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活情境的创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既能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使得学生体验到利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为此,我们课题组对“情境创设”开展深入探究,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策略:一、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思”;二、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静”;三、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动”;四、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理”。有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会促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高效而生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生活情境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综合要求逐步提高,小学数学教材不再是以往单一、抽象、枯燥的数学了,而被多样、形象、有趣的数学所代替。面对新的教材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绊脚石,加速形成早期的厌学情绪。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和研究者,我和其他研究伙伴积极拓展新型教学方式,以生活情景为着手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与条件。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我们对小学数学的生活情境创设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感悟。为此,做如下的策略性总结:
一、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思”
一年级学生听话效果、理解能力都要相对弱一些,有时教师对同样一句话重复多次,也不能达到100%的效果。这样,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烦心。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我和研究伙伴尝试在教学较难的内容时,积极设置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分析性学习。例如:小熊从家去学校,已经走了4米,离学校13米,小熊家离学校共有多少米?在讲这道题时,出示小熊上学去的路线图,着重启发学生思考小熊从家开始走的4米是哪一部分?离学校还有13米是哪个部分?生动的画面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明白了蕴含在熊上学这一鲜活的生活情景中的数学道理,即:已经走的路程 剩下的路程=全路程。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带着一份深深的思考,轻松地解决问题。
二、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静”
创设安静、有序的生活情景模拟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空间的直观感知,化抽象为形象,更能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思考,培养自主创设、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教学“第几”,我们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课间操中活生生的生活资源,让几个学生整齐有序地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猜第5个小朋友是谁,然后让第5个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学们猜的是否一致。又如在教学小红和同学排队一题时,小红前面3人,后面1人,这一队共有多少人?又如小红和同学排队从前面数她是第3,从后面数是第2,这一队共有多少人?遇到这类题时,学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时会多说一人,有时会少说一人。这时,我们就指几个学生扮演小红,在教室做到快、静、齐的条件下,自找合作伙伴,按照题目要求自行站队,等学生站好队之后,他们会自然明朗,马上欣喜地告诉老师正确答案,不必教师做繁琐的讲解。在进行此类情境教学时,切忌热热闹闹,而要创造安静的生活情境才利于学生冷静思考。
三、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动”
教学认识物体相关知识时,我和研究伙伴让学生每人准备好一些积木进行搭积木的游戏,让学生观察:积木搭成的机器人是由哪些物体图形组成的?每种物体图形分别有几个?哪些物体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哪些物体图形最大?哪些物体图形最小?在明白这些基本知识之后,让学生拆开积木,大胆想象、尝试、操作,看一看各个物体图形的组成部分有什么特点,进行不同的有机整合后能拼成哪些有趣的物体,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独特构思拼成了各种各样的图案。让学生快乐地遨游在搭积木游戏的海洋中,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发挥了创造力,挖掘了最大的潜能。
四、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理”
观摩生活情境创设导入新课的精品课堂。我和同伴们观摩了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一节四年级的数学课《认识垂直》,这一课令我们受到启发,尤其是创设情境环节,让我们受益匪浅。师:同学们,请在作业本上写上老师的名字(多媒体已投影黄爱华老师名字)。在黄老师名字的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写这两个人的名字吗?生:可以让我们互相认识。师:什么是互相认识?生:两方之间互相了解。师:互相了解是指什么?生:我了解你,你了解我。师:那么互相认识就是说我认识你,你认识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要互相认识还想我们互相成为好朋友。怎样理解互相成为朋友呢?板书:互相成为朋友。师:甲是乙的朋友,乙是甲的朋友,甲乙互相成为朋友。同学们,想和老师成为朋友吗?生:想,我们太想了。这个生活情境创设使新课导入变得轻松自然,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第一次见面的距离,又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铺垫。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垂直,以及互相垂直的表达和条件。教学难点在于理解“互相”两字。通过这种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互相成为朋友”的理解,其实他已经解决了对“互相”二字的理解。这样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有兴趣,有迁移,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总之,生活情境教学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因学生个性的特点和知识层次特点进行设置,也可根据教材内容的可行性进行设置,也可在教学硬件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设置。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景,唤起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欲望。一个好的情景创设就是一节好课堂的序幕,既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使得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情境创设的关键是把握好情景创设的现实度和问题的难易度。只要把新课内容与情境创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就一定能变得更高效。
