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视域下的高中物理学科思政教育探讨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zjl9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世界观教育和民族自信教育两个方面对高中物理课程思政的使命进行分析,以此重新审视物理学科在新高考中的地位及其对学生科学意识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探讨高中物理学科课程思政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高考;物理;世界观;民族自信;学科融合
  本文讨论的“新高考”指的是现有高考综合改革推行的“3+1+2”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全国统一高考;物理、历史任选其中一门;地理、化学、政治、生物任选其中两门科目。这样,高中物理课程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不从高考竞争的个体学习差异来讨论问题,而是从培养人才的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科地位来分析,无形中物理学科就显得“使命重大”。本文选取课程思政的使命和方法两个方面来探讨高中物理学科的思政教育问题。
  一、从物质到生命的世界观——重新审视物理学科
  新高考改革把物理或者历史作为必选的一个科目,某种程度上用于区分文理两个大方向,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志向进行不同的组合,允许文理交叉组合。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除了担子更重以外,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重新审视物理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核心素养?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特别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它是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探索和分析自然界中发生的一切现象,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包括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物质的运动规律等。
  一般认为:物理学是对无生命自然中物质转化知识的一种规律性总结。应该有两种运动和转变。一是早期人类通过感觉器官的延伸形成对客观世界的映像,得到直接的经验型认知,二是现代人发明和创造了科学的观测仪器。实验结果是基于对物质内部组成的间接认识。
  物理学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周围真实世界进行觀察和探究。但它所研究的是自然真实世界中非生命体的物质和能量、时间和空间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物质的基本机构和物质运动规律与能量之间的关系。从宇宙时空到基本粒子,从宏观到微观,都是物理学要研究范畴。
  物质在具备一定的能量的情况下,以一定的形式和状态处在某个特定的空间内,并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一定的运动或者发生相互联系,而这一切都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实验验证和理论推演的方式去探索其中的规律,借此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中国人自古以来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却强调生命本体的观念,我们的老祖宗认为:天地人应该和谐共生。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们观察自然、探究自然得出的结论。只不过这个结论不是单纯地把真实世界从非生命体的角度进行研究,而是以超越自然的生命本体观念来研究自然世界,比如:“万物生灵”的说法。古人们习惯把自然现象加上精神和意识活动来表达,比如把雷电戏称是雷公和电母的作用而产生。
  当然,我们暂时无法论证中国古典哲学对自然世界的认识是否优于西方自然科学中非生命体的研究范式。但是,关于“世界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这样的命题却是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去探讨和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科使命。我们既要教会给学生感觉、观察自然世界并使用数学模型、实验研究、理论推演的方法来学习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水平,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跳出非生命体的物质世界来观察自然事物,强调物理学科研究的是自然规律,得到的结论不是用于破坏自然世界,而是要以生命意识的社会性要求去合理地改造自然世界,利用物质、能量规律来创造有利于人类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条件,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意识能动性。
  二、从格物致知到量子通信——增强民族自信心
  曾经有人认为中国人不擅长自然科学,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却没有孕育出牛顿、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虽然发明了指南针和火药,却没有构建地理学和化学学科等现代自然科学。直到“赛”先生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国人方才开启自然科学的启蒙,而后随着自然科学教育的推广,逐渐从西学至上到洋为中用,无数中国学子在自然科学的赛道上奋力追赶。
  然而,中华民族是一个百折不饶、艰苦奋斗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民族。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我们就出现了一批掌握现代科学精髓的英才。其中不乏知名的物理学家:严济慈、吴大猷、钱三强、钱学森……等。钱学森的弹道曲线的理论设计一直指引着我们的导弹研制和高超音速飞行器设计,被戏称为“东风快递”的DF21系列导弹能够以弹道轨迹飞行数千公里后再入大气层进行滑翔机动并自主捕获目标。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老一辈物理学家都是在国外接受了系统的学科教育才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是学有所成的基础,他们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却是民族的精神,他们造福人类的思想却是伟大的世界观。我们现在的年轻学子,不用走出国门即可接受完备的学科教育,却多年来难以培养出大科学家,难道是我们的孩子们不够聪明吗?
