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人的存在进行本源性还原,揭示人作为价值主体和道德主体的内涵,在伦理学的框架内,探索人的在自由意志和幸福生活之间的内在同一。以此为入口进行道德教育,实现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建构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坚持。
关键词:个体;德性的实现;道德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24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97
道德教育往往存在一个潜在的逻辑前提,即在集体主义的底色下强调社会对个体的塑化和约束。从社会运行的宏观角度来看,这种强调基于人类个体必须沉浸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我之为我”的现实;另外,在文明进步的动源问题上,个体发挥对历史的能动影响也必须以尊重历史发展的方向为前提。总之,承认社会有机体的先在性是道德教育的默认共识。然而,这是一个刚性视角,宏观的分析视野弱化了个体的存在感,即使肯定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互构,也是以一定程度牺牲个体的特殊性为代价的。在伦理学的语境中,世界是具有关系属性的存在,须待个体成为主体去赋予这个世界“为人”与“为我”的意蕴,也就是说,个体需要通过成为价值主体才能完成对象性世界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的存在是伦理世界成为可能的逻辑先在条件。
一、个体在德性中的实现
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确证人的本质存在,也就给了伦理学新的思路。我们可以在社会实践的基点上阐释德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特殊内涵,它是从能够承载人的社会性本质的人道的本源上外延出来的一种属性。如果我们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还原审查,那么可以看到不论是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还是作为一种感情期许的伦理,都是构建在某种特殊的文化地基上的排他性的立场,既然有了文化的属性,就不再是一种无立场的哲学批判,而只是站在被异化了的社会的层面上对社会事实的判断和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以保证社会秩序为动机和目的。这种基于“应当”的规范是弱于怀疑态度的单向度劝导,事实上是非反思的,无根的。虽然规范总是与时俱进,能集合大多数人的伦理信念和当下流行的意识形态,但它从本质上来说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它基于对一种立场的坚守而指向一个行为方向,却也默许了与之完全相反的方向的存在的可能,也进而暗示了相反方向的可选择性。另一方面,规范如果落于具体,则会由于不可穷尽性而成为一种难以规避漏洞的行为偏见,如果不断上升抽象,又会大而无当失去解释的清晰度和力度。由此看来,规范形成于现实中对效用的确定,充满了卫道的功利主义气息,又有太多无法实现的理想主义色彩,它的形成不是基于一种无立场的反思,因而所有的“应当”都可能经不起世事检验而摇摆不定指向相反的“不应当”,所以是无根的。那么,伦理学应当怎样立足才能合理有效呢? 我们对个体和集体的争辩如果不是落于非此即彼的狭隘境地,那么还原以后的伦理学应该从哪里出发呢?
伦理的世界是属人的关系世界,正如我们不能和一只狗谈救赎的问题,不能质问一个远离尘世独自荒岛求生的人行为是否绅士得体一样,伦理学照顾的是由人构筑的世界。当伦理学谈论行为和理念在当下和未来的合理性时,必须同时强调人的道德属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度。所以,伦理学的基点,应该是从属人的生活世界出发,而规范的确立也必须以营造好的制度来催生人的德行为目的。
生活世界的主体是人,实现对人的感性存在的还原,意味着伦理学的起点应该置于人的存在之上。而作为人的实现是在动态的生活维度当中展开实现的。动物不用去思考自身的价值的实现,人却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人的本质的实现从来不是被给予的,而是通过突破来实现的。以人为本并以实现人的价值为目的才是真正的伦理学的终点。基于这种认识,一味地偏袒集体主义或者个人主义则都是不科学的,我们确立的是人学的目的论,以人在不受不必要的限制而形成的可能生活的场域中来实现作为人的而不是动物或制度异化的奴役者为目标。
(一)以生活为目的的价值
人的实践活动开设了社会生活场域,但是社会本身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和可能性的手段,人性不应当在社会当中遭遇萎缩。如同女性主义者一直强调的一样,女性作为第二性是被生成的,是社会规范约制了女性作为人的属性而塑化成我们看到的女性的样态,而这种样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作为人的本质,那就是以对象性和关系性存在的自由展现的价值主体。赵汀阳这样说道:“以社会观点看问题的伦理学与其说他关心人类的生活还不如说它是希望以社会的观点限制人的生活,希望把生活规定为某种社会中的生活……虽然一个好的社会与好的生活往往是一致的,但好的社会并不是好生活的目的,相反,好生活必定是好社会的目的。”[1]
那么,对于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呢?生活与生存不同,生存以生命存续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对人的约制,它虽然构成人存在的一重属性,但作为一个自然问题并不在伦理学的讨论范围之内。生活却不同,生活从自由而不是限制开始,自由意味着一个以人的方式行动的前提和由此产生的属人的意志,也意味着人有权利通过选择和拒绝落实人对自己命运的把握,它以未来为指向,以障碍为砥砺,不论是在追求的结果上还是在追求的过程中都实现着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自由构成人生活的灵魂。但以自由为目的的生活未必会与其手段同一,与自由名实不符的事实也证实了历史上的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尴尬与困惑,追求自由的活动可能会带来悖逆初衷的结果,但是这不是自由的错,而是一个复归生活本位的问题:自由与好的生活好的行动是同一的,好的行动与生活本身就是合目的性的,也就是自由的。以此为开端,生活就是以自由为目的人的活动,人们的行动指向更有意义的美好幸福的生活,能实现了这样的生活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那么,自由与成为人同一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以幸福为伦理的目的
