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建构游戏对幼儿空间能力发展的作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mi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积木建构游戏及空间能力
  1.积木建构游戏
  是结构游戏的一种。凡利用各种积木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建构游戏。建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这种游戏对幼儿手的技能训练和发展思维能力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建构游戏分为积木搭建类、积木插接类、自然物(沙水、雪、土)雕塑类三种类型。本研究主要涉及前面两种。运用插接、嵌接、叠接、扣接、齿轮接、组装接等方法,把积木连接起来,插成各种形状,造型。通过积木结构游戏,幼儿可以自然地获得分解与合成各种形体的经验,并在使用材料中获得数量、高度、长度、上下、左右、宽窄、厚薄、对称等概念,取得组合、堆积、排列各种形体的经验。
  2.空间能力
  是指人们对客观世界中物体空间关系的反映能力,主要包括空间知觉和空间想象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又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空间定向等。空间想象能力则是个体对二维图形或三维空间特征(方位、远近、深度、形状、大小等)和空间关系的想象能力,它是空间知觉表象在头脑中的再现、重组与转换。
  二、积木建构游戏对幼儿园发展的意义
  1.提升幼儿园对积木建构游戏的重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所有游戏载体中,积木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最基础的活动之一,它以独具的魅力深受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青睐。因为幼儿对种类繁多、质地多样、可随意变换、反复创建的积木及生活中随处可得的废旧物品等建构材料爱不释手。其中积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游戏材料,它虽然小,但却包罗万象,孩子在积木类建构游戏的中既能玩的愉快又能获得知识,还能发展创造力可以说受益是多方面的。
  2.发展幼儿空间能力,提高幼儿积木建构技能
  在积木建构游戏过程中,幼儿需参照实物拼出相应的积木模型,为此,幼儿首先要认知某特定实物构成的各个部件的空间结构、大小比例、基本形状等的特点,然后选用同比缩放的积木,建构相应的积木模型。这一过程能较好地训练幼儿的空间能力。如果是想象型积木建构任务,幼儿需要利用头脑中原有的实物表象,依据操作情境,重组出相应的模型,因此,通过课题研究,积木建构游戏对幼儿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同时,积木建构游戏还不同于二维平面操作的纸张游戏,它是三维立体建构游戏,更有利于幼儿空间能力的发展。
  3.带动教师专业成长
  通过课题研究,提供教师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更多的有效资源,提高教师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
  三、如何开展积木建构游戏
  1.探索并开发园内积木建构游戏作为园本课程,各班通过组织小朋友开展积木建构游戏活动,营造玩积木的氛围,让孩子在浓郁的氛围中感受“积木建构”游戏的乐趣,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2.尝试组建幼儿园中大班孩子和教师的积木建构游戏兴趣组,开展积木建构游戏项目训练,提升孩子和教师的积木建构能力,定期展示训练成果,让孩子在欣赏中感受到“积木建构”游戏带来的快乐。
  3.把积木建构游戏教学引入不同领域活动的课堂教学中,让孩子在多种活动中,掌握积木建构的技能,最大化提高积木建构能力,体会到积木建构的乐趣。
  关注孩子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开展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心理因素。表现在区域教学中,主要是让孩子通过感积木建构的乐趣,激发孩子对积木建构的兴趣,自觉参与到这项游戏中来, 掌握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素质。
  关注孩子的情感体验 ,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4.制定积木建构游戏幼儿空间能力发展的评价标准,对孩子进行评价
  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选择不同材料或不同形状的积木建构游戏。
  制定各年段积木建构游戏达标标准。
  搜集整理积木建构游戏对幼儿空间能力作用的成果资料。
  四、各年龄段达到效果
  (一)小班
  1.初步认识各种形状的积木;
  2.学会简单的堆叠、平铺、围封;
  3.尝试小型拼插玩具,掌握初步的插法,在成人的引导下慢慢形成空间观察能力;
  4.在游戏中能根据积木的大小、形状、方位等,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稱及构成;
  5.能独立的进行积木搭建,在游戏后按标记将材料摆放整齐,具有一定的空间知觉能 力;
  6.游戏中遵守规则,爱护积木,不进行敲打等破坏性的动作。
  (二)中班
  1.学会基本构建的技能(延伸、叠高、架空、围封、堆成等);
  2.能有目的、有主题的进行积木建构,空间观察能力进一步提升;
  3.游戏中可相互协商、共同搭建,在成人的引导下慢慢形成空间识记能力;
  4.幼儿能用语言大胆的根据积木的大小、形状、方位表述自己的作品并能理解、欣赏他人的作品;
  5.游戏中能主动参与同伴合作搭建,并认真的将拼插作品完成,形成一定的空间表征能力;
  6.收积木方法正确,并按类别摆放整齐。
  (三)大班
  1.幼儿能正确使用不同材料的积木进行拼搭;
  2.能熟练运用中心点支撑的技能,依据不同的建构内容选择相应的材料,进行综合搭建;
  3.幼儿有创造意识,能根据已有的空间观察和空间识记能力进行想象搭建,形成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
  4.能按照标记进区活动,并能自动调整人数;
  幼儿能分工协作的进行积木分类整理。
