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主动性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在日益提升,课程的开设也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慢慢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将会学习到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那么如何在计算机课程的讲授中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理论学习和实用的实际操作相融合,就是我们教师必须面临和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计算机 积极性 主动性
  
  计算机的使用融入了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令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给我们的工作、学习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辅助。计算机课程的教授对象也不再仅仅面向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内容也不局限于比较枯燥的程序语言和数据机构的学习。
  作为一名计算机课程的老师,计算机专业知识无疑是进行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但是要使得计算机专业知识充分发挥,那就必须要在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无数的实例验证了,同样的课程,由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性不同,其最后获得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悬殊。可见,对于一个计算机老师来讲,对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研究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我们技师学院的计算机老师来说,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如何在这方面对学生加以合理引导和培养呢?经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主要从以下几点作为突破口。
  1 了解学生水平,做到有的放矢
  一般地来讲,技校的学生都是刚从初中升上来,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普遍不是很好,许多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经过长期的打压之后变得很低。计算机知识匮乏,对于网络的认识也比较肤浅,停留在网络聊天和在线游戏的初级阶段,对常用软件的学习显得很被动。学习中的惰性也比较大,遇到难题往往就会中途放弃,对自身水平的认识也通常走极端,不是自以为是就是妄自菲薄。
  基于以上事实,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是很有效的措施,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
  2.1 利用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学生对计算机的接触还是比较少的,有的仅仅停留在对计算机的外在感观和他人对计算机的描述。因此,往往是怀着既陌生又好奇、既向往又恐惧的心情来学习计算机的。所以在刚开始的几次课中,我就不急着让学生学习主要的技能知识,而是通过多媒体展示,将一些文字的录入和打印,三维动画等实际应用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其大开眼界,保持计算机的神秘感,并告诉他们要学会这些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使学生更加向往理论和操作知识的学习,思维活跃起来,渴望马上去学习这些技能,有主动学习的想法。
  2.2 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实施分段教学。各种的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内容都是比较庞杂的,有理论的学习,有操作系统的学习,有应用软件的学习,每个部分设计的范围又是比较广泛的,知识点也比较散,对于技校这样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在前面培养出来的课程“新鲜感”过去后,就很难再保持较好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了。对此,作为讲授的老师就必须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就必须要做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有意识的将每部分的学习内容“化整为零”,实施分段教学,分段考试,使同学们的学习能够较容易掌握每一小段内容,循序渐进直到期末考核都能取得比较不错的成绩,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我并不比别人差,精神面貌大有改进,增强了信心,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将教学过程中设置一些吹弹欲破的简单问题给学生解决,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随着知识的积累,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是学生需要费些力气才能解决布置的问题,避免出现浮躁情绪,获得不错的自我暗示。通过每一阶段的“成功”的学习,学生们逐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树立了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自信,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逐步的提高。
  2.3 借助多媒体,避免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程序设计一直是计算机学习中比较枯燥和乏味的部分,许多学生就是忍受不了那大段的文字录入和复杂的逻辑构架而中途放弃的。于是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计算机图形展示,动画模拟以及文字说明等,营造一个全新的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从而大大增加了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习效率,有效地刺激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对一些重要的结构流程和算法,我也制作了专门的flash交互动画,通过实例的动态演示和模拟程序的执行让学生加深抽象原理的理解及方法的运用,更体会到计算机技术的魅力,从而间接的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掌握学生心理,引入学习的竞争机制。目前在技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是年轻气盛,有着争强好胜的天性,可是在以往的学习中往往处于劣势的居多,如何在他们中制造竞争,打破慵懒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好胜心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在教授过程中,结合计算机的操作练习,时时引入PK机制,先从简单的练习竞赛开始,以便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和竞争,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并通过组织个人、团体或多轮比赛等多种赛制活动,使更多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在同学们逐步树立了学习竞争意识后,再结合课程的学习,不断增加比赛的难度和要求,将学习上的“竞争”经常化和深入化,因为在竞争过程中,脑、手、眼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并且注意力要保持高度的集中,对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5 差别化对待学生,采用因材施教。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认识差异比较大,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开关机操作都存在问题。面对这些个体差异大、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如果还是一味的要求达到统一的标准,那对教学就会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除了前面讲到的那些办法和措施之外,我们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情况,有的放矢的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完成自己能力范围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否则,如果个别同学一旦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出现厌烦心理,不仅他自己的学习受到影响,而且还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各种激励、竞争手段的运用效果。