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长把关”,先把好自己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s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已经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难道让几个处长来‘把关’,这不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处长把关”的斥责,顿时激起不少共鸣。有人援引1998年朱镕基总理的“处长专政说”,“有些部门,处长在那里做主,地方的省长、市长来看他,他对人家连眼皮都不抬一下”。有人引述知名企业家的“处长经济说”,“老板再大,一个处长都能把你搞死”。检索学术论文库,“处长现象”更是学者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处长似乎成了全民吐槽的对象。
  其实,放在更广域的时空中看,人们批评的并非“处长”这个职衔和待在这个职衔上的人,而是古往今来屡治不愈的一种“行政病”——那些把持机构运转的中下级执行者,职务低而实权大,往往并不作为。这个病不仅国家机构有之,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也有之。
  在传统中国,这一角色由某些“胥吏”承担了。胥是“小吏”,胥和吏都是指衙门里的中低级办事人员。文件起草、档案管理、军事调遣、刑狱诉讼、保甲钱粮、官员考核、报销税赋、祭祀教育……无一不靠他们去办。可他们办得怎么样呢?
  元代一些胥吏长期积压公文。无奈之下,出台了一项公事办理时限的决定:小事限七天,中事限十五天,大事限三十天。可有的胥吏还是拖上八个多月没把公文发出去。
  胆子更大的胥吏还能擅改公文。清代康熙年间,刑部一个书吏收了千两银子,就在上报死刑的文书中把两名单身无亲戚的从犯名字前移,与主犯兄弟二人对调。刑部官员把文书送上去,从犯被批准处决,兄弟二人安然无恙。
  还有些胥吏能向高官索贿。乾隆的大将军福康安平乱回京,户部一个书吏跑到他家索要“军需报销部费”:“你们的军需报销有数千万两白银,我们必然要多添人手,几个月就可以搞定,但这需要您出一些费用。否则,就我们现在几块料,怎么也得三五年才完事。我们隔三差五去汇报,皇上也不耐烦,万一查出什么就不划算了。”福康安服服帖帖给他200万两白银。
  最后皇帝也忍不住了。嘉庆皇帝说,他每问百官一事,百官就推到属官那里去,还跟他说“堂官不如司官,司官不如书吏”,他担心百官都听书吏的,“国事尚可问乎?”
  而在西方国家,类似的角色由“文官”承担了。英国广播公司的经典喜剧片《是,大臣》,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英国“文官治国,政客自以为在治国”的现象。比如,新上任的部门大臣決定严惩官僚主义,精简机构。部里的文官开始“把关”,每一栋房子都不能卖,因为“安全需要”;每一个职员都不能裁,因为“工会需要”。最后裁掉的只有大臣新设的“官僚主义督查办”。剧中种种让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感同身受,还亲身客串演出。
  正因为这种“行政病”造成的低效、内耗、贪婪,让许多人都身受其苦,所以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改革。元朝曾大量选用儒生做胥吏,希望加强这一群体的道德修养;清末干脆罢斥胥吏,把“吏”变为官。可惜,道德自律只能作用于部分人,改名换面也依然有低级官员继续不作为。
  如果按照明代思想家顾炎武的观察,这种“行政病”的根源在高度集权,那么,今日中国简政放权的浪潮,正是冲刷积弊的良药。正因为简的是手中的政,一些处长才会“卡壳”;正因为放的是手中的权,一些处长才会不作为。然而,诚如西南某企业家的感慨,“99%的企业家都要和具体的办事人员打交道,各处处长、副处长直到科员,这部分人的工作作风形成了具体的投资环境”,全力推进简政放权,是深化经济改革的不二之路,一些处长的“把关”情结是时候彻底丢掉了。
  其实,历史上不乏成就大业的中下级官吏,李斯出身书吏,刘邦当过亭长,左宗棠干过幕僚。可见,处长们更应该把好的“关”不是会签和画圈,而是宗旨和情怀,责任与担当。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首次对文件会签时间提出限制:凡会议讨论通过的文件,7个工作日内印发;有重大修改的,10个工作日内印发。这是以制度的刚性鞭策处长们把好自己的作风关。
其他文献
春帆楼和谈,距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天津的第一次见面恰好过去了10年。初相识时,李鸿章是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伊藤博文是日本参政兼宫内卿;李鸿章62岁,伊藤博文44岁。两人以忘年交的方式结缘。10年后,李鸿章咽下《马关条约》这枚苦果时,或许会想不通,为什么他对伊藤博文的情谊,却只换来凌辱?!李鸿章(1823年—1901年)伊藤博文(1841年—1909年)第一次见面惺惺相惜  1884年12月,日本
