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变与史诗的转轨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q529632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行,本名王凌云,1979年生于江西湖口。现为云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思想史、现象学、政治哲学和诗学。已出版诗学著作《论诗教》和《词的伦理》,译著有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并发表哲学、诗学论文和诗歌若干。
  


  《诸神的天空》是谭毅的三卷本诗集《天空史》的第一卷。无论是从其长度和规模来看,还是从“天空史”或“诸神”这样的标题词来看,这部诗集都似乎是要写成一首“长篇史诗”。同时,这些诗作在语言的微观技艺和意识的反思层级等方面,又极具当代性的特征。在我看来,谭毅试图用这些诗作表明:在当代语境中,“史诗”这种诗歌体裁的潜能并未耗尽,它仍然有着很大的可能性空间;而且,如果诗人们真的想要处理好某些复杂的、兼具叙事性和观念性的题材,史诗即使不是唯一可供选择的体裁,也是其中非常适宜和有效的一种。
  然而,史诗体裁在当代的有效性需要一个前提:诗人必须对我们时代的写作状况具有清醒而深入的反思意识,并且有能力架设一个“道岔”,将“史诗”从其由传统规定的轨道转换或“扳”到当代诗的轨道上来。这样一种“史诗的转轨”意味着,诗人必须有能力在充分吸纳经典史诗写法的同时,重新发明出一种切合当代感受力的新的“史诗”形态。
  就对史诗传统的吸收而言,《诸神的天空》表现出了对古典的必要敬意:“神意与预演”和“战史”部分地具有“神谱”或“宇宙谱”的性质,它们让人想起赫西俄德的《神谱》,甚至可以隐约地从中听到楚辞《九歌》的声调。黑格尔在论述“宇宙谱”这种史诗体裁时所说的话,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诸神的天空》:“在宇宙谱里提供内容的是事物、特别是自然事物的变化,是它们在火热的活动中的压力和斗争,这种变化激发了诗的想象,把发生的动作和事迹表现得更丰富和具体,所采用的方法是对纷纭万状的自然力量隐约地或明确地加以人格化和象征化,使它们具有人类动作和事迹的形式。”(《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 105—106页)我们确实可以将“神意与预演”中的诸神视为原始自然力量的人格化和象征化。正如谭毅所说:“诸神在我看来具有可疑的、可怕的、不确定的形态,也有从自身的物质性和被观看到的迹象而来的性格。比如我将‘凝结’(促使水汽团聚在一起形成云的神,具有低温品性)、‘湿’(降雨、众生身体中的落魄感)、‘移动’(空幻、擦除)、‘萌生’(绽放星云,光芒)、‘陨落’(直线垂落、命运)等现象,都归于‘演化之神’的能力之下。……这些神明都是无法从任何一个确切的坐标上获得认同的力量。
  它们借助投向众生的光芒而写出了自己的名字,它们生活在众生的经验和称呼之中,生活在某种养分和束缚之中,但它们也可以是与众生无关的。它们的位置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用哪些方式给它们定位?”第二章“战史”则是对“诸神之战”的纪录,其中太阳神率领各大行星一起反抗“轨道之神”,其结局让人想到希腊悲剧中英雄反抗Moira(命运、必然性)的事迹。
  这些对经典史诗传统的重演和借鉴,并未使《诸神的天空》成为古代史诗的翻版。相反,即使是在模拟和重现古代史诗的某些因素时,谭毅也致力于用一种建立在当代的知识和经验之上的想象力去改写它们,使之呈现为全新的感受形态。《诸神的天空》的真正基础,并不是古代史诗和神话,而是现代知识(天文学和天文技术)和现代人所特有的知觉经验,是一种当代诗的综合意识,它将神话的宏大悠远与感知的精微切近相结合,使之在石榴般的包裹和褶皱结构起来的叙事性与戏剧性中显示出来。为了促成史诗的转轨,谭毅所架设的“道岔”,就是由多重体裁和多重声部组成的结构方略:她交替采用了短诗与诗剧、独白与对话、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叙述、叙事诗与颂诗等各种写法,并且不断调整诗的叙述角度(从“诸神”、“地球”、“轨道之神”到“月神”,其间还穿插着尘世中各色人等的视角)。这种跨文体、多视角的形式使诗集在阅读中可以朝各种方向延伸:某些章节是诸神在高处的沉思性独白,另一些章节则是众生在尘世间的祈祷;某些章节是一出情景短剧,另一些章节则是“多幕诗剧”(如第五章中的“流向”一诗),携带着谭毅从《戏剧三种》以来就形成的独特雄辩声调和幽默感。