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星宇:我不是卢美美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y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星宇清楚,“给父亲当秘书、执掌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的经历”让她获得了他人难以得到的资源,同时,她也在父亲的安排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10年,父亲让我独立工作,筹备中非希望工程,帮助非洲失学儿童,我正式将‘职业慈善家’作为终身职业。”
  “再不出名就老了!”这句话对于卢星宇来说是本命年里抹不去的烙印。
  2011年8月16日,卢星宇一如既往地打开电脑、看微博,却发现铺天盖地的评论扑面而来:“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一个涉及15亿元资金的机构,让一个24岁的小妹妹担当执行主席?你有什么背景?”
  这一天,不少媒体和网络上正在热议北京农民工子弟学校被关停一事,一些网友关注“希望小学”相关信息时,意外发现“中非希望工程”项目。
  卢星宇担任该项目执行主席兼秘书长。
  据官方媒体报道,“中非希望工程”项目将在10年内为非洲捐建1000所希望小学,耗资约为20亿元人民币。卢星宇的实名微博也被网友找到,名为“卢星宇-吸血鬼美人鱼”,认证信息为: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秘书长、“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兼秘书。
  此外,相关信息显示,24岁的卢星宇是世界杰出华商协会执行主席卢俊卿之女。
  一夜之间,“卢美美”成为网络热门词汇,她和爸爸卢俊卿卷入了一场舆论风暴,“中非希望工程”被网友质疑。她坦言这辈子从未想过要出名,在美国学习过组织传媒的她,没有预料地一下成了“网络红人”。
  一年之后,2012年8月22日,卢星宇25岁生日,她同一天发布新书《我是卢星宇 不是卢美美》,为自己做辩解。除了讲述自己,书封上更写上了“一个24岁平民女孩成为总统座上宾的传奇故事”,封面还用醒目的金黄色圈出几个字——“80~90后的必读书,好爸妈的教科书”。
  卢星宇究竟是不是“卢美美”,她究竟在过怎样的生活?她的经历为什么能够成为“好爸妈的教科书”,她和她的家庭究竟有着哪些特殊之处?
  10月20日,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来到北京师范大学敬文讲堂。北师大的学生想知道一个富二代为什么不接管家族的企业而去做慈善?他们在中国创新研究院公益讲堂的课程调查上提出,希望见到卢星宇。
  当晚,卢星宇身着一袭玫红色连衣裙,怀有身孕,在题为“让世界一起幸福”的演讲中,讲述自己踏上非洲的土地上所见闻的苦难,以及成为职业慈善家的决心,当然,还免不了被称为“卢美美”的委屈,并在会后,回应了本刊记者提出的问题。
  富二代成长史
  根据一份公开发布的简历显示,1992年,卢星宇的爸爸卢俊卿在四川广元市委办公室工作,在此之前,从1985年到1991年,卢俊卿在四川广元旺苍县政府工作。
  那段日子,在1987年出生的卢星宇记忆中,是一段苦日子。她记得小时候家里买不起煤,母亲就自己做蜂窝煤,在煤渣边忙活一天。她也记得父亲在冬天连夜赶公文,裹着被子写,困倦至极钢笔尖戳到新做的棉被,等醒来,被子已晕染一片墨迹。第二天,母亲二话不说拆掉被子重洗,绝不抱怨半句。
  1992年之后,据卢星宇介绍,家庭经济情况不断改善。1995年初,卢俊卿辞职到成都市创办四川三味文化有限公司,也将家在广元的卢星宇送到了成都上“贵族学校”。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学校。”卢星宇写道,“因为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口号:‘做自豪的中国人!’”学校采取中西融合的教学和管理方式,开设有艺术体操、小提琴、钢琴、画画、书法、下棋等多种课程。学校里无论男生女生,一律穿校服,留短发。
  回顾在这所贵族学校上学的经历,卢星宇认为自己学会了“节约、不浪费、爱惜一粥一饭”,更体会到了纪律性、集体主义,以及对师长的遵从。
  而严厉、对师长的遵从更多地体现在卢星宇的家教中,如卢星宇在书中所写,自己有一位又敬又畏的“虎妈”,其“名言”就是:黄金棍下出好人。
  一次“虎妈”与人聊天,卢星宇不同意妈妈的观点,几次中途插话。冷不丁妈妈一个耳光打过来,让她猝不及防。母女冷战数天后,“虎妈”终于向女儿解释:“我教给你‘孝’,就是要让你知道,要学会尊重长辈,大人说话是不可以随便插嘴的。妈妈会尊重你,会给你足够的发展空间,更不会轻易打你,可一打你,就要打个准,让你明白自己哪里错了,然后,永不再犯!”
