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校对”为“修改”:浅谈小学习作教学的作中指导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antuan7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不厌百回改”。但在当下,很多教师只注重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等的“校对”的工作;而“修改”作文,则更多地要涉及到作文的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学生在“修改”作文时,很多时候需要“大刀阔斧”,甚至“推倒重来”。让学生经历反复的作文“修改”过程,其实就是他们作文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 习作 校对 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当下的小学习作教学缺乏“修改”意识。可能有教师会辩驳,认为教师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认真批改和反馈,但那是教师的,而非学生的。学生们写完一篇作文,也常常会进行一些文字的删改,但还远未及“修改”的层面。“修改”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写作能力。
  一、问题与思考
  1.重视作前指导,忽视作中指导。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都很重视作前指导,或用各种活动引入,或再简单点,就是用一个PPT把要求讲清楚后,任由学生白己去写,写完再辛辛苦苦地改出来。教师虽然修改得仔细,但学生却未能清楚理解教师的意思,即使学生读懂了教师的批阅意见,也未必能将这些意见消化吸收,并使其成为自身的写作能力。更不要说现实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看一眼分数后,就将作文束之高阁,不作任何深入思考,导致这次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下次还会出现。因此,笔者以为,既然学生们写出了一篇篇作文,教师就要让这些作文成为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宝贵财富。我们要重视作文的作中指导,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地“修改”作文。
  2.作中指导过于简单化、形式化。
  很多教师也重视作中指导,也想通过有效的修改,使学生的作文提升一个层次。但很多时候限于习作教学的时间,不能对学生作文的问题一一进行罗列、呈现。因此,很多时候教师们的作中指导过于简单化、形式化,即要求学生把错别字进行订正,对不通顺的语句进行增补……也都是停留在“校对”的层面。学生们从教师那里得不到充分“修改”的意见,他们自然也就对自己的作文失去了“修改”的兴趣。
  3.“校对”痕迹明显,缺乏“大刀阔斧”的精神。
  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这些都是“校对”的符号,而我们需要学生在“修改”作文时,不仅学会使用这些符号,更能对作文进行合情合理的“修改”,需要学生对文章进行中心、结构、内容、情感等方面的审查,而不是浅尝辄止地浮于表面。有的时候,一些写得不好的段落可以直接删除,感觉跑偏的作文可以直接在后面进行重构。
  二、方法与策略
  上述问题如何解决?笔者认为,首先要有朗读作文的习惯。在朗读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其次要丰富习作的过程。习作教学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写、改这些过程上。学生理解了“文章不厌百同改”,养成了“修改”作文的习惯,自然也就会慢慢掌握修改的方法与策略。
  1.把作文大声朗读出来。
  很多学生厌恶写作文,把写作文当成一种痛苦的事情,于是写完后也不会认真品读,直接把“批改”的大权交给教师。这就是教师缺乏作中指导的表现。如果能够让学生细细品读,他们会发现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下面举一个教学案例:
  笔者曾要求学生们写一篇小作文《春天来了》。但笔者批改后发现诸多问题:(1)没有按要求写;(2)错别字多;(3)逗号、句号使用不当;(4)书写不够美观;(5)缺少自己的发现;(6)有不少套话、大话。
  笔者改完,将学生所有的写作素材作系统地整理,要求学生阅读素材后找出哪些是围绕“春天来了”写的,他们很快找了出来。而有些内容,如“我发现了一根非常漂亮的羽毛”显然是不切题的,但学生们在写作时意识不到。如果学生写完之后,能自己读一读,念给老师或同伴听,这样的问题便可以第一时间被发现,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修改。
  2.丰富习作的过程。
  有时,我们对于学生们一稿写出来的作文不必太过严苛,因为这是学生们真实写作水平的体现。的确有些学生容易写跑题,容易写得像记流水账一样,且不够生动、具体。但教师要做的工作是把这种现象呈现出来,并进行有效的作中指导,而不是放任自流,简单写上一个分数、几句评语了事。教师既要让学生在写作文时经历一个由初稿到定稿、由粗糙到精致的过程,也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思考、修正的能力。
  首先,读草稿。这已经是在进行有效的作中指导,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修改”的过程,它会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有一个初步的评判。其次,修改作文的表述内容。这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框架,存在于习作教学中的,它要求学生对作文进行反复地修改,或是交由同伴批阅交流,或是进行构思的重新洗牌,一般一个作文要经历好几个回合的修改。最后,校对作义表述内容。到这里,才算是“校对”的开始,那些繁杂的修改符号才有用武之地。因为一篇习作的主体已经确定了,内容也大都不再会改变,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对一些细枝末节的文字进行改动。
  3.培养“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识。
  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一些文学家、诗人等反复打磨文章的故事,用历史人物的真实案例教育、引导学生。例如,王安石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反复琢磨、贾岛“推敲”的由来……都是名人名家反复修改作品的典型事例。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明白:好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
  明确告知学生,修改文章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独立完成。新课标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五六年级的学生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如在四年级下册的作文要求里,“写完后互相改一改”“认真改一改”的要求共出现了5次,由此可见新课标对于“修改习作”的重视。
  三、反思与提升
  1.提倡合作性批改,把“校对”变为“修改”。
  创造性作文是指运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创造性作文教学。这种小学作文教学模式通过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合作和创造的机会,使作文教学成为一种教学创新活动。我们始终要把“创新”一词融入到作文教学中,它将有利于小学生体验写作的整个过程。合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修改作文的过程。
  在合作性作文中,强调“共同修改”“提交定稿”“评价反馈”。这是好作文必经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作文修改意识的重要途径。共同修改,指学生之间相互阅读文章并提出修改建议,再交还学生本人修改,若时间允许的话,也可以小组成员共同商讨修改意见。提交定稿,是指学生修改结束后向教师提交最终的定稿。评价反馈,指教师就学生共同修改或独立修改的作文展开评价,并给出进一步的修改建议。这个修改过程看似漫长,但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意识,提高其作文修改能力。
  2.关注作文教学全过程,将“修改”付诸实践。
  大部分作文课堂因时间有限,教师不会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作文,而是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完成。笔者认为,这个持续的过程给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对作文进行反复修改的机会,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写作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作文教学就不再是基于考试的教学,而是基于写作本身、生活本身的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收获快乐与成就感。