马尔库塞曾经提出物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会产下时代的畸形产儿——“单向度的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人们失去了对人生和社会批判的革命热情,不再追求自由和更好的生活,资本主义的新式极权主义扼杀了所有的可能性和对可能性的追求。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当道,社会变成了制造消费需要的机器,让人沉溺于物质欲望的餍足,以为那就是幸福本身。其实不过是社会机器对人的异化处理,社会分工促成了人对社会而言的碎片化功能,也限制了人的发展,人甚至变成了自产自销的机器。单向度的人和单向度的社会失去了形而上学,只迷恋工具、功能、实证和经验,被贬抑在一个丧失意义和价值的领域,终究与自由和人的解放失之交臂。 幸福与自由有内在的一致,但却往往被人们曲解为快乐的获得和欲望的满足。事实上,快乐和欲望是消费性的,也是基础性的,对于前者,叔本华在此已经立论;对于后者,“基础性的需求是否被满足只决定了人的生存状况,而人的根本性目的是否得到了满足则决定了人的生活意义”[2]如果从幸福和快乐的混淆中明辨过来,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幸福不一定关乎物质和利益,而在于是否尊重和落实自己作为能够实现更好人生和德性全然实现的资格和潜能,那么一切被人称颂的美德在人的生命中所实现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幸福,就是生活和自由的本意。所以,幸福不等于幸福感,更不是依赖于外力的被给予。人在现实中开设的生活场域既受制于历史的和当下的限制,却又在禁锢中实现突破。突破以暂时的消费性的目标为承载,却指向能够实现人全面和自由发展的可能生活的重要本质,在逻辑上,能够满足幸福定义的便只是人对未来更好生活的不懈的创造和“自成目的性”。[3]
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建构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频繁。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人们的社会背景不同,经济利益不同,文化意识有别,导致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日益明显。一方面,文化多元化的变化趋势和充斥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的道德虚无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的涌现,给大学生的心理体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悦纳认同或者抵抗都会在情绪上出现焦躁不安,动荡甚至是冲动,必然会成为人格中的不稳定因素。年轻的学生对道德价值认知混沌不清,缺乏明晰坚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持,使得行为内在道德约束出现连续缺失甚至是行为失范,都给当前的道德教育造成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在手段和方式上虽然有诸多试探,但是面对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受到的价值观念侵染依然存在很多变数和阻力。近年来大热的回归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理念缺乏深刻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反思,一味喊着东方文化至上的口号未必号准了当代教育的脉搏,而一直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手段也已经疲于应对。环境和难题当前,应当如何思考当下的道德教育呢?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建构
德行是德性的显现,所以道德主体的建构是伦理规范得以落实的前提。肉体生命不是人的本源性,但具有现实上的先在性,在与精神意识形成的返身关系中构成完善人格的起点,还是与他者交往的外显与符号。生物的生命形式在指向内在和他者的双向维度中阐释了人的限制和突破限制的自由意志,也是个体必须经历的从天性到人性转化的孤独炼狱,自我升华。过去的道德教育总是在个体之外阐述即成规范,常见的手段是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对青年实行道德说教,针对失范行为围堵矫治,我们总是站在卫道的一方用一种弱于怀疑态度的劝诫告诉后来人应当如何才是对的,却弱化了对人的存在的价值教育。只有在人性的光辉和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揭示的基础上,懂得争取、牺牲与自律是实现人本质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唤醒年轻群体的道德自觉,从内在动机发起一场道德革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
