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学观念 激发读书热情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阅读单纯地理解为语文的阅读教学,在语文课上老师占据着课堂的中心,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而这样的教学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讨厌语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意识到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就为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反思过去的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意味特别浓,老师是为考而教,学生是为分而读。因此,阅读教学是读书少、感悟少、提问多、分析多了学生自主发现少,教师讲解求同多。再就是教学过程、方法僵化,把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仅仅局限在对课本的学习范围内,这种局限只会让学生从根本上丧失语文的兴趣,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为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就必须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语文阅读观,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那么,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冲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坚持阅读的无错原则,鼓励阅读
  阅读是关系到学生文化积累与心灵成长的大问题。但我们的一些家长、老师总以影响“功课和考试”借口,对孩子的阅读总是有意无意地加以限制。在课堂上,老师只要发现有课外书籍出现,就要没收,就要追究带来者的责任,就要对阅读者进行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育,在家庭中,大多数的家长把课外生活当成课堂生活的延续,他们力求用学习生活代替孩子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于是乎,不论在学校里,还是家庭中,除了课课练及各类辅导用书,那便是《作文大全》、《跟方洲老师学作文》了。长期以来,学生的阅读渴望就受到了抑制,这确实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为此,专家们提出了“阅读无错原则”就是说,在属于自己的时间内,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方法,只要进行阅读,就应该给予鼓励,课堂上哪怕学生读得磕磕巴巴,添字丢字,只要他是有兴趣的读书,也应该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慢慢地培养起来。当然,阅读无错,并不是说对学生阅读放任自流,我们的确应该看到当今的文化市场很乱,“糟粕”、“垃圾”确有不少,阅读无错是针对阅读健康的书籍而言的。
  二、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走进书的海洋
  蛮横地向学生规定阅读任务,今天读多少,明天读几篇,非但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相反还会给学生造成对阅读拒绝和排斥的心理。因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就必须采用各种形式,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才能把学生带进书的海洋,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一般的做法如下:
  1.运用成语、诗句熏陶学生
  让学生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思想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用“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博览群书,而晓天下”等等来启示学生。
  2.用名人言论来启迪学生
  运用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如“知识改变命运”、“不读书,就像生活中缺乏阳光一样”、“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等名言警句,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的重要。
  3.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
  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讲一些曲折有趣的故事,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个悬念层生的情境中。然后,教师故意戛然收声,并告诉学生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学生定会纷纷要求借书。这样,不带任何强迫性就把学生从“听”引到“看”上,自然水到渠成,此法甚好,一定比任何说教都强。
  4.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感染学生
  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善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5.介绍读物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
  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阅读中感受作品的魅力。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三、把阅读的自由更多地还给学生
  把阅读的自由更多地还给学生,就是把选择恰当的读物的自由,及选择合理的阅读时间、空间的自由还给学生。
  从某种程度上讲,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读什么,怎么读,受阅读主体的爱好、性格和审美水准的制约,是由个人的兴趣决定的。有人喜欢故事较强的,有人偏爱词句优美的,有人钟爱优美景物的描写,有人专注哲理性较强的议论。各人有各人的兴趣,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我们不能强求一致,不应该给学生设置这可以读,那不可以读等诸多“禁区”,要给他们自主选择材料的自由。我们也没必要顾虑太多,只要学校、家庭、社会给予恰当的的引导,当然这种引导是细腻的,春风化雨般的,是一种平等的交流,而绝非强制,否则会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其次,要保证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说起学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那真是太少了太少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几乎挤占了他们的所有,阅读根本找不到其应有的位置。而学校、家庭、社会又赋予阅读太多的承载——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增长知识,学习技能,保障就业……书还没有读,这些东西都先上来了,受此制约,学生失去了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何谈阅读自由呢?据此,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一定要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缷掉阅读负载的压力,学生才能真正享有阅读的自由,才会无拘无束地享受阅读的兴趣。
  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我们的教育要赶超时代,就得超越传统的教学理念,去开辟阅读更广阔的天地。然而,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并非一蹴而就,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出现“如饥似渴”的状态,教师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逐渐让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和生命的需要。
其他文献
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学生往往存在许多问题,现指出较普遍出现的错误,并明确正确的操作方法,希望能引起重视并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一、试管的握持  出错点:用手一把抓或将无名指和小指伸展开;位置靠上或靠下。  正确方法:“三指握两指拳”。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试管,无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笔写字有点相似。手指握在试管中上部。  二、药品的取用  出错
期刊
听力即听的能力,指学生吸收和理解言语材料所载信息交际能力。它是一种主动型、隐性的技能。学生通过听可大量吸收新的语言材料,加深所学语言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说、读、写各项技能的发展。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扩大听的渠道  传统教学中听的活动一般局限在以句型、对话为中心的教学中,着重于语言形式的听辨和记忆,信息的输入量明显不足。而平时做的听力技巧专项训练
期刊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 Inverted Classroom)也称“颠倒课堂”或“颠倒教室”,是指学生在家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或是从网上下载的讲课视频以及拓展学习材料,而课堂时间则用来解答学生问题、订正学生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为中心,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翻转课堂在教学中存在以下优势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地指出:“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而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上述知识多达几百个,由于在教学中,缺乏学法指导,学生往往采取“单打一”的方式,死记硬背,其结果造成记忆上的杂乱无章和应用上的混淆。长此下去必然出现知识漏洞,影响学生学习新的知识。那么怎样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障碍呢?
期刊
摘要:中小学生课外补习乱象颇多,政府监管又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加强政府部门对中小学课外补习的管理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厘清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责,阐述政府部门对中小学生课外补习管理应该坚持的原则。  关键词:课外补习;政府部门;管理职责;素质教育  校外补习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之外所私自参加的针对其学术性课程和其他非学术性课程进行的辅导与培训。其主要形式有各类社会培训班和家教服务。不仅包括语文、数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启动器。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意识”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善于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即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主动探求为主线,以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为支点,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尤其强烈。”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的探索研究的兴趣。在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要通过情境设计,揭示矛盾导入新课,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各种矛盾之中。如在怎
期刊
在概念的教学中,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几个经常用到的概念,也是一些同学经常混淆的概念。学习时应着重从其定义、对象、化学式、结构和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抓住各自的不同点,从而理解和掌握。下面就这几个概念加以详细的说明。  同一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核素)互为同位素。对象是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原子核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比如氕、氘和氚,16O 和17O
期刊
心理学告诉我们,意识支配行为。要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培养,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组织实施的课堂上来。因为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它担负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给学生提供创新的土壤——质疑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创新可以始于质疑,因而,在语文教学
期刊
摘要:如何贯彻语文新课改的理念?只要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为主线、以文本开发为突破、以人文关怀为始终、以个人魅力为引导,是能够让语文课堂美丽起来,精彩起来的。  关键词:主体;朗读;文本;人文关怀;个人魅力;精彩课堂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全新理念,如一阵春风,迅速顺利地走进校园。语文课改首先需要的是革新教学观念,新课标所提倡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我们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