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流水”的哲理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水”只是古诗文中众多意象中常见的一个,但如果我们将包含“流水”这一意象的诗词拿出来作一个比较,就不难发现这一意象饱含着文人哲理性的思考,是文人绵绵无尽愁绪的载体,是文人永恒与无限的悲情。
  古代文人在其诗词中流露出各种各样的愁绪:离别之愁、思乡之愁、不得志之愁、失意之愁、亡国离恨之愁等。“流水”这一意象也代表这些愁绪。诸如辛弃疾的“青山庶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代表失去家园的人们无限痛苦的愁绪,而他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是爱国词人的无尽之愁。从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可以得知,文人的性格、理想与社会现实所产生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愁绪的根源,也是“江水”或“流水”这一意象的内涵。诗人们无不企盼于有限的岁月里在人群中确立自我的价值,以完成人生对社会的责任。但实际是:文人的这种责任只能使他们的理想在岁月蹉跎中幻化作一道道绚丽多姿的憧憬,成为一声声无可奈何的叹息。即使是再豪迈旷达的苏轼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西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感叹。
  因此,当文人们发现生活中的自我无法被社会认定之时,他们的生命指针便会偏离在心灵之上,成为一个个心灵上无所皈依的天涯倦客,永远伫立于江水之畔,对灵魂作彻骨之痛的拷问。
  杜甫在《登高》一诗中这样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愁伙伴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愁秋的肃杀,愁家远万里,愁常年为客,愁年老多病,愁孤独苦恨,愁借酒消愁而不得不因病停饮。这种愁情是百年易逝、壮志成空的苦恨。我们从饱含痛若的诗句中仿佛看到了在无边落叶之中、滚滚长江之边,伫立着一位身心交瘁、忧愁深重的老人,正在思考着天地人生,似乎想寻求某种平衡或超越,但秋之深衬托出诗人思而不得的愁,如江水的绵长而深厚,令人潸然泪下。
  在诗人们成为心灵游子,或者说成为一个心灵无所皈依的天涯倦客之时,他们思想感情与现实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他们只能将审视现实的眼光转向了对灵魂的审视。这种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超越永恒自然的追求,反而削弱了诗人们苟且、生存的能力。在现实与心灵的困境之中,他们不能摆脱世俗的压抑,无法回避理想追求不能实现的痛苦,无法逃脱内心追求亲和圆满的强烈动机,因而只得无奈地审视自己的生命真相,在自己的生命真相与流水(江水)的交点之上,诗人们发现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的矛盾,这种矛盾导致诗人们心理的失衡和感情的痛苦,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就这样言道:“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种对生命和宇宙远距离的审视和哲理性的思考,让我们感到了诗人们心里跳动的是对整个宇宙人生的关注。“我思故我在”是他们生命价值的昂贵和人生意义的崇高,“我思故我哀”是他们生命形态的表现,于是很自然地衍生出许多迷惘。可以这么说:“流水”是诗人们永恒而无限的愁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有这样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全诗着力描写了离人相思之情以及对人生哲理、宇宙奥秘的沉思遐想。面对宇宙自然的美及其永恒的欣赏,诗人生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惆怅,在自然与人生相互对比和映衬之中,诗人感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种望月怀人的情感又因这种对宇宙无穷的思考而变得深沉。
  包括张若虚在内的许多诗人,他们由对自己生命的思索上升到对整个人类生命的思索,他们也发现生命在短暂之中是可以延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就说明了生命也可以是永恒而无限的。此时,诗人对宇宙自然、人生生命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完美的高度,那么“流水”所蕴含的决不仅仅是自然之永恒无限,而应该包括生命的永恒无限。
  是的,诗人们在无法超越自我之时,他们不愿将济世的纯美降为琐屑与卑微,不愿将执着坚韧颓废为虚无缥缈。他们内心的傲情和顽强的性格不断在强化和提升自己的使命意识,一方面诗人们要承受巨大的精神灾难,一方面又企图以某种意志超越自然的永恒。这是瞬间对无限的超越,是自我对人生的超越,是理想对现实的超越。对“流水”(江水)的思考,是一种新的人生价值的基本起点,他们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对济世使命的承担,没有因现实而改变,他们始终游于心灵伟大的永恒,让生命在消失之中升华,让撕裂的灵魂在勃发之中弥合。因此,“流水”所蕴含的正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孤独与痛苦,这不仅体现了“流水”的真正含义,而且使“流水”具有特殊的美学内涵。
  总之,诗人们有着超乎自然与超越自我的关切和追求,他们不但有自我意识,有探索人生意义的愿望,有对存在一切的永恒性作思考的意识,而且有对无限自然与宇宙归为和谐一致的心愿。诗人们在对着“流水(江水)”探讨生命永恒时,构成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最内在、最本质的东西,他们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执着于探索生命的永恒,从而使“流水”具有了独特的价值。
其他文献
面对现在的课程改革,对于刚刚起步的我们,从理论的学习到课堂的实践,想要随心所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如何让他们乐于去学习和思考呢?这是我们教师一直钻研的课题和苦恼的问题。  大家都说:“课改”适应大城市的条件,农村改什么呢?现实是:农村的教育设备落后、资源贫乏,老师上课还是一如既往的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而已;农村的孩子受到方言和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窄、个性孤僻等情况的
期刊
数学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概念的形成、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而长期以来,教师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对如何开发与利用数学作业在培养学生正确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造才能等功能的研究不够,即使有一些,也局限于现有习题的改变和筛选,缺少应有的广度和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  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
期刊
【摘要】当前,研究性学习的推开与快速发展,已在全国的中小学教育界和教育理论界引起极大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作为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研究性学习被认为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就高中地理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选题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高中地理 选题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版)》和新的《地理教学大纲》规定,我校在去年尝试性地
期刊
曾见过这样一则案例:黑龙江省某城市某重点中学学生王月和李斌交往密切,彼此怀有好感。老师对他们的交往不能容忍。一天,二人在一空屋内被老师当场堵个正着,恨铁不成钢的老师一顿教训和奚落,使二人无地自容。李斌索性把王月揽在怀里,郑重地对老师说:“我们是谈恋爱了。”说完,转身离去。第二天,老师发现二人都没有到校,直到第七天两人才给老师打来电话,他们称,已按自己的方式结婚了,明年会抱着孩子去看望老师。在后来的
期刊
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想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是在批判传统教学的糟粕中建立起来的能实现教学最优化的基本方法。传统教学低估了人类巨大的学习潜能。情境教学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教学过程对学生具有明显的吸引力、感召力、启迪
期刊
记得米卢在提到“足球是快乐的”理念的时候,国人陡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就是凭着这种“快乐感觉”理论,我国足球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  那么,我们何不把这种“快乐感觉”理论运用到作文中来呢?  我主张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一种自由欢乐的游戏氛围里体验到创造的喜悦;让生命之花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自由地绽放。    一、唤醒写作激情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求知的倾向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在信息社会,在提倡创新、张扬个性的今天,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中识别、区分、筛选,组合信息,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越来越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与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所选择、有所吸收。    一、自主阅读,搜集信息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但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无可挑剔的优等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我们班就有几个“多动型”的孩子。在这样一个大班,转化他们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关于多动型儿童转化的几点粗浅体会与做法。    一、用爱心变换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爱护学生是帮助转化的感情基础。多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具有创新特征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的教育行业中,昔日那种以低效率的机械式、被动接受式为特征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今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时代了。同样,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面对的世界也朝着更复杂的方向发展,这也给我们的教学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促使我们教学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