  父亲卢俊卿的教育更近于“魔鬼式”。
  卢星宇记得7岁时学游泳,父亲讲授一番便把她放进泳池,等她实在不行了才捞起来,稍事休息,再教一遍,又把她放进泳池,如此反复,直到她学会为止。9岁学骑马,父亲就让没有学过骑马的卢星宇一个人骑一匹马。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宽裕,以及父母下血本教育孩子的观念,卢星宇从7岁起便得以游历世界。2006年3月,18岁的她远赴美国,就读于加州州立大学,学习组织传媒专业。
  精神突围
  大学本科的生活很快过去了,2009年,卢星宇又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
  她的理想是去哈佛读商科,与人打交道。“‘金钱’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但能去哈佛读商科,无疑是个人能力的绝好证明。” 当时自己成绩优异,教授也推荐。她承认自己是名校“控”,“走进名校就感觉那地方特别让人崇拜!”
  但是父亲一个电话,召她回国。一来担心独女在美国时间一长,定居美国,二来认为本科毕业后若不涉足科研领域,就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如果不回去,父亲将停止给她的所有经济支持。
  卢星宇说自己从来就是一个乖乖女。因为父母给她的教育就是先有“顺”后有“孝”。小时候遇到“你最崇拜的人是谁”,她的答案只有一个:“爸爸。”
  爸爸让她回国做他的秘书。
  卢星宇花了几乎一个月的时间选择,她用了一个词——“挣扎”:“沮丧、失落还有遗憾与怅惘充满了我的内心。也许,‘哈佛’对我只是个梦想。” 放弃哈佛则是她最不愿意服从父亲的事情,但她还是放弃了。
  卢星宇的成长时期,也是卢俊卿事业高速发展的阶段。
  1994年,仍在广元市委办公室工作的卢俊卿前往中央党校学习经济管理。一篇名为《世界杰出华商协会运作之谜》的报道称,这次学习,让他在北京结识了不少政要,其善于运作政商关系的天赋逐渐显现。1997年,下海的卢俊卿又来到北京,创办天九伟业国际集团。2005年,43岁的卢俊卿创办了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任执行主席,目标是“创建全球最具服务力的华商组织”,自此搭建了一个拥有数万企业家会员的庞大资源平台。   而21岁的卢星宇将面对父亲的事业。
  回国之后,她“蓦然发现,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了,我不能用‘3000元、5000元、1万元’的月薪去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父母能给予我的远超过这一切;我也不屑用各式各样名贵品牌的包包去炫耀自己;100平米、200平米的房子甚至别墅,对我来说,也无意义。虽然只要我想,此时父亲会毫不费力地给我这一切。”
  她困惑:这种“张口就来”的幸福,到底是否自己想要的幸福?
