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女权运动之星的陨落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于四月十四日在巴黎科尚医院因肺水肿医治无效逝世,享年七十八。
  随着西蒙娜·德·波伏娃的逝世,本世纪最显赫的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始祖萨特(Jean-Paul Sartre)的孩儿们可算是真正的孤儿了。萨特是六年前一九八○年四月十五日去世的。他们两人的消逝,前后的间隔差一天便是整整的六个年头。
  在向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家人发出的唁电中,法国总统密特朗这样地写:“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出人头地的作家群中的一员,是划时代的前锋。她的一生、她的作品和她的斗争导致当今法国及整个世界女性和男性的醒觉。”
  作为本世纪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曾经写作小说八部、戏剧一部、论文和游记八部、传记一部和回忆录五部。
  西蒙娜,德·波伏娃于一九○八年出生于巴黎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法院的辩护律师,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信奉者。她从小过着安定、舒适的生活。
  她从小被送到教会学校去受严格的教育,但她对待奉上帝没有任何信心。
  中学会考是以哲学和数学的优异成绩考取的,她的大学毕业文凭获得两份:一份是圣玛丽学院的文学学士文凭,另一份是巴黎大学的哲学学士文凭。此外,她还在天主教学院完成了普通数学的合格考试。大学毕业后她准备参加大中学教师学衔的哲学科考试。
  大中学教师学衔考试的笔试平安度过之后,西蒙娜·德·波伏娃又要准备口试了。在法国,口试准备一般地是两个投考人组成一组,相互提出可能的问题,互作解答。经过一群参与哲学科考试的高等师范毕业生的商酌与推荐,和西蒙娜·德·波伏娃合作的是让·保罗·萨特。
  考试结果公布了,长她三岁的萨特名列第一,西蒙娜·德·波伏娃名列第二。在当时,以二十一芳龄的少女考上大中学教师学衔的哲学科考试,可算是破题儿第一遭了。那是一九二九年。
  主考官拉朗德(André Lalande)教授当时曾向他的同僚作这样的解释:“萨特的智力是出类拔萃的,可是,真正的哲学家还得让波伏娃其人。”
  在一群高等师范的毕业同学中,大家都喜欢对年轻的女孩子评长论短。一向谈吐轻率的萨特对于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评语是:“讨人喜欢,美丽,但却穿着过于随便。”
  由于准备口试期间朝夕相处,过从甚密,西蒙娜·德·波伏娃看到萨特过人的才智,难免不发生依恋之情。她曾这样地写过当年暑期惜别时的意境:“当我在八月初,向他告别时,我早已预感到他再也无法离开我的一生了。”
  无法离开她的一生的确是事实。从他们初次见面的一九二九年起,一直到萨特逝世的一九八○年止,他们两人一同消磨了五十一个寒暑。尽管他们一直没有结婚,也一直各自保留了自己的住所,他们却长期恩爱,每天都碰头。对于这种独创一格的生活,西蒙娜曾经说过:“这是我们之间的一种‘必然性’的爱情,将来或许我们也会经历另外一种‘偶然性’的爱情。”
  事实上,萨特是颇有自知之明的,他曾对西蒙娜说过:“我爱你,但我却不是一夫一妻制的材料。”萨特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他一开头便已为将来的行径埋下“伏笔”。其实,西蒙娜所说的“偶然性”的爱情何尝不是显示着相同的意旨?
