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目标
1.把握诗圣从青年到晚年的“成长史”与心路历程。(重点)
2.理解杜甫的抉择与“宿命”。(难点)
二、目标设计依据
目标设计依据如下图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学生自读,疏通读音词义。
(二)引入环节:以《秋兴八首其一》中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引入:“56岁的杜甫写下这首诗,3年后的他于夔州出发乘舟归乡,客死于半道,这两句诗可谓是一语成谶,他的结局揭示了其一生与‘舟’的难解之缘,‘舟’也成为他难以改变的宿命的象征——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代诗圣舟船漂游的一生。”
(三)第一环节:“舟”之生涯(计划用时8-10分钟)
1.观看短视频《杜甫的一生》(1.5分钟);
2.给定四首含有创作于青年、中年、中晚年、晚年“舟”意象的诗,打乱次序;学生快速阅读,结合语言风格、思想内容初步排序;
3.教师公布答案,学生做好重要时间节点标记。
夜宴左氏庄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城西陂泛舟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四)第二环节:“舟”之意蕴(计划用时17-20分钟)
1.分小组讨论并完成以下表格,分组展示,最后组成完整表格。
2.回答思考题:“杜诗的‘舟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反映了和杜甫在生活和思想上怎樣的变化?反映了和唐王朝怎样的历史转轨?”
环节一、环节二完成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把握诗圣心灵的“成长史”,理解个体与时代的关系。
(五)第三环节:“舟”之“宿命”(计划用时5-8分钟)
主要活动:思考交流,个别作答。
文本: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此时正在避难的杜甫听说了肃宗即位后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757年4月,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投奔肃宗;5月16日,被肃宗授为八品言官左拾遗。758年,宰相房琯兵败论罪,杜甫数次上书劝谏肃宗。肃宗怒而欲治罪杜甫,为他人所劝,但因受房琯案牵连,杜甫于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未久辞官,次年流落四川,开始了生命中最后10年的漂泊生活,最后客死舟中。
有人说,如果人生重来一遍,杜甫可能在755-758年里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从而“改变命运”;也有人说,即使人生重来一遍,杜甫也会走向同样的结局。结合今天所学的组诗以及你对杜甫的理解,你更赞同何种观点?
(六)教师讲解与总结环节(计划用时5分钟)
讲解预设难点问题:为何说“客死舟中”是杜甫的“宿命”?什么决定了杜甫这样的结局?
杜甫只需要在两次人生转折点中做不一样的选择,就能避免客死舟中的结局。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原有另一个选择:和安史叛军合作,在叛军手中任职,比起逃出长安,这样就可以避免九死一生、诸多意外;有一个参照人物:王维——王维在安史之乱中被迫出任叛军的官职,但最后平稳过关,比较安稳体面——杜甫也未尝不可。第二次转折是房琯事件,杜甫在第一次上书惹恼肃宗之后面临两个选择,坚守职责、继续上书或明哲保身、保持沉默,杜甫当然会选择前者,如果杜甫选择沉默,当然可以保住八品官的官职,从而避免客死舟中这样的结局。
但我说:客死舟中是他的宿命。宿命意味着不可更改,即使人生重来一遍,我相信杜甫也会做相同的选择,走向同样的结局——何以见得?杜甫面临的不同选择代表着不一样的道路:第一,尽自己的职责,为朝廷更为天下苍生负责;第二,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谋身。杜甫当然会做第一个选择,否则就不是我们熟知的“诗圣”了。所以杜甫眼前只有一条道路,在那个时代,沿着这条路,最终只能走向一个结局——杜甫的性格、人格、志向决定了他的结局,这是他的宿命。可以发现,我们熟知的晚年杜甫的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其实在中年时就已经如此了。今天学完这组诗,我们能否在青年杜甫的身上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呢?
