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人可能的更多职业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123qwe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虽然对公益领域感兴趣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不少人仍不会将公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公益从业者面临的收入不足、跳槽难等问题。早期的公益从业者也对转型充满迷茫,他们不知道能转到哪行,也不确定自己具备什么样的竞争力。这种情况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公益人才的专业性出了问题,从业者自身的专业性不足,在职场中缺乏竞争力。如果从业者掌握了充足的专业技能,即便不在公益领域,仍然有多种职业可能性。
  看到这,你也许迫不及待地想去搜索专业技能了,别急,规划技能学习前,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打算一辈子在公益行业工作吗?这些技能在未来跳槽时是否有用?我学的东西是否恰当,确实是岗位需求的吗?我选择的课程和训练水平如何?能否真的给自己带来提升?这些问题的答案,自然会给自己指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公益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们先聊聊公益人才的培养模式。国外,以美国为例,公益人才大量来源于大学教育。据统计,目前已有200余所美国大学开设了与公益领域直接相关的学位课程,其中非营利组织管理和社会工作是最主要的两个专业,非营利组织管理偏向于间接的管理工作,而社会工作则更关注对受助群体的直接服务。这些专业提供从本科到博士各种学位,也有在职、远程教育等选择,立志参与学习的人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程。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专业普遍开设于大学的公共管理学院和社会学院,也有小部分开设在商学院的MBA项目之中,结合学校学院的社会资源,这类项目非常关注社会实践的环节,对学生实习有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更偏向实务技能的培养方案。
  美国大学对公益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非常广泛,以纽约大学瓦格纳公共管理学院的非营利组织管理MPA课程为例,学生的修业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研究方法、艺术与文化政策、经济学、教育学、环境、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卫生保健管理、国际发展与合作、领导力与组织行为学、政治与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和非营利组织治理、种族和阶级研究、社会企业与社会变迁、城市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共有五十多门课程供学生选修。这其中包含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各方面的知识,需要学校不同的学院、学系协同合作才能实现,在目前的中国大学中很难实现。但这些外国大学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方向,值得公益人在选择相关学习中进行参考,自行补足缺失的部分。
  下面我将以几个不同的工作岗位为例,谈谈所需相关技能与教育的问题,及未来可转的职业方向。
  募捐人才所需技能和职业可能
  2013年在珠海发布的《中国公益慈善行业专业人才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指出,有34.9%的公募基金会表示自身最急缺的人才是募捐人员,而募捐本身不可能作为一个专业在大学中定点培养。募捐活动一般通过网络和地面活动进行,不论如何,想要促使人们自愿捐款终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募捐活动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市场营销或是销售活动,其内涵大多是将公益组织的专业性、价值观、以往历史与未来规划传达给社会群众,建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以便提升公众的捐款信心和积极性。此外,地面活动的策划是否有趣、吸引人,策划能否得到妥善的执行,面对问题的应变能力高低,都是募捐人员需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募捐人员的工作内容而言,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市场、传播相关的技能。首先,对市场营销理论、案例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从业者理解募捐活动的内涵,参考商业社会中的种种案例,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移植到公益募捐中,形成一套新的行动指南。其次,公关传播学(广告学)的学习也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提升自身整合传播策划和执行的能力,同时可以锻炼自己对营销传播效果的评估能力,以便在未来得以对工作进行修正和改进。
  一个合格、专业的公益募捐人才,在未来的工作中也可以无缝连接到公关公司、工商企业公关部、销售部等岗位,进行活动策划执行、公关方案设计、产品推广销售等领域的工作,并不存在跳槽的障碍。同样,此类岗位的从业者,也很适合到公益组织成为一名专职募捐人员。
