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走来,岑远之先生几经生死考验,亲历山河破碎、国人被欺的人生悲剧。即使往事已去多年,但他依旧不曾也不会忘却。作为屈辱国史、人间惨剧的见证者、亲历者,他强忍悲痛,讲述了非人日子里的见闻遭遇。正如他所言,回忆,不是为了回忆而回忆,也不是为了忘却而回忆,更不是为了记仇记恨而回忆,而是要不忘国耻,以史为鉴,争取民族自强,世界和平而回忆。
从铁蹄屠刀下幸存的他,从海外回到祖国,在没有硝烟的年代里,他自强不息,纵横商海。然而,多年下来,事业顺利的他却依然两手空空,只因他做生意,不是为了图名,亦不是为了图利,而是为了奉献自我,服务社会,故而他将挣来的钱物,无私地奉献出去。诚然,只有经历过死的考验,才能对生的意义作出诠释。岑远之先生再次昭示世人: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
硝烟中走来,国耻难忘
岑远之先生出生于马来亚一个爱国华侨家庭。其父岑卓南先生当年参加辛亥革命后,由于时局和环境的变化,从祖国来到马来亚,他即于父亲来到南洋后出生。虽然从小生活在海外,远离故国,但流淌在其体内的炎黄子孙的血脉,让他一刻不曾忘却祖国。“我父亲非常爱国,从小他就向我灌输爱国思想。”岑远之先生回忆说。
为了培养他的爱国之情、民族归属感,自小其父即严格要求他练习中国书法,学习汉字。“小学期间,我们每天回家坚持练书法,先是练习‘龙飞凤舞’四个字,一般只要把这四个字写好了,基本其它的汉字也可以写好,因为这四字的笔画,差不多囊括了汉字的所有笔画。”虽然已到耄耋之年,但回忆起在异国他乡与故国文化的往事,岑远之先生依旧记忆犹新,“后来,父亲又要求我练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教导我作为中华儿女,任何时候,一定要把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放在首位……”说到此处,岑远之先生不禁哽咽起来。
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多么沉重的话题,多么厚重的话题,没有经历过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体验,一般人怎么能轻易体会到“国家兴衰、民族存亡”所承载的份量呢?岑远之先生的青年时代,正值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之时,在大洋彼岸的白山黑水边,无数华夏儿女正遭受蹂躏、戕害;在卢沟桥的狮子旁,多少仁人志士的鲜血汇成的河流,正在悲鸣呜咽;在淞沪江上、在南京古城,在华夏大地上,日寇的屠杀,正惨绝人寰地进行,人类史上的悲剧正被惨无人道的日本军国主义导演着……同样,在马来亚,日本军国主义的魔爪也伸了进来。
“国家兴衰,匹夫有责”,正是这八个字,一直烙印在岑远之先生的心上,从小到大,一刻都未曾淡忘过。1935年,还在读书的他,在麻坡中华中学便加入由彭光涵(彭光涵于1940年被英当局迫害,驱遂出境,后回国到延安学习,并参加部队抗日。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参与制定国旗与国歌的制作。接着到国务院侨办工作,担任廖承志主任的助手,认真调查研究,制定不少有利于团结华侨的政策,所以深受海外华侨的爱戴,称呼他是华侨问题专家)组织的抗日救国组织“抗日会”、“马来亚学生抗敌后援会”,岑远之先生被选为专门负责柔佛州(北部)的学生抗日活动的总务(即主管),号召大家起来进行抗日,并将中国内地的情况告诉当地的华侨,号召他们反对国民党打内战、要抗日。“当1942年12月15日新加坡沦陷,日军占领整个马来亚后,日军残酷的滔天罪行,使当亡国奴的厄运就全部落到我们的头上,在极端恐怖的日本‘东亚共荣圈’的统治下过的是地狱般的生活,随时有男被杀、女被奸的可能,当时要当机立断,只可由三条道路挑选一条,(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参加抗日组织与日军战斗到底,直至将日寇赶出马来亚;(2)当顺民;(3)做走狗、汉奸。但我在抗日组织下受了多年的教育和训练,坚决去找地下组织。日军于当年占领马来亚之后,我和祖国的沦陷区的人们一样过硝烟炮火终日逃亡的日子。天天见到有亲友被奸杀抢掠,他们灭绝人性、穷凶恶极的惨绝人寰的兽行。不仅如此,我父亲也未能幸免于难,他是华侨学校的校董,由于支持爱国抗日运动,爱国捐款,进行抗日宣传,为了躲避日本人的追杀,跑进森林,后来伪警官到处追查,要他出来见日军当局,父亲不肯就范,在日伪警的追迫下,在山林中染病缺医,含恨病逝了。”岑远之先生回忆起往事,眼圈泛红。