看回第一首诗:“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泛舟江上的杜甫,他忘不掉的是什么?“书”和“剑”于唐朝时的读书人而言意味着最高理想:出将入相。读圣贤书,辅佐圣君,谋得国泰民安;看剑练剑,是为了开疆拓土、杀敌报国;同时期的他也写过这样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忘不掉的一定是当年泛舟江上时的青年的那一份雄心壮志、意气风发——可见青年杜甫就已经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合到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25岁到59岁,无论经历过多少苦难,他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一以贯之、矢志不渝。二十多岁的杜甫说过他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没能实现这样的理想,但他用一生的时间努力追随这个理想,到死也没有改变,这很让人动容——这就是杜甫,一个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伟大诗圣。
(七) 布置作业:书面写作——“杜甫抉择之我见”
1.把握诗圣从青年到晚年的“成长史”与心路历程。(重点)
2.理解杜甫的抉择与“宿命”。(难点)
二、目标设计依据
目标设计依据如下图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预习:学生自读,疏通读音词义。
(二)引入环节:以《秋兴八首其一》中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引入:“56岁的杜甫写下这首诗,3年后的他于夔州出发乘舟归乡,客死于半道,这两句诗可谓是一语成谶,他的结局揭示了其一生与‘舟’的难解之缘,‘舟’也成为他难以改变的宿命的象征——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代诗圣舟船漂游的一生。”
(三)第一环节:“舟”之生涯(计划用时8-10分钟)
1.观看短视频《杜甫的一生》(1.5分钟);
2.给定四首含有创作于青年、中年、中晚年、晚年“舟”意象的诗,打乱次序;学生快速阅读,结合语言风格、思想内容初步排序;
3.教师公布答案,学生做好重要时间节点标记。
夜宴左氏庄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城西陂泛舟
青蛾皓齿在楼船,横笛短箫悲远天。
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锦缆牵。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不有小舟能荡桨,百壶那送酒如泉?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四)第二环节:“舟”之意蕴(计划用时17-20分钟)
1.分小组讨论并完成以下表格,分组展示,最后组成完整表格。
2.回答思考题:“杜诗的‘舟船’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反映了和杜甫在生活和思想上怎樣的变化?反映了和唐王朝怎样的历史转轨?”
环节一、环节二完成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把握诗圣心灵的“成长史”,理解个体与时代的关系。
(五)第三环节:“舟”之“宿命”(计划用时5-8分钟)
主要活动:思考交流,个别作答。
文本: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此时正在避难的杜甫听说了肃宗即位后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757年4月,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投奔肃宗;5月16日,被肃宗授为八品言官左拾遗。758年,宰相房琯兵败论罪,杜甫数次上书劝谏肃宗。肃宗怒而欲治罪杜甫,为他人所劝,但因受房琯案牵连,杜甫于758年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未久辞官,次年流落四川,开始了生命中最后10年的漂泊生活,最后客死舟中。
有人说,如果人生重来一遍,杜甫可能在755-758年里做出不一样的选择从而“改变命运”;也有人说,即使人生重来一遍,杜甫也会走向同样的结局。结合今天所学的组诗以及你对杜甫的理解,你更赞同何种观点?
(六)教师讲解与总结环节(计划用时5分钟)
讲解预设难点问题:为何说“客死舟中”是杜甫的“宿命”?什么决定了杜甫这样的结局?
杜甫只需要在两次人生转折点中做不一样的选择,就能避免客死舟中的结局。在安史之乱中,杜甫原有另一个选择:和安史叛军合作,在叛军手中任职,比起逃出长安,这样就可以避免九死一生、诸多意外;有一个参照人物:王维——王维在安史之乱中被迫出任叛军的官职,但最后平稳过关,比较安稳体面——杜甫也未尝不可。第二次转折是房琯事件,杜甫在第一次上书惹恼肃宗之后面临两个选择,坚守职责、继续上书或明哲保身、保持沉默,杜甫当然会选择前者,如果杜甫选择沉默,当然可以保住八品官的官职,从而避免客死舟中这样的结局。
但我说:客死舟中是他的宿命。宿命意味着不可更改,即使人生重来一遍,我相信杜甫也会做相同的选择,走向同样的结局——何以见得?杜甫面临的不同选择代表着不一样的道路:第一,尽自己的职责,为朝廷更为天下苍生负责;第二,为自己的个人利益谋身。杜甫当然会做第一个选择,否则就不是我们熟知的“诗圣”了。所以杜甫眼前只有一条道路,在那个时代,沿着这条路,最终只能走向一个结局——杜甫的性格、人格、志向决定了他的结局,这是他的宿命。可以发现,我们熟知的晚年杜甫的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其实在中年时就已经如此了。今天学完这组诗,我们能否在青年杜甫的身上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呢?
看回第一首诗:“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泛舟江上的杜甫,他忘不掉的是什么?“书”和“剑”于唐朝时的读书人而言意味着最高理想:出将入相。读圣贤书,辅佐圣君,谋得国泰民安;看剑练剑,是为了开疆拓土、杀敌报国;同时期的他也写过这样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忘不掉的一定是当年泛舟江上时的青年的那一份雄心壮志、意气风发——可见青年杜甫就已经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合到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25岁到59岁,无论经历过多少苦难,他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一以贯之、矢志不渝。二十多岁的杜甫说过他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没能实现这样的理想,但他用一生的时间努力追随这个理想,到死也没有改变,这很让人动容——这就是杜甫,一个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伟大诗圣。
(七) 布置作业:书面写作——“杜甫抉择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