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状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一阅读氛围淡薄,缺乏兴趣;二阅读内容单一,时间不足;三阅读指导不够,方法不当;四阅读习惯尚待培养,自觉意识不够;五家庭、学校、社会对课外阅读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我国现代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指出:“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地得益于看课外书”。由此可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而且对于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现自己劳动的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刘国正先生言:“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常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有;榜样激励法、名言激趣法、好书引读法、悬念诱发法、及时评价法、体验成功法、活动激趣法、巧用“故事迁移”法。
二、指导内容选择,学会阅读方法
黑德斯说过“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一要正确,二要合适。学生的阅读必须以现行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必读书目为基础,还要注意在古今中外名著中精选学生可读之书。当前适合小学生阅读中国名著有:少儿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外国名著有:少儿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呼啸山庄》、《悲惨世界》、《老人与海》、《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骑鹅旅行记》等;三要遵循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学习了课文《黄果树瀑布》可推荐读《镜泊湖奇观》、《迷人的张家界》;学习了《早》可推荐读《朝花夕拾》;学习了《莫泊桑拜师》可推荐《项链》或《羊脂球》;学习了《丑小鸭》,可推荐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品德课《文化巨人孔子》可推荐读《论语》;学习了自然课《探索宇宙》可推荐读《时代科技速递》、《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阅读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权利。
黑格尔说:“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內容的灵魂。”恩格斯说:“真正有价值的方法可以长久地启人心智、发人深思。”《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 、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著名学者郭启宏先生提出四种读书法:一、信马由缰法。二、蜻蜓点水法。三、囫囵吞枣法。四、改弦易辙法。笔者指导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有:(1)精略结合法;(2)读思结合法;(3)读写结合法;(4)学用结合法。
对于“读写结合法”,重点介绍读书笔记的写法:①摘抄式。指导学生将阅读时所划的精彩词语,优美片段,格言警句直接摘抄于读书笔记之上;②提纲式。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将文章的写作要点、框架结构,故事梗概用列提纲的形式写于读书笔记之上。③读感式。要求学生针对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全文的主题思想,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在读书笔记上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讲清读写结合的好处,督促强制其读写结合,再典型示范,榜样引路。
所谓“学用结合法”,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总结概括在课内阅读中学到的系列阅读方法,并互相交流,教育学生坚持学以致用,将所学之法用于平时的课外阅读之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外阅读能力。
三、开展阅读活动,促进习惯养成
实践出真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愉快、积极、广泛的阅读兴趣,点燃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从而强化阅读习惯的形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可开展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如故事大王比赛、课外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读书小明星评选、手抄报设计、好朋友换书活动,“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读书计划,听阅读指导讲座,唱《阅读指导拍手歌》,演阅读指导课本剧,展课外读书笔记,用探索性阅读指导法。以开展“创建班级图书超市”为例,作具体介绍:为了体现图书的“互换互利”的原则,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可动员全班学生开展“创建班级图书超市”活动,将自家的个人图书暂存于班级之中。推荐读书习惯好的学生为图书管理员,建立班级图书名录。图书超市的创建,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课外阅读的时机更加方便,加强了彼此间关于图书内容的交流。同时还可围绕图书展开介绍图书活动,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和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展示出来。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把课外阅读的指导纳入到语文教学的计划之中,唯有如此才能奠定好学生终生阅读的基础。
一、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心理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发展新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现自己劳动的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刘国正先生言:“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常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有;榜样激励法、名言激趣法、好书引读法、悬念诱发法、及时评价法、体验成功法、活动激趣法、巧用“故事迁移”法。
二、指导内容选择,学会阅读方法
黑德斯说过“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英国诗人柯勒律治告诉我们,阅读者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这样才能“像挖宝矿的矿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拣纯净的宝石”。
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一要正确,二要合适。学生的阅读必须以现行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必读书目为基础,还要注意在古今中外名著中精选学生可读之书。当前适合小学生阅读中国名著有:少儿版《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外国名著有:少儿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宾孙漂流记》、《呼啸山庄》、《悲惨世界》、《老人与海》、《 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骑鹅旅行记》等;三要遵循课内到课外,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学习了课文《黄果树瀑布》可推荐读《镜泊湖奇观》、《迷人的张家界》;学习了《早》可推荐读《朝花夕拾》;学习了《莫泊桑拜师》可推荐《项链》或《羊脂球》;学习了《丑小鸭》,可推荐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品德课《文化巨人孔子》可推荐读《论语》;学习了自然课《探索宇宙》可推荐读《时代科技速递》、《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等。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的阅读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阅读兴趣,要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权利。
黑格尔说:“方法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內容的灵魂。”恩格斯说:“真正有价值的方法可以长久地启人心智、发人深思。”《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 、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著名学者郭启宏先生提出四种读书法:一、信马由缰法。二、蜻蜓点水法。三、囫囵吞枣法。四、改弦易辙法。笔者指导学生常用的阅读方法有:(1)精略结合法;(2)读思结合法;(3)读写结合法;(4)学用结合法。
对于“读写结合法”,重点介绍读书笔记的写法:①摘抄式。指导学生将阅读时所划的精彩词语,优美片段,格言警句直接摘抄于读书笔记之上;②提纲式。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将文章的写作要点、框架结构,故事梗概用列提纲的形式写于读书笔记之上。③读感式。要求学生针对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特点、全文的主题思想,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在读书笔记上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讲清读写结合的好处,督促强制其读写结合,再典型示范,榜样引路。
所谓“学用结合法”,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总结概括在课内阅读中学到的系列阅读方法,并互相交流,教育学生坚持学以致用,将所学之法用于平时的课外阅读之中,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外阅读能力。
三、开展阅读活动,促进习惯养成
实践出真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愉快、积极、广泛的阅读兴趣,点燃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从而强化阅读习惯的形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可开展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如故事大王比赛、课外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读书小明星评选、手抄报设计、好朋友换书活动,“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读书计划,听阅读指导讲座,唱《阅读指导拍手歌》,演阅读指导课本剧,展课外读书笔记,用探索性阅读指导法。以开展“创建班级图书超市”为例,作具体介绍:为了体现图书的“互换互利”的原则,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可动员全班学生开展“创建班级图书超市”活动,将自家的个人图书暂存于班级之中。推荐读书习惯好的学生为图书管理员,建立班级图书名录。图书超市的创建,让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更加丰富,课外阅读的时机更加方便,加强了彼此间关于图书内容的交流。同时还可围绕图书展开介绍图书活动,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和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展示出来。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还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总之,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价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把课外阅读的指导纳入到语文教学的计划之中,唯有如此才能奠定好学生终生阅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