“当时很多校董都遭日本人杀害。当时的日本人,无恶不作,整个马来亚人民都遭殃,过着悲惨的日子。在父亲被追逼到林中躲避时,日军用盒子枪押住我们父子,而我的一位20来岁的表姐就在这小屋被六名兽兵轮奸,我们眼睁睁看着表姐受尽侮辱,哭得死去活来,而兽兵满足了兽欲后,很生气地指着身上沾满的鲜血掴了表姐一巴掌,一声“峇给路”就扬长而去……”
带着国耻家仇,岑远之先生加入了抗日军;后在峇株吧辖组织“游击队之友社”号召群众,收集英军战败后丢弃在马路边的枪械弹药和捐钱送往部队,鼓动朋友同学支持抗日军。“因为我一直搞宣传工作,到我参军后负责抗日流动宣传队的工作,经常派我到敌后农村去宣传。当时的人们都很害怕,一听到抗日军就害怕,因为凡是支持抗日,只要被日军知晓,将会把整个村子的人都杀死。”他回忆说,“于是,我选择了用合唱团唱歌和演说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用歌声作武器鼓舞大家,激励大家。后来慢慢地大家都支持我们抗日,提供信息给我们,抗日队伍也不断地壮大,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献出了力量。”
生存的意义:服务社会
历史的潮流奔涌不息,侵略者的下场无一例外地以耻辱结束,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取得了伟大胜利。从战争的硝烟中走来,多次从“日寇”的屠刀下生还,年轻时候的岑远之先生可谓九死一生。经历过死亡边缘的挣扎,他才会对生的意义,理解得更为隽永、深刻,生活在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日子里,他珍视生命的分分秒秒,时时刻刻饱含热情地去生活,去服务社会。
1949年,对于中华儿女而言,是值得铭记的年份,对于岑远之先生而言,更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了,他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母亲怀抱,虽然此时祖国尚未完全解放,依然民生凋敝,但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新的梦想。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和广大的热心爱国华侨一样,为配合英当局抗击日军,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后,但到头来却将他们数万人全部无理无罪不经审判地抓去关在集中营,大部分人被驱逐出境。其后他和林其辉等难友冲破国民党的封锁线到揭阳游击区。1950年初,岑远之先生随军入汕头,接管汕头。后又任职侨务工作共三十年。1980年跟夫人一起移居香港。
定居香港后,岑远之先生开始涉足商海,经营生意,靠着多年的阅历,他涉足多个领域,进行转口贸易,将石料、药材销售到国外,一路下来,生意颇为顺利。然而至今,他笑言自己仍然两手空空,两袖清风,“我做生意不光是为了挣钱,也不忘为社会服务,这些都是受毛主席的教导;即使挣到钱后,我也将大部分用来做社团服务了,能够白首依旧两手空空,我感觉非常开心。”
他这样说道,也的确是如此做!为了联繋新马泰归国华侨,岑远之先生发动爱国老华侨组织成立了“香港新马泰归侨华人联合会”,担任创会会长兼主席,同时他还是香港五邑工商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侨港岑氏宗亲会永远名誉会长、恩平大江乡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侨友社副监事长今为名誉会长、广东南洋归侨联谊会名誉会长、深圳新马侨友会名誉会长、汕头市新马泰侨友会名誉会长、珠海市新马泰侨友会名誉会长等。”通过这一连串略显冗长的荣誉职务,可以知晓,对于岑远之先生而言,“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付出。
