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祖国的历史和现实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dou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0月7日,诺贝尔奖项中最受瞩目的文学奖在瑞典文学院揭晓,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摘得桂冠,成为第107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是28年之后,诺贝尔文学奖再度花落南美。上一次是在1982年,得奖者是《百年孤独》的作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出生在秘鲁、留学并长期侨居欧洲、拥有秘鲁和西班牙双重国籍的略萨,被誉为西班牙语世界中“最具威望”的“结构写实主义大师”和拉美“文学大爆炸”主将之一。他的作品笔调诡谲、内容深刻丰富,被诺贝尔奖委员会形容为“对权力结构制图学般的细腻描述和他对个人的抵制、反抗和挫败形象的尖锐刻画”。
  众所周知,作为现实主义作家的略萨,他以前的作品无不充溢着政治热情,澎湃着批判精神,而且他本人也竞选过秘鲁总统。《城市与狗》、《绿房子》、《酒吧长谈》、《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以及历史小说《世界末日之战》等,一部部令中国乃至世界读者耳熟能详的作品无不闪烁着太阳般的光芒。
  然而,略萨却认为,小说是“谎言中的真实,真实中的谎言”,它在“谎言与真实”之间,与二者只差那么一步。略萨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作品也是其成名作《城市与狗》,即以“真实与谎言”的方式揭示出底层人生存的艰难处境。“城市”指秘鲁社会,“狗”指军校学员。小说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出一个被暴力所统摄的环境:军校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法则统领下,对学生严加管教。而学生们则在“非人道”的环境里,只有像狗一样警觉、好斗和温驯,听从严格纪律的约束和专制训练下的教导,才可以获得生存权。这是略萨感到非常“不适应”的地方。他敏感地察觉到,秘鲁的军事当局正是通过这种强行的扭曲式的训练,造就着他们需要的那种没有“独立人格”的军人,来巩固政权。略萨觉得正是这种学习环境,戕害了秘鲁少年学子们的心灵,使学生们信仰弱肉强食,并且暴露出人性的丑恶。
  “真实与谎言”在略萨其他的作品之中也表现得颇为明显。略萨30岁时完成并出版的《绿房子》就是典型的一部。小说如同一座复杂的建筑,一共分为五条线索,讲述了秘鲁北部的一座叫皮乌拉的城市40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其主要叙述线索是妓院“绿房子”的兴衰,以此象征着秘鲁社会的兴衰。小说中的五条线索互相交织、映衬和反射,能够以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地、像万花筒一样地叙述故事,而充满了悬念的设置、精彩的细节和互相映衬的情节与对话,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故事的发生、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变化,共同营造出一个由时间的流逝、地点的转换、人物命运的起伏、社会的巨大变迁等构成的秘鲁多姿多彩的现实和历史画卷,在跨越时空之中,获得一种斑驳陆离的关于秘鲁的整体印象。
  除了可以从“真实与谎言”的角度探讨并进入略萨的小说世界外,还可以从20世纪小说史来考察略萨,而其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来自于对小说的结构和叙述形式的探索成果。在20世纪现代主义先驱们,如詹姆斯·乔伊斯、多斯·帕索斯等所开创的叙述道路上,略萨锐意进取,大胆地向前走了一大步,创造出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小说结构和叙述方法,以结构和叙述的立体化实验,成功地将十分复杂的拉丁美洲的独特历史和现实的丰富画面带给了人们。
  略萨一生愤世嫉俗,忧国忧民,从《城市与狗》开始,他即把文学当武器,抨击各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现象,揭露种种社会弊端。他大部分作品中一个雷打不动的主题就是“反独裁”。“极右”(如《城市与狗》、《酒吧长谈》)和“极左”(如《狂人玛伊塔》)都是他批判的对象。小说需要介入政治,略萨坚信这是让小说变得尖锐而有力的重要武器之一。作为“结构现实主义”流派的掌舵人,他始终坚持“文学要抗议,要控诉,要批判”的文学主张,并随处以一种先锋的姿态进行自己的文本实验,甚至敢于把米兰·昆德拉、约翰·厄普代克这些大名鼎鼎的当代作家贬得一文不值。不过,略萨最痛恨的是独裁统治、官僚腐败现象、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和现象。因此,他的揭露和批判有着很强的针对性,都是对于这些黑暗面的曝光。
  在小说题材上,略萨近年一直不断开拓着新的创作空间。他于20世纪末抛出的两部“性爱小说”(实为姐妹篇):一本叫作《继母颂(1988)》,通篇讲述的是保险公司职员利戈贝托“空巢”期间的“想入非非”,其间思念和饥渴共存,嫉妒和纵欲并举;另一本称作《情爱笔记》(1997),以期从“美学”的高度重构“性爱文化”,并对《花花公子》之类的“动物性”书刊大加贬伐。总体而言,这两部小说仍应归入“性小说”范畴,尽管它们用“纯粹的想象”取代了“行为的描写”。
  2002年,略萨出版了长篇小说《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讲述了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的故事。小说分成两部分,交叉叙述了高更和他祖母的故事——高更的祖母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也是女权运动的积极活动家。小说把这两个有亲缘关系的人放在一起讲述,使人们看到高更多面的人生,获得了一种奇特的艺术魅力。
  长期以来,略萨一直侨居欧美。他在远离祖国的地方,书写关于祖国的“现实和历史”,这使他备受争议和批评。毕竟,这样做很安全,但却失去了和祖国母体的真切联系。为回应秘鲁对他的批评,后来,他干脆加入西班牙国籍,成为一个拥有双重国籍的作家。(原文载于2010年10月12日《新快报》)
  
  相关链接: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年生于秘鲁,著名作家、拉丁美洲“文学大爆炸”主将之一。1988年获美洲金质奖章,1994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95年获以色列耶路撒冷文学奖,2000年获第13届梅嫩德斯·佩拉约国际奖,在1976年第41届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主席,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著有30多部小说、戏剧和散文,主要代表作品有《胡利娅姨妈与作家》、《世界末日之战》、《谁是杀人犯?》、《叙事人》、《谎言中的真实》等。
其他文献
