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研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上)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oqw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概要:目前,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现象严重,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应全面关注学生文本研读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文本研读,积累丰富情感。二、教师要在文本研读中展示独特视角,引发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三、充分整合课程资源,重视师生情感交流,让学生能有创意地表达。
  关键词:文本研读;关注;中学生;情感体验
  文本研读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精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观照客体从而与文本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实现对文本的建设性体验,实现文本的终极价值。语文新课程改革后,人们越来越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那么,什么是情感呢?
  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的主体力量,它是一种表达主体自身的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的一种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我们的文本研读离不开情感体验。笔者认为,大部分教师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存在“政治化误区”“应试化误区”“殖民化误区”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未能解读主体之间的差异。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更是有差异的,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有可能千差万别。文本解读的价值在于解读的过程,即对此文本的解读过程中的培养学生解读其他文本的潜在可能,而非对文本的机械意义的解构或完成。
  深入研读文本并准确分析教材是语文教学设计的开端与基础,也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教师只有进行独立、多角度的分析研读文本,才能使教学游刃有余,才能成就灵动的课,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在教师和学生的文本研读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本研读要深入全面,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中学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是美丽博大的知识海洋,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教师应着力于课文内容的解读,把教材读“厚”,教“薄”,所以研读文本要深入全面。如教学《父母的心》一文时,要理解作品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父母的爱容易理解,而“淡淡的哀愁”该怎么体会?笔者通过让学生深入研读川端康成的生平和其他作品:《雪国》《伊豆的舞女》《古都》体会作者因为亲人的离世、爱情的挫折,所以川端格外重视亲情,他的作品中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精神和现代意识的完美融合。另外,《父母的心》一文还可以用来印证许多文学知识:人物、情节、环境;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波澜、巧合、伏笔、照应——教师只有深入、全面地研读文本,分析教材,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文本研读要目中有人,要切合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教师在研读文本时,要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研读课文,教材分析过于拔高或降低,都不利于语文教学。如在教学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时,让同学们理解课文中的事件比较简单,但如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品中的轻喜剧风格,学习幽默风趣的语言却比较难。备课时,笔者注意到该文情节设计的出乎意料,学生们在小学读过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作者塑造的金铃形象与贾里有异曲同工之妙。经调查发现,学生们还很喜欢喜剧作品,如《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等,于是,笔者联系学生阅读实际,将新旧知识之间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比较中提升语文素养。除此之外,笔者还鼓励学生写作时运用幽默的语言叙写丰富多彩的中学生活,只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双甸中学】
其他文献
【文题亮相】  生活中有很多“灯”:书籍是一盏灯,引领我们走进智慧的殿堂;文明是一盏灯,照亮我们温馨的家园;有时,失败和挫折也是一盏灯,为我们拨开迷雾,指引方向……   请以“_____________是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期刊
我是一棵豆苗,住在南山脚下一片肥沃的土地里。旁边的地是另一户人家的,他家的豆苗长得很旺盛,如一群精兵强将似的挺立着。我们这儿就截然不同了——豆苗稀稀疏疏,老弱残兵似的低着头,野草反而长得很高大,整天在我们的地盘上耀武扬威。然而,之前并不是这样的。   一周前,我和兄弟姐妹们伸了个懒腰,慢慢地从土里钻出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一抬头才发现,有几株已经长得很高了的野草在我们身边不怀好意地笑着:“这地
期刊
前几天,我想检查一个学生的日记,不料却遭到她断然拒绝。她说:“老师,你怎么可以随便看我的日记?你这是侵犯我的隐私权。”我不禁又急又气,但心中更多的是欣喜:学生能勇敢地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真好!  这不正体现出他们的法制观念吗?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说“不”喝彩!新世纪的学生学会说“不”,证明他们已经开始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关注个性的自由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主张“克己复礼为仁”
期刊
伟大的灵魂常寓于平凡的躯体中。我们身边的那些平凡的英雄,尤其是“感动中国”的年度人物,他们平凡的事迹和不凡的精神,平凡的坚守和不凡的力量,彰显着中国人的品格,他们是最值得我们书写和赞美的。他们是疫情中志愿服务的快递员汪勇,是与时间赛跑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是毕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女学者叶嘉莹,是向绝壁要天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当代“愚公”毛相林,是不畏艰险丈量祖国山河、六十七年初心
期刊
【文题亮相】   苏格拉底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   周星驰说:“做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林清玄说:“拥有自己的梦想,就能维持自己的热力。”   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吗?   请以“最初的梦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注重细节描写;(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
期刊
在某次小学语文习作研讨活动中,有人向参会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位教师在课上展示学生习作片段时,有位学生将手举得很高,表现欲很强。这名教师走过去看了他的习作,但并没有将他的习作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这名教师的做法是否妥当?该教师当即解释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那位同学字迹潦草,涂改处较多,版面不整洁,且课堂上时间很紧,所以综合考虑,没有当众展示他的习作。现场有教师认为这位学生的习作是可以展示的,因为这也
期刊
学校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摇篮,班级环境是构成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更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活动和思想道德情感。一个干净、舒适、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能使人心旷神怡,产生美的感受,学生置身其间会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班级艺术环境的建设,能培养学生热爱美、欣赏美、呵护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但由于部分同学的环保意
期刊
语感即语言感悟能力,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而获得的心理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凭借文本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去影响并感染学生。”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如何让学生去领会作家们深邃的思想内涵、丰富的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呢?自然是靠语感,所以说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感。  语感有以下
期刊
提起李白,我们都知道他是“诗仙”,一提到“仙”,我们总会感觉他不食人间烟火。其实,李白也有自己的世俗追求,更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喊出了千百年来备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的心声。那么,李白是不是真的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呢?纵观李白的经历,我们会发现答案是否定的。  像其他读书人一样,青年时期的李白对读书做官充满强烈的渴望。在当时,
期刊
经调查,学生最不喜欢上的课大多是语文课,最不喜欢的老师大多是语文老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喜欢我们的语文老师呢?如果我们的语文课能做到以下“四有”,学生保准会喜欢上我们的语文课。  一、有微笑。曾有学生写诗歌赞美老师的微笑:“你的微笑像太阳一样灿烂,折射出爱的光芒,给予我们温暖。你的微笑像一缕轻柔的风,拂去我们心灵上的尘埃。你的微笑像一朵艳丽的百合,散发出爱的清香,给予我们智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