  直接服务人才所需技能和职业可能
  面向儿童、青少年、老人、残障人士等领域的公益组织,往往需要大量的直接服务人员提供服务,他们是组织工作真正的落实者。现在,这类服务人员往往来自于有热情的志愿者,从事直接服务的全职员工还不算多。组织本身往往缺乏为志愿者提供足量培训的能力,志愿者本身甚至机构自己的活动督导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靠经验提供服务,相对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专业性相当不足。直接服务的人才与大学中社会工作学专业的毕业生直接相关,培养方案也十分切合。但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公益组织中鲜见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这就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自学一系列社工系相关的课程内容,才能提供更专业的直接服务。
  社会工作学的理论知识起源于传统心理学,从精神分析学派到认知行为疗法等等概念主宰了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初几十年,而近年来诸如生态系统、危机干预、任务中心、充权治疗等来自社工实践的理论也逐渐完善了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不同的案例会对应不同的理论,不同的理论又发展出不同的处遇方案,社工理论的学习有助于直接服务者更科学地分析面对的案例,并提出最合适的解决办法,可以说社会工作理论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理论知识之外,社会工作专业也强调面对不同案例的实践研究,对个人、团体、社区等不同层级对象的服务技巧已经形成了专门的相关课程,家族治疗、儿童治疗、艺术治疗、社区工作、团体工作等等都有相关专著问世。相对于宏观的理论,针对不同服务对象的服务者,可以从自己的工作内容出发,挑选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总的来说,直接服务人员需要在心理学、社会学、治疗与咨询实务上下功夫,才能满足自己的工作要求。
  在公益组织之外,专业的直接服务人才适用领域也很广。首先是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岗位,有丰富直接服务经验的公益组织从业者对于企业人力政策的评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等问题是驾轻就熟的,对于企业内部的突发事件也有更强的适应性。其次,一些学校、社区单位也需要有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解决校园暴力、学生心理问题、社区矛盾等问题,社工专业的知识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在许多国家,对于社会团体按工作人员比例配备相应数量的社工人员已经成为强制规定,在公益组织之外,社工师本就可以成为一个独立职业而存在,活跃于学校、企业、医院、政府等等单位之中,这在未来的中国也很可能实现。
  管理人才所需技能和职业可能
  专业管理人才的匮乏对于公益组织来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公益组织的管理者往往是一些老资格的工作人员,普遍没有接受过管理方面的专业训练,管理方式属于经验管理的范畴。经验管理在小团队中非常有效,但随着组织不断发展扩大,经验管理的种种弊端就会凸显,工作中时多掣肘。财务透明和信息公开是公益组织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财务透明和信息公开说来容易,其实对组织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财务工作必须专业,才有透明的资本,而信息公开更需要各部门的妥善配合,才能在真实性之外保证公开的效率,并且方便有需要的人随时检索。
  作为一个公益管理人才,管理的可能是某个项目,也可能是整个组织,但都必须对自己所在的领域有所了解,比如做儿童教育的,必须懂儿童也懂教育,而残障扶助的,也必须了解残障人士面临的种种问题。这个要求就导致公益组织直接雇佣职业经理人的简单模式是行不通的,想要成为管理者必定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学习。
  管理需要综合能力的运用,战略、财务、人力、法务等方面的技能都很重要,这些方面的要求与一般企业并没有什么差别,再加上对自己工作领域的了解和经验,最终达到“有精通某方面的特别专长,同时对其他领域具备应有的了解”的程度后,就是一个合格的公益行业管理人才。在这方面的学校教育中,非营利组织管理当然是最切合的对口专业,而商科中的财务、人力、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也一样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公益实践成为一个合格的公益组织管理者。同样,具有相关公益领域经验的人士,也可以通过对管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学习,成为合格的管理人才。
  在公益组织之外,专业管理人才可能是最好就业的一条道路,许多公益组织的创办者、管理者本身就是从企业、银行、律所等转行而来,再返回原行业也不是难事。甚至换个角度说,由于公益组织中人员竞争并不激烈,更容易谋求到中高级的管理职位,可以更早积累管理经验,还形成了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的助力。
  责任编辑:徐玲玲
  作为一个公益管理人才,管理的可能是某个项目,也可能是整个组织,但都必须对自己所在的领域有所了解,比如做儿童教育的,必须懂儿童也懂教育,而残障扶助的,也必须了解残障人士面临的种种问题。