摘要中医古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对古医籍命名方式的探析,不仅可以体现中医学术认识的深化和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且能够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文化 古医籍书名 命名规律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书名是书籍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概括,其语言受到时代、社会、文化、学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医古籍书名的特点尤为鲜明,用语多哲理之词,虽文采飞扬,寓
期刊
摘要本文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为理论指导,尝试对唐诗《送友人》的两个英译文进行功能语篇分析和对比,重点比较“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方面的异同。对比表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所提出的语言纯理功能,可以和语言的三大系统即逻辑、语法和修辞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既可以分析研究语言也可以分析比较语篇,还可以帮助译者把握理解原文,有利于翻译批评家们把宏观的翻译标准进行细化、量化,使翻译译文评判客观化、科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的原因,探讨了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策略。指出实际翻译时,应根据翻译目的和翻译对象,灵活运用归化、异化及两者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做到既忠实于原习语文化内涵,又符合译文语言规范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习语 文化内涵 归化 异化 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习语是经过人们时代相传而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它包括成语、谚语、俗语和典故等,集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红楼梦》人物对话中称谓语英译的对比分析,详细阐述了中英称谓文化的差异及其对翻译所造成的困难,深入探讨了异化和归化策略在杨氏和霍氏英译本中的应用,并指出二者的利弊。笔者认为,随着跨文化传播的不断发展,未来的翻译实践会呈现出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趋势。  关键词:红楼梦 称谓语 翻译 异化与归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红楼梦》素来被誉为中国明清文化历
期刊
摘要2009年中旬京剧《赤壁》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两次共20场,场面火爆,2010年5月第三度回归舞台。本文试分析京剧《赤壁》如何在流行文化与现代传媒的充斥下挣扎求存:该剧恢弘壮丽的场面点燃了观众看戏的激情,同时也借电影《赤壁》的“东风”造势,挑战了观众对戏剧功能及属性的想象极限。人们对京剧的欣赏模式从“听戏”到“看戏”发生了转变,这样的转型虽然引发了争议,但对京剧艺术的发展,却是有益的尝试。  关键
期刊
摘要辜鸿铭是儒家经典英译史上的重要译者,其译文流畅,被西方社会广为接受。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作为理论基础,以《中国人的精神》中的中国典籍部分的英译作为个案,分析了辜鸿铭的归化翻译思想。  关键词:辜鸿铭 中国人的精神 翻译目的论 归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以往的翻译研究着重点在“怎么译”上,无论是中国传统译论的“信达雅”、“形似和神似”、“化境”,还是西方的“泰特
期刊
摘要作为20世纪中国画界的一派宗师,张大千出演的是一个“传统的、纯粹的艺术大师”的形象。在人生形式上,张大千是以超世的心态入世;在艺术追求上,张大千是一个兼收并蓄,不断超越自我的“行者”;在中外文化交流上,张大千是一个传统的民族主义者。他的成就在于实现了古今、中外的文化大对话,并以亲身实践为20世纪中外艺术发展的双向互动范式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张大千 文化性格 现代艺术 启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水彩画虽是舶来品,但其发展过程却孕育了深深的中国情缘。水彩画这种艺术形式一经与本土文化相承接,必然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绘画的“意象”精髓、审美趣味和笔意气韵,展现出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水彩画 意象 表现  中图分类号:J225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水彩画起源于欧洲,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大陆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画种。水彩画艺术作为一种舶来品传入我国仅百余年,中国水彩画家在借
期刊
摘要本文从分析胶东民居户牖之美入手,以实地调研为例,挖掘传统民居中独特的审美意义,并为新民居设计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关键词:胶东民居 户之美 牖之美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门户”是民族文化中最基层的因素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和传承性。门户是整个住宅最直接、最突出的标志,乃至在人们心目中,观门户便可知其家。窗,古时亦称“牖”,是中国建筑的重要构件。户牖作为一个单体,是建筑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文人山水园林中表述出的情趣和魅力。文人山水园林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它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产物,同时也是审美精神的载体。文人精神在文人园林造园技艺中得以彰显,成为文人山水园林重要的美学表现。  关键词:文人园 师法自然 美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自唐代以来,诗人、画家乐于将居住和游乐环境的布局、构景,遵从“源于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则,通过假山水池、一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