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民族的迁徙和汉化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oel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契丹民族的南迁对于契丹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南迁的契丹民族接受和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契丹民族的南迁对于契丹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使契丹获得了一个富饶而广阔的农业区,丰富的农业产品满足了契丹贵族的日常生活需要, 激发了他们对于农业生产的兴趣,大量契丹人向南迁徙对于契丹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契丹民族;南迁;民族融合
  1 契丹民族形成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迁徙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和整合,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契丹建国后,以契丹民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地位。
  契丹的名称最早载于《魏书·卷一百·契丹传》:“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俱窜于松漠之间。”①《辽史·卷六十三·世表》也载:“辽本炎帝之后,……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②公元4世纪前后,契丹的生活方式为“随水草畜牧”③,在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契丹最早的部落形态—古八部。最初,契丹是实行氏族外婚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后分裂成若干部落。这一时期,关于契丹古八部的聚居地,《辽史·卷三十七》载:“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④因为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和战争等因素,契丹的活动范围大致在这一区域。
  2 契丹建国前的南迁活动
  契丹建国前,迁徙活动较少,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北魏至隋朝时期。契丹多是臣服于中原政权和周边的游牧民族,两者之间鲜有攻伐。契丹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对于气候的依赖性很强,轻微的气候变化也可能打破游牧民族脆弱的经济,迫使他们迁徙别地或南下掠夺。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指出,魏晋南北朝正处于我国的第二寒冷期。当游牧民族遭遇极端气候变化时,游牧民族南下依附或劫掠农耕民族。《晋书·卷一百二五·冯跋传》载:“契丹库莫奚降,署其大人为归善王。”⑤《资治通鉴·卷一百二五·齐纪一太祖高皇帝》载:“十一月,契丹莫贺弗勿干帅部落万余口入附于魏,居白狼水东。”⑥这一时期,契丹为了生存,不得不南下归附于中原王朝,契丹与中原之间的交流增多。契丹多内附于边地,贡于朝。如高欢拥立北魏孝武帝即位之年(532),契丹一个月之内就朝贡两次,这在历史上是不常见的。
  由于战争原因被迫迁徙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屡见不鲜,战争是导致民族迁徙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原政权多侵伐契丹,掠夺其财产和人口,《魏书·卷二·太祖道武帝纪》载:“五月癸亥,北征库莫奚。六月,大破之,获其四部杂畜十余万,渡弱落水。”⑦这一阶段的契丹民族南迁多是受到武力胁迫,被迫迁徙。
  第二个阶段是隋唐至契丹建国时期。唐初,游牧民族大量内迁,《北史·卷五十九·赵崇传》:“开皇三年(583),除豳州總管。突厥犯塞,崇破之。奚、霫、契丹等其威略,争来内附。”⑧《隋书·卷一·高祖纪》:“五月癸酉,契丹主莫贺弗遭使请降,拜大将军。”内迁地区牧业经济比重加大,经济再次由农转牧。正如杨建新先生在《民族迁徙是解读我国民族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一文中指出:“大多数少数民族在迁徙到新地区后,其社会经济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边疆各族内迁前,大多都以游牧畜牧业为主,迁入中原或农业区后,由于处在新的环境下,受汉族的影响和政府的引导,逐渐改变了其社会生产结构,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农业生产,并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社会生产水平逐渐也接近汉族,并逐渐转化和发展成封建制的社会。”①随着内附人口的增加、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契丹民族具备一定的军事实力,开始向中原王朝发起挑战。