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思路与反思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教学内容,是提高初中生语文基础知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受到情感需求的驱使与制约,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必不可少。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以及相关文献资料,总结概述了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优势及反思,并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思路,以期参考。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学简单来说是指教学过程中,在全面考虑认知因素的前提下,使情感因素的作用最大化,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其常常作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通常以“知识”,而非“情感”为最原始的出发点。在英国召开的情感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对情感教育做出了如下定义:情感教育属于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关注点集中于教育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情绪、态度、信念等, 并通过此种方法有效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共同发展。由此不难看出,情感教学不止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更是以挖掘学生的情感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
  传统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渗透情感教育的优势与反思。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对情感教学有所重视,但往往将情感教育作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通常以“知识”,而非“情感”为最原始的出发点。布卢姆学者指出,认知、技能与情感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学生在完成阅读这一技能的同时,其记忆与推理的认知过程,喜欢与厌烦的情感过程均在进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兼顾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在阅读教育中渗透情感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实现学生个性发展。
  二、情感教育优势
  1.激发情趣,塑造良好意识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情趣的培养极为重要,教师可通过听读、朗读,创设阅读情境,传授美学知识等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塑造良好的阅读情感意识。例如,《散步》一文中对亲情及景物的描写恰到好处,学生在朗读时,可以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热爱家人、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能够充分表达自身情感,使文字具有生命力,达到作者与读者思想的统一。再如,在《云南的歌会》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适当拓展相关美学知识,让学生收集云南特色民族服饰、风俗习惯的资料及图片,使学生充分体验文章中所描述的云南人美、歌美、风景美的情感,同时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优化。
  2.转变理念,激发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以生为本。初中语文的阅读材料大多源于生活中的真实情感,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参考,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审美能力、价值观对文章的内容及情景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应严格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还应及时做好阅读的延伸指导,从而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
  3.以情导情,挖掘情感元素
  教师应准确掌握不同阅读素材中的情感因素,并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健康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背影》的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所占比重极大, 其中有一段对父亲背影逐渐消失在人群中的描述,表达了作者与父亲离别时,看着父亲背影渐远,最终找不着父亲熟悉的背影时的惆怅、悲伤情绪,以及对过往时光追忆、对父亲的牵挂, 这些情感均可使学生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
  4.情境创设,加强情感体验
  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设计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有效地烘托文章的情感氛围,刺激学生情感的产生。教师可利用影视、图片等多媒体手段,或进行实地教学等方法,进行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更易加强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初中语文的古诗文阅读中,教师通过图片影视等情境创设,可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文的优美意境,体味作者情感,起到审美教育的作用。
  三、情感教育的意义
  众所周知,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作者的感情必然极其充沛,而学生只有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在初中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通过词句段落的品读赏析及相关写作背景的渗透,引起学生的共鸣,陶冶情操,了解作者,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增加审美情趣。通过阅读情感与实际生活的融合,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着其他非智力因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可以积淀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能让他们受用终生。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是有待我们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相信,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上,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会更加不断地开拓与深入的。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四中学(730050)
其他文献
管建刚老师提出阅读应“指向写作”,因为“指向写作”的阅读能使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使阅读落实到写作上,形成合力,构成一个相互照应、迁移、促进的优化的教学系统。笔者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指向写作”的阅读进行了尝试。  一、在阅读中学习“紧扣中心写作”  学一篇课文,首先让学生带着下面3个问题阅读文章:大家先看题目,请你猜猜文章会写些什么?读过课文后,你能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吗?你从文章中读出了什么
合作学习乃至合作探究,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之必由之路。初中学生的阅读,或者就是我们自身的阅读教学,都应当去考虑学生的合作探究。学生的合作探究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这对于
关于朗读和小组合作的作用,很多语文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声情并茂地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体味作品内涵,感知文章的情感,训练学生的语感。而小组合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达到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思维的深度发展。在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将朗读融入到小组合作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朗读,我们的语文教学会有一个意外的惊喜。  一、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小组合作朗读将
阅读教学应将朗读教学作为有效的训练形式,在朗读中进行课文内容的品析。  “分步递进,分层达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升,得到递进发展。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移,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一、分层细化,达标升格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学生差异。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有效的朗读指导,达到相应目标,促
初中语文学习属于学生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基础能力,让学生能够提高对中西方文学名著的兴趣,加深自己对人生、社会的认识,促进学生自身的高尚情操的养成。从细微的方面看,阅读名著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考察中能够有条有理。但是在初中语文名著的阅读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应在把握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主要是依赖教材和教师教学,语文教师制订的教学方案,多是以识字教育和智力教育为主要目标,从而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过分强调个人的教学权威,没有交给学生积累性学习的方式与方法,从而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较差,甚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具备知识积累能力,不利于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有效构建。对此,初中语文教师须要树立正确的语
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系中,有着很多的德育因素,如课文中的情感体验、思想观念、价值规范,教师的道德示范,教学交往与互动等,其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是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制订课程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做到智力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统一,充分调动语文课堂上的情感因素和德育因素,让学生在收获基本知识与情感的同时,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一、研读教材,发掘育人因素
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本身是一个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从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来看,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性没有得到较好地发
后勤管理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建设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完成学院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从古至今“读”一直就是用得最多且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法。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所以如何找到切人点,完成诵读教学任务,就显得更为突出。我认为应提倡诵读教学的创新。尤为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创新,也就是课堂的创新。课堂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教师教给学生科学的诵读方法,并积极参与诵读过程,以自己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