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学习属于学生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通过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基础能力,让学生能够提高对中西方文学名著的兴趣,加深自己对人生、社会的认识,促进学生自身的高尚情操的养成。从细微的方面看,阅读名著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让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名著阅读考察中能够有条有理。但是在初中语文名著的阅读教学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应在把握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让学生阅读名著,理解名著,从名著中获取营养。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
  我国现在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效果不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只有阅读没有表达感悟
  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名著阅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推荐的文学名著的阅读效果有了相应的量化指标,须要知道名著的作者、主要内容、写作背景、主题思想、意义影响等,这样的要求和量化对学生阅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这样的要求和量化考核很容易在执行过程中被压缩,教师根据这样的阅读目标编制一定的讲义,给学生做相应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节约了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却缺少了表达与感悟。也有不少学校以导读的形式,把这些能够量化的目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以后,就凭个人的兴趣和业余时间阅读,有的学生能够阅读完,有的学生没有兴趣,就放置一边,即使有些学生阅读完了,也没有形成深刻的认识,浅尝辄止。
  2.只有阅读没有深入思考
  现在的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时,教师为了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一般都采取“浅阅读”的方式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归纳一些重要作品的中心思想,训练一些中考必考的语言项目,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没有让学生能够潜入作品中深刻感悟,采取浮光掠影的方式阅读文学作品。
  3.未能和写作相结合
  现在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和写作是分离的,学生在阅读中不能做好素材积累,不能更好地总结写作方法技巧,不能够感知语言的妙用,也就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语用能力和写作水平。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也是仅仅从应试教育的角度,让学生变相地根据课程标准掌握基本的知识,不能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配合指导,不能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未能让学生在写作中借鉴名著作品。所以,很多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认识、主题思想的把握和主要人物的总结方面。
  二、提高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贯彻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阅读本身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思想和心灵的旅游,不能成为死记硬背知识的应试训练。没有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点拨,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缺少必要的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兴趣容易消失,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学生仅仅记住一些基本的作者、背景、故事梗概,不能对作品的思想情感、语言、艺术手法、结构章法有更深的理解,不能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无法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不利于形成深厚的知识底蕴。尤其是没有逻辑的表达感悟训练,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真正贯彻课程标准,培养学生不仅阅读一定数量的名著,知晓一些基本的文学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训练,开展有计划的阅读名著教学,指导学生名著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阅读感悟,组织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例如,冰心的《繁星》《春水》,让学生知晓这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诗集《飞鸟集》的影响下写出的诗集,也是冰心表达对童真和母爱的赞颂,是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对现实的思考和感悟。给学生留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学生课下结成学习小组阅读,写出自己的感悟,并单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比如“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以这些优美的诗句师生共同探讨自己的阅读体验、方法和感悟。
  2.鼓励学生思考,形成感悟
  阅读是一项思想的旅行,是和作者通过作品媒介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理沟通和灵魂交流,又是一次依照作品进行的再创造过程。学生阅读名著不是被动地接受文学作品蕴含的信息,不是单向地感知作品体现的思想情感,而是由个人思想参与的再创造过程。名著阅读不仅要求理解基本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认真感悟,并能够产生自己的思想认识,尤其要结合时代发展,赋予更多的时代价值。
