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_a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术鉴赏教学属于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传统的高中美术注重培养学生在绘画方面的技巧,忽略对学生鉴赏审美能力的培养,这样单一的美术教学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及艺术表现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本文基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对高中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高中美术 鉴赏教学 审美能力 培养
  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的形式侧重对学生绘画功底的训练,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指导,使得学生只有绘画的能力,却没有赏析艺术作品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发展较为单一,各方面素质得不到提升。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需要注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使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获得美的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必要性
  美术鉴赏是鉴赏者通过运用视觉观察感知,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艺术作品进行分析、体验、判断的欣赏过程,能够使鉴赏者从中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师生通过共同的美术鉴赏活动,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衡量学生的素质、修养,离不开对学生美育的培养。作为审美艺术的美术鉴赏教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影响学生,起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作用。然而,现阶段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不仅教学思想陈旧,而且缺乏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教学,使得学生无法理解艺术作品表现的精神和生命力,从而得不到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阶段需要实施美术鉴赏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探究。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积极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提高高中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兴趣,而且能够引导高中生主动地进行欣赏和探究,促使其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理解美术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内涵[1]。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欣赏艺术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适时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通过这样主动思考的方式,挖掘自身潜能,从而有效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授《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一课时,为介绍这一时期的青铜作品,教师先用课件展示多幅商周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在学生对这些古代中国的作品产生强烈兴趣后,适时提出问题:“青铜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确定是以铜为主,加入锡铅合金,用蜡或泥模铸造的青铜器具。教师继续提问:“青铜器有什么功能?”学生结合作品欣赏,能够得出有礼器、乐器、兵器等不同功能。通过这样的鉴赏课,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青铜器的艺术内涵。
  (二)实施多样教学,增强教学感染。
  随着高中生个性的不断发展,其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感悟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将抽象的描述转变成形象的展示,突出美术艺术的感染力[2]。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及学生的需要,采用多样教学的方式,将艺术鉴赏课表现得更为生动、直观。为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教师在教学前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找到教学的关键性,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的内容,从而挖掘教材的独特点,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授《传神写照——人物画》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人物在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图像,使得人物图像更为鲜明,学生通过观察不同于书本上的动态图画,对人物画的了解更加深刻。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将单调的抽象教学变成生动形象的艺术感染,促使学生更愿意欣赏艺术作品,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
  (三)建立和谐关系,营造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而且能够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师生在鉴赏艺术作品时共同探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融入作品意境,从而获得审美体验。通过这样的教学氛围,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悟会更加深刻。
  例如,教师在教授《与民族共命运——木刻与漫画》一课时,首先以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谈论作品的产生背景及特殊含义,然后询问学生对那段历史的了解,学生在交谈当中欣赏徐悲鸿的作品《奔马》及其他作品。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在交谈中营造融洽的氛围,使学生在体会国家命运中感受到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精神。
  三、结语
  美术鉴赏是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重视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能够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落实学生全面发展的策略,因此,教师需要培养高中生的审美能力。首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对艺术作品进行探究,提高审美积极性;其次,需要实施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强艺术作品的吸引力;最后,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提升。这样多方面的培养能够促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实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姚伯玉.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之我见[J].美术学刊,2014,12(1):61-62.
  [2]朱长清.美术鉴赏教学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3,22(24):177-178.
  [3]胡長春.如何提高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J].学周刊,2014,20(7):226.
其他文献
本文以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为外类群,普通野生稻(O. rufipogon)为对照,以栽培稻5个典型的籼亚种(O. sativa ssp. mdica)品种明恢63、R288、广陆矮四号、余赤231-8、南京11号,一个带有粳型血缘的籼稻9311,2个典型粳亚种(O. sativa ssp. japonica)品种日本晴、秋光,1个为利用普通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转育而
对未成年人的培养和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时期是实施培养和教育的黄金阶段,未成年人可塑性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确立远大的志向抱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对他们的一生都十分重要。鉴于此,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目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  一、未成年人思想
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 Chun et S.K Lee)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蒜头果种子富含油脂,为重要的工业用油原料,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蒜头果现存自然分布狭窄和资源量日渐稀少限制了其得以实际的生产应用。本文对蒜头果在无菌苗的培养及增殖、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细胞悬浮培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综合的试验研究。初步试验结果如下: 1.以蒜头果新鲜种子为外植体,除去种皮后对
摘 要: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如何通过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已日趋重要。针对社会需求,现提出了“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尝试通过立足于真实职业情境的“项目主题式”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有效运作解决职业院校课程与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为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思路,进而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吸引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项目主题式 教学模式 
材料的高温光谱发射率为材料最重要的高温热物性参量之一,是影响高温条件下物体热辐射能力和它的光谱分布、物体之间热辐射交换量的主要参数,在航空航天、辐射测温、能源与节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ture Radar,极化SAR)是一种多极化通道成像雷达系统。由于不同物理性质的目标对极化电磁波的后向散射特性有所不同,极化SAR采用多个
摘 要: 教师备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是学生一贯的学习策略与学习过程的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倡因材施教,关注学习风格就是因材施教的准备工作。关注学习风格差异教学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采用与学生学习风格相一致的“匹配策略”;一是对学习风格中的短板进行弥补的“故意失配策略”。要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特有的学习风格,使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素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中一个激动且混乱的时期。处于这一特殊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由于生理、
摘 要: 课堂反馈能帮助学生知道自己已学知识程度,并进行调整,并使学生感到得到老师的重视,学习动力明显增强。巧妙运用言语反馈和非言语反馈,借助其他教师和学生参与课堂反馈,对学生进行有意注意,关注细节反馈等进行有效反馈,为教师有效监控课堂,及时调整教与学的活动提供方法,从而对教学实践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课堂反馈 言语反馈 非言语反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堂的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民工子女跟随父母一起大量外出,以及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许多农村适龄儿童从幼儿园开始便在城区就学,致使位于城区周边的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农村学校生源出现了自然萎缩,被迫形成学生少于30人的“小班”,有的甚至只有十几人。由于优质生源流失严重,班级学生中,学困生、问题生比重较大。教师如何转变教育思想,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方式有效实施“小班”教学,提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