作为一直沿用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主要教育阵地,是保证道德主体真正能够落实德行的规范载体,是我们一直倚赖的主阵地。所以,当前更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介入,来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由此可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教育的方向弥足轻重,它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在本质上以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为宗旨,在个体和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双重角度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还原人的本源性存在,并不是要脱离个体对社会必须担负的义务,而是在更坚定的立场上展示人的责任,这一责任以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和自由意志为显现,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性之一。复归人的价值本位,不在人的生活之外而在人的生活之内来讨论道德的合理性与可能性,才是对伦理规范最恰当的考虑。在当今多元价值观念交织,选择并坚持一种人本思想为核心的,实现自由王国为目的的政治信念本身就是对一种合理的伦理理念的践行,所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当在内涵认识上提高,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大学生身体力行参与建构更好的生活世界和道德践履、进行道德教育的唯一方向。
注 释:
①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9.
②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116.
③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119.
参考文献:
[1] 贺来.“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马丁·布伯著. 我与你[M]. 陈维纲,译.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2.
[3]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
[4]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originality of people’s existenc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 as the main subject of value and moralit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ethic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alization of intrinsic unification between free will and happy life. Taking this as an entry for moral education, we could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morality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 individual; realization of virtue; moral subject
[ 责任编辑 张敬亚 ]
关键词:个体;德性的实现;道德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24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97
道德教育往往存在一个潜在的逻辑前提,即在集体主义的底色下强调社会对个体的塑化和约束。从社会运行的宏观角度来看,这种强调基于人类个体必须沉浸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我之为我”的现实;另外,在文明进步的动源问题上,个体发挥对历史的能动影响也必须以尊重历史发展的方向为前提。总之,承认社会有机体的先在性是道德教育的默认共识。然而,这是一个刚性视角,宏观的分析视野弱化了个体的存在感,即使肯定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互构,也是以一定程度牺牲个体的特殊性为代价的。在伦理学的语境中,世界是具有关系属性的存在,须待个体成为主体去赋予这个世界“为人”与“为我”的意蕴,也就是说,个体需要通过成为价值主体才能完成对象性世界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的存在是伦理世界成为可能的逻辑先在条件。
一、个体在德性中的实现
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确证人的本质存在,也就给了伦理学新的思路。我们可以在社会实践的基点上阐释德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特殊内涵,它是从能够承载人的社会性本质的人道的本源上外延出来的一种属性。如果我们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还原审查,那么可以看到不论是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还是作为一种感情期许的伦理,都是构建在某种特殊的文化地基上的排他性的立场,既然有了文化的属性,就不再是一种无立场的哲学批判,而只是站在被异化了的社会的层面上对社会事实的判断和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以保证社会秩序为动机和目的。这种基于“应当”的规范是弱于怀疑态度的单向度劝导,事实上是非反思的,无根的。虽然规范总是与时俱进,能集合大多数人的伦理信念和当下流行的意识形态,但它从本质上来说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它基于对一种立场的坚守而指向一个行为方向,却也默许了与之完全相反的方向的存在的可能,也进而暗示了相反方向的可选择性。另一方面,规范如果落于具体,则会由于不可穷尽性而成为一种难以规避漏洞的行为偏见,如果不断上升抽象,又会大而无当失去解释的清晰度和力度。由此看来,规范形成于现实中对效用的确定,充满了卫道的功利主义气息,又有太多无法实现的理想主义色彩,它的形成不是基于一种无立场的反思,因而所有的“应当”都可能经不起世事检验而摇摆不定指向相反的“不应当”,所以是无根的。那么,伦理学应当怎样立足才能合理有效呢? 我们对个体和集体的争辩如果不是落于非此即彼的狭隘境地,那么还原以后的伦理学应该从哪里出发呢?
