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整为零”数学教学新方式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amyaay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是按照知识的结构和认知的特点来编排的。整本书由若干章节来组成,章与章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节与节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相辅相成,而每小节内容是授1—3节课时,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中学阶段每周5—7节课。在传统的综合课教学中,一节课都要完成复习引入、讲解新课、练习巩固、小结和布置作业几个环节,每节课都可作为一个完整的内容。这样各个内容逐次解决,有利于教学的规范有序,但如果从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接受一种新知识并加以记忆和巩固,则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绘制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过程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因此在感知一种新知识之后的一至两天内又再现这个知识,对巩固和记忆有明显效果。通常我们是通过加强学生课后自己完成作业和复习来巩固和记忆的,这是重在学生自觉、有意识地学习。而老师可以通过“化整为零”的教学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巩固和记忆的程度,寓巩固和记忆于课堂教学中,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所谓“化整为零”的教学,就是在数学综合课教学中,把原来一节课完整的内容分成两部分,分在上、下两节课里来教学,授课时间和原来一样,但是人为地拉开注意、感知和巩固、记忆的时间间隔,寓巩固、记忆于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
  如何把一节完整的课程内容分成两部分呢?一般情况下,把原先一节课中的基础知识,如概念、定义、定理、公理、公式等的教学放在上一节课,多采用开书教学,而基础知识的应用,如例题、课堂练习放在下一节课,可采用闭书教学,两部分的时间分配根据需要而定。一节课中一部分时间是学习一个内容的基础知识的应用,一部分时间是学习另一个内容的基础知识,依此类推。
  例如《立体几何》教材中的《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这个内容的学习时间是一节课,分别学习直线和平面互相垂直、平面的垂线、直线的垂面、垂足等有关概念,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证明,有关知识的应用。我们可以按如下安排教学:第一节上半节继续学习前面的内容,下半节学习直线和平面互相垂直的有关概念,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及其证明。第二节上半节学习例l、练习第1题、第2题,可采用闭书教学,上课时先做练习第1题,练习时,学生得先回忆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有关知识,且能达到复习引人的效果,一箭双雕。后讲解例题,再做练习第2题。下半节则学习下一个内容,这把原来一节课的内容横跨到两节课中。而学习本节内容所用的时间和原来基本一样。
  “化整为零”的教学会不会给教学造成混乱,如一节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学生思维等会不会随内容的分散而混乱呢?首先在理论上是不会的,学习的内容、目的应是一个基础知识的应用、巩固,另一个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学习的重点一般放在上半节基础知识的应用、巩固上,因为上半节,学生学习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易于教学,而后半节则显倦意,应变换新知识,提高兴趣,充分利用时间,起辅助作用;而教学的难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至于学生的思维,一节上两个有一定联系的内容不会发生顾此失彼之感,一个学生一个学期同时学习十多科知识,每一天也要学习几科知识,这些知识不会在头脑中发生混乱,反而相辅相成,即使同一科知识也会在头脑里井然有序。一节课学习两个有一定联系的内容更能使思维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统领全局,增加信心,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化整为零”的教学所用的教学时间和传统教学所用的时间基本一样,但一节课内容安排在两节课中,而两节课一般是相隔一天或一段时间,这样人为地拉开了学习新知识的时间间隔,这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定的空间余地,延长接触时间,使学习的知识从开始到结束,显得自然,犹如余声绕梁,空谷回音。经过一个晚上或一段时间的酝酿,学生能多一次在头脑里重复这个内容,使学生心理逐步适应,加强了学生巩固、记忆的程度,提高理解能力,应用能力;且这种教学能变换学习内容,给学生一种新鲜感,提高兴趣,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再者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似分犹合,合中有分。所以“化整为零”的教学能够承上启下,循环滚动,环环相扣,这是符合学生的心理反应历程的。
  “化整为零”的教学能够强化知识的再现,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有一定的效果,但也给老师的工作了增添了不便之处:备课和上课内容有些杂乱,参差不一,难于管理和规划,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减少老师批改作业的工作量,也有利于学生学习。
  理论靠实践来证明,我在教学实践中,多次采用“化整为零”的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学中的效果来比较这两种教学方式,发现“化整为零”的教学对于知识的巩固和记忆的效果比较好,整体平均成绩有所提高,且从学生的练习和作业中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有所提高。
  总之,教学的活力在于创新,数学课“化整为零”即为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分散教学知识点,拉开学习时间间隔,寓巩固、记忆于教学。每一种教学方式的出现,教学理论也会随着发展。教学重在实践,只要有利于教学的发展,都有探索和研究的必要。“化整为零”的教学方式只能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实践中形成相应的理论。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只要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任何方法都有探索和研究的必要。
其他文献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成功的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工作的创造。课堂教学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要求我们辩证地处理好知识与能力,教书与育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课堂教学,它要求学生的智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程度,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的优劣、高低。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高中物理教学
期刊
2014年1月31日,大年初一,湖南省衡阳市刑警李江奉命赶往前一天发生命案的村庄,布控搜捕持枪嫌犯。大年初三凌晨的抓捕中,李江冲在最前面,被嫌疑人用自制枪支在极近距离击中,
瞧,这个穿长衫的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可惜是张马睑,一笑就拉得更长了。啊,来了个穿西装的,看上去很有涵养,不像那个喜形于色的马脸。嘿嘿,又来一个。这家伙戴着礼帽,样子斯文,
摘要:和谐的家长、学生、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谐的家长、学生、老师能有效提高教师自身人格的感召力,有利于教师的良好品德向学生迁移,能有效塑造学生的品行;和谐的家长、学生、老师有利于师生情感交往,产生共振效应,促进师生的心理健康;和谐的家长、学生、老师能有效促成和谐校园的创建。  关键词:家长会 孩子的爱 家长的感言 心与心的碰撞 感恩之心
摘 要:班级文化是指班级群体的文化氛围,是班级群体所有成员的信念、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复合体。共同价值观是指群体共享的价值观念,贯穿着整个教育过程,带动整个群体发展。对于班级文化的构建而言,共同的价值观是班级文化生成的基础,任何一个群体组织都离不开良好的共同价值观引领。为了使教育更有效,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正确、有序的价值导向,从而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   关键词:共同价值观;班级文化;培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由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民等多种治理主体共存互动的社会。政府在社会治理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实体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也发挥着重
一敲门声响起的时候,周凤岐正在吃晚饭。在这之前,母亲一直在跟他说楼上那对小夫妻的事。“凤岐你知道吗?楼上佳慧和耀明最近又开始吵了。今天你回家前,他们吵得很厉害。”周
期刊
校本培训是指以学校为单位,面向教师的学习方式,内容以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方针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新课程呼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校本研究正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只有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建立以反思、合作、研究为途径,形成由专家引领、个人自学、同伴互助为主要形式的校本研究制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一、当前校本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校
期刊
“记者证、相机、耳麦、录音笔。”“看上去很专业。”“别乱动。危险。”“天!真巧妙。怎么用?”“这样。”“哦,只需轻轻一按。”“车十点准时到正门。”“警戒应该很严密
在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作为从事小学低段教学工作的教师,在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学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在此,结合小学阅读教学谈自己的一点粗浅体会。  一要转变观念,重塑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