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总是感觉没有材料可写,这是作为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有的学生即使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些,但所写内容既不具体又空洞,更谈不上用真情实感打动读者了。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从教学方法中去查找原因和解決问题。
关键词 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A,G356.7,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195-01
作为教师应时常平心静气地问问自己:平时对于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了他们现有的积累?平时命题作文是不是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不但要他们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文学积累、生活情感积累和技巧的积累,而且教师还得训练有方。
一、丰富积累——打好基础
1.生活中进行积累
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事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有顺序地观察。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性。
2.在阅读中进行积累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 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积累经验的间接途径是向书本学习,让学生多阅读,多读好文章,从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学习布局结构,感悟表达手法,进行反复诵读,牢固记忆,作文时便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巧妙运用,得心应手。还可以借助语文学科中寓意深刻的诗歌、优美隽逸的散文、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增强他们的道德感、理解感、审美感和理智感。例如,学习《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以使学生在对祖国自然美景的欣赏中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革命烈士诗抄》等,能够使学生体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这样学生写作起来就会有样可循,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需要科学地进行指导
指导和训练小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要在命题上下功夫。小学作文命题应当努力做到小而切实,新而有趣。小而切实,是指命题的范围要小,角度要小,内容要实。要能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实例来反映某个主题,以小见大,以实见情。倘若命题面过大,就使学生难以把握主次,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现象;命题不实,就使学生难以思路集中,不知从何下笔。如写运动会,不要以《记运动会》为题,因为这个题目太大,而应选择更小的角度命题,如《跳高冠军××》、《坚持跑到终点》、《我为班级争荣誉》等。写到某地参观,不要以《记一次参观》为题,这样的命题太虚,而应当切实一点,如以《难忘的照片》、《观后感》等为题。所谓新而有趣,是指命题要有新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一看题目就兴趣盎然,有一吐为快的欣喜感。如写教师,不要出《我的老师》之类的题目,可出《我和老师讲悄悄话》、《老师给我补课》、《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之类的题目,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联想,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按两步进行指导。
第一步回顾中再现情景。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回忆,再现所写题材的当时的情景。如写主题班会、队日活动、文艺演出等,可先唤起记忆,再进行体味,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状。若写《一次难忘的风筝比赛》,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几天前,我们带着风筝一起到郊外比赛,那天的天气怎么样?大家的心情怎样?到达目的地以后,大家又做了哪些事情……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放风筝的全过程。”
第二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主次要分清。教师要指导学生向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学会比较分析,变生活内容为写作内容;二是训练条理思维,变生活思路为写作思路。如上面提到的《一次难忘的风筝比赛》,教师可做以下启发:“请同学们写清楚比赛的全过程,重点写几位同学的风筝放得高、以及为什么难忘。”在作文指导时,教师不宜讲得太多、太死,只宜做大范围、大方向的指导,以免束缚学生的想象与思维。
在作文批改时要注意对学生作文写作手法作出恰当的评价,保留与中心有关的材料,舍弃与之无关的内容并注明舍弃理由,让学生逐步明白。对于学生恰当的想象,应当给予肯定和赞许。
典范作文,可选择学生作文中的佳作,也可以是其他类似文章或教师自己的作文。作文讲评课最好先范读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别人是怎样选材,怎样布局谋篇的。教师下水作文,可与学生一起写好,放在评讲时再读,启发学生去比较、思考,最后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得失再写作。
总之,作文教学只要让学生有了丰厚的积累,再结合其实际水平,抓住写作教学各环节进行技巧训练,他们就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且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吴越.小学六年级作文[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2]宗介华.小学满分作文教学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关键词 高年级;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A,G356.7,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195-01
作为教师应时常平心静气地问问自己:平时对于学生的训练是不是适应了他们现有的积累?平时命题作文是不是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思想。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不但要他们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文学积累、生活情感积累和技巧的积累,而且教师还得训练有方。
一、丰富积累——打好基础
1.生活中进行积累
积累生活最直接的方法是向生活学习,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事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有顺序地观察。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性。
2.在阅读中进行积累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光凭观察是远远不够的,客观 事物呈现在眼前时,只是一个形象或一种现象。那么怎样才能把它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东西,这就要靠分析思考来完成。有些事情不是简单地用几个词句能够记叙或者描述下来的,还需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这样才能生动具体地表达出来。
积累经验的间接途径是向书本学习,让学生多阅读,多读好文章,从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学习布局结构,感悟表达手法,进行反复诵读,牢固记忆,作文时便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巧妙运用,得心应手。还可以借助语文学科中寓意深刻的诗歌、优美隽逸的散文、感人肺腑的故事,来增强他们的道德感、理解感、审美感和理智感。例如,学习《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可以使学生在对祖国自然美景的欣赏中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学习《狼牙山五壮士》、《革命烈士诗抄》等,能够使学生体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这样学生写作起来就会有样可循,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需要科学地进行指导
指导和训练小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要在命题上下功夫。小学作文命题应当努力做到小而切实,新而有趣。小而切实,是指命题的范围要小,角度要小,内容要实。要能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实例来反映某个主题,以小见大,以实见情。倘若命题面过大,就使学生难以把握主次,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现象;命题不实,就使学生难以思路集中,不知从何下笔。如写运动会,不要以《记运动会》为题,因为这个题目太大,而应选择更小的角度命题,如《跳高冠军××》、《坚持跑到终点》、《我为班级争荣誉》等。写到某地参观,不要以《记一次参观》为题,这样的命题太虚,而应当切实一点,如以《难忘的照片》、《观后感》等为题。所谓新而有趣,是指命题要有新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一看题目就兴趣盎然,有一吐为快的欣喜感。如写教师,不要出《我的老师》之类的题目,可出《我和老师讲悄悄话》、《老师给我补课》、《老师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之类的题目,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联想,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按两步进行指导。
第一步回顾中再现情景。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回忆,再现所写题材的当时的情景。如写主题班会、队日活动、文艺演出等,可先唤起记忆,再进行体味,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状。若写《一次难忘的风筝比赛》,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几天前,我们带着风筝一起到郊外比赛,那天的天气怎么样?大家的心情怎样?到达目的地以后,大家又做了哪些事情……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放风筝的全过程。”
第二步打开学生的思路,主次要分清。教师要指导学生向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学会比较分析,变生活内容为写作内容;二是训练条理思维,变生活思路为写作思路。如上面提到的《一次难忘的风筝比赛》,教师可做以下启发:“请同学们写清楚比赛的全过程,重点写几位同学的风筝放得高、以及为什么难忘。”在作文指导时,教师不宜讲得太多、太死,只宜做大范围、大方向的指导,以免束缚学生的想象与思维。
在作文批改时要注意对学生作文写作手法作出恰当的评价,保留与中心有关的材料,舍弃与之无关的内容并注明舍弃理由,让学生逐步明白。对于学生恰当的想象,应当给予肯定和赞许。
典范作文,可选择学生作文中的佳作,也可以是其他类似文章或教师自己的作文。作文讲评课最好先范读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别人是怎样选材,怎样布局谋篇的。教师下水作文,可与学生一起写好,放在评讲时再读,启发学生去比较、思考,最后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得失再写作。
总之,作文教学只要让学生有了丰厚的积累,再结合其实际水平,抓住写作教学各环节进行技巧训练,他们就能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且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吴越.小学六年级作文[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2]宗介华.小学满分作文教学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