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阅读 润物无声 厚积薄发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ai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人们“学习与吸收”的主要途径,是“积累与积淀”的有效手段。就学校教育而言,阅读是语文课程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开展“工具性教学与人文性教育”的有效载体,而且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平台。“过去教科书是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如今社会生活则是语文学习的教科书。”这就是说,在现代教育形势下,语文阅读既具有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又具有多元化的活动内涵。正因为如此,只有坚持全面、开放、多元化语文阅读活动,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赢得润物无声的良好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元阅读教学;学生健康发展;主导与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阅读既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又有无可替代的必要性。如果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阐述了阅读活动的工具性特征,那么“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则说明了阅读活动的人文性功能,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加诠释了阅读活动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主要渠道和加强修身养性的重要形式。“教儿婴孩,教妇初来。”这就是说,儿童时代是开智脱蒙的原始黄金时期,开展阅读教育应当从小学教育真正开始。
  那么,如何把小学生逐步引向语文阅读的良性发展之路呢?笔者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角度,在正确认识与审视基础上,拟就基本策略构建等方面,简要阐述一些并非成熟的管窥之见。
  一、以生为本,科学制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活动的指向和牵引。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指引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活动手段和方式,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基础。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学目标集中地体现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其中,第一层面主要是不断开阔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着重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等语文学用能力;第二层面是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目标,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第三层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所体现的基本内涵,逐步培养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可贵的沉默》,是一篇关于“爱的教育”的课文。笔者根据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借助字典,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烦恼、享受”等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文本内容,体会其中“沉默的可贵”,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用心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4)体会神态、动作等一些关于人物描写方法,抄写喜欢的词句。它全面体现了认知、能力和情感等“三维教学目标”,有利于较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二、因材施教,合理采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应用之妙,存乎一心。”学校教育不仅应遵循相应的教育规律,而且要讲求一定的教学方法。正如上文所言,教学方法需要依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而制定和变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所要遵循的基本教学规律,就是小学生在语言学习基础和应用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从根本上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违背了这一基本事实和实际情况,再完美的教学计划和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伪科学”现象;反之亦然。比如《桂林山水》,是一篇文质兼美、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教学和情感熏陶的典范课文。然而,由于小学生没有去过此处,而且缺乏足够的语言感悟能力,如果仅凭教师的口头描述和简单演示,就很难让他们从中体验桂林山水的魅力和情感。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与之相应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和音乐手段,为小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视听盛宴”,引导他们从“图文互动”“视文互动”“视听互动”中,切实产生各自主观上的情感体验。除此之外,还要随着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新动向、新思路和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潜移默化中攫取因材施教的良好效应。
  三、内外联动,全面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
  基础教材虽是课程教学的主要依据,却属于“例子”现象,绝非“唯一”的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是课程活动的重要阵地,也绝不是“唯一”的活动形式。在开放性教育时代,我们要本着与时俱进的“大语文教学”理念,善于做到并努力做好“三个相结合”——把教材教学与生活链接相结合,把课内教学与拓展延伸相结合,把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是全面、真正、綜合、立体式的语文阅读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赢得厚积薄发的良好教学效果。比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学字词句和让小学生感受异域风情外,我们还要引导他们通过联系实际认知生活经验,链接一些“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等助人为乐的自我体验,才能让他们从中切实深入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心灵之处和情感境界。再如《妈妈的账单》,在教学前后,笔者布置小学生集中一周时间,从家庭生活中认真观察妈妈“如何操持家务”的情况,深刻体悟她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收集了平时熟视无睹的家庭生活资料,在课堂上不仅滔滔不绝,而且言之有物。有了这一基础,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四、授之以渔,注重培养小学语文阅读学习能力
  古语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用;授人以渔,可保一世无忧。”这意在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与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有着实质性的异曲同工之妙。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素养呢?基本步骤和主要策略有:一是要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努力激发小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和学用结合的兴趣热情。二是要注重培养他们“即时批注”的思想意识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行为习惯,并且不断地放大“意识即行为、习惯即能力”的良好效应。以《有趣的汉字》为例,笔者要求小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1)分别以“形象化描述”“转转盘”“一半描写字形、一半映射字义”等方法,收集一些有趣的“字谜”,如“弟”“尧”“猫、臭”等;(2)查找一些“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等”;(3)搜集一些有趣味性来历的汉字,如“矮、射”等。在课堂活动环节,让小学生一方面以“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形式,开展相互之间的合作学习和资源共享活动;一方面展现自己的“批注式学习”的情况和成果。在拓展延伸环节,再就某个方面写一写阅读学习的心得体会。   五、以学为主,不断强化小学语文阅读自主体验
  究其本真而言,阅读是吸纳与思考、运用与体悟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不仅如此,在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要求下,教学活动应当而且必须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学习体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指导思想,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为小学生努力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并且不断强化自我阅读体验。一是根据学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情况,推荐适当的阅读书刊,从中赢得“滚动阅读”效应。如教学《赠汪伦》后,可引导小学生阅读其他更多的“送别类”古诗词。二是有了一定课外阅读量后,组织并引导小学生开展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表达、写作与共享活动,以不断检验与深化阅读效果。三是通过引导小学生张贴卡通、自然画卷等布置教室环境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四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主题演讲、专题辩论和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努力丰富阅读形式,不断放大“以赛激趣促读”效应,逐步增强小学生的阅读学习感悟。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非常有利于强化他们的自主阅读体验。
  六、激励评价,持续保持小学语文快乐阅读活力
  阅读是一种学习与体验,是一种沟通与交流,是一种 涵养与滋润,是一种积累与积淀。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就小学生而言,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阅读学习既应具有良好的心境、兴趣与情境,更需要来自老师的“激励、唤醒与鼓励”。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本着“战略指向与战术指导”相结合原则,一方面积极开展必要性的“因材施教”活动,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施行以赏识为主的激励性评价机制,为促进小学生的自主“悦读”和健康成长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如教学《将相和》结束后,笔者提出“我眼中的人物形象”问题,以此组织小学生开展阅读表达活动。有人欣赏蔺相如的宽容大度,有人欣赏赵王的任人唯才,有人则欣赏秦王的雄霸天下。还有人认为,“深明大义”这个词用在廉颇身上更合适,理由是——蔺相如只知道一味“忍让”,而廉颇知错后,本着以赵国根本利益出发,立即登门“负荆请罪”,这才是真正的“深明大义”!这不是一种“阅读创新”吗?难道不值得我们珍视和保护吗?