伦理的世界是属人的关系世界,正如我们不能和一只狗谈救赎的问题,不能质问一个远离尘世独自荒岛求生的人行为是否绅士得体一样,伦理学照顾的是由人构筑的世界。当伦理学谈论行为和理念在当下和未来的合理性时,必须同时强调人的道德属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度。所以,伦理学的基点,应该是从属人的生活世界出发,而规范的确立也必须以营造好的制度来催生人的德行为目的。
生活世界的主体是人,实现对人的感性存在的还原,意味着伦理学的起点应该置于人的存在之上。而作为人的实现是在动态的生活维度当中展开实现的。动物不用去思考自身的价值的实现,人却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人的本质的实现从来不是被给予的,而是通过突破来实现的。以人为本并以实现人的价值为目的才是真正的伦理学的终点。基于这种认识,一味地偏袒集体主义或者个人主义则都是不科学的,我们确立的是人学的目的论,以人在不受不必要的限制而形成的可能生活的场域中来实现作为人的而不是动物或制度异化的奴役者为目标。
(一)以生活为目的的价值
人的实践活动开设了社会生活场域,但是社会本身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和可能性的手段,人性不应当在社会当中遭遇萎缩。如同女性主义者一直强调的一样,女性作为第二性是被生成的,是社会规范约制了女性作为人的属性而塑化成我们看到的女性的样态,而这种样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作为人的本质,那就是以对象性和关系性存在的自由展现的价值主体。赵汀阳这样说道:“以社会观点看问题的伦理学与其说他关心人类的生活还不如说它是希望以社会的观点限制人的生活,希望把生活规定为某种社会中的生活……虽然一个好的社会与好的生活往往是一致的,但好的社会并不是好生活的目的,相反,好生活必定是好社会的目的。”[1]
那么,对于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呢?生活与生存不同,生存以生命存续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对人的约制,它虽然构成人存在的一重属性,但作为一个自然问题并不在伦理学的讨论范围之内。生活却不同,生活从自由而不是限制开始,自由意味着一个以人的方式行动的前提和由此产生的属人的意志,也意味着人有权利通过选择和拒绝落实人对自己命运的把握,它以未来为指向,以障碍为砥砺,不论是在追求的结果上还是在追求的过程中都实现着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自由构成人生活的灵魂。但以自由为目的的生活未必会与其手段同一,与自由名实不符的事实也证实了历史上的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尴尬与困惑,追求自由的活动可能会带来悖逆初衷的结果,但是这不是自由的错,而是一个复归生活本位的问题:自由与好的生活好的行动是同一的,好的行动与生活本身就是合目的性的,也就是自由的。以此为开端,生活就是以自由为目的人的活动,人们的行动指向更有意义的美好幸福的生活,能实现了这样的生活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那么,自由与成为人同一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以幸福为伦理的目的
马尔库塞曾经提出物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会产下时代的畸形产儿——“单向度的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人们失去了对人生和社会批判的革命热情,不再追求自由和更好的生活,资本主义的新式极权主义扼杀了所有的可能性和对可能性的追求。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当道,社会变成了制造消费需要的机器,让人沉溺于物质欲望的餍足,以为那就是幸福本身。其实不过是社会机器对人的异化处理,社会分工促成了人对社会而言的碎片化功能,也限制了人的发展,人甚至变成了自产自销的机器。单向度的人和单向度的社会失去了形而上学,只迷恋工具、功能、实证和经验,被贬抑在一个丧失意义和价值的领域,终究与自由和人的解放失之交臂。 幸福与自由有内在的一致,但却往往被人们曲解为快乐的获得和欲望的满足。事实上,快乐和欲望是消费性的,也是基础性的,对于前者,叔本华在此已经立论;对于后者,“基础性的需求是否被满足只决定了人的生存状况,而人的根本性目的是否得到了满足则决定了人的生活意义”[2]如果从幸福和快乐的混淆中明辨过来,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幸福不一定关乎物质和利益,而在于是否尊重和落实自己作为能够实现更好人生和德性全然实现的资格和潜能,那么一切被人称颂的美德在人的生命中所实现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幸福,就是生活和自由的本意。所以,幸福不等于幸福感,更不是依赖于外力的被给予。人在现实中开设的生活场域既受制于历史的和当下的限制,却又在禁锢中实现突破。突破以暂时的消费性的目标为承载,却指向能够实现人全面和自由发展的可能生活的重要本质,在逻辑上,能够满足幸福定义的便只是人对未来更好生活的不懈的创造和“自成目的性”。[3]
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建构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频繁。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人们的社会背景不同,经济利益不同,文化意识有别,导致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日益明显。一方面,文化多元化的变化趋势和充斥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的道德虚无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的涌现,给大学生的心理体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悦纳认同或者抵抗都会在情绪上出现焦躁不安,动荡甚至是冲动,必然会成为人格中的不稳定因素。