  2009年6月归国,22岁的卢星宇成为卢俊卿的秘书。跟着长袖善舞的父亲,她经历了同龄人难以经历的生活:与阿披实总理、素贴副总理、披尼前副总理等泰国政要交流,与美国前国务卿、澳大利亚前总理、菲律宾前总统、马来西亚前总理、巴基斯坦前总理等众多政要名流交流,与老布什、法国总统等欢聚一堂……积累下高层人脉资源,拥有了重量级的“合影”,也是卢俊卿发展“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策略,甚至被人称为“合影经济”,无论是在华商协会的网站,还是协会的宣传资料上,和高层人士见面的照片,都占有一定的分量。
  卢星宇清楚,“给父亲当秘书、执掌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的经历”让她获得了他人难以得到的资源,同时,她也在父亲的安排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2010年,父亲让我独立工作,筹备中非希望工程,帮助非洲失学儿童,我正式将‘职业慈善家’作为终身职业。”
  职业慈善家
  2010年4月,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成立,卢星宇出任秘书长一职。这个协会是以全球华商500强或杰出华商领袖的子女接班人为主体的全球性青年华商联谊性组织。
  至此,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下属29个分支机构,包括各类基金、出版社、杂志社等,除了卢星宇担任秘书长的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还有一个由卢星宇母亲李海宁担任主席的儒商夫人俱乐部,均属于卢俊卿一手打造的家族式企业。
  卢星宇并不忌讳“富二代”这个词,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就是一个富二代俱乐部,但她在全球华商未来领袖俱乐部成立大会上提出,要把“富二代”变成“仁二代”。
  在自传中,卢星宇透露,她接触的大部分“富二代”们一般都受过良好教育,父母对其期望很高,他们除了生活条件比普通人优越外,还承受着更大压力:“因为现在第一代企业家慢慢老去,‘二代’们面临着接班的重任,需要他们在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锻炼自己,把自己锻炼成能扛过前代重任的‘二代企业家’。接班的压力大,不接班的压力也大,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都有自己必须要面对的责任和义务。”
  在这个俱乐部成立仪式上,卢俊卿制定了一个“三谈三不谈”的原则:谈素质,谈创造,谈奉献;不谈名车,不谈豪宅,不谈奢侈。卢星宇希望以“仁二代”的概念引导“富二代”,通过努力成为“仁二代”。
  2010年12月,中非希望工程正式启动,卢星宇出任中非希望工程执行主席兼秘书长。银赛控股集团董事长李建华的儿子李照担任中非希望工程副主席,共同主席的名单上除了卢俊卿,还有中国青少年发展秘书长涂猛、李建华、杨澜、叶培鑫以及刘永好的女儿刘畅。
  而卢星宇的主要工作是募集善款。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下设慈善公益中心,卢星宇是该协会慈善大使。一方面,利用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举办的各种高端论坛进行劝募,另一方面,利用广泛的人脉关系私下联系富人劝其捐款。中非希望工程的目标是10年捐建1000所希望小学,至少需要15亿元人民币。
  为了更顺利地募款,卢星宇还在制度上花费了一番心思:
  “一个企业家给中非希望工程捐了款,我们会授予他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如中非希望工程理事等。”
  此外,捐出150万元,一可以获得对学校的命名权,并得到受援国有关政要的接见;二可以被授予“中非慈善大使”荣誉称号;三可免费在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将30分钟的宣传片用联合国使用的6种语言向全球播放一年。捐两所及两所以上学校者,还可得到更多回报。
  自称不懂经济学的卢星宇在书中写道:“以上几项回报,如果按市场价值计算,我觉得哪一项都值150万元。”
  2011年4月份和6月份两轮募款,爱心企业认捐总额近4亿元。
  一切进展顺利,但她不知道风波已近。
  风暴骤临
  卢星宇永难忘记这个日子:2011年8月16日。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在微博上发了一些旅非期间的工作照和生活照,其中包括我参与非洲各项活动的照片、我与非洲各国政要的合影。我的初衷很简单:与朋友们分享我做慈善家的快乐……”
  质疑风暴突然就来了。
  “这个女孩才24岁,竟然能掌控15亿元善款,不可思议!”
  “你看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失学孩子的遭遇吧!为什么不帮他们,把钱捐到非洲去?真是崇洋媚外!”
  “卢美美一家人都是骗子!”
