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y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在我市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经过广大教师的努力,教育教学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希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加以注意和贯彻。简而言之,就是“一、二、三、四、五”。
  
  一、解决一个观念
  
  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改革。人类自从产生教育以来,就是如此。因此,对于这次课程改革也要放平心态,不必人云亦云,更不必大惊小怪,它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过程。改革绝不意味着对以前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保留我们的长处和优势,摒弃不足,是“扬弃”。诸如教育教学关系上的“教学相长”、教学方法上的“因材施教”、学习态度上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已经管用了几千年,以后只要教育存在,这些还都管用。
  进行改革,不是说我们以前一无是处。和国外比,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勤奋与刻苦,在读、写、算等方面是有优势的。这些优势是不能丢掉的,要在保持这些优势的基础上,在实践能力、创造性、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加以弥补和改进。
  接受现代的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观念的转变是长期而痛苦的过程,不要指望一朝一夕就能转变了观念。
  
  二、解决“两个方式”
  
  实施新课程,关键要解决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知识的传授者,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新课程下,教师要由单一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型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总的说来,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盘锦市课堂教学10项要求》明确要求,教师讲授新课的时间,小学不超过15分钟,初中不超过二分之一的时间。教师批评学生的时间不得超过10秒。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目标分高、中、低三个层次。根据学生的实际,留不同质量的作业(不留惩罚性作业)。课后10分钟,和学生在一起活动等,都体现出了新理念下教育的特征和要求。
  学习方式是在学习时所具有的或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学习方式最简洁的概括。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进而能够主动学习。要鼓励学生独立而富有个性的学习,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12个学习习惯”,即说的习惯、写的习惯、读的习惯、预习的习惯、自主留作业的习惯、筛选资料的习惯和整理错题集的习惯等。培养习惯的重点是培养学习习惯,让学生永不气馁,使学生全身心地爱每一节课,爱每一分钟。培养习惯要把知、情、行、恒统一起来。培养学习习惯的主渠道是课堂。要理解一分钟的价值和意义,要让学生知道一分钟能够做多少事情,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出一分钟的价值(包括看、读、说、写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做到“三个结合”
  
  即做到课程改革的新教育理念与魏书生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和“三段六步”教学模式的结合。
  魏书生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就是解决学生“愿学”和“会学”的问题。是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的形成和学习能力、教育管理能力的获得,以及苦乐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002年我们提出了“定向自学释疑探究互测自结”的“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旨在规范课堂常规教学,进一步深入落实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牢固树立课堂教学就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过程,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能自学、都能肯学、都能学好。我们强调,要掌握此模式的实质和灵魂,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此模式,而不应该为了模式而模式,不要被模式所束缚,不抹杀教学的个性,提倡教学上的百花齐放。
  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把三者结合起来,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能出现喜人的局面。我市实施新课程,是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的。
  
  四、关注“四个数字”
  
  新课程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要有全新的质量观。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更多地关注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此要关注四个数字。即优秀率、及格率、后20%学生的提高幅度、后进生消灭的比例。
  某种程度上讲,后三个数字显得更为重要,更能说明问题。因为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要培养更多的合格建设者,是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而不是要搞英才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从教学态度与情感上,从教育教学艺术与方法上,更多地关注学困生。这也是控辍保学的一个重要措施。
  
  五、“五个”常规教学的努力方向(评价)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不是“讲”,而更多地应体现在“导”上。也就是教师要讲的少,而学生要活动的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管住自己的“嘴”,要从“居高临下”的讲台上走下来。《课堂教学10条要求》中,明确控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课的时间,提出学生活动不少于10人次,还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第二、师生之间信息单向交流少,师生互动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大大地拓宽了。完全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因此。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绝不是单向的了(即由教师到学生的方向),而转变为双向(即师生之间的互动)。要给学生更多的发挥和发展空间,发展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简单机械训练少,深层次思考多
  要分层次地进行训练和巩固。简单机械性的训练要少,要给有能力的学生较深层次的问题来思考,进行科学的探究活动。这种活动,既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后来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受教材限制少,学习渠道要宽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材料。教师要驾御教材,而不能被教材所驾御。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把握好课程标准。要有大的学科教育观,要给学生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知识树),要让学生掌握好应知必会的知识,掌握好终身受益的知识。

  第五、知识本位少,学生本位多
  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们的长处,但只停留在这一层面是不可以的。三个维度的目标缺一不可,我们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归根结底,要以学生为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责任编辑 梁 媛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在新课程的指引下,老师们的课堂大多实现了“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但在课堂教学的能力训练环节常常存在两类问题:一是教者碍于课堂教学时间不足或嫌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太“离谱”,直接公布题目的答案,能力“被知识化”;二是教者不顾学情,超越学生现有知识、能力、阶段水平,简单照搬照抄某些现成试题及答案(尤其是中考大题),知识“被能力
科学探究是《课程标准》上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形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如何组织好生物新教材中“科学探究”的教学,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一节课堂教学为例,谈谈“科学探究”的教学实施及思考。    一、“科学探究”教学案
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创设情境,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    一、在引导中走进生活    新课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
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英语高考试卷第四部分由对话填空变成任务型阅读,常见解题指导如下:浏览全文,抓住文章的框架及每段大意;扫读图表,分析表格结构和内容,明确填空要求;带着问题细读
“情”是文章的神,“文”是文章的形。读一篇文章,如果只有深刻的思想,而不讲究文采技巧,如同面对一个机器人,形同槁木,又哪来美感呢?如果只有华美的语言,而缺乏思想情感,如同面对一个植物人,形貌再美,又有何用呢?所以,一篇文章应贵在情文并茂、文质兼美。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写出一篇情文并茂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  一、以完美的“形体”愉悦人  这里所说的形体美,是指文
摘 要:随着“文化教学”的观念逐步深入和人们对英语教学的认识提高,《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将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列为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渗透;高中
好奇是儿童、少年的特点,也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只要善于引导,就能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验探究行为。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验探究行为是我们每位科学教师的责任。在现在的科学实验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于画实验,讲实验,让学生都听实验,背实验,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实验册已为学生确定了实验器材,规定了实验步骤,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做就行了,这种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获取新的知识,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而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多年来,这一关键性学科并没有得到广大学生、家长应有的重视。究其根源就在于语文课缺乏吸引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