更重要的是,谭毅这些诗中体现出来的语言方式、感受力和心智综合性是完全当代的:无论是从语汇与形象来源、知觉的具体感、修辞的构成方式还是句法的缠绕层级来说,这些诗都与古代史诗、与海子等人所设想的那种“现代史诗”没有什么关系。正如谭毅在此前的诗集(如《形态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那样,她所理解的“历史”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由圣者、英雄和经典、礼法构成的历史,而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经济和制度的历史;这样一种将理工科和社会科学的视角吸纳进来的理解方式,使她所写的“史诗”从根本上与此前的一切史诗区别开来。读者们可能会惊讶于她在这些诗中涉及到的天文学和天文技术史的知识之博杂丰富,也可能会迷惑于她对诸神与人类关系的设定。而正是知识、经验和视角上的新异,使这本诗集摆脱了以往的诗歌谈论“神”和“历史”的那些陈词滥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天空”。
  为什么要以这样一种方式来促成史诗的转轨?我想,《诸神的天空》所书写的“天空之变”恰好就是对此问题的回答。如果史诗从根本上说建立在对“天空中的诸神和命运”的理解之上,那么,当天空本身发生变化时,史诗的形态也必须改变。《诸神的天空》中的“诸神之战”,其实质是新旧世界的“尺度之争”,暗中指向“天球的破裂”带来的“现代宇宙观”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彼得·斯洛特戴克在《球体》(Spheres)一书中曾将“现代世界的诞生”理解为“天球”这一古典空间观念的解体所带来的大地的“全球化”,并用“浑天仪”和“地球仪”这两种分别属于古代和现代的地球模拟器来说明其中包含的“天空的古今之变”:“只要可能,和地球仪平行展示出的浑天仪就否认了由地球仪暴露出来的信息。浑天仪依然虚假地构筑了一个包裹着人类的苍穹,但是,它的作用更多的只是装饰性的,成为星象学艺术的手段,从了解星座和命运的知识转换成了修身的心理学家和摆地摊的算命先生。天空作为一种假象的形式渐渐失去了魔力,没有人能够挽回。看起来像高高的苍穹一样的东西,只是一个通过大量空气而感知的深渊。”(《资本的内部》,常恒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 45—46页)天空的古今变迁,使得以往时代的感知、想象和观念方式都失去了其效力,那种试图重现古典史诗及其世界图景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因此,谭毅完全不赞同所谓的“神性写作”)。但有一种史诗是可能的:这便是呈现天空本身之变迁史的史诗,也就是暗示出史诗本身的转轨必然性的史诗。可以看到,在《诸神的天空》中,谭毅基本上没有沿用任何既有的神话和史诗叙事系统,而是自己创造出了一套新的神话——历史叙事;这一叙事并不只是指向“过去”或“远古”(古典意义上的“史诗”讲述的是过去之事),而且指向现在和未来(第三卷将要写“机器的天空”,而第一卷的“新局”和“遗存”中也已经包含着对现代世界之诞生机制的理解)。在这样一种结构方略中,史诗不再只是对过去时代的招魂,而是成为了对当下世界的反思和对未来世界的眺望。在这一意义上,《诸神的天空》对史诗的当代可能性的开掘,不仅体现为其体裁结构上的多重考虑,而且体现为将一种关乎“古今之变”的历史感引入到史诗本身的意识结构之中。
  在我的阅读感受中,谭毅的这些诗在端正和精妙之余,还洋溢着欢乐。这是那种因为发明出了能刺激语言味蕾的新感性而来的欢乐,也是因为找到了能产生新洞见的理解角度而来的欢乐。谭毅不只一次对我说,她生来就不喜欢服从任何既定的、不是产生于自由本身的规则。在这首诗中,“太阳诸神”对“轨道之神”的反抗,也可以看成是写作本身的隐喻:写作的困难和迷人之处,正在于它要突破任何给定的轨道,而向着全新的尺度和世界开放。
其他文献
词  日落时  云是词语  山是词语  牧童的歌是词语  归巢的鹜和悲鸣是词语  夕阳中的归人是词语  就是落日吞食的时光也是词语  大地没有什么心机,只有诗人指名道姓。  雨季  澈勒故小河  迎來春天  一束束走失的河水  爬出河畔  爬着爬着  迷失在岸边的矮丛中。  那天,我坐在他的对面想念他  那地方  是我  从小放牛的  瓜住咪涝  外公  就埋在那儿  听妈妈讲  雪季来临  她到
期刊
