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教学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奇是儿童、少年的特点,也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只要善于引导,就能把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验探究行为。在实验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验探究行为是我们每位科学教师的责任。在现在的科学实验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于画实验,讲实验,让学生都听实验,背实验,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实验册已为学生确定了实验器材,规定了实验步骤,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做就行了,这种“照方抓药”的实验方式,造成了学生缺乏实验设计能力,缺乏对实验过程、目的的理解和思考。当前这种实验教学状况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教育理论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想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自主学习空间,使他们乐于探究、乐于创造。近年来,笔者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的实际进行了教学尝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就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谈一点体会:
  
  一、创设宽松空间,自主导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会产生去探究“是什么”或“为什么”的动力,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只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在实施实验探究前,应精选一些能充分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魔术等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比如,在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的教学中,我设计了:烧不坏的手绢、燃烧的蜡烛为何熄灭、红色的水怎么褪色了?死灰复燃、鲜花为何变色?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为何不下落?一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实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实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活动,在此情境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涨。
  
  二、创设情境空间,自主提问
  
  大家都知道提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验证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由此可见,学生自主提问的重要性。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情境空间,激发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理,促进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在实验探究中建立假设,通过实验验证假设,从而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以教学《沉浮的秘密》一课时为例,目的是让学生研究橡皮泥由沉到浮的原因。我先拿出一块红色橡皮泥问:“同学们,你们猜这橡皮泥,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回答有两种意见。师:“事实胜于雄辩,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最有力,”生:“实验”。接着教师便演示起实验:取出盛水的玻璃水槽,把一团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沉)。此时赞成“沉”的学生便高兴地鼓掌。这时教师便笑着说:“这块橡皮泥现在确实沉入水中,但它有没有浮在水面的可能呢?”教师便从水中取出橡皮团,用干抹布擦去表面的水,把橡皮泥捏成一个空心船形,轻轻地放在平静的水面上。(橡皮泥浮)顿时赞成这一结果的那部分学生也大声地鼓掌起来,这时的课堂气氛十分轻松活跃。什么原因,原先沉入水底的橡皮泥现在却浮在水面上了呢?同学们表现出疑问的表情,点燃了学生自主提问的火花。下面是学生提出的问题:(1)橡皮泥浮是否橡皮泥变轻了呢?(2)橡皮泥浮是否受到的浮力变大了?最后教师让各组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和验证方法,师生共同评价、分析、完善方案、实验验证各种猜测。使学生对橡皮泥的沉浮原因有了更直观、更科学、更深刻的认识。并且对学生课前提出的问题(1)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石块沉入水底?(2)为什么铁板沉入水底,而用铁板做成的大铁船能浮在水面上?等能作深刻的解释。又如,讲到热传递时,通过让学生亲自演示“煮不死的小鱼”异常现象,学生头脑中产生了“水温这么高,小鱼为何没烫死?”“这个实验包含了什么科学知识?”“小鱼没死与加热部位有关吗?”等疑问,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真正实现了“要我学”到“我想学”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
  
  三、创设思考空间,自主设计
  
  传统的实验总是由教师在讲台上先演示一遍,婆婆妈妈地强调实验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最后才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整个过程没有给学生自主思考实验的空间,学生只能是一个局外人,不需要动脑,只要会照样画葫芦就行了,严重地扼杀了学习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抹杀了他们的好奇心。而新课程要求“我们把学习、实验、探究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敢于动手的特点,建立一个自主思考、设计实验研究方案的空间,使学生自己学会设计实验的方案。如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学生根据课本,实验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后,接着给学生提出新的问题:(1)形状不规则固体的直径比量筒大,如何测得体积?(2)形状不规则固体浮在水面上(如木块、蜡烛),如何测它们的体积?(3)形状不规则固体与水反应或溶解于水或吸收水分,又怎样测出它的体积呢?(4)测液体密度时:观察倒出液体后的烧杯内壁是否有少量残留?它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如果被测液体是牛奶或食用油,仍按原来的做法合理吗?你打算怎样设计改进实验?等。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自主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四、小组合作,自主参与
  
