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课程评价的取向

来源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li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课程评价是化学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在课程评价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在化学课程评价方面也不例外。本文将在介绍化学课程评价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阐述化学课程评价的取向。
  【关键词】课程评价;化学课程评价;取向
  我国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有序的进行中。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很多, 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课程评价体系。新课程实施以前的传统的课程评价取向重甄别轻发展, 重结果轻过程, 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单一, 教师、学生分别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本文将以新课程理念为准绳,阐述化学课程评价的取向。
  随着我国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进行,急需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化学课程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 确立适合我国情况的科学的、客观的化学课程评价理论。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评价是课程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和具有操作性的领域。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对化学课程评价首先要从宏观上有一个清晰地认识,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引导学生。
  一、化学课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教育经验证明, 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言一行,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因为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期望和评价。当教师有意识地将评价的激励和改革功能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结合起来, 把发展性评价日常化, 通过口头评价、随时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强调联系实际,实现评价内容的情景化
  根据化学新课程倡导的理念,在通过考试的评价中,在内容方面, 少考一些名词解释以及计算速度、计算技巧方面的内容, 而多考一些与生活实际问题相关联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需要创新思维的内容, 以反映学生真正的理解状况。化学测验要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实际问题情景,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能力, 应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和经验从多个角度去阐述,如“请结合实际对酸雨的形成、危害和治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等开放性的试题的评价。使得考试命题在依据课程标准基础上,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使得传统的题海战术、机械练习这种通过增强技巧的熟练性和速度、提高记忆的准确性来换取高分的教学方式,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彻底打破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策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评价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减少对记忆性内容的考查。
  2、强调综合评价,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在化学教学的评价过程中,应倡导给予多次机会, 综合应用多元评价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打破只有笔试的传统做法。传统的考试以笔试为主, 而笔试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 它无法适应当前我国对综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 新课程倡导考试方式灵活多样。如通过自我报告、试卷、辩论、课题研究与论文、制作教具、实验操作表演、调查、小组讨论、学生互评、学生答辩等方式给予评价。
  为加强综合评价,体现评价体系的公平性。可以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 在学习档案中收录化学学习的重要资料, 包括单元知识总结、疑难问题及其解答、探究活动的设计方案与过程记录、收集化学学习信息和资料、学习方法和策略、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结果等。教师通过学生学习档案和自我评价资料, 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特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方法上的进步, 并及时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教育评价活动是由主体和客体两方面构成的。素质教育的评价观, 就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实践证明, 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提倡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作自我评价, 主动地、客观地检查和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使得化学课程的评价体系更客观、更合理,更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强调过程评价, 实现评价功能的合理化
  评价是与教育過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 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实现评价过程的动态化, 不仅关注结果, 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给予更多的评价机会, 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评价日常化、通俗化, 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纪录袋等。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例如, 在“测定一段时间内本地雨水的PH ,绘制时间- PH 关系图,讨论本地区出现酸雨的情况,分析可能的原因”的活动中,学生要经历“提出问题,取样和测定雨水的PH , 记录数据,处理数据,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分析原因”的过程。考查和记录学生在参与探究活动时的积极性,可采用定性报告与等级记分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 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过程评价十分重要, 只有关注过程,只有关注过程, 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才能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 实现“知识与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通过强调评价过程,使得评价方式更合理化,真正体现化学新课程的理念。
  4、强调质性评价, 实现评价方式多样化
  当前, 化学课程评价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 忽视了评价过程本身的意义;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习成绩, 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单一, 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笔试方法, 缺少体现新的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新方法; 评价主体多为单一源,而忽视了评价多源、多向的价值。   二、实现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的有机结合
  目前在我國, 高校招生和学历教育等选拔性评价都不能取消考试, 但可以改进。升学考试可采用标准分数统计方法, 易于选拔人才,能客观地、真实地反映出考生在整体考生中的水平。就高等院校选拔优秀考生而言,为了能选拔出有真才实学, 德、智、体各方面俱佳的考生, 建议在高校选拔新生的标准中, 考试成绩可以占60~70 % ,其余评价结果如思想品德、体能、创新能力以及学校推荐性评语、特长、成长记录袋、推荐信和面试等再分别占一定比例。各地可组织由市政府主管教育官员、教委、招生办、电视台、学校、家长、学生代表组成的专业班子进行监督, 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这样就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 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应大力使质性评定与量化评定的有机结合。这是近30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例如,在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供的评价方法, 除了笔试以外, 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各著名高校在录取学生时, 不仅要求学业成绩, 通常还要求学生提交一篇短文、有关人士的推荐信和面试等。英国则强调以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 并在教师评价中注意运用面谈、行为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而“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的方法。在化学教学课程评价中,使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的有机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 将有利于更清晰、准确地考查学生发展状况,促进学生的化学素养的提高和培养。
  三、树立多元评价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在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行的今天,课程评价的方式关系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等诸多问题。所以,运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方式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等级、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将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应倡导树立多元的课程评价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大力倡导树立多元化评价、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有机结合等多种课程评价方式,促进我国课程评价的改革取得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彦改.浅谈化学课程评价的取向[J].中国冶金教育,2002.6:83-85.
