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师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年间,杨超走马上任巡抚一职。赴任途中有一座古庙,庙宇不大,但对联的口气很大:“守四季清斋,颂轮回真经”。这对联引起了杨巡抚大人的兴趣,决定进庙内休息,看个究竟。
  进到庙内,一个老和尚坐在佛堂念经。有人报巡抚大人来了。和尚像没有听见,既不起身相迎,也不开口打招呼,只顾念经。杨巡抚英年得志,又中过状元,名满天下,可谓春风得意。在朝廷中,即便朝廷命官也要高看自己一眼,见老和尚如此傲慢,不识抬举,心里如同塞满毛毛虫,很不舒服。老和尚念完一卷经之后,离座起身,合掌施礼,说道:“阿弥陀佛,老衲适才佛事未毕,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
  杨巡抚强压怒火打哈哈:“佛家有三宝,老法师为三宝之一,何言疏慢?”
  随即,和尚上坐,巡抚侧坐相陪。
  这下巡抚愈发更不高兴了,要给不知好歹的和尚颜色看看,突然有了办法,微笑着问:“老法师诵的何经?”
  老和尚说:“《法华经》。”
  巡抚说:“老法师一心向佛,摒除俗务,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于心,不知其中有多少个‘阿弥陀佛’?”
  老和尚听了,知道巡抚心中不悦,有意出这道题为难自己,于是不慌不忙,从容地答道:“启禀巡抚大人,这部《法华经》只有一个‘阿弥陀佛’。”
  巡抚听后哈哈大笑,翻开《法华经》,指着书页里的“阿弥陀佛”,再次哈哈大笑:“出家人不打诳语,这书頁里已经多次出现了‘阿弥陀佛’字眼,为何大师只说书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呢?”
  老和尚依旧从容地回答:“大人乃文曲星下凡,满腹经纶,乃国家栋梁之才,大清之幸,社稷之幸!请问巡抚大人,今天身为大清巡抚朝廷命官,报效朝廷,忠心耿耿,明日难道又移木架桥,另寻他路?”巡抚听后大吃一惊。
  老和尚继续说:“《法华经》里的一个‘阿弥陀佛’,老衲皈依佛门,一心一佛,与大人为官一样,从一而终,难道老衲回答错了吗?”巡抚忙笑着打哈哈:“回答精妙,异曲同工,领教了!说完,起身告退。
  老和尚喊话了:“巡抚大人慢走,请把翻开的《法华经》合拢才走吧!”
  巡抚震惊,忙将翻开的书页合拢。
  老和尚说:“守四季清斋,善始善终,颂轮回真经,功德无量!”巡抚听后匆匆离去。
  若干年后,巡抚卸任归田,途经寺庙,老和尚已经圆寂。但寺庙“守四季清斋,颂轮回真经”对联的字迹依然清晰如昨。巡抚看后笑着笑着,哭了。这些年,他为官勤政清廉,造福一方百姓,受到老百姓拥戴,可谓功德圆满。现在两袖清风,问心无愧,于是吟诗一首:“一字一师一世情,一官一生一风清。一日一月一忠诚,一草一木一人民。”
其他文献
他放下手中的高倍军用望远镜,揉了揉眼睛。瞭望塔外漫长的边境线上,满眼的雪白,刺得眼睛生疼,只有铁丝网和柱桩上还能看到些许黑色。  “报告连长,军区正午时分将有物资抵达。”  他转过身,接过通讯员手里的电报本,签上字,回敬一个军礼。  “这几场暴风雪呀!”在内蒙古二连浩特驻守近20年,这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几场雪了。运输道路被齐腰深的积雪填埋,推雪机没日没夜地抢挖,等挖到这里,估计要年后了。往年军区都是
期刊
村里人说,曹石头是头犟驴,而我却觉得他很好说话,大局观非常强。  我这么认为是有根据的。  村里搞户户通,道路硬化到每家每户。既然是修路,总会有人利益受损,比如让出尺把宅基地,拆除个破柴房,或者将影响通行的围墙拆了,工作不是一般难做。我们扶贫工作队跟村干部一起,没日没夜地上门入户,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讲得口干舌燥,草珊瑚用了好几盒。  曹石头家的猪圈也得拆,不然后头的人家没法通车。  村支书曹
期刊
