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对大足北山石刻第254号的初步分析,认为主尊像为阿弥陀佛、观音、地藏,侧壁造像为十王和判官,并认为该龛在题材上,具有浓厚的世俗化佛教色彩。其中的十王造像,对于探讨大足石刻同类题材的演变,尤其是五代时期,提供了一个更加清晰的发展线索。同时,该龛存有准确的铭文,为深入了解地狱神灵系统的演变,提供了早期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大足石刻;五代;十王;判官
中图分类号:K879.27 文献标谀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1)04—0021—06
大足石刻保存的十王造像,历来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北山石刻第253号(五代),石篆山石刻第9号(北宋绍圣三年,1096),宝顶山石刻大佛湾第20号(南宋)。笔者近年在北山石刻实地调查时发现,北山石刻佛湾第254号亦有十王题材的造像龛,现对其相关材料简说如下,恳请方家指正。
一 北山第254号简介
北山第254号所处位置:左侧为第245号两米多的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系晚唐大足石刻代表作之一;左斜下方为第253号,主尊为观音、地藏,左右侧壁有十王造像;下方为第255号东方药师净土变相;右侧第256号,亦为东方药师净土变相;上方为不规则的崖壁。
北山第254号造像龛,历来关注者极少,尤其是左右侧壁的十王造像,基本上未见相关研究著作有所提及。对于北山第254号的调查,目前正式披露的有《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在目前所见资料中是最为详细的,不过,1985年的《大足石刻内容总录》以及1999年出版的《大足石刻铭文录》,皆未收录该龛侧壁造像旁的铭文。笔者结合1985年《大足石刻内容总录》的叙述和实地调查,对该龛造像介绍如下:
北山第254号,方形龛,龛高140厘米、宽153厘米、深112厘米,上部左右角皆有三角形装饰。龛正壁雕刻三身像。正中佛,身着圆领袈裟,结跏趺坐莲台,双手于腹前结印,身后有圆形头光和莲瓣形火焰背光。左侧菩萨,头戴花冠,冠后有巾带作结,下垂至肩,上衣罩披帛,胸饰璎珞,左手置于胸前,捧一宝珠,右手上举(手掌残),半跏趺坐;台座为须弥座,上为双重莲座,座前雕刻一并蒂莲,上有二莲朵,左腿下垂踏莲朵。右侧像头戴花冠(疑后世补塑),身着圆领袈裟,胸前璎珞,半跏趺坐,左腿盘于座台上,左手置于左腿膝上,右腿下垂,足踏莲朵;座台为须弥座,上为双重莲座,座前亦有并蒂莲,上有二莲朵。三像之间各雕刻一株菩提树,高110厘米,其上浅浮雕二树,枝叶交错,呈繁茂状,宽达80厘米。龛顶部浮雕系有飘带的各种乐器。
龛左右侧壁对称地雕刻祥云,上下各一朵,上方祥云宽30厘米,下方祥云宽33厘米。云中皆有造像。
左壁上侧云中雕刻三身站像,上下两排,上一下二布列,皆戴直脚幞头,面部残毁不等,着圆领窄袖袍服,双手合于胸前持笏,笏皆向身体左侧倾斜。三像旁皆有长条形题榜,上方造像右侧榜题为“延口判官”,下方右侧像榜题为“崔判官”,左侧像旁榜题现存“生口(祠?)判官”。左壁下侧云中雕刻五身造像,上下两排,上二下三布列,造像或头戴通天冠、或戴冕旒,身着圆领大袖朝服,双手持朝笏于胸前,皆单腿跪姿,上层雕像两侧各有一题榜,左侧榜题可见“柳文兴”三字。
右壁上侧云中亦雕刻三身站像,上下两排,呈上一下二布列,上排站像双手拱于胸前,下排二像皆斜持朝笏于胸前,三像旁亦有长条形题榜,其中,下层右像旁的榜题可辨“赵判官”三字。右壁下侧云中亦雕刻五身造像,上下两排,上二下三布列,后排右像头部基本不存,左像风化严重,可见双手拱于胸前。前排三像基本上为右腿跪姿,双手持笏于胸前,头戴通天冠,身着交领大袖朝服。后排两侧各有一题榜。
龛右壁门外中部,有一突出的残毁石刻痕迹,造像现存一女像的头下部和肩部。
二 北山第254号造像题材的认识
对于第254号造像题材的认识,目前所见基本上以《大足石刻内容总录》为主。对该龛造像题材作出判断,确定其营造的大致年代。该龛无准确的纪年,对其年代的判定,主要有两点依据:一是第254号所处位置,是在北山晚唐五代造像集中区域,从北山晚唐时期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及周边造像至第281号药师佛龛(后蜀广政十七年,954)之间,所见的造像题记的年代皆为晚唐五代时期的;二是北山第254号的造像风格、题材组合、龛制等,较多地保留了晚唐五代时期的特点,详见后文。因此,第254号开凿于五代时期(前、后蜀时期)的说法可从。
下面,结合第254号的营造时代,对其龛中主尊和两侧壁雕像作一探析:
(一)第254号主尊的身份
