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活动的仪式感及其限度探究

来源 :学习与科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ccxx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仪式是将具有象征意义的传统文化集中起来,形成一种程序或者安排。学校德育活动的仪式感是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产生的内心真实的感受。学校德育活动的仪式感不仅具有道德的崇圣性,還会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强化与确认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等教化功能,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对学校德育活动的仪式感及其限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校德育活动;仪式感;限度;探究
  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的提升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在学校期间,对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是提升学生德育目的有效途径。为提升学校德育活动的时效性,学校和老师必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并且要加强学生德育活动的仪式感。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学校已经逐渐认识到对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很多教育家共同发声:学生不仅是只具备一定知识的“机器”,而是要培养德才兼备,拥有高尚的灵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素质人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是向着能力、知识、德育的方向展开。
  一、仪式感的内涵
  仪式感就是学生在仪式过程中产生的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仪式往往是由传统习惯延续而来,具有表演性、象征性、文化性等,并且通过一定的途径使人们相互理解,并被人们所接受,比如:转喻方式、隐喻方式等[1]。仪式感通过学生参与其中,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对仪式的象征意义以及符号的领悟,而产生的一种对价值观念和文化寓意的特殊心情。
  这种随着仪式而来的感觉,是参与精力、努力和心思的融合,让人感觉拥有仪式感的那一刻,有着很特别的心情。这种心情会激发参与者的道德情怀使得人们愿意用庄严神圣的行为对待生活、对待学习。
  二、仪式感对学生的教化功能
  (一)实现学生的道德自觉
  道德的主体是人,人只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在自主行动过程中体会到满满的仪式感,并且发展成为更本真的人。人的主体性的彰显和道德自律,表明了人具有承担道德责任和履行道德义务的能力。要注意的是,这种主体性不仅不需要自我约束,而且不用外界力量的干预。外界力量的干预明显是对道德的违背,自我约束显然也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比如,在上课前,学生可以用鼓掌等方式来欢迎老师进入教室,在老师讲课前,学生可以给老师鞠躬,并说声“老师好”,这种仪式会使老师感觉到课堂气氛的浓厚,同时也会体会到自己的学生很懂礼貌,很尊重老师,自身就会充满很强的自豪感。这种问候的仪式能促进师生的关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仪式也会使学生进入课堂的氛围当中,在师生轻松愉悦的互动环境下展开学习。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二)提高师生文化素质
  立德树人,道德行为是学生的内在品质,需要在实践行动中得到证实。加强道德修养,能促进文化修养。提高道德思想的认识和坚定,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运用知识造福社会。子曰:“有才无德,小人也;有德无才,君子也;然德才皆具者,圣人也。”。这就要求学生不仅有具备践行道德的意识,还要知道怎样进行道德实践。很多学生没有道德行为,并不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情意,而是对道德实践的方法认识存在不足。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种道德行为行动起来更加困难。学生要学习科学知识,也要学习人文知识。无论道德知识多么熟知,没有进行实践的洗礼,就无法真正感受到仪式感,更谈不上将自己的行动转化为德行。
  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并陶冶情操,尊重人类精神文明创作和保护知识产权。学校在世界读书日组织学生捐书,将捐来的书分类整理,可以通过爱心团队送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也可以将同学们捐来的书放在班里图书角,供同学们相互之间阅读。在学校组织的捐书活动中,学生体验了快乐阅读,阅读分享。这种阅读传递的仪式引导学生以书为友,养成自主读书的好习惯。学生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在仪式过程中自主进行复制、内化这些好的德行。此外,仪式是一种群体活动,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参照和修正,对提高学生的德育更加有利[2]。
  (三)弘扬传统美德
  中华名族有许多优良传统。学生应获得中华传统文化,家国情怀教育,继承并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们有许多传统节日,有着传统仪式。这些传统仪式保留了民族发展的记忆,并通过这种仪式去传承。在一些传统节日上,比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让学生在节日中做一些对父母有益的事情。比如,母亲节时,给母亲送花,亲手为母亲做贺卡,或者为母亲做一顿晚饭等。在重阳节,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为家中长辈盛饭一周。通过仪式的过程加深学生的情感教育。仪式充满着神圣和庄严,并且从一开始就根植于秩序、道德和权威。仪式也为增强学生的权威观念提供了条件,创造出学生必须服从的心里过程,本身就是要发自内心、对道德庄严和神圣的敬畏和体会。
  三、学校德育活动的仪式感的限度
  生活中仪式的例子比比皆是,但真正缺乏的是仪式感。学校德育活动不仅仅是追求纯粹的仪式。因此,对于学校德育活动仪式感的强调,必须有限度、有理性。
  (一)注重真切情感的体验
  仪式感的内核就是真切情感的激发和体验,虽然仪式是虚拟性的,但是对参与其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情感投入和体验都必须是发自内心,而且都是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种情感的流露,会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在每周升国旗仪式,升国旗不仅是对国家的热爱,更是一种真情流露的仪式。学生通过升国旗可以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怀,这种场景会使学生拥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举行升旗活动中,学校要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的渲染,为活动营造出浓厚感情色彩的场域,真正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发学生的共鸣。
  (二)强调精神重于形式
  很多学校的德育活动存在“伪仪式”,一些学校在活动中,过分追求秩序上的规范,对学生来说,只能被迫接受这种仪式所带来的仪式感[3]。甚至一些学校为了推陈出新,打着“仪式”的幌子,注重形式上的展演,只看重仪式是否圆满完成,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而不管学生在这种仪式中学到了什么。这样的形式主义,使得学生成为仪式的牺牲品,本来庄严神圣的仪式,变得虚假、滑稽,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兴趣。