一、大远方来的人  他们把自己称为大远方来的人,远方前加个大字,就是很远很远的地方了。远方是什么地方?右手揪着公鸡翅膀,左手拿着蘸着鸡血的一撮公鸡毛的朵希(俐侎人的祭司)说:有神的地方就叫远方。  没有文字,只有自己的语言,俐侎人的家史不管多厚重,都只是口口相传。就是那些祭祀的古歌,婚嫁的曲,也都是死记硬背。在口口相传的俐侎人来历中,我知道他们的远方是一个叫“大园子”的地方,他们还记得大园子隶属镇
期刊
二月  北方的森林  多年前樹木砍伐,如今安静  光斑走动,雪地缓慢  两条车辙分别通向湖边和山顶  指示并不明朗  我朝着有脚印的方向走,内心安稳  东北的庄稼一年一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和父母通话的次数减少  他们急于上地干活  扁平的土地又开始丰满  这座老房子从祖先开始翻修  一年一次,春天短暂  大地就是母亲  成千上万的生命等待下雨  黄昏中,田垄站起  在父母背后摇动  解
期刊
《说文解字》说:“信,诚也,从人从言。”段玉裁注曰:“人言则无不信者。故从人言。”真诚,就是信。子曰:“人无信则不立。”说的是立人的问题,这是君子之道,如果没有“信”,那么就难以立足于世。做人尚且如此,写诗就更不用说了。《易经》里面讲:“修辞立其诚。”“修辞”,也就是写作,其目的在于“立其诚”,这就把写作和“诚”联系到一起了。法国思想家福柯在《何谓“直言”?》里面也提到“信”的问题,他说:“多数时
期刊
纪念是遗忘的最好方式  纪念是遗忘的最好方式  把所有的个人都归为一个名词  我们的记忆充满了名词  名词挤压了我们的历史  我的爷爷是个农民  只会耕地  中学水平  年轻时加入国民党  没上过战场  也没有政治信仰  后来去了新疆  犯了病  成了历史名词  坟堆不高  我没有见过他  我每年都去看他  我是名词的孙子  我没有历史  小Q  夏天自习室唯一的网线插孔  在搬走之前被插坏了  
期刊
一、到达  那里有我的兄弟,一群罗茨铁矿的劳动者,我再次站在铁矿的办公楼前,是为了向他们致敬,了解矿山生活。那天已近黄昏,光线灰暗,空荡荡。罗茨铁矿距离昆明约 110公里,地处云南禄丰县,气温稍高,空气中聚积的热情,透出无处可去的紧张,没有风,四野寂静,热气悬浮,时间停止。  几排建于五十年前的灰色矮楼和红砖墙旧屋,卧在暮色中一声不响。落日在远山之后,余光将尽,昼夜交替前的神秘呼唤咔咔震动。睡在路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以路内的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云中人》为主要分析对象,这三部小说都涉及到 1990年代的工厂生活与暴力事件,重新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门。主要探讨 1990年代的工厂生活如何进入当下的文学叙述,以及呈现出的一些症候式的问题,生产性的城市叙述逐渐被取代,形成了一套表现工厂世界的文学语言,个人暴力与体制暴力,文学中的表现与隐藏,折射出 1990年代文学本身的诸多问题。
期刊
我姥爷七十三岁的时候,曾给村里许多成材的柳树、榆树、槐树等判过死刑,那时候的他极其相信“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一说法。他倒背着双手,在屋前屋后、乡间小路上来回转悠,根本不像快要死去的样子。他以火辣辣的眼光审视着每一棵树木,眼神是极其犀利的,样子是万分决绝的,他指着一株合搂粗的老槐树或者老榆树,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就是你了。”他的样子滑稽可笑,像是在检阅千军万马。他把自己当成了一位暮年
期刊
1  天空俯下身子,压低云的翅膀  雨点落下,就是最初的源头  大地裸露的肩胛,锅盖梁子  分开流水,确立了方向和秩序  让属于牛栏江的向西,流往马过河  属于南盘江的,向北,向东  汗漫的体液,梳理着石头和草木  眺望苍茫大地,群山万壑  上帝遗弃的版图,揉皱了的羊皮卷  它的皱褶里隐藏着百万生灵  隐藏着八千亩稻香,五百亩罂粟  九十九头豹子,两百个巫师和媒婆  三十一座村庄,还有这首诗的故乡
期刊
随着阅历的增长,郁闷之际,不时会想起先生。觉得当代中国诸多社会现象,依旧是先生笔下的翻版或变种。是的,先生不是在“写”,而是在“说”,对过去说,对今天说,对未来说。先生说,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蟲。  好几次提笔,欲说还休。从哪里说起呢?凑合一下我也算个文化人,就先说说自己感触颇深的文化界。  一  1934年,先生对杨霁云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文坛上,人渣本来多。  我还要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