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新闻摄影界发出我们的声音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赛十岁了。十年之间,变化很大。
  华赛评选的举办地几度转场。从第一、二届在深圳,到第三届起前往上海,其后第七届又至江苏南通,八、九届前往浙江杭州,今年是首次来到北京。
  华赛的参赛方式完成数字化网络化转型。最初,作者寄送实体照片,那时组委接受少量光盘参赛已经是很“时尚、现代”的事情。而今,华赛参赛流程已经全部数字化,今年通过华赛官网投送作品的摄影师成为绝对主流。2005年和2006年在深圳评选时,评委们还是在铺满地面的照片中走来走去,以五颜六色的衣扣计票。而今,评委们散座在一个房间里,面对投影仪展示的照片,通过无线电子按键表决,投票系统会自动计算参赛作品的得票情况,并依照预设评选程序对作品进行“晋级”或者“淘汰”操作。
  但上述变化都还只是华赛的外在变化,这个以中国为基地的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更令人瞩目的变化在于,参赛和获奖作品的专业水平逐年提高,华赛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知名度日趋上升。
  从2004年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就是否可以举办一个国际新闻摄影比赛进行论证至今,转眼十年。作为从华赛举办之初即介入相关工作的组委会工作人员,我曾经8次担任比赛评委会执行秘书,深度介入每一届比赛。今年,我首次作为华赛评委会主席,直接参加评选,从面对千万参赛作品相对“超脱”、不予置评的评选秘书,到与来自全球各地的评委同行探讨争论,角色变化也给我增添了一个新的观察视角,感慨良多。
  奖项设置变化
  本届华赛的参赛规则和奖项设置与以往9届有了比较明显的不同。首先,在对参赛作品拍摄时间的规定上,第十届华赛制定了更加严格和专业的规定,强调参赛作品的时效性,在战争灾难类、非战争灾难重大新闻类、体育新闻类和新闻人物类评选中,不再允许跨年份的组照参赛。这样一来,在上述4类比赛中,无论单幅或成组,全部照片都要求摄于2013年。
  在比赛奖项分类上,组委会保留了原有的日常生活类新闻、战争灾难类新闻、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自然与环境类新闻、体育类新闻5个类别。与此同时,取消了原来的经济与科技类以及文化、艺术与娱乐类两个类别的奖项,将经济新闻纳入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评选,新设置了“科技与文化类新闻”奖项。实际上,华赛举办之初设置经济与科技类奖项,原本是一大特色,但从过去多年比赛的结果看,经济与科技类新闻中的经济类作品多数是所谓“社会经济”题材,在与科技类照片同台竞技时,要么出现两者很难比较的情况,要么由于题材份量的悬殊,致使后者很难胜出;而文化、艺术与娱乐类新闻作品在过去若干年内总体较弱。出于“弱弱相加,努力做强”的考虑,组委会将上述两大类别进行了调整、合并,以“人类文明与发展”作为主线,设置“科技与文化类”新闻奖项,吸引相关作品参赛。原有经济类新闻题材被置于份量更重的非战争灾难重大新闻之中。令人遗憾的是,今年文化与科技类新闻题材的合并没有使这一类别强大起来,参赛作品仍未脱离旧有思路和质量,迫使评委会最终忍痛放弃了授予该类别单幅比赛金奖和银奖。
  本届华赛奖项设置的另一个重要调整,是将原有的新闻人物与肖像类比赛拆分为“新闻人物类”和“肖像类”两个类别,其初衷在于将侧重点完全不同的两类照片彻底分开,避免作品出现过多不可比性。鉴于全球媒体肖像类作品的采集、制作和发表都已经出现了大量不同于传统新闻摄影实践规律甚至原则的现象,组委会将肖像类单独设奖,实际上是在尝试给一批超出新闻摄影语境的影像实践者开辟一小块“自留地”,既能使之与传统新闻摄影类作品分割开来,也给全球肖像摄影师一个更大的发挥空间。