  3.固化“修改”作文的意识,形成教学常态。
  教师要坚持先作文再指导。这对师生双方来说都十分必要。对于教师来说,针对已完成的作文展开指导,有的放矢,针对性更强;对于学生来说,参照教师的意见反观文章,思路会更加清晰,接下来的修改也就有了头绪。但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指导过程中要避免“零零碎碎”,应放眼全篇,观照整体;还要注意避免过于“挑剔”,指导语言要柔和,不能过多否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掌握某一文体的写法,需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要不斷打磨、反复思考,由不会到会,由被动修改到主动修改。作为语义教师,我们要珍视每一篇学生作文的价值,善于发现学生作品的亮点,给学生以适当的激励。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校对”与“修改”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差别所在。我们需要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让他们大胆地发现白己的不足,鼓励学生不要怕写得不好,甚至写出错误。在错误的基础上修改,他们才会不断锻炼出习作的真本事。作为教师,要用智慧启迪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有正确的认识与批判,要让他们在不断的“修改”中提升作文水平,获得修正一个个缺点、错误后前进一大步的喜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
其他文献
在安徽,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村落,每日黄昏,村落里炊烟袅袅,玩耍嬉戏的孩童四散回家,好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山水画卷!这其中,宏村和西递可算是代表,它们奇迹般地保留了中国传统农村聚居全貌,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西北角,该村始建于北宋,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它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古宏村人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俯看全村,就像一
期刊
小夫子:同学们,你们好。国学讲堂又与大家见面啦!上次我为大家讲了《庄子·山木》中的一个故事,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战国初期另一位大思想家——墨子的故事。  小书虫:我只知道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小夫子,你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小夫子:墨子原名墨翟,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宋国人。他创立了墨家学说,提倡“兼爱”、“非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大哲学家。墨子去世后,弟子们收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的本质是一个感应系统,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易经》“天人感应”的核心思想,建构“感应”场域的动力系统,形成以儿童为中心,教师、文本等交互感应的运行方式,打通师生在课堂中“教”与“学”的关系,提升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感应思维 场域 课堂感应力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方主动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特级教师张庆先生评价于永正老师的“儿童的语文”时提
期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教师,应该是最具有书香气的人。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读书和教师的专业素养相关。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应具备较为精深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理解学科思想,追求教学智慧,将“教和学”的过程,变得更科学、有趣、实效,更靠近“学习”的规律和实质。这些,除了实践智慧,大部分都有赖于教师阅读所获。记得一位学者这样说过:“书籍
期刊
说到pirate(海盗),大家的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呢?是他们吓人的外表,闪闪发光的大刀,还是那带着桅杆的海盗船?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四个小伙伴体验一次你闻所未闻的海盗历险吧。  阅读拓展:  读一读台词,试着和同学演一演。  P: pirates(海盗) C: children Cap: captain(船长)  Scene 1(场景1): On the beach  P: Children!
期刊
同学们,寒假在向我们招手啦,还记得去年你是怎么度过寒假的吗?让我们一起去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看看同学们都有什么精彩的寒假生活吧。  去年的寒假,我们常在户外游玩。尽管是冬天,但是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其实这个季节真是太美啦!雪白的腊梅、光秃秃的树丫、幽深的小路……是那么的富有诗意。走出户外,放飞心灵!  我特别喜欢看书。寒假期间的图书馆绝对少不了我的身影。我一看书就容易入迷。心呀,完全被书中
期刊
印象  2015年初冬,又一个晴朗的下午。南京市鼓楼广场往北京东路不远处。看,一座高高耸立的大楼就是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厦。此行我将采访著名作家丁捷,他的办公地点就在这座大楼里。冬日的暖阳那柔和的光透过蓝天白云投射下来,金灿灿地包围着整个大楼。迎着这暖暖的光,我不由得加快脚步向大楼走去。  从电梯上到二十六楼走过安静的楼道,轻轻敲开门,我便看见,阳光透过宽大的落地窗洒落在室内,散发着冬天难得的温暖和惬
期刊
【摘要】生态理念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愿景。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北城小学多措并举,让学校在合理的规则中生长,让教师与学校共成长,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校有良好的运行秩序、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共生的教师团队、共融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生态校园 思考 实践  在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和文化特色时,学校管理者应该思考这种教育或文化对于具有个性特质的儿童的适合性。构建生态校园就是要创设一种适
期刊
沈春媚一直很喜欢“生长”这个词。欣赏植物生长总是一件美好的事,急不得;得顺应白然的节律,不盲从;可以保持独有的天真从容,也需尽力冲破泥沙,拔节向上。物如此,人亦然。作为教育工作者,在童年的花园里,保持一点书卷气,每天和学生一起如草木般渐渐生长,是最幸福的事。  在沈春媚看来,和学生、教师们一起阅读,就是最幸福、最美好的事。  20多年来,她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第一线,从低年级的绘本读写到中高年级的整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而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识字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且还是学习各种课程知识的必备条件。情境化的课堂能让识字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结合教学实际的基础上,对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探析,能够提升教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水平,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化课堂 识字教学  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