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垛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m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秸垛垛——”
  “麦秸垛垛——”
  鸟儿们的催促让麦季变得越来越短,从去年秋天播种,种子萌芽、分蘖、抽穗、扬花、灌浆、成熟,如今等待的就是收获。喜看稻熟千重浪啊——
  麦田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微风吹过,麦浪起伏。田边,一个老农揪下一个麦穗,在手心里搓了搓,吹去麦糠,然后把麦子放进嘴里,立即飘散出原始浓郁的幽香。
  割下麦子,运到场里,打场,扬场。
  麦场里,农人们是不惜力的。
  一年的收成好不好,就看一个麦季。
  1981年,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的大麦秸垛,变成了一家一户的小麦秸垛,麦子三百多斤。
  这一年,换了麦种,亩产达六七百斤。能顿顿吃上白面馍,这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村里人心里暗暗叫喜,莫非有神仙相助?
  麦场上,就有人回家燃放了鞭炮。一家燃放了鞭炮,全村各家各户就都燃放了鞭炮,比过年都高兴。
  这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期盼。
  我清楚地记得当年种的麦种叫“百农3217”,是百泉农专黄光正教授培育出来的。这一年,我考上了百泉农业专科学校。
  麦子人了囤子,麦秸就垛成了垛。
  麦秸垛有长方形的,有圆柱形的,也有锥形的。顶部自然隆起,再覆上一层麦糠泥,雨水就不会流进麦秸垛里了。
  平原上没有煤,没有森林,麦秸垛是一家一年的柴火,做饭取暖都用它。
  即便不烧火做饭,也要把麦秸垛垛好。
  谁家要是因为下雨,没有垛好麦秸垛,是要被人耻笑的。
  麦秸垛,就是一个种地农民的毕业证书。
  麦秸垛,就是农民每家每户的财富。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祖祖辈辈皆如此。
  麦秸垛大了,麦囤子就大。
  麦秸垛小了,麦囤子就小。
  通俗的农谚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和现代农业科学。
  上了大学,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农学书上说,这叫粒茎比。你可以想象,一个瘦小的茎秆怎能托举起沉甸甸的麦穗?
  去年几个麦秸垛,今年还是几个。
  一个不多,一个也不会少。
  月光下,麦秸垛就如老牛静静地卧在村边,守卫着村庄的树木和田野,守卫着村庄的和谐与美好。
  哪天,发现村里多了或少了一个麦秸垛,那村里一定有重大的事情发生。
  冬天,麦秸垛又是鸟雀聚集的地方。鸟雀钻进麦秸垛,麦秸垛就是它们温暖的家。麦秸垛下面的麦粒,自然成了鸟雀的美食。
  说出来不怕人笑话,村里有人把麦秸当棉花装进被子里,铺在床上,还挺暖和的。在实行“粮票”“布票”的年月,棉花是非常奢侈的商品。
  麦秸垛不仅是鸟雀玩耍的地方,也是小朋友们捉迷藏的最佳去处。
  爷爷给我讲过一个故事,鸟蛋从麦秸垛上滚下,到地上就变成了小鸟,我不信。
  麦秸垛又是牲畜养殖户的必备。
  不起眼的麦草曾经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兵书上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里的“草”,即马匹的饲草,麦秸是其中之一。
  麦秸垛变小了,小牛长成了大牛,小马长成了大马。经过牛马的胃,麦秸又变成了肥料。这些牛粪马粪被叫作农家肥,是农民的宝贝。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只施农家肥种出来的庄稼,叫绿色有机农产品。超市里有机蔬菜比平常菜价格贵出好几倍。
  大概城里人看不到这样的镜头,夕阳西下,农人牵着驴子从田里归来,选一块空旷的地方,让驴子在地上打几个滚儿,俗称“驴打滚儿”。如果不打几个滚儿,驴子是吃不下麦草的。
  一个名人说,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说的是一种精神。
  据统计,全国每年冬小麦3.3亿亩左右,河南8500万亩,占四分之一。河南是全国人民的大粮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感恩土地。感恩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一切,包括粮食和秸秆。
  可是,有的人对土地没有敬畏感。每年麦收都要成立秸秆禁烧指挥部,县里有,镇里有,村里有,而且,每个村都要有。燃烧秸秆,拘留还要罚款,可偏偏还有人要做,为什么呢?