其他文献
一、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必要性  集体教学是我国幼儿园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这是源于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影响。刘延梅在研究中指出,集体教学的主要功能是将幼儿自发获取的简单知识,转化为能够引起儿童智力发展重大飞跃的知识体系。知识的系统化,将使幼儿的旧经验在新的理解上得以重构。而重构后的知识体系,对儿童发展具有重大的价值:能生成新知识,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期刊
《方格子老虎》是幼儿园大班《我自己》主题下的一个延伸活动,这个绘本故事通过幽默风趣的方式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无法替代,爱自己,欣赏自己。这个绘本故事深受我们班的孩子们的喜爱,基于孩子们的这种情感基础,设计了《方格子老虎》这个艺术欣赏活动。  一、情境法  教学实录:  (课前准备好孩子们带来的各种格子物品进行艺术摆放)  师:其实,格子画在我们的生活中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多媒体教学走进了音乐课堂,它让音乐形象具体化,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教师可以利用音响、图像、动画、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鸣器官,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审美体验和个性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以境育情,唤起学习欲望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育评价应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在美术教育中应遵循评价的方向性、发展性、延迟判断这三大原则,不仅要对美术作品本身作出评价,还要关注幼儿活动时的态度、习惯、毅力、注意力、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瑞吉欧教育有一首最有代表性的诗歌《儿童的一百种语言》,鼓励儿童运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表达。在艺术创作中,幼儿的美术作品更是个性的表现。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经常会对幼儿作品进行评
期刊
摘要:每一个主题都将各种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让幼儿在与环境、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获取经验而成长,它强调课程的预设性、融合性、领域间的联系性以及实施途径的多渠道性。学习性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  关键词:主题活动 学习性区域活动 环境创设  当班级进入一个新的主题活动時
期刊
一、在幼儿表达疑惑和表达发现时,教师应积极回应,展开交流创设交流平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在种植活动过程中,幼儿一旦有所发现,就会产生表达交流的意愿,选择使用恰当的语言与教师或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或是产生疑惑,提出问题进行探讨时,教师则应积极对幼儿表达的发现或疑问作出回应,创设一个氛围宽松、自由的语言交流平台。幼儿在与同伴和教师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同伴间会不由自主的相互学习,幼儿的
期刊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学生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评价对于小学音乐课堂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学习中的评价策略,便成为广大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发扬长处,关注进步——树立科学的评价观
期刊
根据中学美术课新课改目标要求开设美术欣赏课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欣赏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而开设的一门课程。然后我进入了深刻的反思:我以往的欣赏课教学是否达到了此目的要求?如果没有达到那么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从事美术教学二十多年来,这些问题的出现,想办法去解决,并取得一定成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总结下来是这样的:  一、
期刊
一、发挥课文对阅读的引领,实现拓展延伸  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具有经典性、民族性、适切性的特点,如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等经典,体现民族精神的大家之范,适合教学和学生年龄认知特点的文章等。课文的选择逐渐多元化,注重学生智力的多元开发,各种各样的语言形式在逐步进入教材。这对学生的多元阅读提供了引领和拓展的内容。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经典之作,典范之作。语言优美,朗朗上口;思想性强,催人奋进;结构清晰,适
期刊
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而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对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是至关重要的。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是发散性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