《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将该龛定名为“西方三圣像”,即中间主尊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北山石刻晚唐五代造像特点,认为应是阿弥陀佛、观音、地藏龛。大势至菩萨应为地藏菩萨,理由如下:
一是从服饰特征来看。该像着通肩袈裟,圆领,胸前可见璎珞,应为菩萨造像,大足等地的唐宋时期大势至菩萨造像,基本上未见有此服饰。此时期大势至菩萨,其服饰特征基本上与第254号的观音菩萨类同,如毗邻第254号的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其主尊为西方三圣,观音、大势至两位菩萨皆着菩萨装。而外着袈裟、胸饰璎珞服饰特点的地藏造像,在北山晚唐石刻中也有所保存,如,第52号龛中的地藏菩萨,服饰与此较为类同。
二是实地调查。该像眼、耳以上部位为后世重塑,头部上下部分的色泽有较明显的差异。另,如果原像为大势至菩萨,其头部应戴有花冠,北山石刻中类似表现在脑后有用以固定花冠的巾带所形成的“结”,如第254号龛中的观音头冠,而该像脑后无凿痕,显示该像很可能没有花冠。
三是该像半跏趺坐式,五代时期的地藏像较多见,如此期的北山第276、279、281等龛中的地藏菩萨,皆为此坐式。
四是阿弥陀佛、观音、地藏的组合,尤其是观音、地藏的组合,晚唐五代的大足石刻较为盛行,是此期造像的主要题材之一。如:
北山第58号:“敬造救苦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一龛”,唐乾宁三年(896)。
北山第52号:女弟子黎氏“敬造阿弥陀佛、地藏菩萨一身、救苦观音菩萨一身”,唐乾宁四年(897)。
北山第53号:种审能敬造阿弥陀佛、观音、地藏,前蜀永平五年(915)。
可见,北山第254号龛以观音、地藏为阿弥陀佛胁侍菩萨的组合,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该像的应为地藏菩萨。
(二)第254号左右侧壁的雕像
第254号左右侧壁雕像,《大足石刻内容总录》认为是供养人造像,称“三圣像左右外侧上层,各立有三位供养人像……下层亦有供养人像”。笔者认为这些供养人造像,应为十王和判官造像,理由是:
一是从龛中保存的判官铭文来看。上层的祥云 中榜题明确提到了“崔判官”、“赵判官”、“延口判官”等。判官是辅助地狱十王处理日常事务的冥间官吏,尤其是“崔判官”在宋代及后的地狱十王图像中较为常见。这一点,敦煌画卷中,十王图像旁往往有“判官”人物形象。
二是从龛左右侧壁布局来看。龛左右侧壁上、下各为两朵祥云,上层为判官,下层各为五身造像,合计为十身。上、下祥云中人物造像的服饰有明显的区别。上层造像多戴幞头,下层造像基本上戴通天冠(或冕旒),为王者身份,显示出上下两层造像身份的差异。北山石刻中供养人造像的服饰不可能是王者的服饰。这种服饰差异的特征,敦煌画卷中也有类似的表现(详见后文)。从雕刻者设计的角度来看,将其分别成组雕刻,判官等皆安排在左右侧壁上部祥云中,而十王置于下方祥云中,显系雕刻者在布局上的有意而为,体现出十王与判官在地狱中所处的地位有所不同。
三是从十王信仰在大足的流布来看。十王题材在大足五代时期的造像中,就有所表现,如,北山石刻中,毗邻第254号的第253号龛,其主尊为观音、地藏,左右侧壁的祥云中就有十王,今仍可见“太山大王”等十王铭文。此外,北山五代造像区域内,从图像布局来看,第205号为地藏与十王龛,龛中雕刻地藏,两侧分列十王,十王前皆有案桌。北山第254号所处造像区域,也在晚唐、五代造像集中区,因此,出现有十王造像,亦是此时期该题材在大足流行的体现。
综上所述,该龛左右壁造像不是供养人,而是晚唐以后流行的十王,左右上层祥云中为判官,下层祥云中为十王。十王是唐代逐渐流行的一种信仰,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藏川所述的《佛说十王经》,对于十王在民间的流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界基本上认为,藏川所述的《佛说十王经》为产生于中土的“伪经”,其时代在唐代中后期。
对于第254号铭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龛左右壁下层造像与榜题,从现存遗迹来看,下层祥云原有四则榜题,目前仅有左壁外侧一则榜题文字可辨,为“柳文兴”。从前揭所知,龛左右壁下层十身像为十王造像,十王名中无“柳文兴”,而且,如果是十王之一,那么,不可能单独雕四位王者名。因此,“柳文兴”以及现已风化的其他三则榜题,很可能是出资镌刻该龛的人物,或者是捐资者祈求获得功德的人物,具体情况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三 北山第254号十王造像浅识
