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课异构”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教研方式,不论具有影响力的语文教学论坛,还是一些大大小小的语文公开课、优质课比赛,都频频出现它的身影。“同课异构”就是教师在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对同一节课运用不同的教法和学法进行课堂教学,以此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和特点。“同课异构”是衡量教师知识广度和思维深度以及教学技艺的有效方法,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它为语文教育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打开中国知网,输入“同课异构”,可以找到5000多条词条;可是当输入“同课同构”时,却只能找到62条,接着输入“语文同课同构”,只有区区几条。现在正值语文教学改革百家争鸣之际,在教学中它呈现的实际效果和价值如何,需要我们思考研究。
一、语文“同课异构”的现状
由于“同课异构”要求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的个性化解读,致使很多教师为了求异求新,不愿重复现有的教案,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出现了一些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教材解读失当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大多出现在公开课和比赛课中,活动的性质决定,教师如想脱颖而出,展现不同凡响的个人魅力,就要与众不同。因此往往出现一些单纯地追求“新异”,脱离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去设置教学重难点和教学内容的教学环节。尤其在语文教材的解读上,出现了课堂教学内容过难,甚至错误解读文本的现象。例如,一次优质课比赛中,一位教师在讲授《一棵小桃树》时,为了求奇和凸显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上课开始就抛出了“蓄”的古字形和古意。正常的教学思路应该是顺着这个字“摸”出本篇课文的思路和内涵,可是教者抛出这个字以后,却对这个字置之不理。这样的教材设计,与整个课堂教学关联不大,既没有考虑学情,也没有切近文本教学,学生被教师搞得一头雾水,因此是失败的。
2. 课堂教学结构臃肿
语文知识庞杂,包罗万象,包括文字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文化知识,等等,通过一篇文、一节课来教授语文知识,可选内容相当庞杂。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占有资料的途径变多;教师占有的知识多了,再不懂得取舍,就会使课堂容量过多,使课堂教学结构臃肿。课堂上也只能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主要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在《陋室铭》公开课中,在前面的导入部分先播放朗读视频;然后联系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学生读;又牵扯出曹文轩的《草房子》。仅仅导入新课就花费20分钟,结果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没有完成。
3.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语文课堂“异”构关注的重点是教学设计、教师自我感情的表达。教学注意点落到了教师“教”的层面,就会忽略学生“学”的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丧失: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走,教的痕迹过重;老师眼中只有评委和教案,唯独没有学生;不是把学生引导知识的对岸,而是一路拽着学生、牵着学生的鼻子拖到对岸。学生累,自己也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讲究“度”,等到旧事物的缺陷愈演愈烈、滑向极端时,另一种新生事物就会应运而生,达成一种制约和平衡。“同课同构”的众多弊端,促进了我们对另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同课同构”的研究。
二、“同课同构”的内涵及特征
“同课同构”的内涵是:对同一篇课文,以相同的教学内容和相同的课堂教学结构达成的不同的教学结果。一般情况下,教师就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反复推演,先写出成熟的教学设计,然后通过课堂施教,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由于这些课融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又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所以教学设计成熟而稳定。
因为有了稳定的教学设计,教师“心中有丘壑”,在课堂上就能腾出更多精力组织教学。教师关注课堂生成,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思维动态以及思维流向,就文本与学生展开充分的对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由此,语文知识得以被充分理解和运用,课堂充盈丰满,师生生命状态真实而鲜活,整个课堂处在动态变化中。
记得多媒体刚刚普及时,语文课件总是被设计得令人眼花缭乱,教师顾此失彼,想着文本,就忘了多媒体,想起多媒体,就忘了学生。现在的语文课堂素净了不少,虽然如此,课堂的问题设计往往还是过于烦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了,教师以教参为主要参考的现象少了,课堂又显得臃肿了。这种情况下,“同课同构”有利于教师简化课堂教学流程,摸索出简洁高效的课堂结构。
三、“同课同构”的落实路径
1. 与名师同构
