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咖啡世界里的中国茶农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ju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巴西,请你喝杯咖啡,就像我们中国人的敬茶一样,是种生活礼仪。这个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一个咖啡巨人,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人人都爱咖啡,就像人人都是球迷一样。但巴西人的历史中,却曾经有茶的辉煌,是除中国、日本以外的第三大茶叶种植国。这其中,隐藏着中国茶农的血泪影子。
  19世纪是食物全球化的时代,茶叶是当时最主要的植物商品。中国茶在当时已是一种世界植物,最早于805年传入日本,1763年传至瑞典,1824年输入阿根廷,1848年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引进印度和锡兰,东非与南非各国1850年以后才陆续发展,1858年中国茶树苗才大量输往美国。从时间上看,巴西岳世界上第三个、美沙洲第一个开创种茶的国家。
  当时处于葡萄牙殖民统治之下的巴西,为躲避拿破仑的进攻,王室迁至里约避难。为解决财政困难、发展当地的农业与商业,时任葡萄牙国王的若昂六世决定在巴西发展茶叶、香料、咖啡等作物的种植,并把茶叶种植列为首选。那时巴西和中国澳门同为葡萄牙的殖民地,茶叶又主要被英国商人垄断,因此,葡萄牙希望能直接从中国将茶农和茶种引至巴西。
  1810至1812年,若昂六世從中国引进茶树,同时从澳门招募了一批湖北籍茶农去里约近郊的植物园传授种植茶树的技术。根据学者克里斯蒂安娜科斯塔的研究,在19世纪初抵达里约的中国人,他们不是普通的劳动者,而是身兼官方使、下榻在巴尔卡伯爵家中的重要人物,他们负责组织中国劳动者前往巴西或茶树、茶籽的进口。
  1819年,又招募了400余名中国茶农前往巴西种植搽树。茶农茶农们携带着茶籽、茶树苗与制茶技术,在澳门登上商船,漂洋过海来到数万公里之外的巴西,开启南美洲种茶史。1822年,巴西宣告独立,巴西政府再次大规模招聘华人茶农前来种植茶树。在中国的指导下,巴西冲茶业一度蓬勃发展,从里约扩展到米纳斯吉拉斯、圣保罗、巴拉那和巴伊亚4个州。
  由于巴西茶叶的数量、质量和价格都无法同中国茶叶竞争,加上巴西外贸又受到了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控制,巴西茶发展一度受限。1829年,东印度公司以巴西茶有清漆味为由将一批发往英国的巴西茶退回巴西,使巴西茶在国际市场销路不畅,最终彻底衰落。
  而那些来到异国他乡的中国茶农的命运又如何呢?因巴西的气候、土壤不适合种茶,种植园最终关闭,中国茶农分散到巴西各州,遭到殖民当局的残酷剥削甚至迫害。一些人变成了商贩,一些人前往咖啡农场工作。据清朝兵部郎中傅云龙1888年访巴时记载,当时还有8名中国茶农在植物园劳动。很多人不堪忍受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屈辱对待而选择集体自杀,有些人甚至被当成葡萄牙王子和贵族打猎时的猎杀对象。这些事件成为葡萄牙若昂王朝最为阴暗、血腥的一幕。1903年,里约市政府在蒂茹卡公园建设了一个中国亭,旨在向当年受到迫害的中国茶农致歉。建成六角形双层宝塔形状,是因为在佛教里宝塔寓有赎罪还愿之意。而亭子昕在处是1856年一批中国“苦力”修建植物园至山顶马车道建工棚安营之处。
  如果若昂六世的计划获得成功,现在巴西人的饮食习惯就不会是咖啡,而是茶了。如今,巴西的茶叶仍以传统的薄荷茶和玛黛茶为主。但与消费量巨大的咖啡相比,已微乎其微。当年第一批来到巴西的中国茶农,也因产业的没落被淹没在历史宏河,无人知其名姓,只知道四个人的名字:周良、黄明、周川、黄蔡。让我们铭记之。
其他文献
茶源自中国,茶业亦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茶叶的营销史不仅将中国与世界连接,更让世界因茶而改变,茶成为风靡全球的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在历史沉浮中,中国茶业与时代的更迭一并兴衰荣辱。新中国成立初期,茶叶被列为二类农副产品,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产供销之间分离脱节,市场机制得不到发展,茶叶企业缺乏竞争力。  改革开放后,自由交易的茶业市场体系逐渐形成,茶产业的振兴真正迎来了春天。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茶业
期刊