其他文献
智能手机普及、网络技术进步,自媒体早就不是新鲜事,最近大家又玩起了直播。大量的直播APP和网站出现,网民们直呼2016直播元年到来。不经意间,“你丑你先睡,我美我直播”“我正直播,你还不来围观吗”成了流行语,各个平台直播的分享链接刷爆朋友圈,直播科技的不断进步也正在影响着和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直播的“洪荒之力”来得如此猛烈,我这个研究僧也不小心被撞了一下
20%挨饿,10%无家可归  无家可归——一个月没有固定住所  这些数字基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Sara Goldrick-Rab教授的研究。她在2015年年底调查了分布在美国各地的7所社区学院的4000多名学生,发现平均20%的学生挨饿,10%的无家可归。非裔、亚裔、拉美裔学生的这些比例更高,非裔学生无家可归的比例达到20%。美国两年制的社区学院以招收25岁以上的成年人为主,走读比例高,录
《中华民国史》(1-4卷),张宪文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简介:民国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  推荐理由:该书是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张宪文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十年披沥所完成的皇皇巨著。该书以中国近代社会如何历经艰难、逐步缓慢地向现代中国发展为主线,在广泛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大量档案文献,清晰展现了中华民国历史的真实面貌。本书视角独特、视野宏阔、内容厚实、持论公允,根据民国史发展的历程,
2015年3月,考研失败后,刘小猫(化名)顺理成章地加入到求职大军中,很快一份手游公司软件开发员的工作轻松到手。工作机会来得如此简单,刘小猫却犹豫了,他心里嘀咕“找工作哪有传说中的那么难,校招才刚刚开始,难道这么快就签‘卖身契’吗?会不会有更好的机会呢?”考虑了两天,他给手游公司打去电话,以不太适合为由潇洒地拒绝了。但接下来求职路上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却让刘小猫始料未及,更措手不及。  被幸运砸中
Hackson,注定会流行  36小时候,好几个黑科技产品问世。一个APP实现了让照片有喜怒哀乐等动态表情效果。并利用IBM Watson提供的语音识别与情感分析功能,能够对输入的语音进行情感分析,从而让照片中的人物展现适当的面孔。另一个APP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用户得自拍才能打开APP,赋予其私密性。此外,系统会根据自拍照表情辨识出使用者的情绪,并且逐日记录,所以它名叫情绪日记。还有一个软件,装在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10,9,8……2,1,发射!”的倒数计时,耸立的发射架上传来阵阵轰鸣,火箭破空而去,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这枚火箭是长征六号,它将20颗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的发射记录。  在这20颗卫星中,有一颗叫“紫丁香二号”,是我国首颗由学生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通常指质量小于10千克、具有实际使用功能的卫星。与微型卫星相比,其对遥感系统
第一次踏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称“马院”)所在的善斋,  我就恍惚间有踏入美术馆的感觉——大门两侧摆放着马克思和鲁迅的雕像,  楼梯口错落有致地垂下几盏清雅的手绘灯笼,走廊里陈列着绘画、陶瓷、剪纸、招贴等各种艺术作品,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描绘中国近现代风起云涌的历史、熠熠生辉的人物。  驻足其间,那些讲不完的故事、忘不掉的瞬间扑面而来……  很难想象这些是美术学院一年级学生的作品,更让人意想
学文献出身,又埋首学术研究,葛兆光的阅读量很大。他在学问上求新求变,不断开辟新领域,读书习惯却多少显得有些“保守”,遵循三十多年前所受的学术训练,在日记本和电脑上做笔记和摘钞。《且借纸遁》是葛兆光在1994年~2011年间泛览“杂书”所作的笔记和摘钞,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他对思想史问题的持续关注,以及敏锐地从其他学术领域发现问题线索的能力。葛教授自谦要借此到专业之外透一口气,实际上却在不经意间打开了一
有人说:在公司里做好工作,就是找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事实上,“找到合适的人”的难度要比“做合适的事情”高出好几个数量级。在用人单位实践中,“招人难”(尤其是招聘高学历人才难)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座大山。相信很多管理人员都有类似的体验:一边是各种压力,堆积如山的工作就在眼前,时间紧任务重,亟需人手来一起工作;另一边是各种顾虑,人员成本、上手难度、积极性、员工稳定性、团队契合度……很多费脑的因素
提起武大樱花的来历,就要追溯到一段令人心酸的曲折往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创的国立武汉大学在珞珈山大兴土木,  劈山建校,逐渐将这片原本乱石丛生、坟冢遍地的荒山野岭,变成了美丽的大学校园。  经过9年的植树造林,珞珈山林木葱茏,花丛掩映,成为华中最好的植物园,被郭沫若盛赞为武汉三镇的“物外桃源”。然而,正当武大的发展势头蒸蒸日上之时,日军的侵华战争打响了。至1938年初,武汉形势吃紧,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