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活动。”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勤奋好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鲁迅先生“随便翻翻”的读书习惯,使他看书着迷,成为伟大文学家;华罗庚“刻苦自学”的习惯,终使“勤奋”出“天才”,成为著名的数学家……这些例子表明,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国内外教学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学习的好坏,百分之二十与智力因素相关,百分之八十与学习习惯相关。这就说明,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今后的发展意义深远。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大班的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学习、生活,而小学的学习方式是完全不同于幼儿园的,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小学则是以学习知识为核心的学习活动,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为其今后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怎样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现总结一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利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1.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幼儿从其一出世起,就积极地向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纲要》指出:3岁儿童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但是,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有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总是向成人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等各种问题;而有的对眼前的变化“视而不见”,这让孩子失去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机会,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学习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智慧开启的重要能源。如在自然角,我给幼儿设计了观察记录表,让幼儿用追踪观察的方法间断性地观察和记录,了解种子从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丰收季节,我们带领幼儿到农田之中观察比较玉米与高梁。让幼儿从外形特征,如根、茎、叶等方面,比较其明显与不明显的不同特征。不仅认识了玉米和高梁,又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孩子的观察力是增进其他能力的前提,我们要多提供活动的机会,并在活动中注意多培养、多引导、多渠道发展孩子的观察力。
2.妙用动画人物,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对动画人物的喜好。福娃、大头儿子、孙悟空等等总是孩子们的最爱。可别看这些虚拟世界的动画人物,它们的力量有时是我们这些真实世界中的人难以达到的。所以,我总是以这些童话人物的口吻来要求孩子,“上课了,福娃请小朋友注意力集中!”“大头儿子说小朋友要开动小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听着这些以动画人物口吻说出的话,孩子们总觉得特别的亲切,有吸引力,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了,教师还可利用游戏、故事等方法,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持久。
二、充分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幼儿有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使以后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直接吸收别人的经验,为己所用。如在体育活动后到午点前的短短十分钟里,我设计了一个“悄悄话”的小游戏。它不仅可以调节好他们活动后兴奋的情绪,让他们能安静用餐,也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每天我请五个孩子分别和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然后由老师或者幼儿自己来表演说话的内容,用动作和口型来让大家猜他说的是一句什么话。在别人表演和轻声说的时候,教室里安静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听得特别认真,看得特别仔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眼。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小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每天十分钟,不仅锻炼了孩子们倾听的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说一句完整、连贯的话。
三、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教育活动,分阶段地培养幼儿任务责任感,对其走上有一定独立性的小学生活,无疑有着极大影响。例如,我在进行科学活动“聪明宝宝寻宝”时,就布置幼儿任务,回家找一些小电珠、电线、电池、电线拼路板等操作材料第二天带到班上来。目的是通过幼儿帮助老师准备教具,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意识。果然,第二天,许多小朋友带来了“小电珠”、“电池”、“电线”等等,活动开展的很成功,孩子们的情绪很高。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针对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孩子面前进行榜样教育:“这些能从家里带来操作材料的小朋友能认真记住老师分配的任务,帮了老师的大忙,是个负责的好孩子。”又让孩子们说说如果大家谁都没带东西来,这次活动会怎么样?从而使孩子们了解到不负责任的后果。通过这一类型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做事要认真负责,善始善终,从而逐步树立起幼儿的任务意识,为幼儿今后的小学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充分挖掘儿歌、图书的教育功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提高读写能力。
良好的读写姿势是良好读写能力的基础,而良好的读写能力又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儿歌、故事、连环画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儿歌朗朗上口,易读易懂;趣味性强的图书,幼儿对其百看不厌。在对幼儿进行读写姿势培养的过程中,一是利用图书阅览室的条件,发挥图书的教育功能;二是将对幼儿读写的具体要求创编成儿歌,并制作成幼儿喜爱的图书,使幼儿在制作图书、阅读图书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提高幼儿的读写能力。如在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姿势方面,我们创编了儿歌《亮眼睛》:“眼睛眼睛亮晶晶,保护眼睛仔细听,看书学习身坐正,距离一尺要记清,时间长了向外望,欣赏远处好风景。”幼儿在反复的诵读中,不仅记住了正确的朗读姿势,还照样效仿。又如在培养幼儿的写字姿势时,利用儿歌《学习姿势》,(小小图书桌上放,眼离书本一尺远,铅笔卡在虎口上,手离笔尖一寸长,胸离桌子一拳宽,肩平腰直腿平放,读书画画爱学习正确姿势记心上。)鼓励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绘制他们喜爱的连环画,使幼儿在绘制这些小图书的过程中,掌握良好的“写”姿。有了良好的读写姿势,也就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除了上述的一些方法,教师还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如:
1、树立榜样,以点及面
孩子的发展总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学习习惯好,有些孩子学习习惯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孩子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同化的,所以,教师就尽量在孩子中间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样,让孩子之间相互促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好习惯
家长是教育资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家长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要和家长经常沟通,保持家园要求的一致性,共同作用于孩子,促使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让幼儿在反复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著名教育家曼思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的牢不可破。”换言之,就是说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