  [2]夏正盛.初中化学课程评价方案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4,6:57-58.
  [3]林智中,马云鹏.课程评价模式对课程改革的启示[J].教学研究,1997,9:31.
  [4]毕华林.化学课程评价的理论和模式[J].化学教育,1994,8:18-19.
  作者简介:
  潘淇(1980.10 -),男 ,(侗),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教师。课程与教学研究方向。
  胡明华(1973.03-),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有机化学方向。
  敖克厚(1970.01-),男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教师。分析化学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民”思想,是严复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政治理论。严复通过对中西方的比较研究发现国民素质决定国家的富强贫弱,所以中国想要进步,必须通过改造国民性才能够实现。本文是以严复的“三民”思想为研究对象,试图探究其在近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严复;国民性改造;现实意义  严复作为近代中国西学第一人,提出对国民进行改造的“三民”思想,希望能够挽救中国落后贫弱的境况,对
期刊
[摘要]中国与西方文化体系不同导致哲学思想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最大之处是终极追求不同,中国哲学致力于探讨人性,目的是建立人的价值规范。西方哲学则多以“至善”即智慧为最高最求。本位试图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比较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异同。  [关键词]人学;无为;求知;爱智  我们如果考察中国哲学史,那么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这就是“人学”。应该注意的是,这里说的“人学”有其特定含义。就是说,中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理论的创新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理论成果:是指导和推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水平的迫切需要:也是立足中国国情与放眼全球眼光的国际视野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时代价值;理政思想;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实践、是现代化特别是信息化大潮迅猛发展和当代中国社会发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飞速进步,数字化诸多产品所具有的高效、便捷、交互性等优势逐步应用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国内高校也在积极的把校园环境、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整合去实现数字化。数字校园正是在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产生,并且迅速在国内高校建立和完善,它不仅为高校提供了资源管理、规划环境等技术保障,还便于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同时起到了展示和宣传的作用,可以全面、真实地了解整个学校情况,实现数字、信息
期刊
【摘要】在我国高职院校中“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这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两课”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本文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两课”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两课”教师素质亟待提高、忽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及其教育特点等,导致高职院校“两课”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在高职
期刊
【摘要】挫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强高校挫折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探索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误区;对策  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变革时期,他们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心理压力,无论在平时学习,还是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
期刊
【摘要】课程是高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也是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浙江省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其典型工作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职业能力要求,按照“电子商务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需具备的职业能力—设计课程”逻辑顺序来构建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三大课程群,以课程群为单位进行建设,保障核心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要以学术英语为导向,还要注重其与通用英语的衔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由于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现代医学专业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便更好地从事医学事业。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学术英语与通用英语的区别,提出学术英语与通用英语衔接的必要性,最后以医学院校为例,着重研究学术英语和通用英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情景模拟教学在提高护生人际沟通能力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9月入学的护理专业学生共计90人,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人,观察组的学生实施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方案;对照组的学生实施常规模式的教学方案。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学生其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
期刊
[摘要]英语中的联系动词Be动词在英语中表达的多是静态的内容,翻译成中文之后往往会转化为描述动态的实意动词,以适应中文这种相对动态的语言。本文借助be动词这个窗口,通过英汉汉英互译对照的形式,对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对于英汉对比与研究的重视。  [关键词]Be动词;静态;动态;思维差异  1.对Be动词的介绍  英语这门语言的所有动词大体可以分成两类,实意动词和助动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