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在德性中的实现

来源 :学周刊·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bin88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人的存在进行本源性还原,揭示人作为价值主体和道德主体的内涵,在伦理学的框架内,探索人的在自由意志和幸福生活之间的内在同一。以此为入口进行道德教育,实现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建构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坚持。
  关键词:个体;德性的实现;道德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24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97
  道德教育往往存在一个潜在的逻辑前提,即在集体主义的底色下强调社会对个体的塑化和约束。从社会运行的宏观角度来看,这种强调基于人类个体必须沉浸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形成“我之为我”的现实;另外,在文明进步的动源问题上,个体发挥对历史的能动影响也必须以尊重历史发展的方向为前提。总之,承认社会有机体的先在性是道德教育的默认共识。然而,这是一个刚性视角,宏观的分析视野弱化了个体的存在感,即使肯定了个体与集体之间的互构,也是以一定程度牺牲个体的特殊性为代价的。在伦理学的语境中,世界是具有关系属性的存在,须待个体成为主体去赋予这个世界“为人”与“为我”的意蕴,也就是说,个体需要通过成为价值主体才能完成对象性世界的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的存在是伦理世界成为可能的逻辑先在条件。
  一、个体在德性中的实现
  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确证人的本质存在,也就给了伦理学新的思路。我们可以在社会实践的基点上阐释德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的特殊内涵,它是从能够承载人的社会性本质的人道的本源上外延出来的一种属性。如果我们也对这个问题进行还原审查,那么可以看到不论是作为一种行为规范还是作为一种感情期许的伦理,都是构建在某种特殊的文化地基上的排他性的立场,既然有了文化的属性,就不再是一种无立场的哲学批判,而只是站在被异化了的社会的层面上对社会事实的判断和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以保证社会秩序为动机和目的。这种基于“应当”的规范是弱于怀疑态度的单向度劝导,事实上是非反思的,无根的。虽然规范总是与时俱进,能集合大多数人的伦理信念和当下流行的意识形态,但它从本质上来说存在一个悖论,一方面,它基于对一种立场的坚守而指向一个行为方向,却也默许了与之完全相反的方向的存在的可能,也进而暗示了相反方向的可选择性。另一方面,规范如果落于具体,则会由于不可穷尽性而成为一种难以规避漏洞的行为偏见,如果不断上升抽象,又会大而无当失去解释的清晰度和力度。由此看来,规范形成于现实中对效用的确定,充满了卫道的功利主义气息,又有太多无法实现的理想主义色彩,它的形成不是基于一种无立场的反思,因而所有的“应当”都可能经不起世事检验而摇摆不定指向相反的“不应当”,所以是无根的。那么,伦理学应当怎样立足才能合理有效呢? 我们对个体和集体的争辩如果不是落于非此即彼的狭隘境地,那么还原以后的伦理学应该从哪里出发呢?
  伦理的世界是属人的关系世界,正如我们不能和一只狗谈救赎的问题,不能质问一个远离尘世独自荒岛求生的人行为是否绅士得体一样,伦理学照顾的是由人构筑的世界。当伦理学谈论行为和理念在当下和未来的合理性时,必须同时强调人的道德属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度。所以,伦理学的基点,应该是从属人的生活世界出发,而规范的确立也必须以营造好的制度来催生人的德行为目的。
  生活世界的主体是人,实现对人的感性存在的还原,意味着伦理学的起点应该置于人的存在之上。而作为人的实现是在动态的生活维度当中展开实现的。动物不用去思考自身的价值的实现,人却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人的本质的实现从来不是被给予的,而是通过突破来实现的。以人为本并以实现人的价值为目的才是真正的伦理学的终点。基于这种认识,一味地偏袒集体主义或者个人主义则都是不科学的,我们确立的是人学的目的论,以人在不受不必要的限制而形成的可能生活的场域中来实现作为人的而不是动物或制度异化的奴役者为目标。
  (一)以生活为目的的价值
  人的实践活动开设了社会生活场域,但是社会本身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和可能性的手段,人性不应当在社会当中遭遇萎缩。如同女性主义者一直强调的一样,女性作为第二性是被生成的,是社会规范约制了女性作为人的属性而塑化成我们看到的女性的样态,而这种样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作为人的本质,那就是以对象性和关系性存在的自由展现的价值主体。赵汀阳这样说道:“以社会观点看问题的伦理学与其说他关心人类的生活还不如说它是希望以社会的观点限制人的生活,希望把生活规定为某种社会中的生活……虽然一个好的社会与好的生活往往是一致的,但好的社会并不是好生活的目的,相反,好生活必定是好社会的目的。”[1]