  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了一个特点:年轻学生的民族自信有所减弱,教科书上外国人建立的知识学习的越多,就越觉得我们就是落后分子,是跟跑者,缺乏超越和领跑的勇气和担当。殊不知,《礼记·大学》早有记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后人总结分析其意为:格物致知。它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先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接下来才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中华民族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史表明,我们的民族智慧早已对物质世界产生了深刻的认识,由于近代封建王朝的思想意识及其他历史的原因,中国人没有及时切换到非生命体物质世界的认知途径上来,缺乏对客观世界的追问。新时代,新发展。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通过一个个物理科学研究的成果向世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与力量。其中,量子力学的研究和量子通信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还有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空间站的成功建设以及火星探测的最新成果,都可以把万有引力等物理学知识点融入到这些科学成就的教育上来,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又加深了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中国核能应用事业的成就以及核武器、先进制导导弹、高铁、石墨烯加工应用技术、新能源技术、芯片设计制造技术等都可以跟高中物理学的知识点建立联系。   三、从分离到融合——多学科交叉作用的思政方法
  物理学是研究物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中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的学科,成为了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标准,同时,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来搭建理论结构,因此,它也是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曾经有学者说过:化学的基础是物理,物理的基础是数学,数学需要语言文字来理解和描述。虽然这句话不一定十分正确,但是至少说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素质是未来人才需求的特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伟大实践中,成功运用了多学科的技术和人才,与物理有关的工程技术快速建造方舱医院、负压病房、火神山医院等医疗设施和设备,大数据技术进行药物筛选和传播链条控制,以尊重生命、团结互助的文化力量集体抗疫,以生命科学技术快速进行病毒检测,以辩证的思维方法中西医结合施治,党和国家以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领导抗疫斗争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所有这些看似与高中物理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事例,实际上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都可以跟物理学发生联系,比如:在居家抗疫上网课的过程中,笔者曾引导学生能量守恒和空气动力学的视角去讨论病毒在空气中传播的运动路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虽然没有形成有效的科学结论,但引导学生尊重科学、理性看待抗疫行动,即缓解紧张情绪又能引起物理学系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树立学科交叉融合处理复杂问题、探索复杂事物规律的现代科学意识。
  中国要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必然要求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社会管理高效运转,除了基础学科的发展以外,多学科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终将被大量需求。
  高中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输送的唯一渠道,肩负着重要使命。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学科地位被凸显出来。物理教学除了物理知识的传授,解题技巧的训练外,更要关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思维训练,这也是课程思政的目标方法之一。同时,跳开学科分离的传统教學观念,重视学科融合的研究型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且能在润物细无声的情境下实现多种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包括政治学科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观点、生物和化学学科中关于物质与生命科学的认知、语文学科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的遭遇与调和而产生出中国特色自然哲学观念、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对自然科学的影响等等。
  后记
  由于笔者的研究水平有限,文章仅仅从新高考改革对高中物理学科地位改变,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方面的嬗变来讨论课程思政的使命和方法,得出了:非生命状态物质世界规律研究上升到生命本体世界观教育、物理教育催生科学的民族自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意识与人才素养实现复合的思政目标等三个结论。这些成果也只是高中物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某些侧面而已,并不能放映其整体,因此,需要后续在思政目标分类与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关联方面和思政教育实施途径、方法方面开展更多的实践研究和探索。
  作者简介:孙丽贵(1977.03-),女,汉族,福建漳州龙海人,大学本科,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昆曲艺术是我国戏曲的瑰宝,如今流行音乐使得传统戏曲逐渐消失在年轻一代的意识中,为了让昆曲得到发扬与传承,把昆曲艺术带到中学音乐课堂上,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昆曲深入人心。  关键词:音乐教育;昆曲艺术;中学生;教学方法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婉转细腻的水磨腔,柔美窈窕的身姿,这便是“百戏之祖”昆曲。作家杨守松先生写道:“美声美,美而不舞;芭蕾美,舞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在改革中日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解决育人问题之一。反思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反复分析并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在此过程中发现学习盲区、弱项、短板,有效改进学习思想与对策,同时可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自学能力等素养,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积极意义随之凸显。本文通过探析提高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良策,以期为提升小学数
期刊
摘要: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教育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培养了大批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系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动活泼发展。在这样的时代
期刊
摘要: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道德与法治的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无法发挥出作用。在本文中,就针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前言: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不可忽视的课程。因为只有加强对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学会正确认识事物,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教育理念也在随之跟着更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这也就表明小学语文教师需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为此,本文首先对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要性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做到下笔如有神,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
期刊
引言  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资料,既要妥善保管又要充分地分析利用,所以目前建立一种新型的青少年体质健康数据分析处理系统或平台对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青少年体质健康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数据处理功能,便于实现体质测试后各类各项指标的统计分析,快速方便地给出体质数据以及数据分析的可视化的结果。便于学生及教师对学生体质状况的直观了解,通过该系统改善青少年学生体质干预的
期刊
摘要: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中晚期,有其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个阶段孩子的教育管理要适应其特点,“疏”“堵”结合方能起到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从学校和老师两个层面分析学生管理中的“疏”与“堵”,为中职学生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生;疏;堵  管理是一门艺术,学生管理是一门管理人的艺术,中职学生管理是一门管理特殊人群的艺术。之所以说
期刊
摘要: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的美术代表形式之一,不同于西方的油画,水墨画更注重“意”的表达,基础的水墨画中,只有水与墨。简单来说水墨画就是黑与白色的搭配运用。但是在进阶的水墨画中,也有彩墨画的出现。幼儿阶段正是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幼儿园大班中进行水墨画的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关键词:幼儿园绘画教学;水墨画;对策策略  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是幼儿园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作为初中的主要重点学习科目之一,在整个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很重要。本文基于改进交互式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分析互动教学对于英语学科的重要意义、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更有效实施互动教学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初中英语;互動教学;教学实践  一、初中英语教学互动教学的重要意义  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
期刊
摘要:音乐属于一门艺术类别的科目,具备着充盈丰富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审美水平以及赏析能力等提升具备较大的帮助作用。但是,要想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需要初中音乐教师创设全新科学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重心地位,引进多样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实现学生在音乐学习进程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  关键词:初中音乐;乐感提升;措施  引言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持续深化与推进的背景之下,对于学生整体能力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