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y870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探究思维的重要手段,能培养学生深入钻研、严密思维的良好习惯,能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能力,能够增强师生互动、融洽师生感情。总之,良好的提问活动可以制造亮点,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将教学活动推向高潮。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课堂提问,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 这样的提问旨在追求热闹场面,问题浮皮潦草,要求一问齐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毫无价值。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 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3、 惩罚性提问。发现某一学生精力分散,心不在焉,便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久而久之使学生视老师提问为畏途,等等。这些类型的提问利少弊多,甚至不如不问。
  那么,如何科学地设计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呢?
  一、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和针对性
  我国古代在教育家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提问要有启发性,同时还应具有针对性,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发展。首先,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问;其次要在适当时候提问,下“及时雨” :当学生思维犹如平静的湖水时,用提问巧设疑难,造成悬念;当学生思维处于“十字路口”欲进而不知方向时,帮提问引导学生,指明思维方向;当学生的思维在“爬坡” ,欲上而乏力时,用提问巧妙点拨,减少难度,鼓励信心。
  有经验的教师常常这样提问:“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的?”这些都是启发学生讲求思维过程、从思维过程中引出结论的好方法。
  二、课堂提问要有普遍性,要关注每位学生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开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似乎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热闹的气氛全拜少数“好”学生所赐,一些学生对所要讨论的问题一窍不通,自然不会合作,只在那里呆坐或听好学生“主讲”;另有一些学生对问题毫无兴趣,只是借机闲聊,完全没有进入讨论状态。由此可见,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千万不能让“师生互动”变成“乱动”或“不动”。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尽量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的提问要像阳光普照大地,不能让沉默的同学更沉默,千万不能让差距越来越大。
  三、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
  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 就是说要注意分寸,所提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过于简单。因为如果问题太简单,所有学生不经任何思考都能回答,结果只能使课堂出现表面化的热闹,那就等于白问;但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祝福》时这样设问:文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有几次?祥林嫂的眼睛转了几次?这类问题,过于肤浅、表面化,没能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的理解,无益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如果这么问:文中如何交代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的?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祥林嫂是不幸的?学生就会跃跃欲试,积极思考,力争“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而解决了这些问题,也才算真正理解了课文。
  四、要注意提问的层次性,要先易后难
  语文课堂设计问题应根据不同文体,不同教学目的,针对不同学生,遵循阅读的认识规律,逐层发问,层层递进,要先问一些比较易懂的问题,让学生尝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再逐步加大难度。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了,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愚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 这样分层次的设计问题,由浅入深,先易后难,避免了较难题目让普通学生一问三不知,挫败学习积极性,也能让较好的同学在层层递进的提问过程中全面的理解文章,接受知识。
  五、提出的问题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我曾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探讨:“愚公移山可取吗?”除了让学生按常规理解愚公那种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精神外,也让学生明白如今的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也需要有点“变通”的精神。如果一味地挖山不止,不知“变通”,也同样一事无成。
  在以“追求”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有学生提出具体物象为流水,因其一生都奔流不息,始终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很多学生都对这一提法表示赞同。教师在这时候提示“流水的这种追求必须以何为依托呢?”学生明确了“地势上从高往低”后马上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流水尽管永不停息的追求着,然而它每况愈下,失去自我,所以它谈不上有高远的目标与理想,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臣服。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多媒体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应运而生的一种现代教学新手段。多媒体的应用将传统课堂的单一教学转变为现代课堂的多样展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把文本、图形、视频图像、动画和声言等集成在一起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我将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教学之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
期刊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它博大精深,意境悠长,其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经验的总结、情感的沉淀。然而,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较大的距离,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讲,他们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的内涵。那么,如何才能搞好农村小学生古诗词教学呢?笔者结合在宣平堡小学多年从事语文教学所积累的经验,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注重创设情景,感受画面之美  从教材
期刊
当今的小学生天真活泼,富于想像,兴趣广泛,注意不够稳定,尤其是有意注意时间不持久。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教学中获取最佳效果,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各种注意的引起和维持,都是以一定的兴趣为主要条件的。因此,培养学生听课的注意力,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板书设计与使用,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谈谈对板书的理解和做法:  一、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
期刊
当前的数学教学,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小学时数学成绩还可以,而到了初中以后,就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的做好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过渡与衔接,那么如何把小学与初中的数学教学有效的进行过渡和衔接,让学生能顺利的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呢?我们不能只靠初中教师的单方面努力,也不能把这一重任全部都压在小学教师的身上,要多措并举,才能实现
期刊
[摘 要]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象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关键词]体育教学 培养 锻炼 习惯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
期刊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中学教育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比较落后的,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对现行的体系进行改革,完善和建立信息课机制,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1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计算机的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主导的教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教学形式,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也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能力 如何提高  作文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写作能力的高低,在生活
期刊
有人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通过我在班上开展音乐节奏训练活动以来,我深有体会。所谓节奏感,就是感受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能力。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节奏型;节奏感也是一种快乐的源泉,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通过从中班到大班这段时间对孩子的训练,我可喜的发现了孩子的收获,从能念词句、短句、儿歌简单的四分音符节奏型到能掌握四分节奏;八分节奏和十六分节奏,并能进
期刊
[摘 要]做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让幼儿喜欢,然后上课时精神要饱满,语气要和蔼可亲,随机性强,还要有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幼儿,让幼儿每节课都能上的轻松愉快,这样幼儿才能在教师所设计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愉快轻松的掌握所要传达与教授的信息,这样以上所讲的舞蹈对于幼儿的意义才会变的真正有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 舞蹈 探讨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舞蹈作为一种
期刊
[摘 要]民主、和谐、宽容的师生关系是个性化阅读生存的“保障”。因为只有宽松的氛围和没有等级之分的空间,学生才能畅所欲言,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探索才能得以实施,创新也才能如期而遇。传统阅读教学中威严的“师道尊严”,刻板的教条主义,人云亦云的惰性思维,标准答案的束缚,冷若冰霜的面孔,简单机械的灌输等弊病已经“阉割”和“埋葬”了学生的个性精神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教学氛围 平等和谐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