更难得的是,本身已经是一位高寿老人的岑远之先生,从不以年纪为念,经常做义工,亲自去看望一些孤苦老人,且多次获得嘉奖,他用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境界。他笑着说:“有时候很多老人都高兴地抱着我笑言我自己都是老人了还来看他们,但是只要看到他们开心,我也非常开心。”
后记
1921年出生的岑远之先生,今年已年届九十,“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九十高龄,一颗服务社会的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无疑是其不老的源泉。
与很多老年人不同的是,岑老有一颗不老的心,幽默乐观的他不但紧跟时代步伐,而对于有些年轻人都难以驾驭的高科技产品,都能运用自如。他学习电脑,进入网络的世界内攫取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能熟练地运用电邮,和相隔千里的朋友联繋;他爱好美,收集美,在他的电脑里,包罗万象,既有关于“静”妙语箴言,亦有收藏名画的幻灯片,更有许多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由于从小深受爱国家教,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岑远之先生看得极为重要,并通过言传身教,指导下一代成才;令他欣慰的是,他膝下的六个儿女,十个孙,俱皆积极上进,在各自的行业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谓“灵椿一株老,仙桂六枝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对于年轻人,他也深情寄语:爱国心、服务志,永不要遗失!
爱国心,服务志,这也是岑远之先生的人生写照;“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爱国”和“服务”,在他身上依旧壮心不已,壮怀激烈!
在此,我们衷心地祝愿岑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人物简介】
岑远之先生, 1921年出生于马来亚,1949年回到祖国,香港新马泰归侨华人联合会创会会长兼主席。同时担任香港五邑工商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侨港岑氏宗亲会永远名誉会长、恩平大江乡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侨友社副监事长、广东南洋归侨联谊会名誉会长、深圳新马侨友会名誉会长、汕头市新马泰侨友会名誉会长、珠海市新马泰侨友会名誉会长等社会职务。
从铁蹄屠刀下幸存的他,从海外回到祖国,在没有硝烟的年代里,他自强不息,纵横商海。然而,多年下来,事业顺利的他却依然两手空空,只因他做生意,不是为了图名,亦不是为了图利,而是为了奉献自我,服务社会,故而他将挣来的钱物,无私地奉献出去。诚然,只有经历过死的考验,才能对生的意义作出诠释。岑远之先生再次昭示世人: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
硝烟中走来,国耻难忘
岑远之先生出生于马来亚一个爱国华侨家庭。其父岑卓南先生当年参加辛亥革命后,由于时局和环境的变化,从祖国来到马来亚,他即于父亲来到南洋后出生。虽然从小生活在海外,远离故国,但流淌在其体内的炎黄子孙的血脉,让他一刻不曾忘却祖国。“我父亲非常爱国,从小他就向我灌输爱国思想。”岑远之先生回忆说。
为了培养他的爱国之情、民族归属感,自小其父即严格要求他练习中国书法,学习汉字。“小学期间,我们每天回家坚持练书法,先是练习‘龙飞凤舞’四个字,一般只要把这四个字写好了,基本其它的汉字也可以写好,因为这四字的笔画,差不多囊括了汉字的所有笔画。”虽然已到耄耋之年,但回忆起在异国他乡与故国文化的往事,岑远之先生依旧记忆犹新,“后来,父亲又要求我练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教导我作为中华儿女,任何时候,一定要把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存亡放在首位……”说到此处,岑远之先生不禁哽咽起来。