《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隋纪四·高祖文皇帝下》:“八月,契丹寇营州,诏通事谒者韦云起,护突厥兵讨之,启民可汗发骑二万,受其处分……契丹不为备,去其营五十里,驰进袭之,尽获其男女四万口,杀其男子,以女子及畜产之半赐突厥,余皆收之以归。”②究其发动战争的原因,正如崔明德先生在《隋唐民族关系探索》一书中指出,唐与契丹战争的真正原因是唐朝民族政策的失误,经常侵扰契丹部族,在契丹发生饥荒时又十分吝啬,不加赈济,引起了契丹人的反感,激怒了契丹首领,因此爆发了战争。《资治通鉴·卷一百〇五·唐记二十一》:“八月,丁酉,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与契丹战于硖石谷,唐兵大败。先是,契丹破营州,获唐俘数百,囚之地牢,闻唐兵将至,使守牢霫绐之曰:‘吾辈家属,饥寒不能自存,唯俟官军至即降耳。’既而契丹引出其俘,饲以糠粥,慰劳之曰:‘吾养汝则无食,杀汝又不忍,今纵汝去。’遂释之。”③契丹的侵扰是被逼无奈,为生存而发动战争。
  这一时期,契丹和中原政权多次攻伐,互有胜负。契丹周旋于方强族和唐朝之间以寻求自身发展,多有内附,契丹和中原王朝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
  3 契丹建国后的南迁活动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衰微,中央政府无力管控边疆民族。契丹的强邻突厥、回纥相继衰落,契丹利用这一契机,得以快速发展。唐天佑四年(907),耶律阿保机取代痕德堇可汗称汗,“燔柴告天,即皇帝位”④。后梁贞明二年(916),耶律阿保机称帝,国号“契丹”,建元神册。自此契丹国家政权正式确立。
  从辽太祖到辽圣宗的几十年里,辽朝先后征服了古中国北方的部族,如奚、室韦、乌古敌烈、突厥、吐谷浑、党项、回鹘、沙陀等,将统治范围延伸到中亚一带。契丹对中原地区的人口、财富垂涎已久,契丹在剪除强邻之后,也时而南下掠夺人口,“幽、蓟之间,虏骑遍满山谷,所得汉人,以长绳连头系之于木,汉人夜多自解逃去”⑤。从材料可知,契丹入侵中原是为了学习中原文化,但未有占据中原之心。唐末,中原藩镇势力相互混战,阿保机乘此之际南下。“神册元年,攻蔚、新、武、妫、儒五州,斩首万四千七百余级。自代北至河曲逾阴山,尽有其地。”⑥这一时期,契丹南下不只是为了获得人口和财富,而是为了占领其地。太宗即位后,继续执行南侵政策。辽天显三年(928),辽太宗率兵南下,无功而返。不久,中原形势发生转变,辽天显十一年(936),石敬瑭为了获得契丹的救援,以实现篡唐自立的野心,向契丹承诺“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⑦。石敬瑭即位后,便“割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以与契丹,仍许岁输帛三十万匹”⑧。燕云地区是农耕民族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屏障,此地易守难攻,契丹和中原王朝进行了反复的争夺。契丹占据幽云地区后,不仅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更为其打开南下的通道。《辽史·地理志》所载南京、西京两道户数就有40余万户,契丹占1/4,南迁的契丹人日益增多,便于契丹加强对幽云地区的管理,阻挡中原王朝的北伐。北宋建立后,北宋为了统一,多次北伐契丹,双方互有胜负。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宋辽双方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契丹建国后,燕云地区的契丹人日益增多,接受儒家文化和礼仪,民族间的隔阂逐渐消除,民族融合进一步加深。
  辽末,契丹统治者腐败无能,佞佛之风日盛,民不聊生。天庆四年(1114),完颜阿骨打起兵反抗契丹。保大二年(1122),金兵攻陷中京,契丹灭亡。契丹民族被金朝统治者强迫迁徙到中原地区或融入其他民族中。契丹民族的南迁活动对契丹发展极为重要,不仅学会了先进的农耕文明,而且糅合契丹民族的习俗,创立了南北官制,建立了强大的契丹政权。
其他文献
摘 要:19世纪初,中国古代井盐钻井技术在四川自贡地区臻于成熟,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钻井工艺技术。中国井盐工具的发明、发展、完善,是中国古代钻井技术成熟的重要标志。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珍藏有不同形制的凿井、修治井、制盐工具700余件(套),拥有世界上唯一一套完整的中国古代凿井、修治井工具群。这些工具种类功能繁多,形制复杂多样,难以辨识。在梳理这些珍贵的盐史文物时,发现有些文物名称与资料记载有异,与同
期刊
摘 要:二叠纪大灭绝事件之后,地球上的生命迎来了重新洗牌。中国的三叠纪,基本延续了古生代以来“南海北陆”的格局,华南许多地区都被海水所覆盖,浅海密布,气候温暖,给海洋生物提供了复苏与辐射的良好环境,生命逐渐繁荣。然而随着地壳运动,海退开始,海洋生物又遭遇了灭顶之灾,在经历亿万年的岁月之后,以化石的面貌呈现在人类面前。文章以国家海洋博物馆“远古海洋”展厅的藏品视角,分别介绍安徽巢湖龙动物群、南漳—远
期刊