  ……
  卢星宇在书中用了四组词语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平地惊雷,万城欲摧;怒发冲冠,凭栏无处。”
  今天,她能够用清晰的条理分析自己“被黑”的原因:其一是“郭美美事件”,让人们谈慈善色变;其二是“北京打工子弟学校遭关停”事件,广大网民怨愤无处发泄。“这两件事情本来与我毫无关系,只因‘慈善’‘失学’两个关键词把我们连到了一起。”
  2011年8月22日是卢星宇24岁生日,从未经历过如此“炼狱”的她谢绝了所有亲友,只邀请了中非希望工程团队的几位成员到家中吃晚饭。一时间,泪流成河。
  她说,在那段时间,她努力调整着自己的心态。“众人为你捧上鲜花时,不可飘飘然;众人向你身上投来石块时,也不应妄自菲薄。”
  再回首,一切恍然如梦,卢星宇如今已然平静许多:“在成功的时候朋友认识了我,在失意的时候我认识了朋友。”
  风波之后,她写下了《我是卢星宇 不是卢美美》,她选择在自己生日的那天举行新书发布会,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原司长、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外交部非洲司原副司长、外交专家蒋正云等人出席发布会。
  随后是一系列的演讲,她以一名职业慈善家的身份,讲述自己的想法,她告诉大家,她现在在做三件事:一,中非希望工程,首批希望小学已于今年8月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竣工;二,感恩家乡义诊工程,在农村开办免费诊所,首个感恩堂已经在卢星宇老家建成,并为近万人次的乡亲提供了免费医疗服务;三,以帮助弱势儿童为主的即时微慈善。她向年轻学生们讲述自己的“本真慈善”:去做慈善的时候不要顾及那么多服饰、包包什么的,你是怎样就怎样。   “我不想削足适履,为了一个公益形象牺牲真实的自我。社会上的虚伪太多了,我们这一代人,本就应该率真地活着,忠实于自己的家境、自己的父母,忠实于自己的本来面目,不必端着,更不用匍匐。”
  10月20日,在北师大的演讲结束后,一个大二的女孩站起来发言:“谢谢星宇姐。我也是四川的,我原来是个留守儿童,现在是留守大学生。我在老家遇到一个家庭,孩子生病了,要换肾,那个妈妈愿意捐肾,却没钱做手术。我只好把自己的奖学金2000块钱给他们了。类似这个事情要怎么办?”
  卢星宇用家乡话答道:“两眼泪汪汪啊老乡!首先我要向你致敬!”这个准妈妈说毕站起来给女孩鞠了一躬,而后继续说道:“做力所能及的事。”
  当晚,她和丈夫捐了1万元给这个女孩。
  这样很好啊!星宇,要感谢
  第一次见卢星宇,是在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的媒体培训班上。
  那时中非希望工程风波未平,现场有许多NGO领导人,也有一些媒体记者。她坐在角落里,默默看着,从始至终没有加入我们的讨论。茶歇时分,一位熟识的朋友过来悄声告诉我:“看,那个就是卢美美。” 一些人已经在拿手机拍她,她的助手向那些人走过去,态度强硬:“不好意思,请把照片删掉。”
  我送了本《中国财富》给她,那期有一篇文章,解释NGO为何需要国际化。没多久,卢星宇就离开了培训现场。
  暌违一年,又在北师大见到了她。此次的采访在她演讲当天才敲定,据公益创新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透露,她爸爸叫她不要再接触媒体,怕惹麻烦,但北师大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王振耀院长却力劝其接受采访,“我们和这些记者朋友都很熟,都很好,你也需要重新面对他们”。
  演讲在北师大敬文讲堂进行,题目是“让世界一起幸福”。
  她身着玫红色的裙子,化了妆,头发精心地编了根辫子。讲自己的非洲之行,讲堂很大,但还没有完全坐满。演讲几处有掌声,结束之后,她从讲台上走出,我才发现她已经是个准妈妈,心里诧异了一下。
  一转头,发现门口已经站满了迟到者。许多学生发言,普遍是大一新生,一站起来尚未发问,先向卢星宇表示感谢。没想到,卢星宇听到学生发言,竟也站起来鞠躬。她听发言的学生说来自北大,在回答之前忍不住赞叹一番:“哎呀!连北大的高材生也来听我的演讲!”