教育孩子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拥有好习惯的孩子,也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大班的孩子即将步入小学学习、生活,而小学的学习方式是完全不同于幼儿园的,幼儿园是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活动,小学则是以学习知识为核心的学习活动,如果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为其今后深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怎样才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现总结一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一、利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1.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幼儿从其一出世起,就积极地向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纲要》指出:3岁儿童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但是,生活中我们会注意到:有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总是向成人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等各种问题;而有的对眼前的变化“视而不见”,这让孩子失去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机会,影响了孩子的发展。因此,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幼儿自主探索学习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智慧开启的重要能源。如在自然角,我给幼儿设计了观察记录表,让幼儿用追踪观察的方法间断性地观察和记录,了解种子从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丰收季节,我们带领幼儿到农田之中观察比较玉米与高梁。让幼儿从外形特征,如根、茎、叶等方面,比较其明显与不明显的不同特征。不仅认识了玉米和高梁,又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孩子的观察力是增进其他能力的前提,我们要多提供活动的机会,并在活动中注意多培养、多引导、多渠道发展孩子的观察力。
2.妙用动画人物,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要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对动画人物的喜好。福娃、大头儿子、孙悟空等等总是孩子们的最爱。可别看这些虚拟世界的动画人物,它们的力量有时是我们这些真实世界中的人难以达到的。所以,我总是以这些童话人物的口吻来要求孩子,“上课了,福娃请小朋友注意力集中!”“大头儿子说小朋友要开动小脑筋,回答老师的问题!”……听着这些以动画人物口吻说出的话,孩子们总觉得特别的亲切,有吸引力,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了,教师还可利用游戏、故事等方法,让幼儿的注意力更加持久。
二、充分利用游戏活动的形式,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幼儿有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使以后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可以直接吸收别人的经验,为己所用。如在体育活动后到午点前的短短十分钟里,我设计了一个“悄悄话”的小游戏。它不仅可以调节好他们活动后兴奋的情绪,让他们能安静用餐,也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每天我请五个孩子分别和老师说一句悄悄话,然后由老师或者幼儿自己来表演说话的内容,用动作和口型来让大家猜他说的是一句什么话。在别人表演和轻声说的时候,教室里安静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听得特别认真,看得特别仔细,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字眼。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小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孩子都体验到了分享和倾听的乐趣。每天十分钟,不仅锻炼了孩子们倾听的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说一句完整、连贯的话。
三、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教育活动是幼儿园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主要手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教育活动,分阶段地培养幼儿任务责任感,对其走上有一定独立性的小学生活,无疑有着极大影响。例如,我在进行科学活动“聪明宝宝寻宝”时,就布置幼儿任务,回家找一些小电珠、电线、电池、电线拼路板等操作材料第二天带到班上来。目的是通过幼儿帮助老师准备教具,培养幼儿完成任务的意识。果然,第二天,许多小朋友带来了“小电珠”、“电池”、“电线”等等,活动开展的很成功,孩子们的情绪很高。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针对那些没有完成任务的孩子面前进行榜样教育:“这些能从家里带来操作材料的小朋友能认真记住老师分配的任务,帮了老师的大忙,是个负责的好孩子。”又让孩子们说说如果大家谁都没带东西来,这次活动会怎么样?从而使孩子们了解到不负责任的后果。通过这一类型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做事要认真负责,善始善终,从而逐步树立起幼儿的任务意识,为幼儿今后的小学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充分挖掘儿歌、图书的教育功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提高读写能力。
良好的读写姿势是良好读写能力的基础,而良好的读写能力又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儿歌、故事、连环画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儿歌朗朗上口,易读易懂;趣味性强的图书,幼儿对其百看不厌。在对幼儿进行读写姿势培养的过程中,一是利用图书阅览室的条件,发挥图书的教育功能;二是将对幼儿读写的具体要求创编成儿歌,并制作成幼儿喜爱的图书,使幼儿在制作图书、阅读图书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提高幼儿的读写能力。如在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姿势方面,我们创编了儿歌《亮眼睛》:“眼睛眼睛亮晶晶,保护眼睛仔细听,看书学习身坐正,距离一尺要记清,时间长了向外望,欣赏远处好风景。”幼儿在反复的诵读中,不仅记住了正确的朗读姿势,还照样效仿。又如在培养幼儿的写字姿势时,利用儿歌《学习姿势》,(小小图书桌上放,眼离书本一尺远,铅笔卡在虎口上,手离笔尖一寸长,胸离桌子一拳宽,肩平腰直腿平放,读书画画爱学习正确姿势记心上。)鼓励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绘制他们喜爱的连环画,使幼儿在绘制这些小图书的过程中,掌握良好的“写”姿。有了良好的读写姿势,也就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中,除了上述的一些方法,教师还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如:
1、树立榜样,以点及面
孩子的发展总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学习习惯好,有些孩子学习习惯就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是孩子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影响和相互同化的,所以,教师就尽量在孩子中间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样,让孩子之间相互促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好习惯
家长是教育资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对孩子习惯的培养,家长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要和家长经常沟通,保持家园要求的一致性,共同作用于孩子,促使其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让幼儿在反复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掌握
著名教育家曼思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的牢不可破。”换言之,就是说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养”不难,养成就需要很大的坚持性,需要不断的强化。
教育孩子是件任重道远的事情,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教师要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拥有好习惯的孩子,也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