  合作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形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新世纪所需的人才,必须使其具有整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当前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缺少同等地位的合作伙伴,缺乏合作性的活动,学生理解别人,关心别人的态度很难在家庭中形成。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1.创设实验空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科学课是由观察实验、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活动。”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设计好实验方案,但非常想证实自己的方案的可行性。这时,他们非常需要一个自主实践的空间,于是,让学生自主地参加实践,不但可以让学生证实自己的想法,从中开阔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验探究,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养成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大气污染——酸雨”时,我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化学家小组”“生物学家小组”“酸雨与人的健康小组”、“经济学家小组”四个小组,并且让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当组长,任务布置后,各小组都从各自的“领域”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调查、实验研究。各小组中的成员都进行了深入合作。下面记录的是各小组在合作中提出的一些具有代表性问题:
  “化学家小组”:①什么是酸雨?什么叫PH值?②PH值在什么范围内的降水才是酸雨?③酸雨与哪些物质的燃烧有关?④酸雨的形成是怎样的一个化学过程?⑤酸雨对哪些物体有腐蚀作用?
  “生物学家小组”:①酸雨对水生动物、植物有什么影响?②酸雨对陆生动物、植物有什么影响?③陆生植物最适宜的PH值是多少?酸雨与一些物种的灭绝有关吗?
  “医学家小组”:①人的哪些疾病与酸雨有关?②酸雨通过哪些途径对人产生影响?③酸雨成分会在人体积累吗?
  “经济学家小组”:①哪些建筑材料易被酸雨腐蚀?②回收二氧化硫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吗?③如何减轻酸雨带来的经济损失?
  这样开展“小组合作,自主参与”的教学方法,促使了学生对自我认识,让学生找到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通过合作,学生既谐调了人际交往关系,又感受到了探究过程中合作的巨大力量。既掌握了科学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谓取得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2.引导课外探索,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通过课堂内容的探究后,十分有必要引导学生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探索更多的未知问题,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如学生学了酸碱可用PH试纸测后,可引导学生去测量一下自己想知道的液体PH值是多少。许多学生自我组成小组,有的测量了自家承包的土壤浸出液的PH值,有的测了多种水果汁的PH值,有的同学还测了染织厂、丝厂排出的废水的PH值。在此过程中,我还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自评、互评、个人自评、互评,对学生们的课外实践给预予表扬和肯定,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探究的好习惯。
  总之,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线展开的“自主导入、自主提问、自主设计、自主参与”的教学方法,以学定教,以学施教,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努力为学生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创设一个宽松、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利于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实验探究行为,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当前化学探究教学中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的窘境,分析影响学生提问的原因,提出促进学生提问的教学对策。并以具体教学案例,阐述这些对策在一堂课之前、之中、之后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化学探究教学;提出问题;实践问题;实践对策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化学教学中的学习方式,而且是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同时,科学探
建构主义理论提出的锚式情境教学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力手段;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的建构必须经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地理解和发展,才是真正意义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更多的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践、理解的时空,让学生身临其境、饶有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一、巧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维    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在导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在新课程的指引下,老师们的课堂大多实现了“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但在课堂教学的能力训练环节常常存在两类问题:一是教者碍于课堂教学时间不足或嫌学生自己组织的答案太“离谱”,直接公布题目的答案,能力“被知识化”;二是教者不顾学情,超越学生现有知识、能力、阶段水平,简单照搬照抄某些现成试题及答案(尤其是中考大题),知识“被能力
科学探究是《课程标准》上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形式,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如何组织好生物新教材中“科学探究”的教学,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以一节课堂教学为例,谈谈“科学探究”的教学实施及思考。    一、“科学探究”教学案
新课程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意识创设情境,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    一、在引导中走进生活    新课标主要是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
从2008年开始,江苏省英语高考试卷第四部分由对话填空变成任务型阅读,常见解题指导如下:浏览全文,抓住文章的框架及每段大意;扫读图表,分析表格结构和内容,明确填空要求;带着问题细读
“情”是文章的神,“文”是文章的形。读一篇文章,如果只有深刻的思想,而不讲究文采技巧,如同面对一个机器人,形同槁木,又哪来美感呢?如果只有华美的语言,而缺乏思想情感,如同面对一个植物人,形貌再美,又有何用呢?所以,一篇文章应贵在情文并茂、文质兼美。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写出一篇情文并茂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  一、以完美的“形体”愉悦人  这里所说的形体美,是指文
摘 要:随着“文化教学”的观念逐步深入和人们对英语教学的认识提高,《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将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列为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之一。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渗透;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