国家兴衰、民族存亡,多么沉重的话题,多么厚重的话题,没有经历过国破家亡、生离死别的体验,一般人怎么能轻易体会到“国家兴衰、民族存亡”所承载的份量呢?岑远之先生的青年时代,正值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之时,在大洋彼岸的白山黑水边,无数华夏儿女正遭受蹂躏、戕害;在卢沟桥的狮子旁,多少仁人志士的鲜血汇成的河流,正在悲鸣呜咽;在淞沪江上、在南京古城,在华夏大地上,日寇的屠杀,正惨绝人寰地进行,人类史上的悲剧正被惨无人道的日本军国主义导演着……同样,在马来亚,日本军国主义的魔爪也伸了进来。
“国家兴衰,匹夫有责”,正是这八个字,一直烙印在岑远之先生的心上,从小到大,一刻都未曾淡忘过。1935年,还在读书的他,在麻坡中华中学便加入由彭光涵(彭光涵于1940年被英当局迫害,驱遂出境,后回国到延安学习,并参加部队抗日。新中国成立后,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参与制定国旗与国歌的制作。接着到国务院侨办工作,担任廖承志主任的助手,认真调查研究,制定不少有利于团结华侨的政策,所以深受海外华侨的爱戴,称呼他是华侨问题专家)组织的抗日救国组织“抗日会”、“马来亚学生抗敌后援会”,岑远之先生被选为专门负责柔佛州(北部)的学生抗日活动的总务(即主管),号召大家起来进行抗日,并将中国内地的情况告诉当地的华侨,号召他们反对国民党打内战、要抗日。“当1942年12月15日新加坡沦陷,日军占领整个马来亚后,日军残酷的滔天罪行,使当亡国奴的厄运就全部落到我们的头上,在极端恐怖的日本‘东亚共荣圈’的统治下过的是地狱般的生活,随时有男被杀、女被奸的可能,当时要当机立断,只可由三条道路挑选一条,(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参加抗日组织与日军战斗到底,直至将日寇赶出马来亚;(2)当顺民;(3)做走狗、汉奸。但我在抗日组织下受了多年的教育和训练,坚决去找地下组织。日军于当年占领马来亚之后,我和祖国的沦陷区的人们一样过硝烟炮火终日逃亡的日子。天天见到有亲友被奸杀抢掠,他们灭绝人性、穷凶恶极的惨绝人寰的兽行。不仅如此,我父亲也未能幸免于难,他是华侨学校的校董,由于支持爱国抗日运动,爱国捐款,进行抗日宣传,为了躲避日本人的追杀,跑进森林,后来伪警官到处追查,要他出来见日军当局,父亲不肯就范,在日伪警的追迫下,在山林中染病缺医,含恨病逝了。”岑远之先生回忆起往事,眼圈泛红。
“当时很多校董都遭日本人杀害。当时的日本人,无恶不作,整个马来亚人民都遭殃,过着悲惨的日子。在父亲被追逼到林中躲避时,日军用盒子枪押住我们父子,而我的一位20来岁的表姐就在这小屋被六名兽兵轮奸,我们眼睁睁看着表姐受尽侮辱,哭得死去活来,而兽兵满足了兽欲后,很生气地指着身上沾满的鲜血掴了表姐一巴掌,一声“峇给路”就扬长而去……”
带着国耻家仇,岑远之先生加入了抗日军;后在峇株吧辖组织“游击队之友社”号召群众,收集英军战败后丢弃在马路边的枪械弹药和捐钱送往部队,鼓动朋友同学支持抗日军。“因为我一直搞宣传工作,到我参军后负责抗日流动宣传队的工作,经常派我到敌后农村去宣传。当时的人们都很害怕,一听到抗日军就害怕,因为凡是支持抗日,只要被日军知晓,将会把整个村子的人都杀死。”他回忆说,“于是,我选择了用合唱团唱歌和演说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用歌声作武器鼓舞大家,激励大家。后来慢慢地大家都支持我们抗日,提供信息给我们,抗日队伍也不断地壮大,为打击日本侵略者献出了力量。”
生存的意义:服务社会
历史的潮流奔涌不息,侵略者的下场无一例外地以耻辱结束,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取得了伟大胜利。从战争的硝烟中走来,多次从“日寇”的屠刀下生还,年轻时候的岑远之先生可谓九死一生。经历过死亡边缘的挣扎,他才会对生的意义,理解得更为隽永、深刻,生活在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日子里,他珍视生命的分分秒秒,时时刻刻饱含热情地去生活,去服务社会。
1949年,对于中华儿女而言,是值得铭记的年份,对于岑远之先生而言,更是如此,新中国成立了,他回到了魂牵梦萦的祖国母亲怀抱,虽然此时祖国尚未完全解放,依然民生凋敝,但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新的梦想。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他和广大的热心爱国华侨一样,为配合英当局抗击日军,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后,但到头来却将他们数万人全部无理无罪不经审判地抓去关在集中营,大部分人被驱逐出境。其后他和林其辉等难友冲破国民党的封锁线到揭阳游击区。1950年初,岑远之先生随军入汕头,接管汕头。后又任职侨务工作共三十年。1980年跟夫人一起移居香港。