  不过,评委会在肖像类照片的评选过程中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分歧。以法新社北京首席摄影记者、马拉西亚评委吴才兴为代表的一派认为,如果允许摄影师以过度PS的影像作品参赛,甚至对其颁奖是对传统新闻摄影的“绞杀”,无异于打开了一个危险的缺口,将导致新闻摄影工作者对其照片为所欲为,制造出众多说谎的照片。而以《纽约客》摄影部主任、美国评委惠特尼·约翰逊为代表的一派则针锋相对,认为鉴于目前全球媒体所发表的肖像类作品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对被摄者的干预,并大量使用PS手段对影像进行后期加工,对肖像类影像作品的评价不应脱离这一业界现实,所以,完全可以接受摄影师大胆使用非直接摄影手段和带有强烈后期修整味道的作品参加评选,如果作品够好,也不排斥授予其奖项。
  最终,评委会以参赛规则中关于“不接受经过数码操纵、多重曝光、艺术效果等手段制作的作品参赛”的条款为理由,将这一争论暂时划上了句号,但针对肖像类作品实践的多样性及其对华赛这样的新闻摄影比赛未来评选规则可能带来的影响却成为组委会必须思考的新问题。
  评选规则的改进
  华赛10年间,参赛规则和评选规则经历了数次修改,今年也不例外。
  华赛初创时的收稿及评选流程大量吸取了荷赛的既成经验,与此同时,在一些存在争论的重要事项上,华赛组委会出于对国内评选现实的具体考虑,进行了本土化的规则设置,并对最初的规则进行了后续修改。
  2005年,华赛举办之初,组委会曾明确规定允许评委对参赛照片进行类别调整,但之后不久就因调类过程漫长、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放弃了这一安排。根据评选规则,评委不负责对投错类的作品进行类别调整,组委会尊重摄影师个人的初始送赛选择——哪怕是完全错误的选择。
  但过往比赛的实际情况是,一旦摄影师送赛类别出现失误(这有时与参赛规则中参赛类别定义不够明确有关),那些影像素质优秀的作品会让评委面临两难:放其过关进入下轮甚至获奖,可能出现作品与比赛类别定义冲突的尴尬(这也使那些勉强晋级得奖的作品无法在一个错误类别中获得高等级奖项);而假如一“杀”了之,评委们又会因为优秀作品被埋没而心痛不已。
  再有,假如摄影师所在机构与摄影师本人分别将相同作品提交到不同类别,而评委恰巧又是对摄影师送错的类别评选在先,正确参赛类别在后,根据比赛规则,一旦该作品在前一类进入决赛圈,再出现在其他类别(哪怕是正确类别),也一律要将其清出该项比赛。在第九届华赛战争灾难类单幅比赛中获得优秀奖的《巴西抗议》便是典型的一例。该照片分别出现在战争灾难类和非战争灾难类两个类别当中,并在前者中进入前五名,因此当评委最后在非战争类再见它时,只能连称“遗憾”。尽管评委会最终网开一面,让这张“图不对类”的照片在战争灾难类勉强获奖,而没有痛下杀手,但作为一幅优秀的非战争灾难类新闻照片,假如在正确的类别中参加评选,或许它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在今年的评选中,组委会对上述规则进行了调整,允许评委在第二轮评选完全结束后,对全部入选作品进行类别调整,将全部作品置于正确的分类项下,加强参赛作品的可比性,和获奖奖项的针对性。尽管关于土耳其抗议示威的照片在两大不同类别中有三组照片先后获奖,但总体而言,今年全部获奖作品的所在类别基本名副其实。
  此外,今年奖项设置的一个重要调整是大大降低了优秀奖的评选数量,从之前的每类别各项各两个,到每类别各项最多两个,且允许空缺。最终,评委会对参赛作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全部类别的优秀奖大幅下降到17个,而且金银铜奖都有空缺,这使第十届华赛最终的获奖作品件数为历年来最低,共63件,获奖照片的张数首次缩减至350张以内。评委会希望以这样的结果传递信息,吸引更多优秀的摄影师投送更好的作品,吸引更多的业界高端评委参与评选。宁缺毋滥原则,让在华赛中获奖乃至参加华赛评选都变成更高的荣誉。
  当然,本届华赛评委在评选结束后,对评选规则又提出了一些新建议,如希望允许评委从未获得金奖的获奖组照中挑选年度照片的候选照片。大家的提议的确有的放矢,因为在本届比赛中确实有数组未能夺冠的组照中包含了若干非常适合参与年度新闻照片大奖角逐的作品。与单幅照片不同,组照的呈现其实经由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两个环节的工作组合完成。很多单个影像非常优秀的作品由于在故事编辑中存在瑕疵甚至硬伤,而与奖项失之交臂。基于此,假如允许评委会从并未获得金奖的成组作品中挑选单幅作品,参与年度照片大奖竞争,不仅避免了曾经在荷赛历史上发生过的年度新闻照片在单项比赛中甚至没有获得单幅金奖的尴尬,更丰富了大奖候选图片。尽管这意味着又要延长工作时间,但如果最终的结果是华赛向世界展示更好的获奖作品,评委会乐得如此。
