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参与欲望 让学生“动”起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25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课在大多数学生眼里,就是常识课,学不学习都无所谓,自然也就不重视品德与社会课了。要想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得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欲望,让他们“动”起来。
  一、课前搜集资料,使教学内容充实起来
  品德与社会内容大多很简短,学生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很难产生兴趣。如果要让学生产生兴趣,课前就得要求他们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比如,学习《至圣先师孔子》一文前,要求学生或调查访问,或阅读书籍报刊,或上网查寻等多种方法,收集有关孔子的材料。由于课前学生“动”起来了,还真的收集了不少。上课时,学生们有的讲述孔子的生平、孔子的成就;有的介绍孔子的儒家思想以“仁”为主;有的谈到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孔子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还有的上台播放课件:孔子的儒家思想、教育思想历经了两千多年的风雨,仍然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孔子不仅影响着中国,还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孔子雕像等等。大家的精彩发言,极大地充实了课本内容,学生们感觉孔子好像穿越时空站在面前似的,从心眼里为拥有这样一位至圣先师而感到无比的骄傲、无比的自豪。课堂气氛自然相当活跃,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整合學科资源,使教学内容丰满起来
  在教品德与社会过程中,我发现课本内容与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如能巧妙地将它们加以整合,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学习六年级上册《为了中华之崛起》这一单元时,在讲到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可以联系语文学科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回忆并背诵语文课本中的《七律·长征》,这是毛主席在长征胜利结束后,写下的让人荡气回肠的诗歌,全诗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生情感的大门被打开了,学生都“动”起来了,马上联系起《狼牙上五壮士》、《金色的鱼钩》等其他课文。在此基础上,我运用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等形式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生从中懂得了正是由于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新中国,也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内容与语文学科巧妙嫁接,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学习六上《腾飞的祖国》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结合美术课,画一画家乡的巨大变化;还与“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全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联系起来,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
  三、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鲜活起来
  新课程标准向我们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因此,教学品德与社会时,我常常联系学生生活,让教学内容鲜活起来。例如学习《科技是把双刃剑》这一单元时,学生们知道了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人们在享受科技成果的同时,也会发现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这一话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有话可说:洗衣机、电饭锅的普及,许多妇女从繁重的家务中解放了出来,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工作;电冰箱走进寻常百姓之家,人们不再为食物不能储存,容易腐烂而担心;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学生们还联系实际谈到:化肥、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农药还具有一定毒性,如果长期食用使用过农药的农产品,可能会引起中毒;电脑、手机、电视都有辐射作用,长期看电视、玩手机及电脑,会给视力和身体带来伤害,尤其是学生如果上瘾的话,学习会一塌糊涂,严重的甚至会贻误终身等等。很显然,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方便、快捷;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科技是把双刃剑,它同样给人类带来诸多麻烦。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科技的快速发展固然可喜,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科技带来的副作用,要将其副作用降到最小,才能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由于事关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们兴味盎然,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对课文的兴趣。
  学习《至圣先师孔子》这课时,我还让学生联系平时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运用到孔子的哪些名言,学生以往的经验被重新唤醒,“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等耳熟能详的孔子名言,在教室里回荡起来。学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思想,仍然指导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孔子真不愧为至圣先师。
  诚然,仅仅满足于学生动起来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学生眼耳口手脑并用,全方位体验教学内容,切切实实地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参与意识。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店埠学区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历史课程教学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在众多学生的印象中,此门课程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课程,趣味性较低,所以想要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程的教学,提高历史课程的学习效率,就需要老师对症下药,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让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充满新颖性与趣味性。因此,本文以影视作品这一创新的教学方式及手段为研究中心,对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进行了探讨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预习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应该得到进一步加强。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预习这个环节中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来。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本,预习策略都会不同。因此,预习不能采用同一模式。做好预习,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点。它会使课堂教学针对性更强,有效性更高。课堂教学的活力起源于此。  【关键词】预习策略 文体 自主探究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内容摘要】在高中所有科目中,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一门难度系数较大的学科,很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感觉非常吃力,而且经常陷入各种各样的误区,不仅导致物理成绩不断下降,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因此受到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就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学习误区进行简单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就相关学习误区的对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学习误区 对策  前言  相对于初中物理而言,高中物
【内容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大对其本身的重视程度。在初中教学的结构中,物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由于其中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就导致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普遍较低,需要采取一定方法,促进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构建有效初中物理课堂,这样才能够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
【内容摘要】在地理教学活动中,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需求,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开展生活化教学方式,才能够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弊端,同时阐述了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要求,最后总结了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方式 教学弊端 教学要求  在新课改背景下,想要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需要借助生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全面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论文立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培养 策略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全面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尤其是针对高中语
【内容摘要】阅读理解现已成为一种广泛流行的考试题型,而且近年来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型在一些试卷中的比例还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在解答此类题型时需要运用一些答题方法和技巧。为此,笔者结合实践,在对学生高考失分的主要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考 汉语 阅读理解题型 解题方法  高考中汉语阅读理解题型部分所占比例较大,不仅篇幅较大,而且具有较高的分值,往往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主
【内容摘要】在整个英语教学系统中语法始终贯穿其中,由此可见,英语语法是多么重要的。学生只有学习好英语语法知识和掌握好使用的规律,才能学好这门语言,领会英语的真谛。发现教学法对学习英语语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将便于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好语法。接下来,本文将探讨发现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发现教学法 初中英语 语法教学 运用  初中的英语体系包括单词、词组和语法三大部分,语法构
【内容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越发受到教师的重视。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储备,降低学生英语写作的难度,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从而使高中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效率获得提高。本文通过对支架教学的简述,着重探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教学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支架式教学  前言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也是让英
【内容摘要】以《选修5》第三章第四节“有机合成”为例,阐述了在有机教学中从化学史料、任务探究、学以致用三个维度,深挖有机教学的功能与价值,引导学生自我构建和积极学习,从而提升化学核心素养,领略化学的魅力和精髓。  【关键词】高效 有机合成 教学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