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杨毛”遇上“油糕”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原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子饮露餐花,心瓣迤逦,广袖之外菊香脉脉,唇齿之间菊魂惹惹。那一瓣一瓣的好颜色,你且问他滋味几何。《山家清供》煮过一盏粥,甚是家常:“梅落英,净洗,用雪水煮;候白粥熟,同煮。”粥是白粥,只是那些情景太难得:晴日落梅,西山落雪,安心守候在灶火边。仍记得同窗莲姐,在五月校园寻寻觅觅,捧得一囊玫瑰苞蕾,细细侍弄,酿制玫瑰蜜饯。
  从古至今,食花,实在算不得一件稀奇事。而有些花,甚至都算不上朵,不过是适逢盛时,不肯辜负好春好夏。比如,杨花。
  杨树的花,你见过吗?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很多时候,愈是平常,愈是所知甚少。杨树,雌雄异株,作雪飞的,是雌杨的种子。我所说的杨树花,老家叫做“杨毛”,来自雄株。熬过萧索苍茫,三月杨树始芽。毛茸茸,一夜之间膨起,椭圆形,浅灰。杨树花,花芽先于叶芽。细细穗红棕色的蕊,肉嘟嘟的毛虫,日日蠕长,只一两天便落满一地,我们就疯狂捡拾欢乐,一条一条捉进官升,捧回家,等待一场绝味花宴。
  “杨毛”的吃法,一是凉拌。拣净淘洗,开水焯,过水凉。调食盐、陈醋、野蒜苗、胡麻油凉拌,色泽亮丽,鲜苦酸香,就着素糕吃,利喉。其实,杨毛未落时摘取方为上品,味尤鲜美。否则,需要一遍遍泡水祛除苦涩。
  苦涩,也是一种回味。吃杨毛,其实是源于饥荒年代的口腹探索。乾隆五十八年,大灾荒,张问陶写了一首《拾杨稊》:“拾杨稊,老姐苦,绿瞳闪烁如饥鼠。人拢柳叶我无梯,人断柳皮我无斧。杨稊拾得连沙煮。”“杨稊”,便是杨树花。在“绿瞳闪烁如饥鼠”的年代,杨树花怜贫惜老,一心救济无人哺乳的岁月,尽管,它连正经的食谱都入不得,在《饥荒食谱》。
  杨毛,还有另一种令人期待的吃法,就是做素馅油糕,这已经是接近“富贵”的吃法。大同人吃油糕,是个讲究。重大节日,重要事件,重要人物,方得享此殊荣。“糕”者,高也。自家孩子过生日,寓意“步步高”;起房梁乔迁,期望“日日高”;婚丧嫁娶,更是必不可少。四十年前,杨花素馅油炸糕,这金贵的美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完美铺垫。
  做“杨毛”素馅:焯熟的杨毛,用笼布兜了,攥干水分,切细末。土豆焖熟,剥皮入瓷盆,木锤乱捣泥,倒入红蠕蠕的杨毛末末,加小葱末,撒野韭菜丁,淋一匙麻油,精盐,花椒面,拌炒均匀,红红绿绿白白,各各若即若离。细嗅,素馅喷香,如崭新的秘密,亟待装进包袱里,包子饺子均可入,捏油糕上佳。
  吃油糕,不必等搬上桌席,必得刚出锅,燙手烫嘴吃。通常,我会假装在锅口帮忙,眊一眊灶火,加一块炭,盯着油锅,五成热,七成热,麻油香捂也捂不住。拾起黄灿灿捏好的素糕,顺锅边出溜下去,滋啦一声油锅冒起碎泡泡,圆圆的糕慢慢漂起,岛一样露出脊背,滋出大泡泡小泡泡,间关莺语花底滑;大泡泡撑破,小泡泡崛起,蓝田日暖玉生烟;翻身,两面煎炸,满城尽带黄金甲。炸好的油糕,如一匹诱人的兽,满身金甲,滋滋叫着,伏在黑陶盆,香气凛冽。
  当杨毛遇上油炸糕,就像刘姥姥遇见王熙凤,是不可测的妙趣横生。掐一只刚出锅的脆皮油炸糕,左手倒右手,咬一口,悉悉索索的酥香,牙舌黏连的软筋,心中就狠狠发誓:金不换。再咬一口,颜色舒展,粒状涩涩的杨毛,片状嫩嫩的菜丁,其间沙绵细腻无处不在的,是土豆泥。蛋白质的甜,叶绿素的鲜,纤维素的缠绵,上穷碧落下黄泉,不似在人间。
  杨花不是朵,夸张不是我的错。其实,回望当年的贫瘠,确实并无食花之雅,连小雅都算不上。但一不小心,还是想念得一塌糊涂。不要以为只是有人眷念故土,当杨毛遇上油炸糕,就是刘姥姥遇见王熙凤,彼此的人生交汇转折,贫苦富贵,潦倒得意,都在时代命运的流转里。
  魏文帝说,三世长者知衣服,五世长者知饮食。后来演变为“三世仕宦,方会穿衣吃饭”,这样的俗谚背后,隐藏着微妙的奥义:美食之美,是时代的成全,文明的涵养。在太平繁荣里陶冶几十年,我们的琢磨,已经超出了饥寒温饱,更多的是“美”与“味”,一份雪藏的期待,雪尽春来,自然而然。
  当“杨毛”挂在枝头,最初是想成全一粒种子的飞翔;当它委婉落地,慨然赴身慰藉饥肠辘辘的民间;今日杨花,荆钗布裙,款款端上新时代的餐桌,自是大平常大珍馐,亦是大俗大雅大满足。
其他文献
晚清朔平府首榜秀才、民国山西大学电气教授、新中国察哈尔省和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山西近代工业的主要奠基人、山西电力之父王梦龄,是山西的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我和他有一种特殊的缘分,尽管这种缘分很牵强。  1984年,我调入中国电力报山西记者站工作,办公室在省电力工业管理局办公楼二层东面的一间屋子里。当我坐在办公桌前,心里有个疑问:我这个位置当年都有什么人坐过。偶尔一次查阅山西电力历史档案,发现一张上世纪六
期刊
阳高县有一个大辛庄,村子坐落在火山熔岩上,村傍流淌着美丽的桑干河,村里建有古堡,古堡虽已衰败,却仍彰显着昔日的辉煌。壮观的火山熔岩  在一个赤日炎炎的夏日,我们一行几人前往大辛庄观览。从远处看到,村民住的大部分是砖瓦房,走进村庄偶尔有一两声狗吠声,街上稀稀疏疏地走着几个村民,显得有点冷清。带路的朋友将车停在村子的中央,一下车眼前的情景即将我惊呆!村里到处是火山熔岩,有火山熔浆流淌的一圈一圈的流纹岩
