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爱好自然实验的兴趣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能力,在自然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学习兴趣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学好自然的关键所在,学生有了较浓厚的兴趣,就可积极地动手做实验,并从中自行获取知识。
  
  一、留心观察,引起兴趣
  
  自然界的万物千姿百态、变化多端,大到宇宙天体的运行变化,小到微生物的繁衍生息,无不引起学生的巨大兴趣。达尔文少儿时对自然界的浓厚兴致,使他成了伟大的生物学家:牛顿受一苹果落地的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受到一本科普读物的启迪,爱上了科学,最终成为物理学家。儿童天生就好奇,总是爱问几个“为什么”,如果教育他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他们有兴趣,就会产生寻找材料做实验的念头。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进而培养他们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是摆在自然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生获取感性知识的_。个手段。例如:学生在观察到潜水艇能自由地在水中上浮下沉时,他们急于想了解这种现象的原理,并且想做做实验,由于材料易找、方法简单,很快便通过做“玩具”而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引起了他们做实验的兴趣。
  
  二、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自然课中的实验,针对学生的特点,多是穿插在课文中进行的,涉及到一个知识(问题)就用一个或多个实验来证明或验证。在进行某一知识的讲解时,可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前或课中都可以。学生带着问题,会多方搜集材料进行试验。如:在解决“地震和火山喷发”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地壳受到挤压会产生地震?地震时有什么现象出现?火山喷发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情景发生?……学生在原来的基础L(第一课时讲解的内容),很快想到用一叠厚纸表示地壳,两手将纸往中间挤压,中间隆起,形成了褶皱LU脉;学生用小木棍表示地壳,双手握紧木棍的两端,用力挤压,木棍断裂,从视觉和感觉上,很容易弄明白地震产生的原因;学生又用破篮球表示地球,向球内注满水代替岩浆,用力压篮球时,水便会沿裂缝或漏洞喷出,这样学生很容易看到“岩浆”受压力而喷发的情景……这样的实验易学易做,学生饶有兴致,愿意动手,知识也就容易掌握。
  
  三、多方指导,发展兴趣
  
  学生对自然课中的实验有着一定的兴趣,但有的学生在动手做实验时往往无从下手,有时不准确或不成功,失去了兴致,影响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来指导,包括实验前的提示、实验程序、操作规范、应注意的问题等等,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更要注意这一点。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做完实验1证明了水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我只提了一个问题:谁能再证明煤油、酒精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然后动手,学生迅速顺利地做完了实验、获取了事实,为推想液体有热胀冷缩现象的结论准备了一手材料。
  
  四、引导思考,得出结论
  
  在这一步教学中,因为学生已有了大量的事实材料,完全有能力解决前面产生的问题,但能否形成概念,发现规律,还需要教师精心引导。如:《磁铁的性质》中,学生通过动手,已证明了磁铁的N极与N极、S极与S极相互接近时排斥,N极与S极、s极与N极相互靠近时吸引的结论。教师简单地加以引导,学生就能简单地概括出同极推斥、异极吸引的规律。
  
  五、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一步教学中,教师应重点抓住两方面:一是通过语言、挂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二是组织学生“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实验中,要精力集中、思维活跃。学生往往会发现许多问题,做出种种推断和假设,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总之,实验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然知识。如:学习了《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指导学生把钢尺放在桌边上做声音振动的实验等。通过实验做到全面辅导和个人辅导相结合,把带有共性的问题予以指出,引起注意,防止那些操作上确有困难或操作不仔细、不认真的同学出现问题,避免了两极分化,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其他文献
小学阅读、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很多学生却害怕阅读、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掌握方法,不留心生活、不善于观察、不会构思、不善表达所致。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阅读、提高作文水平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方面    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认为教师首先要在明确小学生写作
期刊
排列组合的综合应用因其题型多样、解法灵活,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很多排列组合应用题往往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解题思路,即形异而质同。下面,笔者从“模型”角度对高中数学中常见的也是日常教学中易混淆的排列组合综合应用题进行归纳与总结。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的每篇课文都有其鲜明的特色。在教学中应抓住教学的“三维目标”,使用形象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和语言节奏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语言节奏美,激活学习欲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大胆说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从而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提高教学 质量教学目标 语言节奏    语文有着鲜明的人文性。有广博而又深厚的文化内涵,包罗万象。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
期刊
《圆的面积》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的教材内容。圆是小学阶段学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是学习上的一次大飞跃。这节课中,我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即化曲为直的思想。本节课,我认为自己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重视自主探究,发挥学生主体性    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能
期刊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小学数学中“藏”有对应、符号、分类、类比、假设、极限、统计等数学思想。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和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常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化归、演绎等思维方法中体现。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飞跃
期刊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向活动,一堂成功的英语课不是看高技能的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在这堂课中接受了多少知识,并且能否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我们要知道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教师为中间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英语是一种语言,也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更好地掌握英语,除了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要练就扎实的听、说、读
期刊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2 3条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这说明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在教学环节中是何等重要。以下是笔者在英语教学中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    一、合理配置小组成员    合理的小组成员配置,有利于小组合作顺利、有效地进行,也有助于学生在合作中发挥自身的潜能。小组成员的配置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课外不同的学习任务进
期刊
小学数学教育的宗旨是重视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而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主阵地,它汇聚了多侧面、多形态、多层次、多联系、多角度的思维。一堂课的教学除了表现于形式的知识主线以外,还有一条是潜伏于每个环节之中、知识背后的思维线索。它是暗线,却恰恰正是主宰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是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品质的主渠道。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弄清楚知识点的前伸和后延,更要挖掘出隐藏在知识内部的思维因素。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口语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尽量用标准的、原汁原味的日常英语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问候等,这样就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教育家赫尔巴德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如何在小学英语中进行德育教育?行之有效的教
期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