  建立交流平台
  本届华赛的国际参赛作品较往届有了较大幅度提高,除数以千计的各国家和地区摄影记者、摄影师作为个人参赛外,包括路透社、法新社、欧洲新闻图片社和德国《地理》杂志在内的世界多家主流新闻机构还主动为其摄影师送赛。来自法新社的本届华赛评委、马来西亚籍摄影记者吴才兴表示:法新社现在已经将华赛作为每年必须参加的世界主要新闻摄影比赛之一,由巴黎和香港两地同时送赛。路透社图片编辑更是多次与组委会联络,确认其数以百计摄影记者的数百幅优秀作品能够顺利进入华赛参赛系统。
  尽管第十届华赛颁发的奖项较往届有比较明显的减少,但今年的获奖者来自全球24个国家,创历届华赛纪录。
  从目前国外新闻界与摄影界对华赛的参与和评价看,华赛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越来越高国际知名度的世界新闻摄影知名品牌,其在亚太地区已经成为规模最大、最受关注的国际新闻摄影赛事,并逐渐与荷赛、POYi和BOP等欧美最重要的国际新闻摄影重大赛事看齐。对我来说,每届华赛评出各类优秀作品固然重要,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我们通过努力,在全球范围内为中国新闻摄影争取话语权和影响力,自主建立起一个可立于世界新闻摄影圈、具有国际化职业水准的影像评价标准和体系;此外,华赛还通过新闻摄影比赛让中外新闻摄影工作者各自展示作品、袒露观点、加强沟通、增进交往,从而获得理解对方的机会。通过华赛这个窗口,一方面,国外摄影师和相关业者的摄影理念得以进入国门并悄然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式与摄影实践;另一方面中国同行也有机会向世界展示中国新闻摄影的进步和贡献,并通过华赛国际评委的介绍让自己的作品走向世界。
  同时,在数字媒体蓬勃兴起,传统媒体日益缩减,公民摄影迅速膨胀的今天,伴随印刷媒体成长的新闻摄影受到重创,抑或说是在面对生死挑战。华赛评选出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实际上是在向那些仍活跃在一线,冒着生命危险,从事着艰苦工作,为世界带来最好影像的摄影师们喝彩。
  华赛年度新闻照片大奖得主、自由摄影师凯文·弗拉耶曾经是美联社驻印度新德里首席摄影记者,华赛获奖作品揭晓前一天,他正在德国参加他的已故同事、在阿富汗被射杀的美联社女摄影记者、曾经在往届华赛中获奖的安雅的葬礼;而本届华赛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单幅优秀奖得主、欧洲新闻图片社土耳其摄影记者克里姆·奥克腾还没有来得及听到自己获奖的消息,就在华赛评选开始当天死于车祸。对于摄影记者这样一个高危职业而言,坚持意味着巨大的牺牲与放弃。华赛的奖项,是对他们艰苦努力与决不放弃的致敬。
  华赛十年,它逐步站稳,不断前行。十年中没有改变的,是华赛开放公平的评选态度;是努力追求行业国际高标准过程中的不懈探索;是中外评委在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的争论中,加深相互认识和了解的强烈意愿。
  华赛给了我们向世界新闻摄影界发出我们自己声音的机会,期待这一交流平台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涉外拓展部主任、第十届华赛评委会主席)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南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人种混杂的殖民国家成为了现在这个文化多元的“彩虹国度”。在1948至1994年之间,南非实施种族隔离政策,黑人社区和白人社区被隔离开,政府对黑人和其他(非白人)种族的公民进行了严格的权利限制。直到1990年,在监狱里度过了27年的纳尔逊 ·曼德拉(Nelson Mandela)被释放出来,并在1994年成为了南非第一位黑人总  统,黑人们的权利才逐
期刊
自1888 年美国柯达公司推出第一台批量生产的民用相机以来,近130年来世界各国推出了成千上万种不同种类、型号的相机,其中不乏奇特产品。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种独特的利用重力控制快门速度的英国产相机Purma。  Purma相机的历史  1935年,英国人Tom Purvis和Alfred C Mayo在伦敦成立了Purma相机公司(Purma Cameras Ltd.)。公司名Purma来源于两
