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家临王献之书迹集汇(二)

来源 :书与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heng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献之(344-386),晋代书家。字子敬,小字官奴,王羲之之子。官至中书令,人称“大令”。善正、行、草书。自幼跟随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后期兼学张芝,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与父齐名,被世人并称为“二王”。梁武帝《书评》云:“王献之书,绝众超美,无人可拟。”传世墨迹有《鸭头丸帖》、《廿九日帖》、《送梨帖》、《中秋帖》、《地黄汤帖》、《东山松帖》等法帖。王献之独创“稿行之草”的书体,《鸭头丸帖》就是其代表作。草书“一笔书”又是其另一大贡献。《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爽爽之气。这些法帖虽为摹本、临本或刻本,但犹可见其真面,是学习书法的上佳范本。因此,历代书家学习“王字”的都会临习这些传世墨迹。这些临作也为当代我们学习“二王”书法提供很好的范本。
  鲜于枢临《鹅群帖》
  鲜于枢(1246-1302),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又号寄直老人。元代著名书法家。善行、草书,与赵孟頫齐名。鲜于枢作书善悬腕,多用唐人法。与他同时代的陈绎曾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日胆!胆!”王献之《群鹅帖》行笔纵横,体势飞动,鲜于枢以“胆”临之,可谓得心应手,在气势和骨力上与原帖的契合度达九成以上。惜鲜于枢行笔平铺直叙,过于直白,于点画的形态表现略显单调,而寡于风韵,此也是鲜于枢逊于赵孟頫的地方。
  王铎临《鹅群帖》
  此临写于庚辰年(1640)夏,当时王铎48岁,已处于黄道周称的“五十白化”前期范围。这时的王铎,已从单纯的“二王”进入到融合颜真卿、米芾的阶段,尤其是米芾的笔法和结体对王铎的影响最大。此临王献之《鹅群帖》全用米法,兼及颜真卿的雄强,在结体上充分变形,以求取势,“风樯阵马”已不足于形容此作的状态,真龙飞腾,极力扫荡方是贴切的比喻。王铎有意识地放弃王献之洒脱消散的韵味,而追求势沉气雄的意境。再者,将尺牍放大到近乎八尺的巨制,也不由得王铎不追求强健的气势。
  吴让之临《奉对帖》
  吴让之临帖十分仔细,在这件临帖的款式中他写道:“吴兴谓临书,目随心往来于褚帖之间,余今乃知目力注帖六分,四分到纸足矣。”将百分之六十的注意力放在看帖上,说明吴让之临帖不是信笔自运,而是一板一眼随着字帖行进。其好处就是能充分学到字帖中的各种技法,纠正自己的不良书写习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这件临作是十分像王献之原帖的,虽然临作比原作要大许多,吴让之依然保持了外形上的不走样。至于笔法,让翁受其业师包世臣影响太深,以羊毫在生宣上侧锋行笔,虽然绵密,但少了刚健,略有缺憾。
其他文献
2015年12月23日至26日,由上海书画院、上海书画出版社、新闻晨报共同主办,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雅昌艺术网、新浪网、美术天地作为支持单位的“吟赏诗情  品味画意——以诗征画中国画展”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次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
期刊
前三联书店总经理沈昌文,在大陆出版界是位传奇人物。笔者通过采访、观察并阅读与其相关的图书和文献,整理出其成为一位修秀编辑的十种能力,提供给现任的编辑、未来的编辑作为参考、借鉴。    1.语文能力  在所有语言中,沈公最拿手的是俄文。因此能看懂马克思、列宁的原著,这对其编辑生涯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沈公还学过英语、西班牙语、世界语。  1954年,沈公出版一本叫《出版物的成本核算》的书。当时搞出版的
期刊
前言  2015年10月29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举办了“董作宾甲骨书法捐赠典礼”,同时在历史文物陈列馆举办特展。  这批捐赠的书法共九件,是董作宾送给台静农的作品。董作宾(1895-1963)字彦堂,1895年3月20日生于河南南阳,1963年11月23日卒于台北。董作宾从1928年开始,进行殷墟甲骨的调查和发掘,为甲骨文的出土做出巨大贡献,终其一生对甲骨的研究从未间断,在学术上取得重
