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兴趣才有效率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xuesen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考“3+”模式的实施,化学传统的教学受到冲击:授课知识时间少了,学生重视程度差了,而我们教学上的任务却丝毫没减。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以达到新课标目标的要求,并且取得高考的成功,这是每个化学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利用好课堂45分钟是很必要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常对学生说要会听课,在听讲中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重点,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听课,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听讲目的更明确,注意力更集中,然而,这些都是对学生而言,其实,在如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方面,除了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外,更重要的是在讲课时多下功夫,激发学生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兴趣,他们才愿意去学,才会学有所得,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怎么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呢?
  
  1 设计好课堂导入
  一个好的导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设置问题是课堂导入的有效途径。例如:由演示实验导入,实验中出现的有趣现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讲解《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可用“滴水生火”导入,那么学生就会带着“水火不相容,为什么滴水能生火”这一问题去认真听讲,努力去寻找答案。又如讲《氯气》时,可先做“花瓣褪色”、“棉布烧不着”等实验,一下子吸引住学生,他们就会极有兴趣的去学习、去思考。还可以由日常生活出现的化学问题导入,如“煤气中毒”、“酸雨的形成”、“丁达尔现象”、等,学生对此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会更好。
  
  2 合理处理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生思维受阻,注意力分散,造成学习障碍。从而对化学失去兴趣,因而教学方法一定要多样化。学生知识的获得,应当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些知识以前出现过,只是未加以深化。因而遇到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回忆旧知识逐渐引入新知识。例如电离的知识在初三化学就出现了,到高一学习强、弱电解质时,应由回忆电离的相关知识,逐步引入。又如氧化还原反应,在初中学过氢气还原氧化铜,是从得失氧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高一讲氧化还原反应时,先复习上述有关知识,然后从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等方面揭示其实质,从而全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在高一一步到位,也得循序渐进,逐渐渗透。
  
  3 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力
  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讲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是学生获取知识、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如讲原电池实验:先把锌片、铜片直接插入硫酸铜溶液,让学生观察现象,再用接有电流计的导线把锌片、铜片连接起来,观察现象,最后用音乐集成块转换为动听的音乐。这样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无究的回忆。
  
  4 注重学生的课堂讨论
  高中学生已念了八、九年书,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和阅读能力。但让学生自己泛泛地阅读,常常会出现不明确现象,抓不住重点,造成花时间多,但收益甚微的结果。课堂讨论能诱导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相互交流个人看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所以阅读前,要悉心指导,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思考再讨论。这样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阅读“废旧电池与环境保护”前,我先讲环境污染及保护的重要性。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如何回收废旧电池,如何保护环境等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再讨论。
  
  5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现代教育注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因此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原电池实验,可以在培养皿中进行,然后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如讲《硫》的性质的时候,可放《火山爆发》时的录像,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可用录像展示整个实验过程。
  又如讲《烷烃的结构》时,用计算机设计多种烃的结构式,这样展示既直观,又立体,另一好处是学生在学习同分异构体时就不会写相同的结构式。
  总之,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不懈的探索、改革、总结,就能使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其他文献
十七大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毛主席曾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可见,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如何坚持德
期刊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任课教师应着力研究、探讨学科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创设情境,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需要生动活泼、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温馨宽容的气氛,让学生在情绪上放松,在思维上积极,没有压抑感,能愉悦地敞开自己的心灵,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非常注重科学史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然而在当前的生物教学中,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基于这个现状,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尝试,选取“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领域中“科学史”这一主题,阐述科学在生物课中如何来渗透科学史的教学途径。    2 生物课中渗透科学史教育的途径  《课标》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明确地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作为生物学教育内容
期刊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是初中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初中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强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
期刊
学校教育德为首,当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而中学物理学科以其严密的科学性、深刻的人文性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何充分利用学科资源,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使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得益彰,应成为我们物理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下是我从教多年来,在物理教学中对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看法。    1 物理学科知识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教育素材  首先,我国
期刊
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来看,电学实验每年必考。除了考察课本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更多的是设计型实验。题目源于教材,却又不同于教材中的实验。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大部分学生束手无策,失分惨痛。针对此种情况,现总结如下:  设计电学实验的电路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电路的选择  变阻器的分压与限流接法,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必须考虑分压电路:  ①题目要求电压或电流从零开始,或要
期刊
Introduction  . Liste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refers to a complex process that allows us to understand spoken language. It’s not only a skill area in language performance,but is also a critical means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纵观全书,实验几乎贯穿于每一节课。因此搞好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化学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呢?我把自己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浅述如下:    1 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实验能力的提高,始于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基本操作范围很广,包括:药品的取用、仪器的使用、仪器的组装等。因此必须熟悉各种
期刊
中学生要想成为未来科技高度发达社会里一名合格的公民,无论他是一名生物学家还是一名普通百姓,都必须具备一 定的科学素质,即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下面就谈谈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在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应把重点放在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即课堂教学上去研究,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并从教材中提炼出科学的观点、方法及其思想,在课堂教学中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小学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苏氏的“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语文上的阅读,其实,学习数学同样需要,数学发展性阅读在数学学习上则更为重要。  什么是数学发展性阅读呢?它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