名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精心设计的,里面融入了名师的教學思想和教学技艺。教师可以直接把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拿过来,照着葫芦画瓢,先模仿着上课。开始讲究形似,有了切身的体悟以后,慢慢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长时间的模仿,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学习钱梦龙“三主”、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这些都是简洁易行的教学结构。在文本解读方面,可以学习“青春语文”代表王君的课例。作文教学可以参考黄厚江、蔡明的课堂教学。
2. 备课组同构
集体备课就是一种“同课同构”的教研形式。对相同的课题,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先反复研讨文本,制定合适的统一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从而形成统一的教学设计;教师再根据个人的特点进行教学实施。在集体备课中,教师通过研讨,也能发现自己知识的偏颇与不足,集众人的智慧于一体,博采众长,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3. 个人的同构
教师的同课“同”构,也体现在个人备课的层面。因为教学是教师一辈子的事业,教材中的文本本身就具有稳定性,今年教,来年教,年年教。一篇文章,上一届教师备好课,下一届拿来就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时反复钻研文本,研究学生的学情,创新教学方法,写出固定的、成熟的教案。这不仅节省了今后备课的时间,也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是一篇经典的课文,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时,笔者围绕着课文思路组织教学,课堂一直处于浅层;第二次教授这篇文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围绕着“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你看”这句话展开课堂教学,课堂虽然有了深度,但是学生还是处于茫然状态;等到第三次教授时,围绕着题目中的“幽”字组织教学,设计成“环境的幽静,藤萝的幽美,感情的幽怨”的教学结构,课堂内容明确,教学流程顺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就可以把最后的定稿教案存入个人教学资料库,以备日后之需。
四、 “同构同课”的意义
语文同课同构,催生了优质、成熟的教案,使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效果,关注学情,师生的课堂对话变得充分。它的大范围应用,定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同课同构不同效,教学实施者的智慧很重要。由于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尽相同,个人专长不一样,即使使用相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这就促使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既可促进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总之,笔者认为无论是“同课异构”还是 “同课同构”,其根本的宗旨是服务语文教学,服务于学生。如果说“同课异构”讲究的是百家争鸣,彰显教师因素,则它更适合以竞赛为目的的课堂。而“同课同构”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更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一、语文“同课异构”的现状
由于“同课异构”要求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进行的个性化解读,致使很多教师为了求异求新,不愿重复现有的教案,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出现了一些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教材解读失当
“同课异构”教学模式大多出现在公开课和比赛课中,活动的性质决定,教师如想脱颖而出,展现不同凡响的个人魅力,就要与众不同。因此往往出现一些单纯地追求“新异”,脱离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去设置教学重难点和教学内容的教学环节。尤其在语文教材的解读上,出现了课堂教学内容过难,甚至错误解读文本的现象。例如,一次优质课比赛中,一位教师在讲授《一棵小桃树》时,为了求奇和凸显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上课开始就抛出了“蓄”的古字形和古意。正常的教学思路应该是顺着这个字“摸”出本篇课文的思路和内涵,可是教者抛出这个字以后,却对这个字置之不理。这样的教材设计,与整个课堂教学关联不大,既没有考虑学情,也没有切近文本教学,学生被教师搞得一头雾水,因此是失败的。
2. 课堂教学结构臃肿
语文知识庞杂,包罗万象,包括文字知识,文学知识,文体知识,文化知识,等等,通过一篇文、一节课来教授语文知识,可选内容相当庞杂。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占有资料的途径变多;教师占有的知识多了,再不懂得取舍,就会使课堂容量过多,使课堂教学结构臃肿。课堂上也只能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主要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例如,一位语文教师在《陋室铭》公开课中,在前面的导入部分先播放朗读视频;然后联系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学生读;又牵扯出曹文轩的《草房子》。仅仅导入新课就花费20分钟,结果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没有完成。
3.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
