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结构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he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能突破沿袭多年的“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内容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增强感染力,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和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电化教育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能引起学生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和注意,为学生学好教材提供有利条件。实践证明,各种年龄的学生都喜欢看电影、电视、录像、听录音、看幻灯或投影图像以及亲自动手操纵微机,组织得好的电化教学,总是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下去接受知识。
  电化教育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得到充分的感知,在教学中,通过录像、电影、幻灯或投影图像能迅速地报道化学的最新成就和最新设想,能使多数学生同时在同样的条件下效果较好地进行学习,使基础差的学生也易于理解,还可以解决地区差别和学校化学实验设备、药品不足等方面的困难,由于高速、缓慢的摄影技术和录像机的快、倒等功能,可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的变化,也可以在短暂的时间里看到缓慢的变化,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辅助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投影仪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
  
  中学阶段的一些实验现象可视范围小,很难让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如果运用投影手段,则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如硫酸铜结晶的实验,将放有硫酸铜饱和溶液的烧杯放在投影仪的载物台上,然后取一小粒蓝矾晶体,用细线系于一根玻璃棒上,再将玻璃棒横于烧杯口上,使晶体悬于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再调整好焦距,就可在投影银幕上看到晶体逐渐长大的影像,这样即增加了可信度,又加深了印象,增强了记忆,效果很好。
  
  二、利用投影仪对实验结果“对比”
  
  有些实验现象通过比较才能得出结论,有时由于现象差别不大,对比起来就有困难,运用投影手段可增加分辨率。如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研究镁、铝、锌、铁、铜的金属活动顺序的实验,把分别放有少量镁、铝、锌、铁、铜的培养皿放到投影仪的载物台上,然后分别向培养皿中注入稀硫酸,这时从银幕上可以明显看到(氢气)气泡的形成多少和化学反应剧烈程度,通过对比,可顺利总结出这些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三、对肉眼看不见的或没条件做的实验进行“模拟”
  
  有些实验现象是微观的,如分子的运动、电子的排布、电流的形成等是看不见、摸不着、抽象而难以理解的,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就可以难为易,把微观的物质现象用形象直观图像表现出来。如电子的排布,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设计出两张投影片,一张由内向外色彩渐浓,表示能量大的电子离核较远,另一张绘有电子层,讲课时先投影第一张电子的分布,然后叠加第二张投影片,讲电子的分层,既形象直观又节省时间。又如,做电流的形成实验时,设计的抽拉投影片,静片上画出正负极,三层动片上分别在适当位置上画上自由电子,演示时拉动抽拉片,在投影银幕上就可以看到“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利用投影手段,就可以把微观的实验现象宏观化,变“小”为“大”,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认知能力、创造能力的目的。
  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既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又要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主题,发扬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063500河北省滦南县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语言作为一门交流思想的工具,对于教师来说极其重要,它又因教师从事的职业而独具特点。总的来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是比较完美的。  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自然是不容易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修养是一个过程,要在平时的运用中不断摸索,善于总结,灵活运用。下面就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教师语言是诱导的语言    它的任务是用来教育人的,应体现“以人为
期刊
新课程改革以其自身特有的魅力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脚步向前走,我和我的学生一道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二、三册。透过新课改,我看到学生学习的热情,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到学生,我都有了新的认识。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
期刊
创设情境,从而能够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强调教学要以情动人、以美感人,要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在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大体步骤如下:首先,导其入境。这一步就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感知作者所描绘的画面,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教师可以借助电教设备,提供与课文有关的视听形象,引导学生入境;也可以借助诗情画意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意境
期刊
我自1985年9月开始参加教育工作,至今在教坛上耕耘了20多个春秋。20多年来,我一直扎根于贫困山沟棗竹坪小学。多回顾20多年的教师生涯,我想说的是:“为了山沟里的孩子,一生从教,无怨无悔。”    一、面对录干、下海经商,我选择了民办教师    竹坪村是梅田镇最贫困的山村,经济和自然条件都很差:学校建在一个土包子山顶上,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四周长满了荆棘;教室是60年代建的砖瓦结构平房,低矮破旧
期刊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实施,课堂教学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过程,而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一种潜能的开发,是一种充满创造的激情和人性的光辉的互动和交流。    一、让课堂动起来    陶行知先生说:“要实行学生个体的大解放,让学生充分享有心灵的自由,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课堂世界是动态的、活生生的,要给学生自由的探索空间,教师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师生、生生的互动和交流中,营造
期刊
关于体育“第二课堂”的讨论,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体育“第二课堂”的开发是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人认为这不过是课外活动的别称或新提法,没有什么意义;还有人认为,这样的提法容易混淆课内与课外的区别,使课外体育活动失去应有的特点……纵观各种观点,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第二课堂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产物    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从1
期刊
众所周知,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儿童思维离不开实践活动,故此实践是智力的源泉,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知识应用中必须精心设计一些实践题,让学生从中体验感悟到所学知识就来源于实际生活,并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百分数的应用(二)”,教材中已编入了利息计算题,为使应用题教学更紧密地联系现实生活,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一道实践题,即“利息税的计算”:因国家规定个人储
期刊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材中明确给出的,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在掌握和理解了一定的表层知识后,才能进一步学习和领悟相关的深层知识。  深层知识蕴含于表
期刊
     
期刊
《流动的画》是一首诗歌。初次接触这篇文章,觉得诗歌写得很美,人文性很强,课文的插图也很美丽,我想学生一定对这首诗歌很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备课时,我准备用自己极不熟练的简笔画展示插图上的景物,从而创设情景进行说话练习。  上课了,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兴奋地说:“孩子们,我们的祖国美丽如画,坐在火车上观察祖国大地,‘画’动起来会更加美丽,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幅流动的画。”随着我的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