其不仅能丰富幼儿感知和主观体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能力,还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实际组织过程中,幼儿真正地自主学习是什么样的?我从每天一次的“户外生态游戏”中看到了惊喜。  记录一:  观察时间:2017.5.
期刊
游戏材料是影响幼儿游戏的重要因素。在幼儿的表演游戏中,幼儿因为自身对“故事”脚本的理解与表演能力水平有限,在游戏时常常受到材料自身功能的制约。因此游戏材料何时投放、如何投放,都会影响到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完成度。我在跟进一次幼儿表演游戏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材料投放的意义与作用。  幼儿的表演游戏源于一本有趣的绘本学习《蚂蚁与西瓜》,自它投放到图书区以来,深受幼儿的青睐,尤其是故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室内娃娃家中,我看到当区域活动开始时,幼儿就会开始瓜分材料,同时,室内高结构的材料,形象逼真的玩具较多,玩法比较单一,很难发挥幼儿的想象创作力。小班年龄段幼儿的游戏典型特征就是“替代物的使用”。因此,空间的局限、材料的高结构固化等原因,导致幼儿没有“真游戏”“真快乐”。  二、当前娃娃家的现状与策略  在带班中,我观察到这样的情况:游戏一开始,很多幼儿都挤进角色表演区,争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