  从一九三一年开始,教育部委派西蒙娜·德·被伏娃到地中海滨的马赛去教书,同时也指定萨特到大西洋岸的勒哈佛尔去任教。他们天南地北、劳燕分飞,只能等到暑假的到来才能聚首了。
  很快地,“偶然性”的爱情便侵蚀到他们的生活中来了。一个名为奥尔嘉。科萨久维支(Olga Kosakiewicz)的女子插足到他们的行列中来。由于妒火中烧,这个不正常的三角关系终于走上破裂的途径。
  这个三角关系在人生旅途中虽然占着很短暂的时间,但它却留给西蒙娜足够的题材来完成她第一部处女作《不速之客》(L′Invitée)。这是一九四三年的事。
  因为萨特是近代哲学“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兼作家,他写的小说、戏剧乃至杂文都带着浓厚的“存在主义”的意味。作为萨特的伴侣的西蒙娜·德·波伏娃在写作时自然也不会例外。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萨特被征调入伍,上前线为国效力。在炮火声中,年轻的哲学家忙里偷闲每天都设法给他的“亲爱的迷人的河狸”写情书。“河狸”是西蒙娜在准备大中学教师学衔考试时一群高等师范的毕业生给她起的外号。因为她的姓氏是Beauvoir,这个字与英语的Beaver一字很接近,而Beaver就是“河狸”(Castor)。从那时起,“河狸”便成了诸朋辈间称呼西蒙娜的呢称小名。
  在作战中法国节节败退,萨特在很短时间内为德军所虏,也很快地为敌军释放回到巴黎。在回到巴黎之后,他经常到西蒙娜母亲家里召开秘密集合,并发誓把德国人驱逐出法国国境。
  一九四五年德国战败后,萨特邀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办“存在主义”哲学的《新时代》(Les Temps Modernes)月刊。负责编撰的除了萨特本人及其他几名好友而外,主要的统筹责任都落在西蒙娜一人身上。
  或许由于萨特的声望太大的缘故吧,西蒙娜·德·波伏娃一直都被认为是在大哲学家的卵翼下生存。对于这样一个事实,她心底里感到沉重与委曲,她说:“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认为萨特是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伴侣呢?”这是她难于抑制的不平之鸣。这种不平之鸣引起她长久的思索,促使她走向女权运动的领域,也导致她日后写她的女权巨著《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的动机。
  作为法国本世纪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写作是相当丰富的,计有小说及短篇小说、戏剧、论文及游记、传记、回忆录等二十余种。
  战后法国的生活,一般地说是相当艰苦的。可是,西蒙娜却在这时候选择了独马单枪的道路:她单独地为支撑半边天的女人指出争取女权的途径——她在一九四九年出版了分成厚厚上下两册的《第二性》。在这两册书中,她给女权斗争作出形式化与理论化的论证。
  在书里,作者严格地为大家指点迷津,她说:“女人不是生成的,是变成的。”根据作者的解释,女人一直被当着是男人身外的“另一种”事物,换言之,就是“主要的”以外的“非主要的”。西蒙娜更进一步明白地指出,此种异化与妇女的天性无关,而是由于历史、社会环境所造成的结果。接着,她还着重地说,只有经由工作和职业的道路,妇女才能克复失去的人类尊严。
  西蒙娜的《第二性》一出版,立刻引起法国国内热烈的争论:有的赞成,有的反对。很快地,英语译本出版了;接着,其它十八种外语的译本也出版了。在全世界,尤其是在美国,这部《第二性》变成了女权运动的经典。
  美国女权运动家凯特·米列特(Kate Millet)认为: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美国的声誉很高,远远超过萨特。“她为全世界的妇女打开了一道门……。她的一部作品改变了全世界人类亿万人的命运。”
  另外一部也很受人注意的西蒙娜的作品是《名士们》。这是描画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草坪圣日尔曼区一群高级知识分子日常生活的写照。这部赢得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正是战后一群非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企图创立一个社会主义欧洲,避免美苏间冷战的描画。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足迹几乎走遍全世界。她的美国之行的结果是她的《美国逐日纪事》的出版,她和萨特的中国之行的收获是她的《长征》的刊行。他们两人也曾作莫斯科之行,但由于一九五六年匈牙利事件,西蒙娜没有心情写下任何纪念性的文章。
  萨特和西蒙娜的创作生活是互相提携、互相协助的。萨特在写他的处女作《厌恶》(La Nausée)时,定稿是由西蒙娜代为校阅、并作修改的。至于西蒙娜决定着手写她的《第二性》时,她得到萨特的热心鼓励与建议。至于萨特开始对美国当代文学作品发生兴趣时,他苦于英语的根底差,不能直接阅读原文,于是,西蒙娜替他把多斯·帕索斯(Dos Passos)和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的作品从英文译成法文给他阅读,这样不厌烦劳的任务,一般人是没有这份耐性的。
  一九八○年是萨特逝世的一年。为着纪念她终生伴侣的消逝,西蒙娜在第二年出版了她最后一部著作《永别的仪式》。书里描画的是萨特最后十年进入暮年,两人相依为命的和谐生活。
  最近这几年来,西蒙娜除了继续编辑《新时代》月刊而外,还将萨特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入伍时起给她写的许多热情洋溢的情书刊行问世。书名是《致河狸的书信》。书信写得缠绵悱恻、眷眷有加。但是,大家觉得遗憾的是:河狸的回信一封也没有编在这本通信录里。
  
