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实践证明,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可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知识是思维赖以活动的基础,各种知识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过程是事物间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
  【关键词】 语文 创新 能力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要求,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课堂上教师问题的指出。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方式,要克服课堂的随意性,抓住重难点,巧设问题,正确引导,使课堂提问在教学中起到以下积极作用。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实践证明,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创设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创设情境的原则是:问题要小而具体;问题要新而有趣;要有适当的难度;要富有启发性。例如,在讲授“地球与人类的关系”时,老师提问:“我们都生活在地地球上,但是人们知道地球为人类提供了哪些生存的条件吗?”此时,学生已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急切等待教师的解答,这就激起了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这时来讲授新课内容,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
  2 通过知识迁移,整理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知识是思维赖以活动的基础,各种知识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应让学生去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学科知识从教材中延伸出去,或将其他知识切入进来,使教材内容与课外知识有机嫁接,架设起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在实现迁移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更要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其它学科知识,理解语文学科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获得新的创新体验。
  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每一段教材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只能分节授课,不可能一次讲完。每讲一段课文之后,让学生对知识内容进行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整理知识的过程,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让学生整理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2.1 要求学生整理的知识,一定要有恰当的数量,最好以一个单元为标准,不宜过多或过少。因为太多,学生整理困难,会产生厌倦;过少,则达不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2.2 学生整理知识要以质量为主,鼓励创新,允许出差错,教师不能因其有差错就横加指责,如果这样,创新便永远不会出现。教师一定要注意给予适当评价,对其缺点要晓之以理,细心纠正,对其创新要及时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激活其思维,开发其深藏的创造力。
  2.3 对于中学生,教师可以尝试,未授完课之前,让学生整理知识,边整理边思索,教师再找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 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过程是事物间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在比较分辨时,或温故知新,新旧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扩展思维空间,把语文教材中的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逐步构建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顺利发展。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比较分析,训练创新思维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多采用一些比较阅读训练,让学生在对照当中,从内容到形式上比较。或从写作意图上比较,或从思想主旨上比较,或从写作手法上比较……二是在具体的试题中,要尽量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特别是客观性试题中的辨别题,所列干扰支一定要“似是而非”,让学生通过比较鉴别,透过其表象,发现其实质。通过同中辨异,异中求同,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比较分析,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巧妙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适应新世纪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创新氛围,创设创新情境,激发创新兴趣,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引导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摘 要】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前预习    1 认识预习  预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
期刊
【摘 要】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无论是现代还是过去的课堂教学,课堂提问都被广泛应用,也是当前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问是实现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1 挖掘教材中的问题要素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期刊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期刊
【摘 要】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充分顾及个体的多样性,能根据自己的个性差异、程度差异和需求差异,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方式、方法及学习伙伴。本文首先回顾了传统教学观下阅读教学的弊端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总结出教学改革倡导走个性化阅读之路,然后提出个性化阅读的特征,最后为个性化阅读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具体的操作策略。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 内涵 教学
期刊
【摘 要】 体育兴趣不是天生就有,它是在学习实施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兴趣是分不开的,离开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课就成了一潭死水,没有了生机。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爱好,使学生在情感上喜欢而使体育学习成为一种高尚的享受,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如何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给当今社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多媒休在各类学校中尤其是高校和城市中学,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如何利用现代多媒体很好的为校园体育文化服务,是当前体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体育管理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讨和实践,以期能在体育教学模式、管理中广泛运用,寻求途径,提供参考。 
期刊
【摘 要】 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及书写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兴趣、挖掘小学生学习第二种语言的潜力,使其为今后更深入地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此,由于小学生年龄和自控等方面的原因,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做好课堂上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课堂    1 了解课堂教学活动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观念是“英语就是死记硬背”、“满
期刊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科学设计和艺术的施展。所以这里一点一滴都是打造优质课堂的重要因素。在践行新课改的理念中,其教学艺术的渗透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自己在课改中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研究  重视学生的心理研究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一班几十个学生,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心理因素:  一是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学困生大都认为自己生来脑子笨,破罐
期刊
【摘 要】 目前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现代教学观的形成,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中学生物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它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密切相关。生物教学中要树立培养思维意识,课堂教学中要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品质,形成一个教学目标系统。其次需处理好思维训练与观察、实验等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注重
期刊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师与学生要平等,民主,给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开拓思维教学,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以培养创新思维。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理解教师所教的知识,智力得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双重培养,进而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