期刊
在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建馆五周年之际,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的“千年风雅——馆藏宋元以来绘画精品展”于2015年9月16日拉开帷幕。此次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其馆藏重要的中国绘画作品,涵括宋、元、明、清及至近现代六十九件(套),而其中又有多件都是首露真容而未曾见于之前的展览或者出版。  在广博一万余件书画藏品中,尤其以明清时期与岭南地区的绘画最为大宗。而此次展览则是以其馆藏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及不同风格的作品来
期刊
编者按:比起2015年北京故宫“石渠宝笈”特展的火热场面,2016年在台北故宫呈现的“公主的雅集”似乎只是博得了业界的关注,这固然有两岸往来的些许不便以及时下大陆游客骤减的客观环境所限,但如果从展品精美以及策展的专业程度来看,此次台北的展览及相关的研究、出版成果的确值得关注。元朝虽然统治时间较短,但却是中原再度实现统一的重要时段,曾经在宋、佥割据时期南北的皇室收藏,因统一而汇聚并得到整理,南北并行
期刊
在20世纪海派书画史视野中,陆维钊先生的艺术人生,无疑是文史学科与书画艺术整体交融的人生演绎。他是一位从中国文史学术传统脉络里走过来的书画家,他的身上有着浓郁的书卷气与宽博的学者气象。他是20世纪海上现代学人中,以传统诗画一体文人观念为实践基石的一类典型。这是他与众多以书画为业的20世纪书画家们所不同的地方。他的学人生涯,始终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为诗词创作与研究,一为书画创作与研习。陆维钊先生深以为
期刊
江寒汀,近代海派著名的花鸟画家。他是海派绘画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他开启了清新、自然、典雅的画风,犹如徐徐春风吹遍了江南。  少时,江寒汀的画作已独步乡里,但他并不满足于此,16岁那年,他拜当地一位绘画名家陶松溪学画。老师很喜欢这位充满灵气的学生,不仅教他笔墨技法,也讲解画理,还拿出宋元遗存及海派名家蒲华、虚谷、任颐等大家真迹给他临习,几年下来,他的画艺大有长进,每一笔、每一幅都充满着笔墨情趣。后随
期刊
清世宗雍正皇帝(1678—1735),名爱新觉罗·胤禛,笃信佛教,深通佛理及禅宗心法,自号圆明居士,破尘居士,自视“垂裳宇内一闲客,不衲人间个野僧”,继位后甚至曾自比释主,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真正亲参实悟,参透三关的帝王。雍正精通《金刚经》,尚未即位时,经常在王府中讲解此经,平日亦勤于抄写,现存其于康熙五十三年所抄写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该抄本在乾隆一朝被尊奉为护国镇物,藏于内官。  
期刊
蒋频,1963年生,浙江富阳人。毕业于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理事,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中国文化研究会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同时还兼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画院副院长,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副主席,浙江当代中国画院院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事实上二十年前,蒋频就已经是位颇有名声的书家了。早在他求学时即两次荣获全国高等院校书法比赛一等奖,青年时期其书作便“崭
期刊
行书诗文合卷,纸本手卷,张30.2×2×77厘米,杨31×53厘米,文30.2×45厘米。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张雨、杨维桢、文信合卷的三件书迹均曾经清代海山仙馆主人潘仕成收藏,并收刻于海山仙馆从一帖中,此卷后附装的三张墨揭即从此出。其中张雨、杨维桢墨揭分别出自《海山仙馆藏真》卷七和卷九,文信墨揭则出自《海山仙馆藏真三刻》卷二。三幅书法合为一卷,盖自海山仙馆散出以后事。  张雨(1283-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