上世纪初,有个犹太人在美国以养猪为生,生活过得很清贫。二战爆发后,他偶然得知一个消息:前线部队需要大量的脱水蔬菜。当时的工厂生产的多是青椒干、萝卜干,几乎没人做土豆干。他当机立断卖猪、贷款,买下一家蔬菜脱水工厂。结果,他生产的土豆干很受欢迎。  过了两年,纽约有人研制出了冻的炸土豆条。许多人都觉得这种土豆条没什么销路。可他却认为这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军需新产品。于是,组织力量开始生产,供应给前线。果然
见过体重190公斤的模特吗?美国得克萨斯州52岁的女子加伊拉就是。加伊拉的肥胖是因为家族遗传,8岁时,她的体重就已经超过了80公斤。在这个以瘦为美的时代,加伊拉是不受欢迎的。肥胖甚至导致她和丈夫离婚。后来,加伊拉在网上发现一个名叫“超大号美女”的肥胖女性在线社区,在这里,人人都以胖为美,体重达250公斤的人都有“粉絲”,加伊拉顿时找到了存在感。她注册了账号,没多久也拥有了一大批“粉丝”。  现在,
美国政坛最近很热闹。选战正酣,各方势力粉墨登场,有一匹“黑马”尤其引人关注,他就是布赖特巴特新闻网站总裁史蒂夫·班农——被彭博社称作“当今美国最危险的政治操盘手”。他曾在女政客莎拉·佩林攀上政治高峰时,与她比肩同行亲密耳语;在富豪唐纳德·特朗普高调参选美国总统时,鼓动他前往敏感的美墨边境;在约翰·博纳辞去众议长之职后,到处煽风点火。  如今,班农又成为被希拉里称为“右翼大阴谋”的核心人物。在他的指
人物简介  梁金生,1948年生,祖籍河北大成,原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从其高祖父起,梁家连续五代人都在故宫供职,这一传奇经历已成为一段佳话。2015年8月20日,梁金生在故宫。  早上8点,67岁的梁金生都会骑着自行车从北京东四环外的家准时赶到故宫——这是他坚持了36年的习惯。梁金生退休前是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人称“大内总管”,负责180多万件文物的保管、征集和抽查。退休后,他被返聘回
“问吴秀波的问题一定要他自己回答,因为他的答案从来都是很个人化的。”接到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约访电话时,吴秀波的经纪人这样说。但令记者意外的是,为某著名电脑品牌代言的吴秀波居然不会用电脑,这直接导致正在美国拍电影的他,与记者的联系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一年半之前,吴秀波出现在谍战剧《黎明之前》里时,很多观众误以为这个没有太多表情的男演员是个新人。而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影视剧似乎永远拍不完,那边还在昼
王思聪也许是中国最出名的富二代。他被视为“国民老公”,在“女人最想嫁的男人是谁”的调查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明星吴亦凡;他与明星“开撕”的新闻一再占据头条,比如称女明星为“毯星”;他在微博上拥有1200万“粉丝”,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至于他将骑着宠物狗的照片称为“练习日狗大法”,称“找女朋友的标准就是胸大”,更是备受争议。  “不学无术”“声色犬马”“浪荡公子”,不少人给王思聪贴上了种种标签。但这未必准
丘吉尔,这个大不列颠帝国背后的男人,在逝世50周年后,依旧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影响深远。回望历史,丘吉尔一直处于时代浪潮的中心,凭借其勇气与意志,接受了世界大战的残酷考验。在反抗纳粹运动中,他力挽狂澜,拯救着欧洲,像一台战争机器一样不断突进,像一个巨人一样带领着英国向前。他是史诗般的人物,既无情又多情,霸道易怒,却又充满战斗力。在英國人民的心目中,他是“胜利”的代名词。
记得英国广播公司(BBC)王牌节目“疯狂汽车秀”里那个毒舌且充满幽默感的英国怪老头吗?就是被戏称为“大猩猩”的杰里米?克拉克森。最近,他又闹出新闻了,因为殴打制片人而被BBC解雇。这位从地方小报一路走来的名嘴,靠一张大嘴征服了观众,又因为特立独行为自己铺就了下岗之路。  克拉克森的下岗之路也是不平凡的,百万“粉丝”签名挽留,甚至有人开坦克到BBC门前抗议,连英国首相卡梅伦都出面力挺他:“他是个了不
一个自信的民族,有两种自豪感不该被抹杀:一是文化的自豪感,二是英雄的自豪感。前者源于千百年来的创造积累,而后者则基于个体生命的精神传奇。  2015年高考中,北京的作文考题,将视线投射到了“英雄”这个主题词上,要求考生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主题展开想象,引来不少关注,更让人思考关于英雄的时代话题。  正如出题人对“英雄”的定义,“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