遠色入江湖,烟波古临川。  东方泛白,晨光熹微,抚河洪水渐退,浑黄的河面上还漂浮着破木板、烂衣、菜叶等脏物。  薄雾中,一只敞篷船正从文昌桥下的肖公庙码头出发,逆流而上,前往浒湾。船头端坐着一个五十来岁的男子,束髻裹巾,面容安详,目视远方,若有所思。此人便是陆游,担任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到抚州任所才数月。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切记!”陆游望着河畔墙倒屋塌、泥沙遍地的村庄,大声说道。  “大人,
期刊
张老实给一瓢凉水呛死后,张家女人哭了个稀里哗啦。  张家女人就成了张寡妇。  好心人劝她说,还年轻,路长呢,寻思上个人家嫁了吧。又说,崖畔上那个说书艺人叫憨憨儿的就好着呢!  张寡妇抹起眼泪说,先前的男人就是个老实疙瘩,总让人欺负;再寻个外来的都不知道祖宗姓甚的灰汉子,叫人笑死呀。  张寡妇说的憨憨儿其实并不憨,是多年前从陕北逃难过来的。那年河西大旱,一个说书的老艺人领着一个孩子来到小山村。刚进村
期刊
剿匪的東北民主联军有个法宝——剃头。  东北土匪又叫胡子,头发老长,胡子满脸,拿这个抖威风吓唬人。民主联军即使军装破烂,也剃得利利索索,刮得干干净净。老百姓一看就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蛋。  那时候理发,多使刀刮,理发师叫刮头匠。嫩江分区老二团有个半专职刮头匠,管着一千号脑袋。  刮头匠?也就剃头刮脸呗。可别这么说。刮头匠最要沉稳,最经得大浪船摇。杀声炮响,乱不得一根毫毛。划人家一个口子,饭碗就得摔了
期刊
院坝边苕花开了,奶奶脸上也笑开了花。她把绣花架子搬到苕花旁,看着花儿飞针走线。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可以爬到奶奶脚边,轻轻抚摸她那双怪怪的小尖脚,奶奶一点儿都觉察不到。  后来,村庄长出了城市,苕花被挤到花盆里。每次回家,我总看见奶奶注视着花盆,停下针,摇头叹气。  我出国离家时,苕花开了,奶奶一边看花,一边走针,脸上又开出一朵微笑。我停下脚步,静静地看她,蓦然,奶奶身边闪出了儿时的院坝。  等我归来
期刊
老赵骨汤面是矿区特色美食。  老赵骨汤面不仅面好,汤也好。面是鸡蛋面,白中泛黄,根根细圆,筋道弹牙;汤是猪骨汤,骨头是猪大骨,骨粗髓满,慢火熬制,白如牛奶。这样的骨汤,煮出这样的面,佐以香料,撒上芫荽、绿葱,或拌上半勺红油辣子,色泽诱人,香气氤氲,让人见了,唇齿生津,不由自主地想坐下来吃上一碗,再来一碗。老赵骨汤面,真香。  老赵骨汤面不仅香,而且便宜。煤矿门口的牛肉板面,六块钱一碗。家属区的兰州
期刊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黄昏,异乡人拎着一个旧皮箱,行色匆匆地来到了这座偏远的小镇。他并没有在街上停留,而是径直走向镇西头的那座古宅。  异乡人掏出钥匙,费了不少工夫,終于打开了锈迹斑斑的铜锁。  自从异乡人住进古宅后,小镇上的人就从未见他走出来。  第一年,人们路过古宅时,常常会盯着那扇紧闭的、朱漆剥落的大门,心里腾起疑云:他,是谁?从哪里来?以何为生?……  第二年,人们路过古宅时,偶尔还会想起里面
期刊
偌大的军营,有一棵木棉树,并不高大,却在春天的时候开很多花,一朵朵血一般地红。树四周用花岗岩石头砌围得很是玲珑,军营的战士们,老的去新的来,一拨又一拨,但他们都会给这棵树敬一个礼。这棵树,战士们都称它班长树。  班长,是我的班长。  班长是湘乡人,一米八的大高个儿,城市兵,却是个说不好普通话的家伙。新兵训练后,我分在了他的班上。  那是一段特殊的冷战时期。  阵地上一片沉寂,远处岚气的山腰,迷迷蒙
期刊
乌老爷过完六十大寿后得了一场病,病好后寻思该给自己备处阴宅。乌老爷喊来乌苟,说:“前阵子土地庙里来的那个叫陆子明的人,听他口气,像是懂些风水,你去请他过来。”  乌苟手有疾,干不了稍重点的活,乌老爷就把乌苟带在身边,碰到跑腿的事都让乌苟去。乌苟站着不动,说:“老爷,那人怕是个乞丐,真要叫他过来吗?”  乌老爷曾去土地庙里看过,那人瘸了一条腿,衣冠也不整,看上去有五十来岁,自称是黄河边人氏,自幼得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