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i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下面浅谈四点: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要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
  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
  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動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的动人美景。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的教育。
  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正如《论语·阳货》中所提到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其他文献
在我的教学札记册中,至今珍藏着一份厚重的“礼物”,那是三十多年前一位学生从遥远的北国边陲寄给我的拜年贺卡,现在页面虽已发黄,但那清晰娟秀的字迹依然吐露着感情的芬芳。上面写道:“春风化雨润心灵,桃李芳菲赖园丁。童音已逝难寻觅,唯留不绝恋师情。”每当捧读这首小诗,心中温馨而又甜蜜,一种浓郁的师生情谊便洋溢在心间,我由衷地感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多么自豪和骄傲啊!多年来,这种职业幸福感鞭策激励着我,忠实恪
期刊
摘 要:瓜州县是甘肃省移民最多的一个县,从1985年开始移民至今已有30年了。在这30年间先后移民八万多人,占全县人口的65%。这些学生来到我校后,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方法与我们本地的学生大不相同。据调查,他们来自回族、东乡族、保安族、藏族等几个民族,且学生全部住校。为了让他们在第二故乡健康成长、好好学习,学校决定在住校生中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活动”,形成了《城镇中学移民民族寄宿生心理健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随之而来的,人们更多地追求健康的生活。目前,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成为学校以及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指出,要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体育与终身体育成功的衔接,就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体育原理,更好地掌握所需的技术以及技能。  关键词:培养 终身体育意识 学生 运动技能  什么是
期刊
新课改倡导体育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突出体育课堂的高效性。因此教师对体育教学设计要引进时代的元素,贴近社会生活有所创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快乐地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运动之中,多学一些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做到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師
期刊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熏陶,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确实,育人为本,德育教育很重要,每一位科任老师都有责任渗透德育教育。  本文主要讨论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德育渗透。  一、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
期刊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不同班级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再加上初中英语课程难度较大,导致他们在快节奏和高密度的课堂中很难和中上等同学共同进步,进而导致他们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给英语课堂的进一步优化带来严峻考验。因此,在初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应积极革新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实现优化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期刊
摘 要:结合《品社》课堂教学,通过学科渗透,使学生在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中,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指引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参与中受到良好的养成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需要。一、在预习中形成道德认知;二、在体验中形成道德情感;三、在参与中形成道德行为;四、在评价中形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习惯 养成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行动收获习惯,习惯收获性格,性格收获命运。”可见习惯对我们生
期刊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显现,促使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开始重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以求通过更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本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使学生能够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获得真实提高。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
期刊
我国的高师教育长期以来以关注师范生的专业知识积累为重,忽视其科研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致使教师队伍尤其是小学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较弱。经调查发现,很多师范生在步入教学一线后,教育教学上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例如不能根据时代的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排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对新课程改革揣摩不透,难以驾驭新课程,限制学生思维的批判性与发散性,难以适应教育的发展需要等等。这些问题的归因之一是教师们
期刊
摘 要:就业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不仅可以使中职语文教学实用化、具体化,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让学生能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必要性,其次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注重言传身教等方面就中职语文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就业教育 语文教学 策略  教育部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