定居香港后,岑远之先生开始涉足商海,经营生意,靠着多年的阅历,他涉足多个领域,进行转口贸易,将石料、药材销售到国外,一路下来,生意颇为顺利。然而至今,他笑言自己仍然两手空空,两袖清风,“我做生意不光是为了挣钱,也不忘为社会服务,这些都是受毛主席的教导;即使挣到钱后,我也将大部分用来做社团服务了,能够白首依旧两手空空,我感觉非常开心。”
他这样说道,也的确是如此做!为了联繋新马泰归国华侨,岑远之先生发动爱国老华侨组织成立了“香港新马泰归侨华人联合会”,担任创会会长兼主席,同时他还是香港五邑工商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侨港岑氏宗亲会永远名誉会长、恩平大江乡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侨友社副监事长今为名誉会长、广东南洋归侨联谊会名誉会长、深圳新马侨友会名誉会长、汕头市新马泰侨友会名誉会长、珠海市新马泰侨友会名誉会长等。”通过这一连串略显冗长的荣誉职务,可以知晓,对于岑远之先生而言,“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付出。
更难得的是,本身已经是一位高寿老人的岑远之先生,从不以年纪为念,经常做义工,亲自去看望一些孤苦老人,且多次获得嘉奖,他用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境界。他笑着说:“有时候很多老人都高兴地抱着我笑言我自己都是老人了还来看他们,但是只要看到他们开心,我也非常开心。”
后记
1921年出生的岑远之先生,今年已年届九十,“人生七十古来稀”,何况九十高龄,一颗服务社会的心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无疑是其不老的源泉。
与很多老年人不同的是,岑老有一颗不老的心,幽默乐观的他不但紧跟时代步伐,而对于有些年轻人都难以驾驭的高科技产品,都能运用自如。他学习电脑,进入网络的世界内攫取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能熟练地运用电邮,和相隔千里的朋友联繋;他爱好美,收集美,在他的电脑里,包罗万象,既有关于“静”妙语箴言,亦有收藏名画的幻灯片,更有许多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由于从小深受爱国家教,对于下一代的教育,岑远之先生看得极为重要,并通过言传身教,指导下一代成才;令他欣慰的是,他膝下的六个儿女,十个孙,俱皆积极上进,在各自的行业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谓“灵椿一株老,仙桂六枝芳”。“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对于年轻人,他也深情寄语:爱国心、服务志,永不要遗失!
爱国心,服务志,这也是岑远之先生的人生写照;“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爱国”和“服务”,在他身上依旧壮心不已,壮怀激烈!
在此,我们衷心地祝愿岑老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人物简介】
岑远之先生, 1921年出生于马来亚,1949年回到祖国,香港新马泰归侨华人联合会创会会长兼主席。同时担任香港五邑工商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侨港岑氏宗亲会永远名誉会长、恩平大江乡同乡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侨友社副监事长、广东南洋归侨联谊会名誉会长、深圳新马侨友会名誉会长、汕头市新马泰侨友会名誉会长、珠海市新马泰侨友会名誉会长等社会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