  一九八六年五月五日于巴黎
其他文献
《颜氏家训》说:“尺牍书疏,千里面目”,在思友怀人的时候,相晤无由,得到传来的片语只词,都感到极大的安慰。如果再看到亲笔的字迹,那种亲切感,确实有摄影像片所起不到的作用。回忆我二十一周岁“初出茅庐”还是一个幼稚的青年时,到辅仁大学附中教初中一年级的“国文”,第一个认识的,是牟润孙先生,第二个认识的,即是台静农先生。对我来说,他们真可算“平生风义兼师友”。牟润老比我大四岁,台静老则十年以长。他们对这
说是诗传,因为那是以传主的行实为经,攀住这一条线索寻绎诗人的创作过程,从而透过诗的表层结构探求其深层意义。其重点在解释诗义,举凡那些聚讼纷纭的长歌如《蜀道难》、《将进酒》、《梁父吟》、《梦游天姥吟留别》等,无不置诸历史背景下,运用心理分析以导引读者随着诗人的心潮起伏而分尝他的哀愁欢乐;也织入一些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峨眉山月歌》、《横江词》等清丽小诗,以讲故事的清谈方式启发读者的审美观念。
书名《达赖喇嘛传》,实际是一部以达赖为纲的西藏政教史,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述一至十二世达赖时代的史事。著者认为,元太宗窝阔台的皇子阔端派兵入藏,统一各部落,地方行政受中央政府领导,从此以后,西藏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历世达赖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窥见在清净庄严的梵宫中充满着勾心斗角的阴谋,在活佛的转世制度里潜伏着刀光剑影的杀机。达赖圆寂,噶厦(西藏行政办公厅)即请巫师降神,凭他胡诌托生的方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十分复杂的作家。人们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前后不同。六十年代以来,陀氏越来越引起评论家的注目,关于他的评论研究文章和学术讨论会不断出现。  二十世纪初,西方读者对陀氏的礼赞并不普遍,只有少数读者作出预言,认为在托尔斯泰的巨大身影背后,陀氏即将崛起。预言变成了现实。一次大战后,西方对陀氏的兴趣日益浓厚起来,以至出现扬陀氏而贬屠格涅夫的时风。为此,法国传记作家莫洛亚在《屠格涅夫传》一
《读书》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号刊出的《谈袁水拍的诗歌》一文,对袁水拍的诗歌作出了评价,指出了他对中国诗坛所作出的贡献,并简要而生动地叙述了诗人的生平,使读者能更多地了解诗人,理解他的作品。但103页第二段中有些记载不一定确实,如说诗人进了“苏州艺术专科学校学美术”,据我所知,诗人在初中和高中时期都就读于苏州中学,一九三四年毕业。文中并提到“还要到北局那边的吴苑茶馆店去,喝喝茶,温温功课,听听评弹”。证
健忠同志:  《醉乡》我读过了,而且不只一遍。从记忆的库存里,我极力去搜寻一种已经出现过的小说模式(包括你过去的作品),以便拿来与《醉乡》比较。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形成了这种习惯。这几年来,我读过不算太少的作家的新作,读过之后,常有“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某种类似的模式下意识地叠印在这些作品上。我丝毫没有贬低这些作品的意思,文学创作中的相互借鉴实属常事。然而这次,搜寻的结果使我失望,我找不到我需要的
邓云乡《燕京乡土记》中有《苦雨》一节,说到光绪十六年(1891年)北京的一场大雨,文中引王仁堪写给张之洞信中语云:“都门淫潦,屋壁皆颓,同人唯莲生、仲住屋未清。敝居六十余间,几无片席干处。”下文注释了“莲生、仲”两个人名,说“莲生是王廉生,仲是陈宝琛,当时所谓‘清流’。”(见该书页49)  按陈宝琛是王仁堪的妹夫,字伯潜,号庵。旧时文人别署异称多,例如陈宝琛又曰橘隐,又曰沧趣翁,还有一辈逊清遗老尊
《中国古代的类书》(中华书局一九八二年版)第50页说:“祖,字孝征,范阳狄道人。”《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重印本)第89页注〔一七〕也引赵曦明曰:“《北齐书·祖传》:‘字孝征,范阳狄道人。’”  祖是北魏北齐之际人。据《魏书·地形志》,北魏时狄道县属河州武始郡,在今甘肃省;而范阳郡属幽州,在今河北省,二地相距数千里。  查中华书局标点本《北齐书·祖传》,原文为:“祖字孝征,范阳道
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多年来出版一套丛书,名叫“我找到啦”(Эв-рика)。这个名称出自古希腊语:当阿基米德在浴室中发现浮体定律时,高兴得上街狂叫:“我找到啦!”此后这即成为说明人类发明创造的用语。“我找到啦!”丛书题目新颖大胆,绝大多数介绍世界上的科学技术新进展,尤其注重边缘学科。丛书供青年人阅读,所以一般写得比较生动,容易引人入胜。作者往往是有关方面的著名行家。这套丛书最近出版的一本是《我
据说在西方,鹤被视为一种淫鸟。然而在中国,鹤作为一种富有吉祥色彩、高雅韵致和神仙风度的嘉禽,却在文化史上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在历来的传说中,关于鹤的掌故轶事太多了,我们几乎随便就能举出诸如卫懿公好鹤、丁令威化鹤、林和靖子鹤等等一长串来。而“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也正是其中最著名的典故之一。  “扬州鹤”的魅力,在于它既意味着羽化登仙而脱离尘世,又表示着到人间最繁华处去纵情享乐。这种鱼和熊掌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