很多人知道印度尼西亚,是因为猫屎咖啡,不是茶。与人工加工制成的茶不同,猫屎咖啡的生产者是麝香猫。据说这种咖啡一年的产量不超过500磅,每磅的价格则由300美元至800美元不等,视年份而定,因为并不是每一年都有固定的产量的。  当年的咖啡界,将这种以“猫屎”为名的咖啡当成一种笑话。细细想来,这款咖啡真的不适于品饮。一来是麝香猫的排泄物,二来量少且名字难听。可意料不到的是,“猫屎咖啡”竟然会成为世界上
期刊
中国是茶的祖国,早在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二毒,得荼(茶)而解之。”表明在距今4700多年以前的神农时代,古代的医学专家对茶的营养保健功效就有深刻的认识;我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煎茶、点茶、泡茶以及当代饮法等几个阶段。  唐以前的生煮羹饮  在神农时代,古人开始咀嚼鲜叶,后又用鲜叶煮做羹饮,饮用或解百草之毒。如《晋书》中记载: “吴人采茶煮之,日茗粥。”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就把
期刊
我的爱吃,朋友圈里出了名。尤其是下午三点,倘若没有甜点,我便会凭空生出诸如“这个世界实在太过无趣”、 “不要和我说话,我的声带已经不知去向”等念头,不一而足。  所以,看《扬州画舫录》的时候,我是饱含着口水看下去的,甚至有过一种恍惚,一滴唾液差点就从紧闭的嘴角涌出。  那是我看到“烹饪之技,家庖最胜,如吴一山炒豆腐,田雁门走炸鸡,江郑堂十样猪头,汪南溪拌鲟鳇,施胖子梨丝炒肉,张四回子全羊,汪银山没
期刊
2017年4月,我又去霍山。  霍山是出茶的地方,半年里两次去霍山,就是因为那里的茶。有人说安徽有“三黄”:黄山,黄芽,黄梅戏,可见霍山黄芽之声望。上一次去霍山,是2016年秋天,宿佛子岭镇。初到当天,我们就去佛子岭水库。一路桂花飘香,农家有茶园,周边竹林、果树,生态真不锚。途中遇当地村民,很自豪地说:“你们大城市水不行。我们这里的水,清凉凉的,好喝。你们那里的水,难喝死了。”  她说的是实在话。
期刊
今年剛刚迈入不惑之年的林清修,已经做了整整21年的茶。  茶,是他事业的起点,也是他的初心。用一半以上的时间来事茶,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条漫长且坎坷的途程。  然而,他倾身无悔只为茶,总是抱着一颗清心,在迎接和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中收获成长,书写了茶叶品牌传奇,也书写了自己的人生传奇。  “传威”前传  和许多土生土长的安溪人一样,茶是林清修的生计。  1995年,刚满18岁的他,背井离乡,只身来到福
期刊
一个产品,不管披上多厚重的文化外衣,只要当成买卖做,进入商业流通领域,就会产生竞争,这一点,茶当然不例外。特别是茶这类商品,兼具生活日用和文化载体两种属性,与國人在各个层面上休戚相关,竞争还格外激烈,这种竞争,既来自于同行业市场层面的竞争,也来自于不同茶类间,因口感追求不同而形成的竞争。  经常遇到以普洱为主的朋友试饮岩茶,其中交流的最多的,就是岩茶陈化和耐泡度两个话题。大家因为茶坐在一起交流,本
期刊
周新建,1970年生,苏州人,园林设计师。占地三亩的苏州私家园林承德堂,就是他自勺家。原本我们与老周约好九点半见,结果老周临时发来消息說,他九点要去游太湖,让我们把时间往后推迟一点。  七月中旬已进入三伏天,苏州上午8点气温就超30度。后来我们坐在承德堂后花园的玻璃房内时,我问老周,这天气游太湖不热吗?老周边泡茶边说:“热啊,热的不得了。”  当下我和朋友会心一笑:老周好玩,不装。  老周喝茶、泡
期刊
盛夏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  骄阳似火,闷热如煮,走进阳光尚需勇气,更不用说在焙前田间劳作了,汗流浃背是分分钟的事。对做茶人来说,伏天制茶,个中苦辛,唯有自知。此季,武夷岩茶还未下焙,福州茉莉花也在伏热中迎来了盛花期。繁花满田,属于茉莉花茶的忙碌开始了。  “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独逞芳菲。”在诗人词客眼中,这一朵朵洁白似雪的花,犹如冰清玉洁的美人,在炎夏里带来清凉,带来慰藉,不禁搜尽
期刊
晚间八点不到,台北市东区某大茶行就急急拉下铁门,让几位大陆买家得以专注端详桌上的几筒普洱茶,从斑剥且破损不堪的外观看来,应该具有一定的年份了。主人小心翼翼地拨开筒包最上层的竹篾外壳,取出早已皱得不成“纸形”且蛀孔斑斑的防伪大票,果然是1930年代的“龙马同庆号”,但见买方毫不犹豫取出整叠现钞包含人民币外加美金,每筒(七饼)换算超过220万人民币,令人咋舌。  在全球品项繁多的茶品当中,独树一格的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