期刊
进医院,我没想过雇人帮忙。母亲八十三岁,之前的身体一直很硬朗,也很少因病住院。年后,母亲身体开始出现一些状况,当时疫情形势紧迫,有所耽搁,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两个多月以来先后三次住院治疗。多年来,母亲在家乡雇着保姆,身边几个子女离得都不远,而我一直在外地工作,月余回去探望一次,每每母子相聚,承欢膝下的时光也非常短暂,往往是周六上午到家,周日下午就依依惜别了。母亲来市里住院的这段日子,是多年以来我和她
期刊
感动如一泓清泉,使我们的内心澄澈而明亮,感动如一缕海风,使我们的内心澄澈而宽敞。因为感动,我们笑脸相对,我们泪流满面。我无法想象没有空气的世界,正如我不能接受没有感动的人间。烈火无情,英雄无畏  “你说你习惯了遮天蔽日的烟波,你说你听惯了警铃的脉搏,你说你愿为任何人赴汤蹈火,你说这就是使命和职责”。 这就是消防员。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无数次毫不犹豫地冲向熊熊烈火,满面灰尘地出来,有的甚至永远没
期刊
1984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十多个独立自主的北大生物系学生,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条幅,在国庆游行盛典上表达对伟人的热爱。那个时候,他们不会想到这次异乎寻常的行为竟在中国当代历史上留下重重一笔。  “小平您好”再朴实不过,再真实不过,它像同事之间、平辈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一句早晨的问候,一句晚上的道别。邓小平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人民需要某种东西寄托他们的情感,抒发他们的感激。  
期刊
草纸糕又名槽子糕、鸡蛋糕,是我们小时候非常喜爱吃的一种食品。至于为什么起个名叫草纸糕,好像也没有专门的定义,或许是用黄麻草纸包上,拴上根草绳,吃起来松软可口,顾名思义,大家都这么叫吧。  北京话叫槽子糕,《清稗类钞》中有这样的表述“京人讳‘蛋’字,蛋糕曰槽糕,言其制糕时入槽也”。北京人是这样描述的“槽子糕小圆饼形,呈花冠状,顶部棕红,底部微黄,入口松软清香。”或许,太原人吃的草纸糕也是从北京皇家宫
期刊
公元一千七百八十九年,当进士及第奉旨即任广灵县知事的朱休度踏上平舒大地,第一眼看到沣水湖边壶山之上的水神堂,眼前一亮,心中大喜,顿感历时半载由浙江秀水前往广灵上任的疲惫、落寞、失望竟然一扫而光,不由诗兴大发抚髯而吟:乃圣乃神坦白澄清如此水,作霖作雨聪明正直谓之神。一幅楹联既抒发了对水神堂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赞美,也直述了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坦白澄清聪明正直的为官作人之道, 同时也表达了乃圣乃神作霖作
期刊
中华民族是由五十六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形成却是千百年间各民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相互斗争、相互交融、逐渐磨合的结果。我们都以炎黄子孙自许,五千年前发生在黄河流域的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兼并战争,可以说是民族融合的鼻祖。至于由夏代的“万有余国”到商代的“千有余国”,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直到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秦帝国的出现,三千多年间战争不断,每一次战争的硝烟散去之后,都是进
期刊
当我在站台候车时,一辆高速客车如一位儒雅“君子”翩翩而来。我坐在舒适、明亮、宽敞的大同开往北京的高铁客车上,平稳至极的感觉,优质的服务,使我享受着美的旅途。窗外怡人的景色,一景末视,一景又视,简直让你眼花缭乱,我的思绪也像长了翅膀似的,回到了那个难忘的记忆……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叫王元地的小村里度过的。当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把我送回到姥姥家并且一住就是七八年,那时的王元地村远没有现在这么的发达与繁
期刊
画家简介:胡荣,笔名胡涂,1954年生,山西大同人。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山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省级行业报刊主编。作品多发表于各大报刊,并在国内省地市展出、获奖。一  搞艺术的朋友叫我看一些花,我顿时眼亮了。  眼前似乎晨光耀跃,地气蒸腾,一簇簇一丛丛艳丽的花朵在光与影的奇幻变奏中婀娜绽放。我不由得聚焦凝视其中最显眼的那朵花——这飘忽着的绚烂,这荡漾着的韵味,这逸发着的美感,叫我顿时觉得犹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