  綜上所述,“教无定法,却有章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坚守上述途径和形式,善于通过开放性、多元化的阅读活动来涵养与滋润小学生,就会从潜移默化中赢得令人期待的实质性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荷娜.授之以渔,润物无声——小学英语多元阅读与多元发展的教学反思[J].新课程(上),2018(4).
  [2]陈莉花.浅谈小学语文多元阅读理论的应用[J].好家长,2017(46).
  [3]刘美,黄蓉.小学语文多元化阅读教学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6(2).
  [4]方馨.让阅读回归生活本体,关注非连续性文本[J].文教资料,2014(18).
  [5]钱雷.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4(12).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阅读质量大多是漠不关心的状态,部分老师甚至直接在教学中省略了阅读这一环节。阅读作为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具有提升写作能力与语文素養的重要作用。教师应积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文章主要从多个角度分析与介绍提升学生初中语文阅读质量的教学方法与
【摘要】《最后的常春藤叶》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代表作品。欧·亨利的小说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作品中以写人性美的小说最为突出,尤其感人的是落魄的小人物在艰苦的求生环境中,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爱与关怀,作出难能可贵的牺牲。正是在这些小事上,他们达到了自己精神境界的制高点,《最后的常春藤叶》就是这样一部彰显人性美的作品。  【关键词】人性美;欧·亨利;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自制能力比较差,但是可塑性强。通过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培育和引导,与家长和社会一道,指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让孩子们和谐共处,提高孩子们的创造力,鼓励他们积极进取。良好的班级管理给孩子们提供了他们与宏观环境的良好联系,为他们的个性社会化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有计划和目的性的指导,同时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可控制的良好的微观社会环境。本文就本人多年来的班级管理经验进行简析,并提出了相应
【摘要】有效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本文通过简单全面的介绍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内容,分析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积极探寻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措施,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系统
【摘要】随着中囯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在逐日提高,并在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在2015年,我国在韩国正式开设孔子学院,为海外崇尚中国文化的学子提供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在新的时代,我们对本土学习语文的学生有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在语文的课程学习中,习作能力的锻炼是重中之重,小学生作为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的学童,如何利用现有的课本教学资源,进一步挖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影响到学生的未
【摘要】现代教育论认为:品德、知识、能力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自主性。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玩游戏、编写童话、生活实践的体验等尝试,鼓励孩子抒写童趣、童心、童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自主;抒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育论认为:品德、知识、能力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
【摘要】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教育改革带来重大契机。本文阐述了作者在小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做法:运用信息技术精耕细作,精挑细选,把好课件质量关,提高学习效率;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情景,激发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运用信息技术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科学放映各课件。做到适时使用,适度使用,适量使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
【摘要】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成长中孩子的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人格形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远远不足。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书中汲取到成长养分,我们必须推进农村小学的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阅读天地,让孩子插上阅读翅膀,提升人文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做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人知识的积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形成,
【摘要】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德育内容是语文教学本身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中不能单一地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渗透德育内容,二者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效果。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爱国思想教育、科学思想教育、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教育,通过教材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利用文中内容创设情境进行熏陶,对英雄形象进行分析,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渗透,均可取得明显成效。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趣味生成过程,是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研读过程,是教师对文本内容进行充实丰富的过程,是教师善于借助教学“意外”适时创造过程,是学生对文本内蕴迁移运用过程……它的成功生成,不仅体现在趣味所营造出课堂外在活泼、热烈、有声有色的“面子”,更体现在“面子”背后,基于文字理解、表达、运用所需要思维力度触发心灵愉悦的“里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趣味生成;“里子”;“面子”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