  例如,学校每年春夏季节,开展防溺水宣讲活动,不仅仅搞搞形式,而要真切让学生感觉到溺水危害。在活动中给学生灌输防止溺水的技巧,以及玩水引发的后果,在以活动为背景下,引导学生逐渐对玩水有更高的认识,如何安全的游泳及正确的救人措施。这种安全教育,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使得学生在这种仪式下,加深自身的安全意识。
  总结:
  学校德育活动的仪式感和限度的探究,对学生更好地提升道德素养有着很好的效果。这种仪式感不仅会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还会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学校应不断完善德育活动的科学合理,避免形式注意的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使得学生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学校教育的仪式感很重要,它可以潜移默化的强化精神,将内因和外因相结合,转化为内在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蒋红斌. 学校德育活动的仪式感及其限度[J]. 中国德育, 2017(20):23-27.
  [2]任仕君. 论学生自由及其限度——道德教育的自由困境与解决路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5):56-58.
  [3]阳莉. 浅谈学校德育活动中的仪式感[J]. 好家长, 2017(34):34-34.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逐步发展,现代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因此德育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初中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德育工作;问题;对策  前言: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现代人重物质轻德行的情况变得
期刊
摘 要:少先队活动主要在于培养少先队员的思想意识,提高少先队组织的生命力和有效性,少先队组织应始终高举快乐的大旗,寓教于乐,寓动于乐,努力把少先队组织建设成少先队员快乐的家园。那么如何使少先队活动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少先队自身的建设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校少先队建设,让少先队成为队员锻炼的平台,在学习队章、仪式感染、民主参与、岗位锻炼、学习榜样等形式的组织生活中培
期刊
摘 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挖掘数学,将数学问题的呈现动态化;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解决问题的策略现实化;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使数学课堂生活化。凸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迸发出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生活经验 数学问题 问题呈现 解题策略 数学魅力  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教学以学生的生活情境为题材,问题的展现方式图文结合,信息多样,关注学生个性化的解题策略,留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我们的数学课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可谓是学生对一些学科认知的开始,音乐亦如此。因此,在小学阶段音乐应该引起校方的足够认识。针对小学音乐教学,本文提出情景化教学的方法,此种方法是一种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幻化的音乐问题具体化,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音乐成绩。本文从情景教学的定义以及怎样实现情景教学另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因此,探究情景化教学在小学音乐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持续开展,教育部门对于初中语文的重视程度也愈发的增加。而语文的阅读就是在学习小学语文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语文阅读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智、能、情、意等方面的水平,促進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所以有效改善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  引言:现如今我国正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
期刊
摘 要:对于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而言,数学是众多学科中重要的一门课,作为数学入门的小学数学更是重中之重。本文将针对小学教学优化的实施操作和提升标准进行分析,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意识和表达思想,以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实施教学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操作实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是数学启蒙的初级阶段。依照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围绕细节问题展开工作,促使学生提升责任意识。通过完善制度能让学生形成认真负责的好习惯,搭建平台组织实践活动,展开主题活动和家校联合的活动,这些方法都能和责任教育渗透在一起,促使学生提升责任意识。  关键词:责任教育;初中教育;班主任工作  责任心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家庭、集体、国家、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理念,有责任心的人会自觉遵守相关的规范,承担相当的责
期刊
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对于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知识的积累,而且要拥有良好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目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学习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这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根本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已经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引言  教师在数学教学
期刊
摘 要:开放题是数学教学中一种新题型,它是相对于传统题而言的,改变教师给题学生做题的被动的意识,开放题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近年来,中、高考数学题型改革趋向于运用性、探索性、开放性,这就要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加强创新教育。现行中学数学教材的数学题表现在“两基”上,是为了学生了解和牢记数学结论,帮助学
期刊
多动症(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对于产生多动症的原因,目前有很多种说法,导致多动症宝宝产生的因素有先天体质缺陷,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的精神病遗传因素,母亲怀孕,分娩障碍或者生活环境等等。据调查,多动症儿童的父母经常干涉孩子的活动,在孩子做错事时多用批评指责甚至体罚等方法,由此引起的焦虑会使孩子产生分心、冲动的表现。这类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