年轻的学生对道德价值认知混沌不清,缺乏明晰坚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持,使得行为内在道德约束出现连续缺失甚至是行为失范,都给当前的道德教育造成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在手段和方式上虽然有诸多试探,但是面对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受到的价值观念侵染依然存在很多变数和阻力。近年来大热的回归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理念缺乏深刻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反思,一味喊着东方文化至上的口号未必号准了当代教育的脉搏,而一直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手段也已经疲于应对。环境和难题当前,应当如何思考当下的道德教育呢?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建构
德行是德性的显现,所以道德主体的建构是伦理规范得以落实的前提。肉体生命不是人的本源性,但具有现实上的先在性,在与精神意识形成的返身关系中构成完善人格的起点,还是与他者交往的外显与符号。生物的生命形式在指向内在和他者的双向维度中阐释了人的限制和突破限制的自由意志,也是个体必须经历的从天性到人性转化的孤独炼狱,自我升华。过去的道德教育总是在个体之外阐述即成规范,常见的手段是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对青年实行道德说教,针对失范行为围堵矫治,我们总是站在卫道的一方用一种弱于怀疑态度的劝诫告诉后来人应当如何才是对的,却弱化了对人的存在的价值教育。只有在人性的光辉和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揭示的基础上,懂得争取、牺牲与自律是实现人本质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唤醒年轻群体的道德自觉,从内在动机发起一场道德革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
作为一直沿用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主要教育阵地,是保证道德主体真正能够落实德行的规范载体,是我们一直倚赖的主阵地。所以,当前更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介入,来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由此可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教育的方向弥足轻重,它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在本质上以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为宗旨,在个体和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双重角度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还原人的本源性存在,并不是要脱离个体对社会必须担负的义务,而是在更坚定的立场上展示人的责任,这一责任以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和自由意志为显现,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性之一。复归人的价值本位,不在人的生活之外而在人的生活之内来讨论道德的合理性与可能性,才是对伦理规范最恰当的考虑。在当今多元价值观念交织,选择并坚持一种人本思想为核心的,实现自由王国为目的的政治信念本身就是对一种合理的伦理理念的践行,所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当在内涵认识上提高,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大学生身体力行参与建构更好的生活世界和道德践履、进行道德教育的唯一方向。
注 释:
①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9.
②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116.
③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119.
参考文献:
[1] 贺来.“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马丁·布伯著. 我与你[M]. 陈维纲,译.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2.
[3]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
[4]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originality of people’s existenc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 as the main subject of value and moralit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ethic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alization of intrinsic unification between free will and happy life. Taking this as an entry for moral education, we could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morality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 individual; realization of virtue; moral subject
[ 责任编辑 张敬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