  她的名校情结还不止于此,就连她先生,也是出身名校。
  王振耀接过话茬,向大家介绍了坐在前排的白衣男子:“今天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星宇的老公是牛津大学的金融硕士,今天也来到了现场!”她丈夫站起来,向观众鞠躬。卢星宇继续说:“我们是在归国名校学生的一个Party上认识的,当时他告诉我他是牛津大学的学生,毕业后回国做支教。我就觉得,呀,牛津大学毕业的学生,竟然去做支教!很有爱心!”她坦言,自己择偶的标准之一就是善良,其次,应该还有名校背景吧。她说,先生工作之余都会陪着她,他们都称她“疯狂的孕妇”。言语中是满满的、难以掩饰的幸福感。
  接着是媒体采访,卢星宇见到南方都市报的记者,略感惊讶:“你是南方都市报的?我还要感谢你们呢,要不是你们南方都市报,我也不会这么出名!”她依旧笑语盈盈,让人分辨不出是责怪还是真心感谢。
  也难怪她有这样的反应,这要说起南方都市报与其父卢俊卿的恩怨情仇。
  去年8月,卢星宇在网上被质疑,紧接着南方都市报刊发了《卢俊卿及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八大谎言调查》一文,将矛头直指其父卢俊卿。而后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发布公告对此进行回应,但未能辩解清楚。南方都市报再次发文调查卢俊卿及世界华商协会,历数其“七大罪状”。卢俊卿则悬赏百万追查将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一路炮轰、步步紧逼、穷追猛打”的幕后黑手,并发微博表示欲起诉南都。而后,南都记者起诉卢俊卿侵犯名誉权。该记者养的猫咪曾经遭人毒打濒临死亡,开玩笑说是卢俊卿派人所为,一时被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说:“不好意思。”
  她倒释然:“没什么。我原来没见过你们南方都市报的记者,你们那么厉害!现在看到是一个小女生。南方都市报是一个很大的机构,你只是其中的个人。”
  卢星宇在美国所学,即为组织传媒专业,她在书中介绍道:“不同于大众传媒通常意义上偏重于传递新闻事件和娱乐信息的方向,组织传媒是一个新专业,是商业和传媒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学习的科目包括演讲、辩论、营销、管理等,更注重培养人的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
  她说,她在美国学到的是,媒体要准确、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经历舆论风暴,她没想到伤她最深的也是媒体。
  “那你现在对媒体怎么看?”我问。
  她答:“希望中国有很完善的媒体法。”她老公走过来对我说:“感谢你今天过来!这就相当于我们有一个Happy Ending!就说明事情都过去了!”
  中国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见此状却露出了笑容:“我们那个时代一定要把人打倒,而你们却可以达成和解,这样很好啊!星宇,要感谢!”