[*本文为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编号:2015C040)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生活情境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学生综合要求逐步提高,小学数学教材不再是以往单一、抽象、枯燥的数学了,而被多样、形象、有趣的数学所代替。面对新的教材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绊脚石,加速形成早期的厌学情绪。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工作者和研究者,我和其他研究伙伴积极拓展新型教学方式,以生活情景为着手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空间与条件。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我们对小学数学的生活情境创设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感悟。为此,做如下的策略性总结:
一、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思”
一年级学生听话效果、理解能力都要相对弱一些,有时教师对同样一句话重复多次,也不能达到100%的效果。这样,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烦心。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我和研究伙伴尝试在教学较难的内容时,积极设置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分析性学习。例如:小熊从家去学校,已经走了4米,离学校13米,小熊家离学校共有多少米?在讲这道题时,出示小熊上学去的路线图,着重启发学生思考小熊从家开始走的4米是哪一部分?离学校还有13米是哪个部分?生动的画面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明白了蕴含在熊上学这一鲜活的生活情景中的数学道理,即:已经走的路程 剩下的路程=全路程。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带着一份深深的思考,轻松地解决问题。
二、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静”
创设安静、有序的生活情景模拟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空间的直观感知,化抽象为形象,更能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思考,培养自主创设、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教学“第几”,我们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课间操中活生生的生活资源,让几个学生整齐有序地上来排队,全班同学来猜第5个小朋友是谁,然后让第5个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学们猜的是否一致。又如在教学小红和同学排队一题时,小红前面3人,后面1人,这一队共有多少人?又如小红和同学排队从前面数她是第3,从后面数是第2,这一队共有多少人?遇到这类题时,学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时会多说一人,有时会少说一人。这时,我们就指几个学生扮演小红,在教室做到快、静、齐的条件下,自找合作伙伴,按照题目要求自行站队,等学生站好队之后,他们会自然明朗,马上欣喜地告诉老师正确答案,不必教师做繁琐的讲解。在进行此类情境教学时,切忌热热闹闹,而要创造安静的生活情境才利于学生冷静思考。
三、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动”
教学认识物体相关知识时,我和研究伙伴让学生每人准备好一些积木进行搭积木的游戏,让学生观察:积木搭成的机器人是由哪些物体图形组成的?每种物体图形分别有几个?哪些物体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哪些物体图形最大?哪些物体图形最小?在明白这些基本知识之后,让学生拆开积木,大胆想象、尝试、操作,看一看各个物体图形的组成部分有什么特点,进行不同的有机整合后能拼成哪些有趣的物体,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独特构思拼成了各种各样的图案。让学生快乐地遨游在搭积木游戏的海洋中,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发挥了创造力,挖掘了最大的潜能。
四、在生活情境教学中要会“理”
观摩生活情境创设导入新课的精品课堂。我和同伴们观摩了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的一节四年级的数学课《认识垂直》,这一课令我们受到启发,尤其是创设情境环节,让我们受益匪浅。师:同学们,请在作业本上写上老师的名字(多媒体已投影黄爱华老师名字)。在黄老师名字的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写这两个人的名字吗?生:可以让我们互相认识。师:什么是互相认识?生:两方之间互相了解。师:互相了解是指什么?生:我了解你,你了解我。师:那么互相认识就是说我认识你,你认识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要互相认识还想我们互相成为好朋友。怎样理解互相成为朋友呢?板书:互相成为朋友。师:甲是乙的朋友,乙是甲的朋友,甲乙互相成为朋友。同学们,想和老师成为朋友吗?生:想,我们太想了。这个生活情境创设使新课导入变得轻松自然,这样不仅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第一次见面的距离,又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铺垫。本节课的内容是认识垂直,以及互相垂直的表达和条件。教学难点在于理解“互相”两字。通过这种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互相成为朋友”的理解,其实他已经解决了对“互相”二字的理解。这样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有兴趣,有迁移,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总之,生活情境教学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因学生个性的特点和知识层次特点进行设置,也可根据教材内容的可行性进行设置,也可在教学硬件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设置。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情景,唤起学生思考和创造的欲望。一个好的情景创设就是一节好课堂的序幕,既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使得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情境创设的关键是把握好情景创设的现实度和问题的难易度。只要把新课内容与情境创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课堂就一定能变得更高效。
[*本文为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编号:2015C04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