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丛林中徜徉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d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关注“诵读”、“想象”、“链接”等关键词。下面,笔者择要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几点策略。
  
  一、诵读——以声契心,还原本来性情,还复诗词固有味道
  古诗词诵读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字正腔圆,读准读通
  朱熹曾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正确认读是诵读的基本要求,假使学生连最基本的读准、读通都未能做到,何谈“诵读”二字?
  2.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不同的格律诗有着不同的停顿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致把握朗读的停顿,使学生在饶有兴致的诵读中品味诗词的节奏美,在抑扬顿挫中渐入诗词情境。
  3.潜心会文,读出滋味
  学生通过诵读在脑海中积累下的诗文,暂不理解或理解不到位,都很正常,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与诗文相会。
  4.且吟且唱,陶醉其间
  吟唱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吟唱能使人品味到诗词的“情”和“趣”,可以说,诗词与吟唱两者共生。戴建荣老师在执教《送元二使安西》时,一改常态,教给学生古诗词的“平仄规律”,并鼓励学生加上体态语“舞之”、“唱之”,然后配以《渭城曲》反复吟唱,师生把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想象——羽翼扇动,直抵肺腑心灵,直达诗词本真意蕴
  1.想象促字词理解
  古诗词教学中的词语教学一直都被看做“软肋”。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推想(想象)”呢?窦桂梅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一课,在理解“相媚好”时,引导学生想象翁媪之间的互相夸赞,将学生从理解词意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在轻松的想象中展开情与情的交融,真正体会“相媚好”所蕴含的情深意浓。
  2.想象促语感培养
  特级教师于漪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教师应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地引导学生诵读文本。如王自文老师在《独坐敬亭山》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聚焦李白与敬亭山这一人一物,想象二者深情对视时的对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回环复沓的诵读,在逐层推进中,学生的感受得以深入。
  3.想象促情感提升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王崧舟老师在执教《长相思》一词时,让学生先从老父、妻子、儿子等角度质询作者:问君何事轻离别?学生在生成的对话中体验着“相思”,感悟着“故园”二字中饱含的情感。紧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以词人的身份回答之前的质询,在一次次的精神诉说中,“保家卫国”的精神在与“乡思”的情感想象对话中越发地凸显,越发地激昂。
  
  三、链接——珠联璧合,丰富文化内涵,丰润诗词精神滋养
  1.链接在背景不明时
  大多数诗词内容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差较远,制约着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与理解。教师不妨为学生提供与该诗词有关的背景材料,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学习诗词作知识铺垫。当然,资料的填补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入情入境,但切不可过多,不能成为课堂华而不实的装饰。
  2.链接在理解阻滞时
  古诗词中的许多经典名句都是诗人呕心沥血而得。在品词析句、理解大意时,往往带来很大困难。教师可以链接题材或内容相仿的诗句,以词品词,以文析文,两相鉴照。如理解《春日》中“万紫千红总是春”时,可让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链接其他诗人描写春天的诗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样理解诗句也就水到渠成了。
  3.链接在情感起伏时
  教学时,借助资料的链接,可以促进学生对诗词的感悟。如王自文老师执教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将其与林升的《题临安邸》一诗链接,林升诗由愤起首,陆游诗以悲作结,同中求异。并在课堂结束之时,链接歌曲《满江红》,课堂氛围顿时豪气冲天、壮怀激烈,使学生投身其间,悲诗人所悲,感诗人所感。
  (责编夏天)
其他文献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理念在较长时期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积累、沉淀、凝结和提炼,是一所学校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所在。学校文化的打造就是要形成一种凝聚学校成员的核心理念,并将这一核心理念体现在办学目标、育人目标中,辐射到教育教学活动、师生行为和学校管理中,实现“内化于心,外显于形,取效于行,固化于制”。可以说,核心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统领全校成员的精神动力,是落实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
[摘 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意义重大。作为教师,应全面把握新课标中对作文修改的要求,有意识、有计划、有梯度地培养学生自我修改及合作修改作文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素养 自我修改 合作修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87  【背景分析】  作文的传统批改方式是教师负责全批,学生先打作
[摘 要]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铺垫,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使命。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荷花》一课为例,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习作积累语言并进行实际操练,从而使学生易于习作、乐于习作。  [关键词]习作 教材资源 作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86  在平时
书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  作者:黄书光 王伦信 袁文辉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7月  ISBN:9787504121301  定价:29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事业属于文化事业的一部分,二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受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各类文化的融合、碰撞现象不断增多,使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基础教育要
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纲领灌输多,细节引领少,缺乏对文本的细致解读。要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信任学生,师生一同进行文本探究。如果说课文就是奔腾的波峰浪谷,那么教师和学生就是勇敢的艄公,而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领学生寻找文本的“筏子”。  一、意象引渡,自主搜索文本“筏子”  在《黄河的主人》这一课,很多教师都不约而同地将文章主旨定位在寻找“黄河的主人”,
[摘 要]“能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是第三学段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能力。在课堂教学与评价中,教师要从识别与推论、整合与解释、评价与鉴赏这三个维度来对学生进行考察,以问题和任务为导向,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命题测试;材料;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对于刚刚学写作文的中年级学生而言,“习作”二字更是成了他们望而生畏的字眼。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的作文要求:“要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如何让中年级的学生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顺利起步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对于刚刚学写作文的中年级学
[摘 要]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和保障,是教师学科综合素养的体现。在教材分析时,教师要读体裁和结构、读教材地位、读本单元主题和重点、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定教学主张,这样才能深入理解教材文本的逻辑结构,明了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只有教材分析到位,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教材分析;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 要]口语交际教学,教的是和谁说,如何说,怎么说。这一特点决定了口语交际不是简单地把听和说相加,而是一个以听、说为核心的交际双方互动的过程。结合教育学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交际就要和人交流,交流当然离不开生活。因此,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来寻找低年级口语交际的切入点,并结合生活情境来调动学生交际的主动性,从而实现交际的价值。  [关键词]生活化;交际点;主动性;价值性  [中图分类号] G62
从2016年起,武汉地区参与了两轮果果项目的实验。2016年,三所学校参与实验,涉及15名教师,300名学生。2017年,六所学校参与实验,40名教师,1360名学生加入“果果”。所有参加果果课题实验的教师,都有一个感受:果果课程与其他课题或课程完全不一样。  一、落实果果课程,抓常规重实效  1.建立“云端”交流站  武汉地区的课题组规模并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进入了果果团队,就要扎扎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