大足北山石刻第254号十王造像题材的确认,对于十王题材流布、表现形式等方面有较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增加了大足石刻五代两宋时期的十王造像
大足石刻中的十王造像,历来备受学界关注,先后有杜斗城、罗世平㈨、胡文和、张总、陈明光以及日本学者荒见泰史。等先生在其论著中,对十王造像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根据这些成果统计,目前大足石刻有十王造像的龛为:北山第117、205、253号,石篆山第9号,宝顶山大佛湾第20号。2007年,重庆地区发生持续干旱,境内上游水库中显露出一处摩崖造像点,根据当地人的俗称和造像题材定名为“十王殿石刻”,其中有地藏与十王像龛。据初步分析,该龛造像大约在南宋初中期。加上北山第254号,大足石刻存有五代两宋时期的十王造像共计7龛,其数量在巴蜀地区是较多的。
大足五代、两宋时期的十王造像,北山第205、253、254号大致为五代时期的,石篆山第9号为北宋绍圣三年(1096)的,北山第117号和十王殿石刻地藏十王龛为南宋初、中期的,宝顶山大佛湾第20号为南宋淳熙至淳口年间(1174—1252)的,时间跨度较大,从五代至南宋中后期,对于了解十王造像在巴蜀地区的传播、与其他地区的比较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北山第254号龛十王造像年代相对较早,为大足早期十王造像的研究增添了新材料。
(二)五代时期大足十王造像的演变——以题材组合与布局为例
目前,大足石刻的十王造像中,被学界基本认定为五代时期的造像有北山第205号、第253号,以及第254号。这些造像的组合与布局均有差异:
大足五代时期的十王造像,因距离十王信仰产生的年代和《佛说十王经》的出现地较为接近,对于该题材和经典的流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北山第205号,龛中主尊为地藏菩萨,两侧为十王,正壁主尊左右上下三层分别坐六王;左右侧壁上下二层分别坐二王,下部各有三身造像。其中有多身头戴幞头、双手于胸前持笏的造像,与第254号判官造像的图像特征较为类似,恐亦为判官。第205号龛十王造像的布局和十王坐式,与今成都至大足之间的十王造像较为相似,如资中西岩第83、85号,安岳圆觉洞石刻第80、84号等,表现形式一般为十王分列地藏两侧,十王前皆有案桌等,只不过在具体的布局形式上略有差异,可视为同一类型。其中,资中、安岳等地的这些造像是目前所见十王造像中时代较早的,如资中西岩第83、85号,其时代可能为唐光化年间(898—901),在四川绵阳北山院地藏十王像龛未被学界关注之前,“是最早的石窟雕刻作品”。可见当时大足佛教雕刻,受到川西一带石窟雕刻的影响。
北山第253号和第254号,龛中主尊为阿弥陀佛、观音、地藏或观音、地藏菩萨,在两侧壁雕刻的祥云中雕刻十王及判官。此种布局形式,在巴蜀地区唐宋时期的十王造像中极其少见,其题材组合,与唐五代时期地藏、观音组合的盛行有关。此种题材组合造像的目的,从大足北山现存的造像铭文来看,其目的主要“希望造此像而能够使亡者‘承此功德,早生西方’(第58号)、‘化生西方,见佛闻法’(第53号)等等”,可知与净土信仰有密切的联系,这与营造十王造像的目的基本相同。因此,北山第253、254号十王造像与阿弥陀佛、观音、地藏组合形式的出现,与此时期观音和地藏题材组合的盛行、净土信仰的传播等有密切的关系。
大足五代两宋时期的十王造像,呈现出不断演变的过程,正如张总先生所言:“从成都到大足,地藏十王的龛像,反映着其由晚唐到南宋传播演化的过程”。而从大足五代时期的十王造像来看,这一变化的过程,早在五代时期就逐渐显露,即在第205号保留着来源于成都方向的传播痕迹,而第253、254号则随着十王的传播,组合和布局逐渐产生了变化。
(三)关于判官造像
判官,本系古代官名,早在隋代就开始设置。唐代,凡临时派出处理事务的官员都置有判官,以掌文书事务。唐代中期以后,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都设有判官,其权渐重,几等于副使。宋代及之后仍有设置。
叙述十王的经典也提及类似判官一类的人物,如: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鸠尸那城阿维跋
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临般涅槃时,举身放
光,普照大众及诸菩萨……司命司录、五
道大神、地狱官典,悉来集会……
此处“地狱官典”,杜斗城先生解释为“应指地狱中的判官等”,此说可从。另,敦煌文献的发愿文 也有法会之际,在祈求十王降临的同时,亦祈求其部众同随,如S.5639:
愿十王明鉴,来降道场;善恶部官,同
临此会。
今存的敦煌文献中有较为丰富的判官一类的人物形象:
如董文员施造的《十王经》的图像,佛与十王的身后就有四判官。佛左有“吴判官”、“赵判官”,佛右有“崔判官”、“口城王判官”。四位判官皆持笏板而端立。该经卷的年代,据考证为北宋开宝四年(971)。
敦煌P.2003中,图中左右分别站立四像,皆头戴幞头,着圆领短袖袍服,双手拱于胸前,像旁有长条形的榜题框,框内无字。
敦煌P.2870,图上方、左右两侧,分别站立四像,皆头戴幞头,着圆领短袖袍服,双手于胸前持笏,身旁亦有长条形的题榜框,框内有字,可辨“判官”等字。
从上述可知,十王图像中,判官是较为固定的人物。该类图像在敦煌文献中的形象大致为:头戴幞头,身着圆领袍服,手中多持有笏板,全是文官形象;这些图像特点的人物,也较多地出现在敦煌《十王经》的地狱各殿的图中,或恭敬站立王者身后,或正向王者禀报,从其图像特点和人物动作来看,应为协助地狱十王处理日常事务的判官。可知判官在十王造像中的作用,也是协助十王处理地狱中各种日常事务的,其图像特征和职能,都与古代现实中的判官极为类似。
从大足北山第254号有确切的判官题刻来看,大足五代时期的十王雕刻中也应有此类人物形象。又如北山第205号前揭左右侧壁下层的造像,再如第253号两侧壁的祥云中十王像旁往往站立身着袍服、手持笏板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身份极有可能为判官。
弥足珍贵的是,第254号判官造像有准确的铭文,其中是地狱传说中非常有名的崔判官,以及“延口判官”、“生口(祠?)判官、“赵判官”等。其中,崔判官、赵判官见于敦煌北宋开宝四年(971)的董文员施造的《十王经》,判官图像特点又极其相似,可见早期的图像样本,敦煌与大足两地都有较为相同的图像样本,不过,也还有一些差异的,如敦煌北宋开宝四年(971)的董文员施造的《十王经》中有“口城王判官”,而大足北山第254号有“延口判官”、“生口(祠?)判官”等,具体情况还有待于深入探讨。
综上所叙,北山第254号造像龛题材的认定,尤其是十王题材,具有以下意义:
一是该龛主尊阿弥陀佛、观音、地藏,为中国佛教传播所产生的组合样式,而龛侧壁的十王造像,所依据的经典为中土伪经《佛说十王经》。该龛造像题材,基本上是以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造像题材为主,具有浓厚的世俗化佛教的色彩。
二是该龛的十王造像,为探讨大足石刻同类题材的演变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发展线索,尤其是十王造像的组合和布局的变化,为五代时期此题材的演变提供了实物资料。
三是该龛有准确的判官铭文,为深入了解地狱神灵系统在五代时期的演变,提供了较早的资料;同时,还为探讨五代及之后同类题材的艺术、信仰的流变,也具有一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大足石刻内容总录[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104
[2]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大足石刻铭文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3]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4]罗世平,地藏十王图像的遗存及其信仰[A],唐研究[M],第4卷,北京:京大学出版社,1998
[5]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6]张总,地藏信仰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7]张总,大足石刻地狱——轮回图像丛考[A]∥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2005年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8]陈明光,石窟遗存《地藏与十佛、十王、地狱变》造像的调查与研究——兼探《十王经变》与《地狱变》的异同[A]∥陈明光大足石刻考察与研究[M],北京:中国j峡出版社,2002
[9]荒见泰史,关于地藏十王成立和演变的若干问题——以大足石窟地狱变龛为中心探讨[A]∥敦煌研究院,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大足十王殿石刻造像初识[J],重庆历史与文化,2007,(2):20~27
[11]李小强,简述唐宋时期地藏与净土之关系[A]∥大足石刻研究文集(三)[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12]臧云浦,等,历代官制、兵制、科举制表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239