  那么,对于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应该是什么呢?生活与生存不同,生存以生命存续为目标,遵循自然规律对人的约制,它虽然构成人存在的一重属性,但作为一个自然问题并不在伦理学的讨论范围之内。生活却不同,生活从自由而不是限制开始,自由意味着一个以人的方式行动的前提和由此产生的属人的意志,也意味着人有权利通过选择和拒绝落实人对自己命运的把握,它以未来为指向,以障碍为砥砺,不论是在追求的结果上还是在追求的过程中都实现着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自由构成人生活的灵魂。但以自由为目的的生活未必会与其手段同一,与自由名实不符的事实也证实了历史上的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尴尬与困惑,追求自由的活动可能会带来悖逆初衷的结果,但是这不是自由的错,而是一个复归生活本位的问题:自由与好的生活好的行动是同一的,好的行动与生活本身就是合目的性的,也就是自由的。以此为开端,生活就是以自由为目的人的活动,人们的行动指向更有意义的美好幸福的生活,能实现了这样的生活也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那么,自由与成为人同一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以幸福为伦理的目的
  马尔库塞曾经提出物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会产下时代的畸形产儿——“单向度的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里,人们失去了对人生和社会批判的革命热情,不再追求自由和更好的生活,资本主义的新式极权主义扼杀了所有的可能性和对可能性的追求。实证主义和操作主义当道,社会变成了制造消费需要的机器,让人沉溺于物质欲望的餍足,以为那就是幸福本身。其实不过是社会机器对人的异化处理,社会分工促成了人对社会而言的碎片化功能,也限制了人的发展,人甚至变成了自产自销的机器。单向度的人和单向度的社会失去了形而上学,只迷恋工具、功能、实证和经验,被贬抑在一个丧失意义和价值的领域,终究与自由和人的解放失之交臂。   幸福与自由有内在的一致,但却往往被人们曲解为快乐的获得和欲望的满足。事实上,快乐和欲望是消费性的,也是基础性的,对于前者,叔本华在此已经立论;对于后者,“基础性的需求是否被满足只决定了人的生存状况,而人的根本性目的是否得到了满足则决定了人的生活意义”[2]如果从幸福和快乐的混淆中明辨过来,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幸福不一定关乎物质和利益,而在于是否尊重和落实自己作为能够实现更好人生和德性全然实现的资格和潜能,那么一切被人称颂的美德在人的生命中所实现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幸福,就是生活和自由的本意。所以,幸福不等于幸福感,更不是依赖于外力的被给予。人在现实中开设的生活场域既受制于历史的和当下的限制,却又在禁锢中实现突破。突破以暂时的消费性的目标为承载,却指向能够实现人全面和自由发展的可能生活的重要本质,在逻辑上,能够满足幸福定义的便只是人对未来更好生活的不懈的创造和“自成目的性”。[3]
  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建构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频繁。在急剧的社会变迁中,人们的社会背景不同,经济利益不同,文化意识有别,导致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日益明显。一方面,文化多元化的变化趋势和充斥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的道德虚无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的涌现,给大学生的心理体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悦纳认同或者抵抗都会在情绪上出现焦躁不安,动荡甚至是冲动,必然会成为人格中的不稳定因素。年轻的学生对道德价值认知混沌不清,缺乏明晰坚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持,使得行为内在道德约束出现连续缺失甚至是行为失范,都给当前的道德教育造成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道德教育在手段和方式上虽然有诸多试探,但是面对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和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受到的价值观念侵染依然存在很多变数和阻力。近年来大热的回归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理念缺乏深刻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反思,一味喊着东方文化至上的口号未必号准了当代教育的脉搏,而一直以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手段也已经疲于应对。环境和难题当前,应当如何思考当下的道德教育呢?