摘 要:涉侨类博物馆是以“侨”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一般以华侨博物馆、华侨人物纪念馆的方式体现出来,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陈嘉庚纪念馆、华侨博物院等。涉侨类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对当前华侨华人文化的建设和人文交流产生着重要影响,是有效促进华侨华人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结合位于福建厦门的华侨博物院,针对涉侨类博物馆在当前华侨华人文化建设、人文交流方面的主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细化的分析,希望能充分发挥涉侨类博
期刊
摘 要:收藏、研究和教育是博物馆的三大职能。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的来袭,教育逐渐成为博物馆的核心职能,博物馆儿童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儿童作为参观博物馆的特殊观众,由于本身的认知差异特点,博物馆须采取相关针对性活动,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转换成有趣的主题活动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其获得充足的知识体验。文章以河南博物院历史教室“特色学程”教育活动为例,通过对活动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提
期刊
摘 要:中国国家博物馆(下文简称“国博”)文创起步较晚,传统的开发模式使得其产品声量不足。在IP授权模式大热发展的全球形势下,国博积极参与变革,“文创中国”授权开发平台被催生,并逐步走上正轨。文章聚焦该平台下国博与品牌商的合作现状,对其合作模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分析,呈现出双方合作之后的价值创造、传达与撷取的全过程,并归纳其合作的成效,以期对博物馆的IP授权模式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文创产品;
期刊
摘 要:文物档案对文物的保存、管理以及研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博物馆工作的基础。但是在基层博物馆中,由于种种原因,从文物最初的发掘整理到后续的研究利用,其文物档案工作就存在着诸多不足,使得后续工作难以开展。通过探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便基层博物馆文物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基层博物馆;文物档案;问题;改进策略  文物档案工作对博物馆工作的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
期刊
摘 要:我国汉族女性佩戴耳环的风气始于辽宋。在各式耳环中,葫芦耳环是常见的样式之一,其兴起源自宋元金银器的仿生象形之风。元代以后,葫芦耳环纳入宫廷服饰礼制。明代的四珠葫芦耳环、清代的三钳葫芦耳环是明清后妃盛装时最常见的耳环样式。宫廷的受宠引起民间的狂热效仿,葫芦耳环在明代中后期涌现了如金光葫芦耳环、金宝葫芦耳环、金珠宝葫芦耳环等诸多样式。文章通过实物与文献互证,缕述葫芦耳环自宋元到明清的发展沿革和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机构,是人类收藏过去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博物馆展柜的实物展览已不再是传播信息的唯一途径,新媒体以其广泛性、便捷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颠覆了传统的宣传思维,已经成为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博物馆;新媒体;信息传播;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已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微信、QQ、微博等各种网络平台已
期刊
摘 要:隋代佛教空前兴盛,存世的佛造像数量也非常之多。作者尝试以蚌埠市博物馆所藏两件隋代铜造像为例,通过探究佛造像的特点以及鉴定方法,浅析隋代佛造像的发展。  关键词:隋代;铜造像;佛教  1 佛造像文物介绍  1.1 隋“开皇十三年”铜造像  该铜造像(图1)为本馆旧藏,工作人员于1979年自本市废品回收站拣选。其底座长2.5厘米,高9.8厘米,背光宽3.3厘米,重52克,铜质。佛像为立佛,束发
期刊
摘 要:博物馆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既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又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博旅游正作为一种时下潮流革新着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文章以南京城墙为例,探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南京城墙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