[13]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5:209
关键词:大足石刻;五代;十王;判官
中图分类号:K879.27 文献标谀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1)04—0021—06
大足石刻保存的十王造像,历来备受学界关注,尤其是北山石刻第253号(五代),石篆山石刻第9号(北宋绍圣三年,1096),宝顶山石刻大佛湾第20号(南宋)。笔者近年在北山石刻实地调查时发现,北山石刻佛湾第254号亦有十王题材的造像龛,现对其相关材料简说如下,恳请方家指正。
一 北山第254号简介
北山第254号所处位置:左侧为第245号两米多的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系晚唐大足石刻代表作之一;左斜下方为第253号,主尊为观音、地藏,左右侧壁有十王造像;下方为第255号东方药师净土变相;右侧第256号,亦为东方药师净土变相;上方为不规则的崖壁。
北山第254号造像龛,历来关注者极少,尤其是左右侧壁的十王造像,基本上未见相关研究著作有所提及。对于北山第254号的调查,目前正式披露的有《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在目前所见资料中是最为详细的,不过,1985年的《大足石刻内容总录》以及1999年出版的《大足石刻铭文录》,皆未收录该龛侧壁造像旁的铭文。笔者结合1985年《大足石刻内容总录》的叙述和实地调查,对该龛造像介绍如下:
北山第254号,方形龛,龛高140厘米、宽153厘米、深112厘米,上部左右角皆有三角形装饰。龛正壁雕刻三身像。正中佛,身着圆领袈裟,结跏趺坐莲台,双手于腹前结印,身后有圆形头光和莲瓣形火焰背光。左侧菩萨,头戴花冠,冠后有巾带作结,下垂至肩,上衣罩披帛,胸饰璎珞,左手置于胸前,捧一宝珠,右手上举(手掌残),半跏趺坐;台座为须弥座,上为双重莲座,座前雕刻一并蒂莲,上有二莲朵,左腿下垂踏莲朵。右侧像头戴花冠(疑后世补塑),身着圆领袈裟,胸前璎珞,半跏趺坐,左腿盘于座台上,左手置于左腿膝上,右腿下垂,足踏莲朵;座台为须弥座,上为双重莲座,座前亦有并蒂莲,上有二莲朵。三像之间各雕刻一株菩提树,高110厘米,其上浅浮雕二树,枝叶交错,呈繁茂状,宽达80厘米。龛顶部浮雕系有飘带的各种乐器。
龛左右侧壁对称地雕刻祥云,上下各一朵,上方祥云宽30厘米,下方祥云宽33厘米。云中皆有造像。
左壁上侧云中雕刻三身站像,上下两排,上一下二布列,皆戴直脚幞头,面部残毁不等,着圆领窄袖袍服,双手合于胸前持笏,笏皆向身体左侧倾斜。三像旁皆有长条形题榜,上方造像右侧榜题为“延口判官”,下方右侧像榜题为“崔判官”,左侧像旁榜题现存“生口(祠?)判官”。左壁下侧云中雕刻五身造像,上下两排,上二下三布列,造像或头戴通天冠、或戴冕旒,身着圆领大袖朝服,双手持朝笏于胸前,皆单腿跪姿,上层雕像两侧各有一题榜,左侧榜题可见“柳文兴”三字。
右壁上侧云中亦雕刻三身站像,上下两排,呈上一下二布列,上排站像双手拱于胸前,下排二像皆斜持朝笏于胸前,三像旁亦有长条形题榜,其中,下层右像旁的榜题可辨“赵判官”三字。右壁下侧云中亦雕刻五身造像,上下两排,上二下三布列,后排右像头部基本不存,左像风化严重,可见双手拱于胸前。前排三像基本上为右腿跪姿,双手持笏于胸前,头戴通天冠,身着交领大袖朝服。后排两侧各有一题榜。
龛右壁门外中部,有一突出的残毁石刻痕迹,造像现存一女像的头下部和肩部。
二 北山第254号造像题材的认识
对于第254号造像题材的认识,目前所见基本上以《大足石刻内容总录》为主。对该龛造像题材作出判断,确定其营造的大致年代。该龛无准确的纪年,对其年代的判定,主要有两点依据:一是第254号所处位置,是在北山晚唐五代造像集中区域,从北山晚唐时期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及周边造像至第281号药师佛龛(后蜀广政十七年,954)之间,所见的造像题记的年代皆为晚唐五代时期的;二是北山第254号的造像风格、题材组合、龛制等,较多地保留了晚唐五代时期的特点,详见后文。因此,第254号开凿于五代时期(前、后蜀时期)的说法可从。
下面,结合第254号的营造时代,对其龛中主尊和两侧壁雕像作一探析:
(一)第254号主尊的身份
《大足石刻内容总录》将该龛定名为“西方三圣像”,即中间主尊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北山石刻晚唐五代造像特点,认为应是阿弥陀佛、观音、地藏龛。大势至菩萨应为地藏菩萨,理由如下:
一是从服饰特征来看。该像着通肩袈裟,圆领,胸前可见璎珞,应为菩萨造像,大足等地的唐宋时期大势至菩萨造像,基本上未见有此服饰。此时期大势至菩萨,其服饰特征基本上与第254号的观音菩萨类同,如毗邻第254号的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其主尊为西方三圣,观音、大势至两位菩萨皆着菩萨装。而外着袈裟、胸饰璎珞服饰特点的地藏造像,在北山晚唐石刻中也有所保存,如,第52号龛中的地藏菩萨,服饰与此较为类同。
二是实地调查。该像眼、耳以上部位为后世重塑,头部上下部分的色泽有较明显的差异。另,如果原像为大势至菩萨,其头部应戴有花冠,北山石刻中类似表现在脑后有用以固定花冠的巾带所形成的“结”,如第254号龛中的观音头冠,而该像脑后无凿痕,显示该像很可能没有花冠。
三是该像半跏趺坐式,五代时期的地藏像较多见,如此期的北山第276、279、281等龛中的地藏菩萨,皆为此坐式。
四是阿弥陀佛、观音、地藏的组合,尤其是观音、地藏的组合,晚唐五代的大足石刻较为盛行,是此期造像的主要题材之一。如:
北山第58号:“敬造救苦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一龛”,唐乾宁三年(896)。
北山第52号:女弟子黎氏“敬造阿弥陀佛、地藏菩萨一身、救苦观音菩萨一身”,唐乾宁四年(897)。
北山第53号:种审能敬造阿弥陀佛、观音、地藏,前蜀永平五年(915)。
可见,北山第254号龛以观音、地藏为阿弥陀佛胁侍菩萨的组合,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地域性。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该像的应为地藏菩萨。
(二)第254号左右侧壁的雕像
第254号左右侧壁雕像,《大足石刻内容总录》认为是供养人造像,称“三圣像左右外侧上层,各立有三位供养人像……下层亦有供养人像”。笔者认为这些供养人造像,应为十王和判官造像,理由是:
一是从龛中保存的判官铭文来看。上层的祥云 中榜题明确提到了“崔判官”、“赵判官”、“延口判官”等。判官是辅助地狱十王处理日常事务的冥间官吏,尤其是“崔判官”在宋代及后的地狱十王图像中较为常见。这一点,敦煌画卷中,十王图像旁往往有“判官”人物形象。
二是从龛左右侧壁布局来看。龛左右侧壁上、下各为两朵祥云,上层为判官,下层各为五身造像,合计为十身。上、下祥云中人物造像的服饰有明显的区别。上层造像多戴幞头,下层造像基本上戴通天冠(或冕旒),为王者身份,显示出上下两层造像身份的差异。北山石刻中供养人造像的服饰不可能是王者的服饰。这种服饰差异的特征,敦煌画卷中也有类似的表现(详见后文)。从雕刻者设计的角度来看,将其分别成组雕刻,判官等皆安排在左右侧壁上部祥云中,而十王置于下方祥云中,显系雕刻者在布局上的有意而为,体现出十王与判官在地狱中所处的地位有所不同。
三是从十王信仰在大足的流布来看。十王题材在大足五代时期的造像中,就有所表现,如,北山石刻中,毗邻第254号的第253号龛,其主尊为观音、地藏,左右侧壁的祥云中就有十王,今仍可见“太山大王”等十王铭文。此外,北山五代造像区域内,从图像布局来看,第205号为地藏与十王龛,龛中雕刻地藏,两侧分列十王,十王前皆有案桌。北山第254号所处造像区域,也在晚唐、五代造像集中区,因此,出现有十王造像,亦是此时期该题材在大足流行的体现。
综上所述,该龛左右壁造像不是供养人,而是晚唐以后流行的十王,左右上层祥云中为判官,下层祥云中为十王。十王是唐代逐渐流行的一种信仰,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藏川所述的《佛说十王经》,对于十王在民间的流传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界基本上认为,藏川所述的《佛说十王经》为产生于中土的“伪经”,其时代在唐代中后期。
对于第254号铭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龛左右壁下层造像与榜题,从现存遗迹来看,下层祥云原有四则榜题,目前仅有左壁外侧一则榜题文字可辨,为“柳文兴”。从前揭所知,龛左右壁下层十身像为十王造像,十王名中无“柳文兴”,而且,如果是十王之一,那么,不可能单独雕四位王者名。因此,“柳文兴”以及现已风化的其他三则榜题,很可能是出资镌刻该龛的人物,或者是捐资者祈求获得功德的人物,具体情况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三 北山第254号十王造像浅识
大足北山石刻第254号十王造像题材的确认,对于十王题材流布、表现形式等方面有较高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增加了大足石刻五代两宋时期的十王造像