  (一)当代大学生道德主体的建构
  德行是德性的显现,所以道德主体的建构是伦理规范得以落实的前提。肉体生命不是人的本源性,但具有现实上的先在性,在与精神意识形成的返身关系中构成完善人格的起点,还是与他者交往的外显与符号。生物的生命形式在指向内在和他者的双向维度中阐释了人的限制和突破限制的自由意志,也是个体必须经历的从天性到人性转化的孤独炼狱,自我升华。过去的道德教育总是在个体之外阐述即成规范,常见的手段是建立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对青年实行道德说教,针对失范行为围堵矫治,我们总是站在卫道的一方用一种弱于怀疑态度的劝诫告诉后来人应当如何才是对的,却弱化了对人的存在的价值教育。只有在人性的光辉和人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揭示的基础上,懂得争取、牺牲与自律是实现人本质的途径,才能更好地唤醒年轻群体的道德自觉,从内在动机发起一场道德革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践行
  作为一直沿用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主要教育阵地,是保证道德主体真正能够落实德行的规范载体,是我们一直倚赖的主阵地。所以,当前更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介入,来保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由此可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道德教育的方向弥足轻重,它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成为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在本质上以实现人类的解放和自由为宗旨,在个体和社会,现实与理想的双重角度上,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还原人的本源性存在,并不是要脱离个体对社会必须担负的义务,而是在更坚定的立场上展示人的责任,这一责任以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作为人的权利和自由意志为显现,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本性之一。复归人的价值本位,不在人的生活之外而在人的生活之内来讨论道德的合理性与可能性,才是对伦理规范最恰当的考虑。在当今多元价值观念交织,选择并坚持一种人本思想为核心的,实现自由王国为目的的政治信念本身就是对一种合理的伦理理念的践行,所以,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当在内涵认识上提高,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大学生身体力行参与建构更好的生活世界和道德践履、进行道德教育的唯一方向。
  注 释:
  ①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9.
  ②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116.
  ③赵汀阳.论可能生活.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119.
  参考文献:
  [1] 贺来.“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马丁·布伯著. 我与你[M]. 陈维纲,译.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2.
  [3]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 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3.
  [4]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originality of people’s existence and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 as the main subject of value and moralit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ethic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alization of intrinsic unification between free will and happy life. Taking this as an entry for moral education, we could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morality and socialist core values.
  Key words: individual; realization of virtue; moral subject
  [ 责任编辑 张敬亚 ]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多数高校,英语作为各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和必修课,都是以合班的形式进行授课的。而合班的意义,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而言,类似于“大班”的代名词,因为合班的人数往往都超过了语言学习所要求的班级人数上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以塔里木大学为例,对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大班英语教学课堂效果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大班教学;大学英语;课堂
期刊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不应再是枯燥的单词练习或者机械的句型背诵,而应该是充满艺术活力、轻松愉快的学习之旅。英语本身极具语言艺术魅力,再与音乐、美术以及现代艺术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结合,就会让英语课堂演绎出别样精彩。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学之实践,对此进行了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活动;艺术之美;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
期刊
摘 要:为了按照新课改的要求组织课堂教学,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我校积极探索并实施了富有特色的“小组合作”学教模式——“531”模式。这个学教模式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探究精神,可使科学课更加具有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应探索利用“531”学教模式助推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科学课堂;“531”学教模式;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
期刊
摘 要: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为了适应社会对综合型与实践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将培养高技能、高层次以及服务于区域发展的技术型人才作为重心,建立由民间资本、企业、学校以及政府等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结构。  关键词: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多元投资;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1
期刊
摘 要:农村作文教学要活用教材,让题目具有开放性,让作文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学会采撷生活浪花,并注意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之美,引导学生喜欢写作,从而使学生“用我笔写我心”,写出农村特色,写出希望与自豪,并从中获得快乐。  关键词:农村;题目开放;生活体验;贴近生活;获得快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
期刊
摘 要:“诱思”就是历史教学登堂入室的途径。循循善诱是手段,是技巧;独立思考是目的,是内容。学案式诱思探究性学习方式,其步骤就是情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与分层检测。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诱思”。诱思就是变教为诱,变教为导,变学为思,变学为悟。  关键词:“诱思”;循循善诱;学案式探究性学习;变教为诱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
期刊
摘 要:学习语文有多种途径,教科书只是其中一种。由于课时和篇幅的局限,教科书编选的内容和数量有限,不免会有种种缺憾。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能力的培养、语感的养成,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难以完成的。因此,教师应重视阅读,并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对于定量的课时,因其内容的庞大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不能顾及全面。因此,教师应打破学科边界,用减一减的思维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借用主题模块,用加一加的方法对活动内容进行整合;联结学生生活实际,用变一变的形式对活动范围进行拓展;借用减一减、加一加、变一变等多种方法对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  关键词:整合;主题;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构建充满幸福感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师的美好夙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幸福感,一直是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难题。而幸福的取得,其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论。充满幸福感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才是我们苦苦追寻的课堂,才是让心灵自由飞翔的课堂。  关键词:幸福感;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189  DOI
期刊
摘要:绘画中的整合,就是对所拥有的素材进行筛选,有进有退,有取有舍,最终达到突出明确主题思想的效果。就油画家而言,就是要对不同造型、不同明度、不同颜色和不同内容的素材进行识别与选择,吸取与调配,让它们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画面更有说服力,更有视觉冲击力,创造出美妙的视觉图像。  关键词:整合 构思 取舍  在绘画过程中,要对不同造型、不同明度、不同颜色、不同内容的素材进行识别与选择,吸取与调配,让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