在整个教学和实施激励、竞赛手段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别,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也是我们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2.6 鼓励学生自学,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那这个时候老师就不能仅仅将学生禁锢在单一的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而是要鼓励学生自学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勇于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各种途径来争取解决问题。利用计算机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原有知识的积累,同时又为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7 改革考核制度,多方位对学习效果进行评测。技校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但他们对于分数的看重程度和一般普通学生还是一致的。通常的考核以笔试为主,既容易让学生产生厌恶,同时对计算机课程知识的掌握不能起到良好的衡量作用。这时就应该改革考核制度,偏重于实际操作,以小项目的完成为阶段性考核任务,让学生了解到取得了一个良好的平时成绩就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学期成绩,为通过课程的最终考核打下基础,学习的主动性大大加强。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仍然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对它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仍然有许多值得继续研究的地方。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的探索,教师都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激励和赏识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运用各种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18年以来,听了很多精彩的语文课,也有幸听过多节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课。如今我从一个青年步入中年,感觉无论是新课程改革前,还是改革后,纵观十多年的所经历的这些课堂,我认为语文教学有四点始终不能变。  1 “读悟结合”不能变  语文课倡导书声琅琅。以读代讲,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悟结合,促进情感熏陶和能力发展的统一的例子随处可见。如董琼老师的《草原》,一节课内容只学习一个自然段,
期刊
无数成功的教育经验表明:教师情感,其本身就是进行教育的很好的“催化剂”与“润滑剂”。它可以使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教师情感的特殊效应即亲和效应、推动效应、迁移效应、理解效应。  1 教师情感的亲合效应  教师情感的亲合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亲切之爱,对学生情感施于影响的效能。教师的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依恋性,使得学生乐意与教师进行交往,产生情感共鸣。  在德育中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能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同时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针对他们和这一年龄特点和
期刊
我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从学习方面提出反思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学习能力起点如何,都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在当前风风火火的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构建起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是初中数学教学反思的核心,这也是我们教师应重点反思的地方。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不少
期刊
【摘 要】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是:基于“任务型教学”的一般要求,以阅读语篇为基本形式,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英语语篇阅读技巧的同时,“使在他们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国家教育部,2001:2)。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上,在这个充满个性的年代,我们不仅仅需要和时间赛跑,还
期刊
教师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以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它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各位教师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使大家共同提高。  但是,目前一些教研组的集体备课还没有走上正轨,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变成“过场主义”。这主要表现在:①集中研讨前只有中心发言人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系到祖国未来建设。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想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新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形成问题情境的重要条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处以
期刊
学校教育包括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两方面,在智育方面,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抓的也比较紧,而德育教育,因为没有硬指标,教育效果不好评价,很多学校把它放在了次要位置,变得可有可无,造成学校的育人功能缺失。有的教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致使学生“成才”了,但未必“成人”。  1 研究学生思想和行为  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把握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找到学生出现思想、认识问题的症
期刊
校长即是学校的领导者也是学校的管理者,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所学校办的好坏,很大成度上取决于校长的能力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作为校长应如何把握现代教育的发展脉搏,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位校长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要促进学校稳定发展,校长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 校长的创新能力是学校发
期刊
想不想,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表现和取得优异的成绩,并不断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关键取决于每位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所付出的实际行动。因此,我们既要用正确的教学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又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付出具体的行动。那么,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教学观,应该坚持哪些教学观?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如下的教学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