大足石刻中的十王造像,历来备受学界关注,先后有杜斗城、罗世平㈨、胡文和、张总、陈明光以及日本学者荒见泰史。等先生在其论著中,对十王造像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根据这些成果统计,目前大足石刻有十王造像的龛为:北山第117、205、253号,石篆山第9号,宝顶山大佛湾第20号。2007年,重庆地区发生持续干旱,境内上游水库中显露出一处摩崖造像点,根据当地人的俗称和造像题材定名为“十王殿石刻”,其中有地藏与十王像龛。据初步分析,该龛造像大约在南宋初中期。加上北山第254号,大足石刻存有五代两宋时期的十王造像共计7龛,其数量在巴蜀地区是较多的。
大足五代、两宋时期的十王造像,北山第205、253、254号大致为五代时期的,石篆山第9号为北宋绍圣三年(1096)的,北山第117号和十王殿石刻地藏十王龛为南宋初、中期的,宝顶山大佛湾第20号为南宋淳熙至淳口年间(1174—1252)的,时间跨度较大,从五代至南宋中后期,对于了解十王造像在巴蜀地区的传播、与其他地区的比较等,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北山第254号龛十王造像年代相对较早,为大足早期十王造像的研究增添了新材料。
(二)五代时期大足十王造像的演变——以题材组合与布局为例
目前,大足石刻的十王造像中,被学界基本认定为五代时期的造像有北山第205号、第253号,以及第254号。这些造像的组合与布局均有差异:
大足五代时期的十王造像,因距离十王信仰产生的年代和《佛说十王经》的出现地较为接近,对于该题材和经典的流布,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北山第205号,龛中主尊为地藏菩萨,两侧为十王,正壁主尊左右上下三层分别坐六王;左右侧壁上下二层分别坐二王,下部各有三身造像。其中有多身头戴幞头、双手于胸前持笏的造像,与第254号判官造像的图像特征较为类似,恐亦为判官。第205号龛十王造像的布局和十王坐式,与今成都至大足之间的十王造像较为相似,如资中西岩第83、85号,安岳圆觉洞石刻第80、84号等,表现形式一般为十王分列地藏两侧,十王前皆有案桌等,只不过在具体的布局形式上略有差异,可视为同一类型。其中,资中、安岳等地的这些造像是目前所见十王造像中时代较早的,如资中西岩第83、85号,其时代可能为唐光化年间(898—901),在四川绵阳北山院地藏十王像龛未被学界关注之前,“是最早的石窟雕刻作品”。可见当时大足佛教雕刻,受到川西一带石窟雕刻的影响。
北山第253号和第254号,龛中主尊为阿弥陀佛、观音、地藏或观音、地藏菩萨,在两侧壁雕刻的祥云中雕刻十王及判官。此种布局形式,在巴蜀地区唐宋时期的十王造像中极其少见,其题材组合,与唐五代时期地藏、观音组合的盛行有关。此种题材组合造像的目的,从大足北山现存的造像铭文来看,其目的主要“希望造此像而能够使亡者‘承此功德,早生西方’(第58号)、‘化生西方,见佛闻法’(第53号)等等”,可知与净土信仰有密切的联系,这与营造十王造像的目的基本相同。因此,北山第253、254号十王造像与阿弥陀佛、观音、地藏组合形式的出现,与此时期观音和地藏题材组合的盛行、净土信仰的传播等有密切的关系。
大足五代两宋时期的十王造像,呈现出不断演变的过程,正如张总先生所言:“从成都到大足,地藏十王的龛像,反映着其由晚唐到南宋传播演化的过程”。而从大足五代时期的十王造像来看,这一变化的过程,早在五代时期就逐渐显露,即在第205号保留着来源于成都方向的传播痕迹,而第253、254号则随着十王的传播,组合和布局逐渐产生了变化。
(三)关于判官造像
判官,本系古代官名,早在隋代就开始设置。唐代,凡临时派出处理事务的官员都置有判官,以掌文书事务。唐代中期以后,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都设有判官,其权渐重,几等于副使。宋代及之后仍有设置。
叙述十王的经典也提及类似判官一类的人物,如: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鸠尸那城阿维跋
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临般涅槃时,举身放
光,普照大众及诸菩萨……司命司录、五
道大神、地狱官典,悉来集会……
此处“地狱官典”,杜斗城先生解释为“应指地狱中的判官等”,此说可从。另,敦煌文献的发愿文 也有法会之际,在祈求十王降临的同时,亦祈求其部众同随,如S.5639:
愿十王明鉴,来降道场;善恶部官,同
临此会。
今存的敦煌文献中有较为丰富的判官一类的人物形象:
如董文员施造的《十王经》的图像,佛与十王的身后就有四判官。佛左有“吴判官”、“赵判官”,佛右有“崔判官”、“口城王判官”。四位判官皆持笏板而端立。该经卷的年代,据考证为北宋开宝四年(971)。
敦煌P.2003中,图中左右分别站立四像,皆头戴幞头,着圆领短袖袍服,双手拱于胸前,像旁有长条形的榜题框,框内无字。