  例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可以让学生自己概括故事的情节和主题思想,最后形成较为简洁的故事梗概,锻炼学生的表达概括能力。以汤姆索亚的传奇经历为故事线索,描写密西西比河畔一小镇上的顽童汤姆和伙伴——流浪儿哈克贝里,因为不喜欢枯燥的学校课程和庸俗的生活环境而追求传奇、冒险的一系列故事,赞扬了汤姆及小伙伴天真淳朴的心灵,鞭挞印第安人乔之流的贪婪和凶残。然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够阅读感悟,通过自己的阅读形成自己的认识,深入作品想象自己心中的汤姆形象,总结自己对主题思想的感知,获得更为深入的阅读体验。让学生概括或者总结汤姆的形象特点:生性顽皮,喜欢恶作剧,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机智勇敢等。让学生把作品和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比较,甚至与当下的课堂教学对比,也能够从中学会怎样做一个聪明的人,做一个乐于助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3.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阅读名著须要引导学生做好记录摘抄,须要引导学生写好感悟及评论,把阅读和生活写作相结合。名著都是名人大家的经典之作,是他们用其一生的心血对生活、社会、人生的关照和思考,是其最高的艺术才华凝结。阅读名著做到和写作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悟,以作文的形式应用起来,转化为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内化为学生生活的指导和人生的指引,从而能够真正从名著阅读中不断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感,塑造良好的品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生如果能够真正潜心研读,是写作技能的迁移过程,是艺术境界的慢慢升华过程。
  总之,初中语文名著教学要真正贯彻课改理念,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做好素材积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从名著中感受生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和桥镇第二中学(214211)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已向新的方向发展,语文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的阅读总量,但也并不是说阅读了规定量的名著就能学好语文。高考在淡化名著知识,可是课程标准却规定了初、高中学生的阅读总量,看似矛盾,实则是目前功利性的教育模式让部分教师误解了名著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解决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呢?  语文教师必须起到“领进门”的启发作用,必须对中学生名著阅读做认真的思考,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新途径。帮助学生选
当我们对新课程的态度从最初的狂热逐渐走向理性的时候,我们发现,万变不离其中,对文本的把握仍是语文课堂的首要任务,而传统的朗读教学更有助于我们读懂文本、读透文本。所以教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语文文本解读对写作的重要性。文本解读要体现读写结合,教师应该把阅读作为理解文本的手段。阅读是吸收,而写作就是倾吐,要想吐出来的东西多,当然要吸收的知识多。文本解读能力的增强必定会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文本解读和写作是一个共同进步的过程,阅读为写作提供服务。所以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一、阅读为基础,厚积薄发  许多初中生的写作兴趣都是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程度不断攀升。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的培养也已经成为了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努力在自己的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切实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论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练说”,旨在为学生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日,听了大榆树中学高颖慧老师的《绿色蝈蝈》观摩课,感触很深。年轻的高老师将课堂演绎得清新、自然、紧致、流畅,语文味十足。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增添了靓色,提供了模板。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上。  首先,课堂表现出强烈的语文意识。什么是语文意识?一句话就是我们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和有意识的关注。高老师这堂课以它鲜活的诠释、以它生动的表现、以她创造性的
阅读文本少有思想文化内蕴,阅读时不需进行深度思考,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一种精神的熏陶,这种阅读行为即为“浅阅读”。伴随着现代消费社会的来临,我们面临着一个共同的事实:传统阅读在当下消费文化语境中的逐渐缺失。图片阅读、时尚阅读、名著缩读、网络阅读成为时代阅读风尚。这种阅读风尚追求的是信息的快速攫取和视觉感官的刺激,它不需要认知心理的深度介入,体现的只是现代阅读的快意和娱乐,这就是当下的浅阅读。浅阅
管建刚老师提出阅读应“指向写作”,因为“指向写作”的阅读能使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使阅读落实到写作上,形成合力,构成一个相互照应、迁移、促进的优化的教学系统。笔者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对“指向写作”的阅读进行了尝试。  一、在阅读中学习“紧扣中心写作”  学一篇课文,首先让学生带着下面3个问题阅读文章:大家先看题目,请你猜猜文章会写些什么?读过课文后,你能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吗?你从文章中读出了什么
合作学习乃至合作探究,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之必由之路。初中学生的阅读,或者就是我们自身的阅读教学,都应当去考虑学生的合作探究。学生的合作探究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这对于
关于朗读和小组合作的作用,很多语文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声情并茂地朗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体味作品内涵,感知文章的情感,训练学生的语感。而小组合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达到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思维的深度发展。在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将朗读融入到小组合作中,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朗读,我们的语文教学会有一个意外的惊喜。  一、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小组合作朗读将
阅读教学应将朗读教学作为有效的训练形式,在朗读中进行课文内容的品析。  “分步递进,分层达标”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升,得到递进发展。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移,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一、分层细化,达标升格  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学生差异。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有效的朗读指导,达到相应目标,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