其他文献
对垃圾产生的各个环节的熟悉,让黄小山找到了给垃圾脱水的这个方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文科生的视角”来看垃圾的问题:垃圾是什么,垃圾从哪里来,垃圾到哪里去。在他眼中,垃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处理问题,更应是一个“哲学问题”。  他希望借助绿房子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国庆长假,黄小山没能给自己放假。因为绿房子里用来粉碎厨余垃圾的机器出了点问题,直到10月5日才修好,紧接着又是每天例
期刊
今天正经历社会大转型的中国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像“左撇子”、“惠民文化服务部”这样由普通民众乃至基层草根群体们自主创立的团体。工伤农民工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感知中似乎应是最弱势的群体,但是在这儿我们看到,他们中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有理想、有智慧、有尊严地追求着新的生活。这些群体昭示了一个行动者的时代正在到来,而这也是转型中国的最大特征之一。  这些工伤农民工的创业,虽然更多着眼于生计与经济能力再造方面,但却
期刊
中共十八大开幕那天,北京社工委的一位处长趁着听十八大报告的间隙,用手机发送一条仅8个字的微博:“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很快,广东省社工委专职副主任刘润华转发了这位系统内同僚的微博,他还补充道:“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彻底清除社会体制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  社会建设、社会体制改革是十八大报告的关键词,这让两位专司社会工作的官员意识到,他们的工作领域内将出现
期刊
直到伊丽莎白·坎贝尔(Elizabeth Carter Campbell)用调羹敲打着酒杯,感谢大家的到来时,十余位年过花甲的理事才意犹未尽离座散去。  10月16日晚,在广州TIT创意园一家静谧的咖啡馆里,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以下简称RBF)理事会成员及副总裁等,与中国本土环保NGO进行了一场低调的交流活动。在场的理事中有5位是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成员,他们的曾祖父是美国石油大王及著名慈善家约翰·
期刊
萨克尔终于带着他未完成的理想在这个严冬到来前回国了,最后,他把理想交给了信仰。我在松潘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他的处境,许多莫名其妙的事情接连发生,使我很难进入村子,很难与村民深入交流,也让我意识到在当地开展工作的艰难。  当地村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放心,我们一定会按时还款的。某种程度上也映射了乡土社会转型中信任的缺乏。  信任缺乏也贯穿着关停事件的始末。在进一步深入到事件的过程中,我发现事件背后
期刊
TED给企业上一课  《经济学人》 2012年11月3日  1984年,首届TED(全称为“技术、娱乐、设计”)大会在加州举行,数百名参与者齐聚一堂,该会议的宗旨“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  TED很快风靡全球,网络演讲视频的下载量达到十亿次。11月的《经济学人》提出一个问题:企业能从一家非营利性机构中学到什么。  TED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其有别于传统的经营手段,它开放了自身资源,为他人免费发放许
期刊
《在中国的20年—— 以民间组织为视角》  近日虐童事件频发,如何保障儿童权益成为大众关注的舆论焦点。11月20日,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等机构发布报告《在中国的20年》,从民间组织的视角对20年来我国践行《儿童权利公约》的状况作出回顾与分析,分别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建设“以政府为主导,民间组织为主力,社区为根据地,家庭、学校为后盾、儿童为中心、社会为保障”的“一体、两翼、两后盾、一中心、一
期刊
经济衰退导致离婚率下降  美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表现在哪里?是高离婚率,商学院的经济教授Abdur Chowhury说。根据他的研究课题“经济衰退对于我们的,繁荣,破产,离婚”,在经济困难时期,驱使美国夫妇作出是否离婚决定的主要因素是钱,而不是不愉快的心情。也就是说,经济衰退期间美国夫妇不太可能离婚。  在1978年到2009年,着眼于45个州的离婚率的研究发现,高失业率和经济的不稳定性将会阻止一
期刊
大西洋最强的飓风“桑迪”  作为大西洋上有记录以来最强的飓风,飓风“桑迪”在10月底给美国带来了重大影响,因为它影响的是美国人口最为稠密地区,造成数百万户居民断电,大西洋沿岸地区大面积洪水灾害,其中美国纽约Breezy Point 街区更因为被吹落的电线引燃了杂物,导致100多栋房屋被烧毁。  飓风是美国的“常客”,每年一般都会有两场强飓风形成。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曾带走1800多人的
期刊
2012年,前海南省政协委员、民革海南省副主委刘福堂,在65岁的这一年,扎扎实实遇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坎——10月11日,被羁押消失两个多月的刘福堂,在海口市龙华区法院被控非法出版经营罪公开庭审。  这一切均与环保有关。  在做了一辈子林业人的刘福堂身上,干环保就是为了尽可能保住海南的青山绿水。退休前的政协委员履职,是屡屡为环保呼喊;退休之后的微博民间抗争,依然是为了环保奔走;甚至眼前被追诉的罪与罚
期刊