敦煌P.2870,图上方、左右两侧,分别站立四像,皆头戴幞头,着圆领短袖袍服,双手于胸前持笏,身旁亦有长条形的题榜框,框内有字,可辨“判官”等字。
从上述可知,十王图像中,判官是较为固定的人物。该类图像在敦煌文献中的形象大致为:头戴幞头,身着圆领袍服,手中多持有笏板,全是文官形象;这些图像特点的人物,也较多地出现在敦煌《十王经》的地狱各殿的图中,或恭敬站立王者身后,或正向王者禀报,从其图像特点和人物动作来看,应为协助地狱十王处理日常事务的判官。可知判官在十王造像中的作用,也是协助十王处理地狱中各种日常事务的,其图像特征和职能,都与古代现实中的判官极为类似。
从大足北山第254号有确切的判官题刻来看,大足五代时期的十王雕刻中也应有此类人物形象。又如北山第205号前揭左右侧壁下层的造像,再如第253号两侧壁的祥云中十王像旁往往站立身着袍服、手持笏板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身份极有可能为判官。
弥足珍贵的是,第254号判官造像有准确的铭文,其中是地狱传说中非常有名的崔判官,以及“延口判官”、“生口(祠?)判官、“赵判官”等。其中,崔判官、赵判官见于敦煌北宋开宝四年(971)的董文员施造的《十王经》,判官图像特点又极其相似,可见早期的图像样本,敦煌与大足两地都有较为相同的图像样本,不过,也还有一些差异的,如敦煌北宋开宝四年(971)的董文员施造的《十王经》中有“口城王判官”,而大足北山第254号有“延口判官”、“生口(祠?)判官”等,具体情况还有待于深入探讨。
综上所叙,北山第254号造像龛题材的认定,尤其是十王题材,具有以下意义:
一是该龛主尊阿弥陀佛、观音、地藏,为中国佛教传播所产生的组合样式,而龛侧壁的十王造像,所依据的经典为中土伪经《佛说十王经》。该龛造像题材,基本上是以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造像题材为主,具有浓厚的世俗化佛教的色彩。
二是该龛的十王造像,为探讨大足石刻同类题材的演变提供了更加清晰的发展线索,尤其是十王造像的组合和布局的变化,为五代时期此题材的演变提供了实物资料。
三是该龛有准确的判官铭文,为深入了解地狱神灵系统在五代时期的演变,提供了较早的资料;同时,还为探讨五代及之后同类题材的艺术、信仰的流变,也具有一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大足石刻内容总录[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104
[2]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大足石刻铭文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3]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4]罗世平,地藏十王图像的遗存及其信仰[A],唐研究[M],第4卷,北京:京大学出版社,1998
[5]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6]张总,地藏信仰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7]张总,大足石刻地狱——轮回图像丛考[A]∥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2005年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8]陈明光,石窟遗存《地藏与十佛、十王、地狱变》造像的调查与研究——兼探《十王经变》与《地狱变》的异同[A]∥陈明光大足石刻考察与研究[M],北京:中国j峡出版社,2002
[9]荒见泰史,关于地藏十王成立和演变的若干问题——以大足石窟地狱变龛为中心探讨[A]∥敦煌研究院,2004年石窟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0]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大足十王殿石刻造像初识[J],重庆历史与文化,2007,(2):20~27
[11]李小强,简述唐宋时期地藏与净土之关系[A]∥大足石刻研究文集(三)[c],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12]臧云浦,等,历代官制、兵制、科举制表释[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239
[13]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