期刊
故事性之争  在评选战争灾难类新闻组照前三名的过程中,评委会成员爆发了第一次热烈的争论。入围前三名的作品有《台风海燕》、反映孟加拉工厂大楼倒塌的《“奴隶制”的代价》以及在最近一届荷赛中获得突发类新闻组照金奖的《大马士革之战》。作为进入到最后环节的组照作品,从图片的质量、故事的完整程度来看,都令人难以挑剔。但评委吴才兴却发起了这样的质疑:“如果把目光放在拍摄过程上,《大马士革之战》这一组照片只是一个
期刊
和其他的孩子比起来,阿梅莉亚的童年可以用“不同寻常”这四个字来形容。当别的小朋友抱着布偶过家家或者沉迷在电子游戏的世界中时,阿梅莉亚却总是和她的动物朋友们混在一起—看看这些照片,她的朋友可不是家养的小猫小狗。当你看着照片里的小阿梅莉亚和黑猩猩抱在一起、给小老虎喂奶、骑在大象的鼻子上、和猴子一起吃早餐、和小鹿一起散步、在袋鼠身边睡觉……这些如同童话一样的奇幻场景,会不会在惊艳之余又略感迷惑呢?毋庸置
期刊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可能都有一座小径分叉的花园。  即使是成年后,有时我们也会将之作为灵魂的一隅偏安之地,躲进去抵御现实的伤害。化身为幼年时的自己,跑到记忆中的小径尽头,嗅着夹带着青草香的泥土芬芳,伸出手来碰触那些密密匝匝的各色植物,静静地盯着地上各种小昆虫……年少时的感觉又回来了:在这里众生平等,我们对自然充满爱与敬畏,自然也庇护我们。  对于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摄影师谢尔丽·圣·昂格(Cher
期刊
曾有人说,当一个人开始每天只有回忆的时候,就证明他老了。  但是,也许有例外,那就是对自己,对小伙伴,以及对年少时光的眷恋和追忆。不论是20岁,30岁,还是40岁,乃至走过更长的人生路,人们都会时不时回忆懵懂岁月的欢乐与烦恼,像是成年社会所依赖的一味调剂品。人们在儿时的经历、感受、喜好和心理变化又总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现在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成长的欣喜与焦虑在时间的缝隙中流逝,但每每我们回忆过去,不
期刊
美国科幻喜剧电影《扭转未来》中,一个40岁的中年失意男碰到8岁时的自己。40岁的他帮助8岁的他克服了自卑与自责,而8岁的他则帮助40岁的他重新找回童年时的梦想,找回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比如纯真年代,比如人与人之间淳朴的爱。  现实生活中,美国摄影师阿德里安·切瑟(Adrain Chesser,下称切瑟)也通过魔术般的摄影,完成了与自己孩提时代的对话,并得以从童年的心理阴影中解脱,继而找到人生的下一
期刊
看到茱莉亚·富尔顿-贝敦(Julia Fullerton-Batten,下称茱莉亚)的《青春期故事》(Teenage Stories)系列,让我想起许久以前的一句歌词:“I am a big big girl ,in the big big world”(我是一个大大女孩,在一个大大世界)。与这句歌词不同,《青春期故事》呈现的是另一种景象—I am a big big girl ,in a sma
期刊
童年记忆往往会对艺术家的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杉本博司(Hiroshi Sugimoto,1948~)便是将童年记忆变成影像的杰出当代艺术家之一。杉本对大海的最初记忆来自在孩童时乘坐新干线所看到的生动海景,如同电影荧幕上的画面不断闪现在火车窗口与窗外岩石之间,至今他仍然记得,地平线与晴朗天空在蔚蓝色海洋上的交接处“如同武士的刀刃”。这些无法磨灭的记忆成为他后来代表作《海景》(Seascapes,198
期刊
初识尤里·科济列夫(Yuri Kozyrev)是在2011年11月,我们在开罗解放广场采访示威时相遇。没想到再次见面是在北京,他被第10届华赛组委会邀请,担任比赛评委。  这位俄罗斯的传奇摄影记者,几乎目击了25年来这个世界所发生的种种惊世骇俗的变革。自1990年代开始,他用相机记录苏联的衰亡和东欧的巨变;2001年起,尤里把镜头对准更多国际热点新闻,先是“9·11”,继而前往阿富汗;从2002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