语文课堂“异”构关注的重点是教学设计、教师自我感情的表达。教学注意点落到了教师“教”的层面,就会忽略学生“学”的方面,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丧失:课堂上教师牵着学生走,教的痕迹过重;老师眼中只有评委和教案,唯独没有学生;不是把学生引导知识的对岸,而是一路拽着学生、牵着学生的鼻子拖到对岸。学生累,自己也累。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讲究“度”,等到旧事物的缺陷愈演愈烈、滑向极端时,另一种新生事物就会应运而生,达成一种制约和平衡。“同课同构”的众多弊端,促进了我们对另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同课同构”的研究。
二、“同课同构”的内涵及特征
“同课同构”的内涵是:对同一篇课文,以相同的教学内容和相同的课堂教学结构达成的不同的教学结果。一般情况下,教师就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反复推演,先写出成熟的教学设计,然后通过课堂施教,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由于这些课融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又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所以教学设计成熟而稳定。
因为有了稳定的教学设计,教师“心中有丘壑”,在课堂上就能腾出更多精力组织教学。教师关注课堂生成,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思维动态以及思维流向,就文本与学生展开充分的对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由此,语文知识得以被充分理解和运用,课堂充盈丰满,师生生命状态真实而鲜活,整个课堂处在动态变化中。
记得多媒体刚刚普及时,语文课件总是被设计得令人眼花缭乱,教师顾此失彼,想着文本,就忘了多媒体,想起多媒体,就忘了学生。现在的语文课堂素净了不少,虽然如此,课堂的问题设计往往还是过于烦琐。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多了,教师以教参为主要参考的现象少了,课堂又显得臃肿了。这种情况下,“同课同构”有利于教师简化课堂教学流程,摸索出简洁高效的课堂结构。
三、“同课同构”的落实路径
1. 与名师同构
名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精心设计的,里面融入了名师的教學思想和教学技艺。教师可以直接把教学设计或课堂实录拿过来,照着葫芦画瓢,先模仿着上课。开始讲究形似,有了切身的体悟以后,慢慢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长时间的模仿,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如学习钱梦龙“三主”、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这些都是简洁易行的教学结构。在文本解读方面,可以学习“青春语文”代表王君的课例。作文教学可以参考黄厚江、蔡明的课堂教学。
2. 备课组同构
集体备课就是一种“同课同构”的教研形式。对相同的课题,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先反复研讨文本,制定合适的统一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从而形成统一的教学设计;教师再根据个人的特点进行教学实施。在集体备课中,教师通过研讨,也能发现自己知识的偏颇与不足,集众人的智慧于一体,博采众长,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3. 个人的同构
教师的同课“同”构,也体现在个人备课的层面。因为教学是教师一辈子的事业,教材中的文本本身就具有稳定性,今年教,来年教,年年教。一篇文章,上一届教师备好课,下一届拿来就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时反复钻研文本,研究学生的学情,创新教学方法,写出固定的、成熟的教案。这不仅节省了今后备课的时间,也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是一篇经典的课文,刚刚步入工作岗位时,笔者围绕着课文思路组织教学,课堂一直处于浅层;第二次教授这篇文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围绕着“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你看”这句话展开课堂教学,课堂虽然有了深度,但是学生还是处于茫然状态;等到第三次教授时,围绕着题目中的“幽”字组织教学,设计成“环境的幽静,藤萝的幽美,感情的幽怨”的教学结构,课堂内容明确,教学流程顺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就可以把最后的定稿教案存入个人教学资料库,以备日后之需。
四、 “同构同课”的意义
语文同课同构,催生了优质、成熟的教案,使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效果,关注学情,师生的课堂对话变得充分。它的大范围应用,定能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同课同构不同效,教学实施者的智慧很重要。由于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尽相同,个人专长不一样,即使使用相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也是不同的。这就促使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的效果,关注学生的学习,既可促进教师个人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总之,笔者认为无论是“同课异构”还是 “同课同构”,其根本的宗旨是服务语文教学,服务于学生。如果说“同课异构”讲究的是百家争鸣,彰显教师因素,则它更适合以竞赛为目的的课堂。而“同课同构”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更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