  我去过山东高唐县,那里有一个造纸厂,用麦秸造纸,生产出各种纸张和包装用品……生物发电厂拿麦秸发电,嬗变成清洁能源。麦秸要是不被碾压,麦秸秆能做成麦秸画,成为高档的艺术品。
  如今,麦秸垛少了,零星地在村頭见到。麦秸垛跑哪里去了?问树木,树木无言。问坑塘,坑塘不语。人们不烧麦秸做饭了,袅袅炊烟,那是记忆中美丽的乡愁。
  只可惜,在生活中已经见不到了,只能在字典里看到。原始的农耕方式逐步被联合收割机代替,麦秸也被粉碎,秸秆还了田。自然古朴的村庄即将消失,农民住进了高楼。
  不种地了,农民不再叫作农民。只有种田的人,才对得起农民的称谓。
  麦秸垛化作一缕风,消失在田野。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老家面对三岳。放下尘世的烦嚣,到三岳吹一吹风,提神醒脑,这,未尝不是旅途中的一大享受。  秋日,县作协一班文友,相约三岳采风。三岳位于怀集蓝钟镇,与县城相距50公里。那天,天色爽朗,蓝天无尘。我们在县城驱车直往,沿途欢声笑语,清风送爽。公路两旁,错落的楼房迎来送往。金黄色的田涛,洋溢着收获的喜气。眼前,一条白色的巨龙不时映入眼帘,那是穿越怀集的贵广高铁。一路上,它陪伴着我们穿山越岭,为我们的旅途增
期刊
我一脚跨进月牙门。  她看见我来,尴尬地微笑着,很不自然的那一种,有点儿僵。看得出,她很久很久没有笑过了,大概是从先生田常过世以来,得有五年了吧,也许她都快忘记怎么笑了。  她从屋里取出一壶茶,是她自己采制的手工茶,透过围墙可见,这茶就长在后山,层层叠叠绿透了山顶。简单交代几句,吴非就转身做面条去了。我拉开凳子坐下,烧了一壶水,兀自沏起茶来。阳光从遮阳棚顶上的一个破洞泄下来,投射到杯子里,金黄的茶
期刊
我小时候住在柳林高山地区,经常有雪,第一场雪下过后,背阴的地方,雪一直化不完,直到春暖花开。  那时候的雪很大,“好大的坨坨,像筛糠一样”。柳林人口中的“筛糠”,和词典中的“筛糠”不完全一样,主要是形容人冻得浑身打战。柳林山高,冬天没有青草喂猪,要提前从山上捡回枯落的猕猴桃叶、葛藤叶等,晒干揉碎,筛了备用。各家各户备有几种筛子。罗筛很细,筛面粉;细筛子,眼儿比米粒儿还小很多,筛玉米面;粗筛子,眼儿
期刊
20多年前,我在县里棉织厂的织布车间做挡车工,她呢,是纺纱车间的,很漂亮,我不知道她最后招了谁做上门女婿。我只在棉织厂做了一年多,就离开了,很多年没有再见过她。没想到,搬新家后第一次去菜市场,我一眼就将她认了出来。我站在墙角一隅偷偷地看她,越看越恍惚,甚至一度不确定那是不是她。是大家公认的厂花。  很多男孩儿追她,但都半途而废,因为她家无男丁,她有个条件就是男方必须入赘。这就成了很难逾越的鸿沟,不
期刊
好像蚯蚓一样,冰凉感爬过你肚脯上的皮肤,钻人一个个空洞洞的毛孔,“嘶呀,嘶呀”,白雾一团团盛开。  看不出色彩的鲜艳被无限放大,脑际一片恐惧。就像一伸手,你就能够到低垂下来的一两串冰葡萄似的,死神变得那么的触手可及,可以听见他微微发颤的呼吸声,可以触摸到他的鼻翼上齐刷刷列队出发的寒毛们,还有一星两星三星的汗珠,我们的鼻翼所能感应到的,那些个被倒逼出来的冰凉感。我见过黑暗中的葡萄树,两三棵,三五棵吧
期刊
缸,一大口;菜,一大堆;盐,一大包。  一位汉子,一名少年。  初冬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这整洁的农家小院,照耀着这人、这缸、这菜、这盐。  漢子开口道:“今儿个你要做我的助手。”  少年回答道:“好!”  那少年便是三四十年前的我,那汉子是我的父亲。  天蓝得近乎透明,已经连续几日都是晴好。这样美好的日子里踩腌菜,是父亲早就计划好的。大缸已洗涮干净,菜已晾晒得恰到好处,盐已准备充足,只等父亲一声令下—
期刊
读初三那年,原来教我们语文的那位女老师,因患贫血症请了长假,庄老师刚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我们学校,便成了我们班新一任语文老师。他个儿高、消瘦、清俊英气,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讲话的声调很像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缓慢而顿挫”。因为他长得有点儿像我远房的一位表哥,第一次见到他,便有几分亲近感。  庄老师人如其名——庄重严肃,富有才华。他的作文课别开生面,据说他在大学里发表过许多诗文,令我刮目相看。第
期刊
几乎每家农户都有一口地窖,这是我在乡下行走时看到的情形。屋内的火笼旁,或屋外背风向阳的偏僻处,都隐藏着这样一口口深不可测的地窖,大小不一,深浅各异,裁量标准自然由农人拿捏,依据地里的收成而定。农人们看上去纯朴憨厚的面孔,身上却隐藏着生存之道的一些绝技,他们不动声色地借助地窖,把风寒悄然地挡在外面,让红薯、芋头、生姜这些惊风怕寒之物在北风呼啸的天地里仍有一处温暖的庇护所,可以安然无虞地保持到春暖花开
期刊
这个周末,送女儿上学后,我又循着老路往公园去。雪后一周了,城市里还有遗存的雪迹。  公园里的树,很杂,阒然无人,却可以听见沙沙的声响。我放缓了步子,左顾右盼,侧耳倾听,觅到了声源,那是蘆苇在林子外面的河边“诵经”。无甚原委地,我把冬日的芦苇视为老僧。  河水泛着淡青色,映了几朵云。芦苇的影子也倒映在水中,静物一般。  2006年3月,合肥,一场浩荡的桃花雪突兀而至。  那一年,为了生计,我在正月十
期刊
福临铺,是英雄后卫师、红34师师长陈树湘的故乡。  仲夏时节,一个天蓝气爽的日子,明媚的阳光,洒满宽阔的乡野。黑色的柏油路面,跳跃着绚烂的光斑。走在去福临铺的平坦村路上,放眼四周,绿泛田畴,花开庭院,鸟飞丛林,渠水清悠,鸭戏池塘。望着这片青翠欲滴,五彩缤纷,人来车往,充满蓬勃生机,富饶美丽的山村景致,就感觉像看电影一样,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  怀着敬仰之情,我来到矗立着陈树湘雕塑的文化广场。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